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促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3-03-08 11:27:00 来源:成都日报
编者按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聚焦“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围绕“两中心两地”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下一步怎么干?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重庆日报与成都日报合作连线驻渝、驻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基层工作人员,听听他们对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看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双核”是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的核心引擎。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首当其冲的重大任务就是建设“重要经济中心”。
“重要经济中心”如何建设?昨日,本报联动重庆日报,连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全国政协委员、尤尼泰(四川)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及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成都市武侯区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分管负责人蔡飞,请他们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就如何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畅谈实现路径,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
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过去一年,成渝两地紧紧围绕“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任务,一方面苦练内功,部署启动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和软信产业“满天星”发展,深入开展创新能力提升、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企业培育等行动,不断提升自身产业能级和发展质效;另一方面加强协同,成功争取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和重要试点示范,加快构筑区域产业新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下一步,将以“一号工程”为引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携手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尤尼泰(四川)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
成渝两地要协调发展差异化发展
经济中心就是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枢纽,对经济发展能力、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都起到重要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首先要根据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人才、文化等不同优势特色,最优化进行资源配置,形成不同优势、领域、产业、行业发展特点。
同时,成渝两地要协调发展、差异化发展。通过经济中心的发展和壮大,吸引和辐射周边省份和地区,并引领和带动周边省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经济中心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与经济中心发展匹配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交易市场等的建立,都还需要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基层实践
成都市武侯区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分管负责人蔡飞:
推动两地材料基础产业
与重点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
前不久,为推动两地材料基础产业与重点先进制造业间的协同发展,成都市武侯区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承办了“2023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为两地先进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一是全力推进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极端条件下先进材料与器件综合研究装置,跨越式提升西部新型材料产业创新策源力和产业集聚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对接,着重从机制、项目、人才及平台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促进新型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在本区域落地转化;三是按照“建圈强链”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动落地悦湖科技城的砺剑集团、雄川氢能等链主企业,在其西部总部建成投产后充分发挥引擎作用,吸引带动旗下产业生态企业在成渝两地投资布局,加快推动建设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产业生态基地。
专家视点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强化区域合作、全面提升服务能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川渝两省市围绕《纲要》提出的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川渝两省市还需要不懈努力。
一是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在全国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强化区域合作,围绕装备制造业、特色消费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健康产业,推动加工制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企业链、空间链六链融合,形成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产业分工体系。
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级,在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消费中心、创新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高地。(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一 陈方耀 重庆日报 记者 周尤)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促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3-03-08 11:27:00 来源:成都日报
编者按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聚焦“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围绕“两中心两地”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下一步怎么干?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重庆日报与成都日报合作连线驻渝、驻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基层工作人员,听听他们对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看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双核”是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的核心引擎。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首当其冲的重大任务就是建设“重要经济中心”。
“重要经济中心”如何建设?昨日,本报联动重庆日报,连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全国政协委员、尤尼泰(四川)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及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成都市武侯区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分管负责人蔡飞,请他们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就如何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畅谈实现路径,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
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过去一年,成渝两地紧紧围绕“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任务,一方面苦练内功,部署启动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和软信产业“满天星”发展,深入开展创新能力提升、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企业培育等行动,不断提升自身产业能级和发展质效;另一方面加强协同,成功争取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和重要试点示范,加快构筑区域产业新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下一步,将以“一号工程”为引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携手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尤尼泰(四川)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
成渝两地要协调发展差异化发展
经济中心就是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枢纽,对经济发展能力、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都起到重要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首先要根据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人才、文化等不同优势特色,最优化进行资源配置,形成不同优势、领域、产业、行业发展特点。
同时,成渝两地要协调发展、差异化发展。通过经济中心的发展和壮大,吸引和辐射周边省份和地区,并引领和带动周边省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经济中心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与经济中心发展匹配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交易市场等的建立,都还需要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基层实践
成都市武侯区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分管负责人蔡飞:
推动两地材料基础产业
与重点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
前不久,为推动两地材料基础产业与重点先进制造业间的协同发展,成都市武侯区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承办了“2023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为两地先进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一是全力推进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极端条件下先进材料与器件综合研究装置,跨越式提升西部新型材料产业创新策源力和产业集聚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对接,着重从机制、项目、人才及平台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促进新型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在本区域落地转化;三是按照“建圈强链”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动落地悦湖科技城的砺剑集团、雄川氢能等链主企业,在其西部总部建成投产后充分发挥引擎作用,吸引带动旗下产业生态企业在成渝两地投资布局,加快推动建设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产业生态基地。
专家视点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
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强化区域合作、全面提升服务能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川渝两省市围绕《纲要》提出的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的通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川渝两省市还需要不懈努力。
一是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在全国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强化区域合作,围绕装备制造业、特色消费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健康产业,推动加工制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企业链、空间链六链融合,形成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产业分工体系。
三是全面提升服务能级,在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消费中心、创新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高地。(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一 陈方耀 重庆日报 记者 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