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 发展扶贫产业 两节山酒助农增收

    2019-06-13 17:24:25

      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立足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深度挖掘“神泉酿造美酒”两节山老酒坊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传统工艺,大力培育壮大两节山酒扶贫产业,实现年产量达600-800吨,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累计完成税收800余万元,帮助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5000余元,为国家的税收和经济建设及乡村振兴作出了较大贡献。

      以挖掘文化遗产为着力点,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石岭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管理队伍,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醉美两节山”酒乡文化产业基地。

      夯实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降低两节山酒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本,坚持“产业围绕设施转、设施围绕产业建”,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采用“改、建、保”方式,新建上山路20余公里,扩建了酿酒作坊4610㎡、库房3500㎡,新建窖池1600口、蒸馏甑2个,新建1条全自动灌装线,升级采用无塑化剂瓶盖、景得镇陶瓷瓶、绿色环保酒盒的绿色产品包装,优化了空间布局、完善了产业配套。

      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石岭镇大力探索“乡贤文化+特色产业”模式,依托明末清初酿酒大师黄国仲创办的“浸水阁老作坊”独特酿造工艺、千年传统回沙工艺、两节山“千年神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于2013年8月成立了四川两节山酒业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开启了两节山酒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年产量由2012年200吨增加至今600-800吨、产值增加2000万元。

      建强管理队伍推动长久运行。为更好保障两节山酒特色文化产业基地运行,充分发挥基地引领发展、助农增收等作用,由镇政府统筹组建了由国家级高级酿酒师刘小兵为队长、镇村干部、技术员共12名成员的“石岭镇酒乡文化特色产业基地志愿服务队伍”,实时收集基地运行中存在问题、把控风险、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对接周边群众、把握行业政策、联系技术交流等,赢得了镇村干部、公司工人、周边群众一致认可,有力推动了两节山酒特色产业基地的持久化运行。

      以发扬传统工艺为支撑点,塑造品牌产品名片

      石岭镇坚持打造具有石岭特色的产品“名片”,以生产“纯粮美酒”为主线,打响“醉美两节山”文化品牌。

      传承600年传统酿造工艺。依托甘甜的水资源、以国家级高级酿酒师刘小兵为指导、以世代为两节山老酒作坊奉献的老员工10余人为技术引领,通过技术培训、老员工一对一帮教技术工人等方式成功培育了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50余人专业技术队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推进了专业化生产进程,其独特酿造方法、传统工艺、精湛的技术载誉巴蜀;所酿酒色清澈透明、甘润柔和、尾净回甜,味厚独浓、香深有力,还原了养生的传统酒文化。同时申请注册了“两节山酒”产品商标,打响两节山“纯粮美酒”文化产品品牌。

      融入行业先进科技工艺。石岭镇聚焦产品专业品质提升,提供更高品质的畅饮享受,先后组织100余人次技术人员赴茅台酒厂、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山西汾酒厂等10余家国内知名酒厂实地考察学习高温堆积、高温发酵、大小曲串蒸汽等先进技术。对标先进公司专业技术队伍致力于发酵、制曲、蒸馏等6项技术研究,经过连续5年28次实验,促进5次技术改良和工艺升级,先后融合了茅台、五粮液等行业领先企业的九天发酵、高温制曲、大小曲串蒸、清蒸续糟等工艺优点,有力推进行业领先工艺与“浸水阁老作坊”及千年回沙工艺的碰撞融合,提升了产品品质,两节山酒愈发窖香浓郁、绵柔回甜、挂杯留香,让人沉浸于历史的回味、香醉在两节山。

      融入时代新概念新元素。由镇政府牵头整合市场信息资源,争取市区组织赴海南、香港等地学习机会6次,邀请各方专家讲师授课30余次,了解不同的生活态度、品饮情怀、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等新概念新元素,紧跟时代旋律步伐。通过陶坛增加糯高粱酒的储存时间、常温蒸煮、纯锡锅清蒸等方式适时改善了口味、调整了风味。自2012年以来由单一品种,针对性推出了柔雅、珍品、窖藏等6大系列28口味品种,让石岭美酒更具亲和力和时代感而走向了大江南北,远销广州、香港、东北等地区,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实现了特色产业与时代旋律的交融。两节山酒业先后列为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员单位”、“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单位”。

      以实现助农增收为立足点,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石岭镇大力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转思路、谋出路、找门路,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政府搭台,农企共建。由镇政府立足于“田薄土瘦、山密石多”而盛产糯红高粱独特地质条件,主动为四川两节山酒业有限公司与贫困户“搭桥”,2018年帮助20余贫困户发展有机高粮1000余亩,由公司为提供种子、薄膜、技术指导,由镇政府作为见证方同公司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和保底价回收的“三方合同”,实现人均增收800余元。至2020年有机高粮种植拟扩大到3000亩,预计为50余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4000余元。

      以点带面,共同发展。石岭镇大力推进“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由政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酿造技术培训班20余期,由四川两节山酒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销售咨询、资金支持、设备支持等方式,顺利孵化出13家酒坊、开办企业32家,带动普通群众、贫困户就业560人,助农人均增收1.5万余元,不断激发普通群众和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

      企业领动,助农增收。石岭镇利用和发掘企业自身潜能和优势,以酿酒后的残渣酒糟饲养家禽,大力推进养殖业发展,实现酿酒残渣的有效利用和提高附加值及原料供应地方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截至目前,利用酒糟为40余户贫困户饲养“短平快”小家禽,实现人均增收500余元;培育养殖大户14户,年养殖猪达2000余头,开辟致富新渠道,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曾俊铭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 发展扶贫产业 两节山酒助农增收

    2019-06-13 17:24:25

      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立足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深度挖掘“神泉酿造美酒”两节山老酒坊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传统工艺,大力培育壮大两节山酒扶贫产业,实现年产量达600-800吨,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累计完成税收800余万元,帮助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5000余元,为国家的税收和经济建设及乡村振兴作出了较大贡献。

      以挖掘文化遗产为着力点,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石岭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管理队伍,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醉美两节山”酒乡文化产业基地。

      夯实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降低两节山酒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本,坚持“产业围绕设施转、设施围绕产业建”,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采用“改、建、保”方式,新建上山路20余公里,扩建了酿酒作坊4610㎡、库房3500㎡,新建窖池1600口、蒸馏甑2个,新建1条全自动灌装线,升级采用无塑化剂瓶盖、景得镇陶瓷瓶、绿色环保酒盒的绿色产品包装,优化了空间布局、完善了产业配套。

      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石岭镇大力探索“乡贤文化+特色产业”模式,依托明末清初酿酒大师黄国仲创办的“浸水阁老作坊”独特酿造工艺、千年传统回沙工艺、两节山“千年神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于2013年8月成立了四川两节山酒业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开启了两节山酒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年产量由2012年200吨增加至今600-800吨、产值增加2000万元。

      建强管理队伍推动长久运行。为更好保障两节山酒特色文化产业基地运行,充分发挥基地引领发展、助农增收等作用,由镇政府统筹组建了由国家级高级酿酒师刘小兵为队长、镇村干部、技术员共12名成员的“石岭镇酒乡文化特色产业基地志愿服务队伍”,实时收集基地运行中存在问题、把控风险、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对接周边群众、把握行业政策、联系技术交流等,赢得了镇村干部、公司工人、周边群众一致认可,有力推动了两节山酒特色产业基地的持久化运行。

      以发扬传统工艺为支撑点,塑造品牌产品名片

      石岭镇坚持打造具有石岭特色的产品“名片”,以生产“纯粮美酒”为主线,打响“醉美两节山”文化品牌。

      传承600年传统酿造工艺。依托甘甜的水资源、以国家级高级酿酒师刘小兵为指导、以世代为两节山老酒作坊奉献的老员工10余人为技术引领,通过技术培训、老员工一对一帮教技术工人等方式成功培育了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50余人专业技术队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推进了专业化生产进程,其独特酿造方法、传统工艺、精湛的技术载誉巴蜀;所酿酒色清澈透明、甘润柔和、尾净回甜,味厚独浓、香深有力,还原了养生的传统酒文化。同时申请注册了“两节山酒”产品商标,打响两节山“纯粮美酒”文化产品品牌。

      融入行业先进科技工艺。石岭镇聚焦产品专业品质提升,提供更高品质的畅饮享受,先后组织100余人次技术人员赴茅台酒厂、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山西汾酒厂等10余家国内知名酒厂实地考察学习高温堆积、高温发酵、大小曲串蒸汽等先进技术。对标先进公司专业技术队伍致力于发酵、制曲、蒸馏等6项技术研究,经过连续5年28次实验,促进5次技术改良和工艺升级,先后融合了茅台、五粮液等行业领先企业的九天发酵、高温制曲、大小曲串蒸、清蒸续糟等工艺优点,有力推进行业领先工艺与“浸水阁老作坊”及千年回沙工艺的碰撞融合,提升了产品品质,两节山酒愈发窖香浓郁、绵柔回甜、挂杯留香,让人沉浸于历史的回味、香醉在两节山。

      融入时代新概念新元素。由镇政府牵头整合市场信息资源,争取市区组织赴海南、香港等地学习机会6次,邀请各方专家讲师授课30余次,了解不同的生活态度、品饮情怀、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等新概念新元素,紧跟时代旋律步伐。通过陶坛增加糯高粱酒的储存时间、常温蒸煮、纯锡锅清蒸等方式适时改善了口味、调整了风味。自2012年以来由单一品种,针对性推出了柔雅、珍品、窖藏等6大系列28口味品种,让石岭美酒更具亲和力和时代感而走向了大江南北,远销广州、香港、东北等地区,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实现了特色产业与时代旋律的交融。两节山酒业先后列为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员单位”、“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单位”。

      以实现助农增收为立足点,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石岭镇大力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转思路、谋出路、找门路,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政府搭台,农企共建。由镇政府立足于“田薄土瘦、山密石多”而盛产糯红高粱独特地质条件,主动为四川两节山酒业有限公司与贫困户“搭桥”,2018年帮助20余贫困户发展有机高粮1000余亩,由公司为提供种子、薄膜、技术指导,由镇政府作为见证方同公司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和保底价回收的“三方合同”,实现人均增收800余元。至2020年有机高粮种植拟扩大到3000亩,预计为50余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4000余元。

      以点带面,共同发展。石岭镇大力推进“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由政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酿造技术培训班20余期,由四川两节山酒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销售咨询、资金支持、设备支持等方式,顺利孵化出13家酒坊、开办企业32家,带动普通群众、贫困户就业560人,助农人均增收1.5万余元,不断激发普通群众和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

      企业领动,助农增收。石岭镇利用和发掘企业自身潜能和优势,以酿酒后的残渣酒糟饲养家禽,大力推进养殖业发展,实现酿酒残渣的有效利用和提高附加值及原料供应地方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截至目前,利用酒糟为40余户贫困户饲养“短平快”小家禽,实现人均增收500余元;培育养殖大户14户,年养殖猪达2000余头,开辟致富新渠道,有力地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曾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