2021-06-29 14:55:31
本报记者 王舒琴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之年。在成渝发展主轴上,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航投运,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两个大型枢纽机场的城市,迈入了“两场一体”协同运行的发展新格局。在毗邻天府国际机场2公里之处,一座产业新城正蓄势待发,这就是成都未来科技城。
为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推动“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构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发展格局,成都市创新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模式,在“东进”主战场、紧邻天府国际机场区域划定了60.4平方公里的成都未来科技城,承载成都开辟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新空间,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历史重任。
成都未来科技城由成都高新区管理,负责其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等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园区布局,未来科技城正以“新模式、新思路、新环境”为主要特征布局特色产业链供应链,确定了重点发展“3+1+X”高能级产业体系,其中“3”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三大先进制造业,“1”为创业孵化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X”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天府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投运后将有利于成都未来科技城及成都高新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全球高层次人才,助力成渝地区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合作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地
“成都未来科技城成立一年来,从‘白纸画图’到‘平地立城’,围绕‘有实物量的变化,有质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加强合作,快速推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产投智创空间等一大批高能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促进人才快速集聚。”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未来科技城将锚定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定位,高质量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其重点引入项目也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科技服务业以及未来产业等,这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提出的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具有民航特色的高水平教学应用型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应用型科技中心的定位不谋而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周翔告诉记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瞄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将设置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以及1个高高原研究中心,整合吸纳全球航空产业优质资源和创新人才,发挥培养民航专业人才主阵地作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为成都未来科技城搭建更优质便捷的人才库资源。
据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于2020年11月正式开工,预计在今年底主体封顶,在明年底完成内装,2023年5月全面竣工。预计在2023年9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将迎来第一批学生,与广汉学院形成双校区运行格局。
与此同时,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紧邻机场南北高速和金简仁交通干道,承载着成都未来科技城“两轴三片”创新企业聚集区、“产业转化核心承载地”重任的未来智造示范区正在加速“生长”。
记者从成都产兴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兴公司”)了解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预计近10年总投资约300亿元的20余个产业类、基础设施类、职住平衡类项目正在核心示范区内有序推进。其中,智造基地(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智创产业空间预计今年12月主体结构封顶,产业配套服务载体项目正加速落地。
机遇
加速构建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
按照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远期规划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这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人流、物流,有利于成都未来科技城高位链接全球资源,面向全球集聚高层次人才。”上述负责人说,通过天府国际机场,成都未来科技城2小时城市群联动圈将覆盖四川省8300多万人口,3小时经济发展圈将覆盖周边7省6亿人口,5小时商务飞行圈连接亚洲所有新老核心城市。机场投运将推动成都未来科技城更快形成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为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适航产业、临空经济提供直接动力。
2020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东进等战略的加持下,成都未来科技城应时而生。目标清晰,要建成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一年来,这片规划范围6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断带来惊喜,车间、厂房、办公楼、学校、公园、酒店等建筑由点及面,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精电车载模组显示基地、联东U谷、富凯智能智造、辰创成都智能雷达等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高端产业化项目加快落地,涵盖智慧物流、5G、电子信息、智能智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的机遇已经到来。借助毗邻新机场的优势,成都未来科技城要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建设。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共建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国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两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全面深入开展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建设,以国家级科教资源进一步撬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聚集航空航天领域高端创新人才。
同时,将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瞄准前沿、填补空白、创新引领、集群升级”的发展思路,前瞻布局卫星及应用,重点发展航空电子、民航培训与服务,推动高端研发和先进制造“双突破”,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力强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2021-06-29 14:55:31
本报记者 王舒琴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之年。在成渝发展主轴上,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航投运,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两个大型枢纽机场的城市,迈入了“两场一体”协同运行的发展新格局。在毗邻天府国际机场2公里之处,一座产业新城正蓄势待发,这就是成都未来科技城。
为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推动“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构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发展格局,成都市创新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模式,在“东进”主战场、紧邻天府国际机场区域划定了60.4平方公里的成都未来科技城,承载成都开辟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新空间,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历史重任。
成都未来科技城由成都高新区管理,负责其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等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园区布局,未来科技城正以“新模式、新思路、新环境”为主要特征布局特色产业链供应链,确定了重点发展“3+1+X”高能级产业体系,其中“3”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三大先进制造业,“1”为创业孵化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X”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天府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投运后将有利于成都未来科技城及成都高新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全球高层次人才,助力成渝地区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合作
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地
“成都未来科技城成立一年来,从‘白纸画图’到‘平地立城’,围绕‘有实物量的变化,有质量的增长,有感受的发展’,加强合作,快速推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产投智创空间等一大批高能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促进人才快速集聚。”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未来科技城将锚定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定位,高质量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其重点引入项目也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科技服务业以及未来产业等,这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提出的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具有民航特色的高水平教学应用型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应用型科技中心的定位不谋而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周翔告诉记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瞄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将设置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以及1个高高原研究中心,整合吸纳全球航空产业优质资源和创新人才,发挥培养民航专业人才主阵地作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和培养、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为成都未来科技城搭建更优质便捷的人才库资源。
据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于2020年11月正式开工,预计在今年底主体封顶,在明年底完成内装,2023年5月全面竣工。预计在2023年9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将迎来第一批学生,与广汉学院形成双校区运行格局。
与此同时,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紧邻机场南北高速和金简仁交通干道,承载着成都未来科技城“两轴三片”创新企业聚集区、“产业转化核心承载地”重任的未来智造示范区正在加速“生长”。
记者从成都产兴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兴公司”)了解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预计近10年总投资约300亿元的20余个产业类、基础设施类、职住平衡类项目正在核心示范区内有序推进。其中,智造基地(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智创产业空间预计今年12月主体结构封顶,产业配套服务载体项目正加速落地。
机遇
加速构建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
按照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远期规划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这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人流、物流,有利于成都未来科技城高位链接全球资源,面向全球集聚高层次人才。”上述负责人说,通过天府国际机场,成都未来科技城2小时城市群联动圈将覆盖四川省8300多万人口,3小时经济发展圈将覆盖周边7省6亿人口,5小时商务飞行圈连接亚洲所有新老核心城市。机场投运将推动成都未来科技城更快形成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为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适航产业、临空经济提供直接动力。
2020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东进等战略的加持下,成都未来科技城应时而生。目标清晰,要建成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一年来,这片规划范围6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断带来惊喜,车间、厂房、办公楼、学校、公园、酒店等建筑由点及面,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精电车载模组显示基地、联东U谷、富凯智能智造、辰创成都智能雷达等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高端产业化项目加快落地,涵盖智慧物流、5G、电子信息、智能智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的机遇已经到来。借助毗邻新机场的优势,成都未来科技城要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建设。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共建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国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两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全面深入开展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建设,以国家级科教资源进一步撬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聚集航空航天领域高端创新人才。
同时,将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瞄准前沿、填补空白、创新引领、集群升级”的发展思路,前瞻布局卫星及应用,重点发展航空电子、民航培训与服务,推动高端研发和先进制造“双突破”,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力强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