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线 | 入选人工智能算力“国家队” 看成都这个中心的“神机妙算”
2023-12-26 09:38:27 来源:西部经济网
当下,以ChatGPT、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发新一轮智能化浪潮,智能算力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智算中心正成为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 夯实算力“底座”,成都近年来积极布局前瞻新型基础设施,形成了“超算+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的一体化算力支撑体,成为全国西部地区算力资源高地、国家八大算力和通信枢纽节点之一。 成都智算中心的建成投运正是成都强化智能算力供给的一个缩影。成都智算中心首期提供总计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自去年5月投运以来,已在超大城市治理智能化、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交通等场景提供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就在今年6月,成都智算中心获批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标志着纳入了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正式进入“国家队”方阵。
智算中心究竟“智”在哪儿?已在哪些领域“大显身手”?成都如何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添“胜算”?今日,我们不妨以成都智算中心为“窗口”“一探究竟”。 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底座” 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倍速增长 12月初,好消息传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对2024年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配套资助拟立项项目进行了公示,成都智算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榜上有名”。 一直以来,成都“快马加鞭”推动智算中心建设并积极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应该看到,算力作为新的核心生产力,正由以通用算力为主向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演进。何谓智算中心?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同样是‘算’,智算和超算其实是计算领域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两者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成都智算中心运营管理部部长向双介绍道:“二者在定位上就有所不同。超算中心偏重高性能计算,定位在国家大工程、大科学的问题求解上,专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而智算中心偏重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创新,定位于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 “比如,同样是‘算天气’,超算可以做大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对及时性要求不高但精准性会更高;而若是‘算’短临天气,智算速度更快,可以‘大显身手’。”向双进一步解释道。 可以说,通过以应用为导向,智算中心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智算中心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甚至是“抢答题”。 再看成都智算中心。其2022年5月投运,采用基于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AI集群,一期项目算力达到300PFLOPSFP16,包括“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位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三平台”共涵盖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科研创新三大平台,将有力支撑国家战略任务落地、促进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 AI创新的“强助攻” 已形成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有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如何让这个人工智能“强助攻”“好用”又“好算”?成都还多措并举,助力成都智算中心提升算力赋能应用能力。目前,相关成效已初步显现——截至12月,成都智算中心已形成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参与“面向超大规模城市路网实时交通量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及“面向‘智慧蓉城’场景的行业预训练模型与人工智能应用工具链”两个科技项目“揭榜挂帅”中。
比如,在智慧医疗领域,与成都爱迦飞诗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爱迦飞诗特·新一代认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多区域多中心海量医学大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多种疾病进行精准、及时、高效分析与诊断,助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 “这是一整套智慧医疗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辅助医生更好地做诊断。以肺部系统为例,它可以提供从肺结节智能筛查到辅助手术决策再到术后康复跟踪的全流程、全周期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全国200余家医院、科研机构落地应用。”谈起成都智算中心赋能千行百业的案例,成都智算中心市场开发部部长梁爽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再比如,关爱孤独症儿童,成都智算中心帮助西南财经大学一个学生创业项目,打造了AI疗愈领域项目“朴森科技·星画廊”,以“艺术疗愈+AI+游戏”模式公益帮扶孤独症儿童。 “对成都智算中心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合作。项目带着美好的愿景,以非常巧妙的切入点,用AI创作的画作为这群‘星星的孩子’带来安慰与快乐,而它产生的收益还可反哺帮助困难家庭。今年,这个项目还亮相了世界科幻大会和联合国青年创客挑战赛。”梁爽说道。
而在科研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上,成都智算中心同样表现亮眼——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底座孵化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将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四川大学孵化业界首个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蓉城·熊猫,实现通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算法模型,加速在生态检测,现代畜牧业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可以说,在多个领域,成都智算中心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在全面开花。 提高创新服务能力 做好企业的“陪跑者”和“智囊团”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智算中心不仅是一个强大的算力“底座”,也是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在成都各方助力下,正与各方伙伴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圈,加快推出一系列“AI+行业”的示范性应用场景,把算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提供安全、可靠、高性价比的普惠算力服务是我们服务的一个方面,但我们并不仅仅是算力的买卖方,更希望做好企业的‘陪跑者’和‘智囊团’。”梁爽如是说道,“智算中心在提供算力算法服务的同时,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成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媒介。我们在企业有需要的情况下,与企业共同探讨商业模式、打造产品、对接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定制化服务,将算力服务与产业领域更紧密结合,助力企业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相关的工作已快速铺开。比如,为帮助朴森科技的AI疗愈项目更好发展,成都智算中心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后,帮助其与电子科技大学类脑研究领域及中央美院艺术疗愈领域的专家“牵线搭桥”,帮助项目引入产业资源,探索团队更多的可能性。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2022年产业规模达616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七,增速居全国第一,而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支持成都智算中心发展,并为其导入各项创新资源、精准对接潜在合作伙伴。”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配套资助、“揭榜挂帅”等各类科技项目给予直接支持,更多的功夫在平时,“我们已多次召开对接交流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软服务’,让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用好成都智算中心的算力资源。” “接下来,面向我市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我们将围绕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实际创新需求,在企业需求调研论证、全球资源要素挖掘对接沟通的基础上,开展人才、资本、技术的精准、定期、定向、小型的持续对接交流活动,开展政策辅导+科技金融服务,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生态圈,完善‘核心+基地+网络’创新体系,推动培育根植性强、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说道。 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成都,正以澎湃算力,“算”出生产力!(来源: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科技一线 | 入选人工智能算力“国家队” 看成都这个中心的“神机妙算”
2023-12-26 09:38:27 来源:西部经济网
当下,以ChatGPT、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发新一轮智能化浪潮,智能算力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智算中心正成为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 夯实算力“底座”,成都近年来积极布局前瞻新型基础设施,形成了“超算+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的一体化算力支撑体,成为全国西部地区算力资源高地、国家八大算力和通信枢纽节点之一。 成都智算中心的建成投运正是成都强化智能算力供给的一个缩影。成都智算中心首期提供总计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自去年5月投运以来,已在超大城市治理智能化、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交通等场景提供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就在今年6月,成都智算中心获批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标志着纳入了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正式进入“国家队”方阵。
智算中心究竟“智”在哪儿?已在哪些领域“大显身手”?成都如何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添“胜算”?今日,我们不妨以成都智算中心为“窗口”“一探究竟”。 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底座” 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倍速增长 12月初,好消息传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对2024年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配套资助拟立项项目进行了公示,成都智算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榜上有名”。 一直以来,成都“快马加鞭”推动智算中心建设并积极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应该看到,算力作为新的核心生产力,正由以通用算力为主向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演进。何谓智算中心?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同样是‘算’,智算和超算其实是计算领域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两者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成都智算中心运营管理部部长向双介绍道:“二者在定位上就有所不同。超算中心偏重高性能计算,定位在国家大工程、大科学的问题求解上,专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而智算中心偏重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创新,定位于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 “比如,同样是‘算天气’,超算可以做大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对及时性要求不高但精准性会更高;而若是‘算’短临天气,智算速度更快,可以‘大显身手’。”向双进一步解释道。 可以说,通过以应用为导向,智算中心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智算中心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甚至是“抢答题”。 再看成都智算中心。其2022年5月投运,采用基于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AI集群,一期项目算力达到300PFLOPSFP16,包括“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位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三平台”共涵盖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科研创新三大平台,将有力支撑国家战略任务落地、促进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 AI创新的“强助攻” 已形成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有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如何让这个人工智能“强助攻”“好用”又“好算”?成都还多措并举,助力成都智算中心提升算力赋能应用能力。目前,相关成效已初步显现——截至12月,成都智算中心已形成24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参与“面向超大规模城市路网实时交通量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及“面向‘智慧蓉城’场景的行业预训练模型与人工智能应用工具链”两个科技项目“揭榜挂帅”中。
比如,在智慧医疗领域,与成都爱迦飞诗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爱迦飞诗特·新一代认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多区域多中心海量医学大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多种疾病进行精准、及时、高效分析与诊断,助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 “这是一整套智慧医疗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辅助医生更好地做诊断。以肺部系统为例,它可以提供从肺结节智能筛查到辅助手术决策再到术后康复跟踪的全流程、全周期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全国200余家医院、科研机构落地应用。”谈起成都智算中心赋能千行百业的案例,成都智算中心市场开发部部长梁爽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再比如,关爱孤独症儿童,成都智算中心帮助西南财经大学一个学生创业项目,打造了AI疗愈领域项目“朴森科技·星画廊”,以“艺术疗愈+AI+游戏”模式公益帮扶孤独症儿童。 “对成都智算中心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合作。项目带着美好的愿景,以非常巧妙的切入点,用AI创作的画作为这群‘星星的孩子’带来安慰与快乐,而它产生的收益还可反哺帮助困难家庭。今年,这个项目还亮相了世界科幻大会和联合国青年创客挑战赛。”梁爽说道。
而在科研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上,成都智算中心同样表现亮眼——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底座孵化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将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6分钟;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四川大学孵化业界首个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蓉城·熊猫,实现通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算法模型,加速在生态检测,现代畜牧业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可以说,在多个领域,成都智算中心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在全面开花。 提高创新服务能力 做好企业的“陪跑者”和“智囊团”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智算中心不仅是一个强大的算力“底座”,也是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在成都各方助力下,正与各方伙伴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圈,加快推出一系列“AI+行业”的示范性应用场景,把算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提供安全、可靠、高性价比的普惠算力服务是我们服务的一个方面,但我们并不仅仅是算力的买卖方,更希望做好企业的‘陪跑者’和‘智囊团’。”梁爽如是说道,“智算中心在提供算力算法服务的同时,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成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媒介。我们在企业有需要的情况下,与企业共同探讨商业模式、打造产品、对接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定制化服务,将算力服务与产业领域更紧密结合,助力企业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相关的工作已快速铺开。比如,为帮助朴森科技的AI疗愈项目更好发展,成都智算中心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后,帮助其与电子科技大学类脑研究领域及中央美院艺术疗愈领域的专家“牵线搭桥”,帮助项目引入产业资源,探索团队更多的可能性。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2022年产业规模达616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七,增速居全国第一,而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支持成都智算中心发展,并为其导入各项创新资源、精准对接潜在合作伙伴。”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配套资助、“揭榜挂帅”等各类科技项目给予直接支持,更多的功夫在平时,“我们已多次召开对接交流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软服务’,让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用好成都智算中心的算力资源。” “接下来,面向我市产业建圈强链重点领域,我们将围绕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实际创新需求,在企业需求调研论证、全球资源要素挖掘对接沟通的基础上,开展人才、资本、技术的精准、定期、定向、小型的持续对接交流活动,开展政策辅导+科技金融服务,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生态圈,完善‘核心+基地+网络’创新体系,推动培育根植性强、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说道。 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成都,正以澎湃算力,“算”出生产力!(来源: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