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14:15:42
本报记者 胡斌
近日,成都印发了《关于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打造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成都将坚持生产服务双向赋能、供给需求共同发力、开放创新两轮驱动,着力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增强辐射、迈向高端。
《意见》明确了三大任务: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
其中,在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发展策源引领的科技服务方面,成都明确了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支撑,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提到了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工业设计全球资源聚合平台等工作。
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方面,《意见》也作出了明确的任务安排,包括推广交子金融平台和“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深化法定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等工作;参与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国5G创新名城,建设世界软件名城等相关工作。
在枢纽集散的流通服务方面,《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亚蓉欧航空枢纽和泛欧泛亚陆港枢纽,明确要构建“四向多廊”全球物流网络,培育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发展智慧仓配、跨境电商物流等流通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筑面向“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资源配置中心,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此外,根据《意见》,成都还将实行“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规划引领发展工程,即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与产业功能区相匹配的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做强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形成综合实力输出中心和高端服务支撑中心。做强重点区域示范引领,推动“两区一城”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发展示范区。做强产业功能区多点支撑,围绕主导产业,推动共性服务专业化聚集和个性服务特色化聚集。
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即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加速企业聚集,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总部成都,支持国际型企业在蓉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引育领军企业,强化制度招商、开放引商和服务亲商。发展中小企业,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头部企业沿产业链供应链垂直整合、横向贯通。
三是实施场景赋能示范工程,即推动应用场景市场验证,深入推进“双千”发布活动和“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探索技术研发、系统集成、智能制造、商务商贸、专业储运等场景应用。释放市场化资源,导入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技术转化、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提供商和平台型企业。
四是实施国际服务提能工程,即加快建设国际服务高地,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探索新兴领域标准研制,以标准主导发展。强化产业合作平台引领,提升国际技术转移、服务输出承接能力;建立面向全球的功能平台,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推进服务联网,融入全球服务体系,提升与世界先进城市联接水平,增强服务枢纽功能。
五是实施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即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成立成都生产性服务业联盟,推行极简审批,依法依规推动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意见》还明确,在支持产业功能区建设方面,成都将动态确定20个示范产业功能区、特色社区、专业楼宇,按公共配套设施实际投入的10%给予补助,并鼓励专业化运营机构参与示范建设,按招商推广、形象建设、场景营造实际投入的20%给予支持。同时,针对人才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支持头部企业推荐人才直接入选,对入选人才给予30万元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并实施高端人才贡献奖励。
2021-11-03 14:15:42
本报记者 胡斌
近日,成都印发了《关于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打造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成都将坚持生产服务双向赋能、供给需求共同发力、开放创新两轮驱动,着力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增强辐射、迈向高端。
《意见》明确了三大任务:即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
其中,在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发展策源引领的科技服务方面,成都明确了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支撑,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提到了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国家医学中心、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工业设计全球资源聚合平台等工作。
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方面,《意见》也作出了明确的任务安排,包括推广交子金融平台和“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深化法定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等工作;参与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国5G创新名城,建设世界软件名城等相关工作。
在枢纽集散的流通服务方面,《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亚蓉欧航空枢纽和泛欧泛亚陆港枢纽,明确要构建“四向多廊”全球物流网络,培育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发展智慧仓配、跨境电商物流等流通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构筑面向“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资源配置中心,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此外,根据《意见》,成都还将实行“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规划引领发展工程,即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与产业功能区相匹配的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做强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形成综合实力输出中心和高端服务支撑中心。做强重点区域示范引领,推动“两区一城”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发展示范区。做强产业功能区多点支撑,围绕主导产业,推动共性服务专业化聚集和个性服务特色化聚集。
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即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加速企业聚集,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总部成都,支持国际型企业在蓉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引育领军企业,强化制度招商、开放引商和服务亲商。发展中小企业,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头部企业沿产业链供应链垂直整合、横向贯通。
三是实施场景赋能示范工程,即推动应用场景市场验证,深入推进“双千”发布活动和“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探索技术研发、系统集成、智能制造、商务商贸、专业储运等场景应用。释放市场化资源,导入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技术转化、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提供商和平台型企业。
四是实施国际服务提能工程,即加快建设国际服务高地,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探索新兴领域标准研制,以标准主导发展。强化产业合作平台引领,提升国际技术转移、服务输出承接能力;建立面向全球的功能平台,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推进服务联网,融入全球服务体系,提升与世界先进城市联接水平,增强服务枢纽功能。
五是实施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即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成立成都生产性服务业联盟,推行极简审批,依法依规推动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意见》还明确,在支持产业功能区建设方面,成都将动态确定20个示范产业功能区、特色社区、专业楼宇,按公共配套设施实际投入的10%给予补助,并鼓励专业化运营机构参与示范建设,按招商推广、形象建设、场景营造实际投入的20%给予支持。同时,针对人才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支持头部企业推荐人才直接入选,对入选人才给予30万元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并实施高端人才贡献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