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1228.69亿元!四川德阳亮出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

    2021-07-21 14:34:27

      本报讯(记者 李鹏飞 文/图)7月20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上半年德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28.6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5.64亿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3.60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29.45亿元,同比增长15.3%。


      据德阳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统计师尹顺清通报,上半年,德阳全市上下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总的来说,“稳”是主基调,“好”是总态势。

      “三稳”方面即运行稳。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其中,GDP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加快4.3个百分点,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就业稳。上半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比去年同期回落0.1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26501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66.3%,同比增加3494人,增长15.2%。

      物价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总体物价进一步回落,特别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着类下降3.9%,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2%,其中畜肉价格下降13.7%。

      “三好”方面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GDP增速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1.6个百分点,符合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的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的预期。全市GDP增速居全省第5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4位。

      转型升级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1%,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9%;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产业同比增长11.0%;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全市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49.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高42.1个百分点。

      质效水平不断好转。财政收入质量提高。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9.3%。企业效益继续向好。1-5月,全市12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6亿元,同比增长55.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截至6月末,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同比增长6.1%;全市市场主体共计23.7万户,同比增长17.1%。

      会上,尹顺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半年,德阳全市服务业经济延续稳步恢复态势,消费市场复苏势头不断增强,新动能增势显著,幸福产业恢复向好。在促销活动带动下,全市引导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消费智能化,激发消费新动能。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比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3%,明显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水平。

      此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居民出行意愿增强,三星堆引领“三九大”火爆全网,“红色游”“古蜀游”“乡村游”等成为热点。今年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较2019年分别增长23.5%、71.9%、82.9%。随着线上化、数字化向更多场景延伸,文化、娱乐、体育业等行业发展机遇增多,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1—5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1228.69亿元!四川德阳亮出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

    2021-07-21 14:34:27

      本报讯(记者 李鹏飞 文/图)7月20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上半年德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28.6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5.64亿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03.60亿元,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29.45亿元,同比增长15.3%。


      据德阳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统计师尹顺清通报,上半年,德阳全市上下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总的来说,“稳”是主基调,“好”是总态势。

      “三稳”方面即运行稳。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其中,GDP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加快4.3个百分点,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就业稳。上半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比去年同期回落0.1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26501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66.3%,同比增加3494人,增长15.2%。

      物价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总体物价进一步回落,特别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着类下降3.9%,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2%,其中畜肉价格下降13.7%。

      “三好”方面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GDP增速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0.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1.6个百分点,符合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的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的预期。全市GDP增速居全省第5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居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4位。

      转型升级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1%,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9%;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产业同比增长11.0%;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全市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49.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高42.1个百分点。

      质效水平不断好转。财政收入质量提高。上半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29.3%。企业效益继续向好。1-5月,全市12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6亿元,同比增长55.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截至6月末,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同比增长6.1%;全市市场主体共计23.7万户,同比增长17.1%。

      会上,尹顺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半年,德阳全市服务业经济延续稳步恢复态势,消费市场复苏势头不断增强,新动能增势显著,幸福产业恢复向好。在促销活动带动下,全市引导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消费智能化,激发消费新动能。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比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3%,明显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水平。

      此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居民出行意愿增强,三星堆引领“三九大”火爆全网,“红色游”“古蜀游”“乡村游”等成为热点。今年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较2019年分别增长23.5%、71.9%、82.9%。随着线上化、数字化向更多场景延伸,文化、娱乐、体育业等行业发展机遇增多,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1—5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8%,增速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