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1 15:03:52 来源:王宇 作者:宜宾新闻网
日前,2022年全国GDP百强城市排行揭晓,宜宾以GDP3427.84亿元的成绩位列第95位,较上年提升3位。这是宜宾继2020年首次跻身全国GDP百强市以来,连续三年迈入全国百强。
△全力推进筑城聚人(记者 王宇 摄)
宜宾在全国GDP百强市榜单中持续进位的背后,是我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大战大考中勇毅前行的成功实践;是全市干部群众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矢志追求;是全市上下瞄准方向、紧扣目标,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大胆探索。
布局“一蓝一绿”新赛道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基,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抢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风口,全市工业经济由原来的“一白一黑”(即白酒、煤炭)向“一蓝一绿”(即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转变,加快构建以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成功获评四川省首批制造强省试点市,有力推动了宜宾由“制造大市”加快向“制造强市”转变。
△科创城(记者 王宇 摄)
2022年,宜宾市仅动力电池产业就签约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43个;累计投产项目达27个,总投资544亿元,预计年产值1604亿元、税收131亿元;全年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47%;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如今,动力电池已成为宜宾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1月1日,宜宾召开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质进位、多作贡献”的总基调,吹响了宜宾“提质进位”集结号。下一步,宜宾市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信息化赋能,坚定不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并全力推动其他产业转型发展。
全力推进筑城聚人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触摸宜宾城市发展脉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活力充分迸发、能级大幅跃升、品质华丽蝶变。
△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络(记者 王宇 摄)
升级改造后的冠英古街将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古街新韵,再现盛景;新建的李庄古镇月亮田景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相映成趣……目前,我市已成功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城市提质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宜宾坚持“以产聚人、营城聚产”发展理念,聚焦城市规模、功能、品质三大核心要素,统筹“产、城、人”发展路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城市能级有效提升。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推进以中心城区为引领、以县城为依托、以中心镇为带动、以乡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市聚焦“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目标,合理布局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功能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吸纳能力;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推进中心城区亮化工程,实施城市内环线等主干道风貌提升,串珠成链塑造三江六岸独特生态魅力;指导各县(区)科学编制和完善县城建设方案,推进城乡规划设计一体化,大力完善县域商贸、道路、排涝、减灾等功能设施。
如今,宜宾市以“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辅以环形路网串联,攥指成拳、串珠成链,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一核三轴”城镇空间逐步成型,全市常住人口加速集聚。同时探索将宜宾高新区、长江工业园、兴文县空铁新区作为全市“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着力将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 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近年来,宜宾市抢抓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机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平台、资金、项目等要素加速聚集,科教人才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短短几年,各大高校与我市签约紧锣密鼓,各类科研院所纷至沓来,各个项目建设有序展开……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二期、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二期等建成投用,在校大学生增至9万人;宜宾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申建工作完成教育部备案,在校中高职学生增至8万人;签署校企(地)合作协议320个,建设首批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6个,13户企业列入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候选名单,产教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落地运行,新增中国白酒风味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18个,省级及以上研发(孵化)平台累计达137家,创新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大学城、科创城的拔地而起,“双城”建设正逐渐成为宜宾新的教育高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涌入。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培育一批科创企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深入实施“宜宾英才”计划,分类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宜宾工匠、高技能人才、名师名医等专业人才进行培育扶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2022年,宜宾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6.85亿元,同比增长33.7%,首次突破300亿元,跃居全省第二,外贸总值两年跨越两个百亿台阶。成绩的背后是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要素资源整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月亮田新貌(记者 王宇 摄)
近年来,宜宾综合保税区、宜宾临港经开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等高能级开放平台陆续获批并高效运转。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我市深化开放合作、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向未来,宜宾将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动成宜、渝宜合作协议落地,借助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平台,加大30户全省“千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宜宾综合保税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临时开放口岸等平台运营效能。同时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节会活动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开放平台良好的宜宾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在世界面前,打造宜宾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助推宜宾进一步融入国际国内“朋友圈”。
(来源:宜宾新闻网 记者 王宇)
2023-04-11 15:03:52 来源:王宇
日前,2022年全国GDP百强城市排行揭晓,宜宾以GDP3427.84亿元的成绩位列第95位,较上年提升3位。这是宜宾继2020年首次跻身全国GDP百强市以来,连续三年迈入全国百强。
△全力推进筑城聚人(记者 王宇 摄)
宜宾在全国GDP百强市榜单中持续进位的背后,是我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大战大考中勇毅前行的成功实践;是全市干部群众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矢志追求;是全市上下瞄准方向、紧扣目标,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大胆探索。
布局“一蓝一绿”新赛道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市之基,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抢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风口,全市工业经济由原来的“一白一黑”(即白酒、煤炭)向“一蓝一绿”(即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转变,加快构建以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成功获评四川省首批制造强省试点市,有力推动了宜宾由“制造大市”加快向“制造强市”转变。
△科创城(记者 王宇 摄)
2022年,宜宾市仅动力电池产业就签约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43个;累计投产项目达27个,总投资544亿元,预计年产值1604亿元、税收131亿元;全年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47%;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如今,动力电池已成为宜宾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1月1日,宜宾召开中共宜宾市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质进位、多作贡献”的总基调,吹响了宜宾“提质进位”集结号。下一步,宜宾市将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信息化赋能,坚定不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并全力推动其他产业转型发展。
全力推进筑城聚人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触摸宜宾城市发展脉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活力充分迸发、能级大幅跃升、品质华丽蝶变。
△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络(记者 王宇 摄)
升级改造后的冠英古街将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古街新韵,再现盛景;新建的李庄古镇月亮田景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相映成趣……目前,我市已成功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城市提质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宜宾坚持“以产聚人、营城聚产”发展理念,聚焦城市规模、功能、品质三大核心要素,统筹“产、城、人”发展路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城市能级有效提升。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推进以中心城区为引领、以县城为依托、以中心镇为带动、以乡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市聚焦“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目标,合理布局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功能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吸纳能力;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推进中心城区亮化工程,实施城市内环线等主干道风貌提升,串珠成链塑造三江六岸独特生态魅力;指导各县(区)科学编制和完善县城建设方案,推进城乡规划设计一体化,大力完善县域商贸、道路、排涝、减灾等功能设施。
如今,宜宾市以“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辅以环形路网串联,攥指成拳、串珠成链,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一核三轴”城镇空间逐步成型,全市常住人口加速集聚。同时探索将宜宾高新区、长江工业园、兴文县空铁新区作为全市“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着力将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 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近年来,宜宾市抢抓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机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平台、资金、项目等要素加速聚集,科教人才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短短几年,各大高校与我市签约紧锣密鼓,各类科研院所纷至沓来,各个项目建设有序展开……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二期、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二期等建成投用,在校大学生增至9万人;宜宾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申建工作完成教育部备案,在校中高职学生增至8万人;签署校企(地)合作协议320个,建设首批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6个,13户企业列入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候选名单,产教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落地运行,新增中国白酒风味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18个,省级及以上研发(孵化)平台累计达137家,创新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大学城、科创城的拔地而起,“双城”建设正逐渐成为宜宾新的教育高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涌入。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培育一批科创企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深入实施“宜宾英才”计划,分类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宜宾工匠、高技能人才、名师名医等专业人才进行培育扶持,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2022年,宜宾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6.85亿元,同比增长33.7%,首次突破300亿元,跃居全省第二,外贸总值两年跨越两个百亿台阶。成绩的背后是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要素资源整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月亮田新貌(记者 王宇 摄)
近年来,宜宾综合保税区、宜宾临港经开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等高能级开放平台陆续获批并高效运转。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我市深化开放合作、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向未来,宜宾将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动成宜、渝宜合作协议落地,借助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平台,加大30户全省“千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宜宾综合保税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临时开放口岸等平台运营效能。同时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节会活动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开放平台良好的宜宾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在世界面前,打造宜宾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助推宜宾进一步融入国际国内“朋友圈”。
(来源:宜宾新闻网 记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