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10:09:44 来源:封面新闻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69岁的蒋远书只要有时间,就会做手工棉鞋。从2019年至今,老人手工做的400多双棉鞋已经先后送给当地6个街镇的养老院。蒋远书说,自己曾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在邻居们的帮助下身体才慢慢恢复,这也让她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身体不好的她如今坚持做着这些手工活,希望能让更多的老人冬天暖和一些。
有感于养老院贫困老人的破旧鞋子 开启做鞋之路
6月底一早,记者走进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蒋远书老人正坐在单元门口的椅子上,脚旁篓子里装着一团毛绒绒的线团,起针、织线、缝合……笔直的针带着线,在她布满老茧的手里穿上穿下,变化出生动的图案和花型。
看见记者的到来,蒋远书缓慢起身,将我们邀请进屋。“我家里这些家具都是捡来的,你们别嫌弃,随便找地方坐就是。”
环顾四周,60来平的屋子干净整洁,最显眼的是餐桌上放着的一些急救药物。此外,在卧室专门辟出的一块区域,放着做好的各色棉鞋,屋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在卧室小桌上,记者看到了一堆线团和一捆捆鞋底,“这些做鞋子的材料我早就准备好了,等着做好后送到养老院去。”蒋远书说。
说起做鞋的初衷,蒋远书忍不住抹起了眼泪,2019年,她去家附近的养老院参加活动,寒冷的冬天里,老人们穿着破旧鞋子,蒋远书心里特别难受,当时就琢磨为贫困老人做点什么。
“从特兴养老院出来,我马上就买了做鞋材料,做了几十双送给他们。”从那时起,蒋远书就开启了送鞋的爱心公益之路,“看到穿我鞋的人那么高兴,笑得那么开心,我也就特别高兴,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蒋远书说。
蒋远书的儿子蒋正均说,4年多来,母亲几乎成了“鞋痴”。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时间就做鞋。“她每天早早地就坐在单元门口做鞋,经常只吃稀饭咸菜,把钱省下来买材料。起初我不理解,自己花钱辛辛苦苦做鞋,最后都送人了。但这么多年下来,看到她这么专注,从做鞋中获得了巨大的快乐,我们都全力支持她。”
2019年,蒋远书手工缝制60双棉拖鞋送到特兴养老院。2020年,她又制作了70双棉拖鞋送给双加养老院的老人,2021年,送给安宁养老院50双,去年又将70双棉鞋送到金龙养老院的老人们手中……4年来,她做的鞋已经送及龙马潭6个街镇的养老院。
“应该送了有400多双了,我的目标是要让11个街镇敬老院的贫困老人,都穿上我做的棉鞋!”蒋远书坚定地说。
邻居曾帮助自己从“鬼门关”走回来 希望生命更有意义
有人问蒋远书,你身体都不好,年纪也这么大了,为啥还要做这些呢?蒋远书说:“我都是从鬼门关走过来的人,要不是邻居们的帮助,差点就没命了,但是周围还有很多无依无靠的贫困老人,我身体不是很好,就做点这种简单的缝缝补补的活,让更多的老人冬天暖和一些。”
蒋远书回忆说,2012年,自己的癌症突然发病,全身变黑,医院2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周围邻居们听说自己病危,都来家里帮忙照顾,而且四处帮忙求医找药,一段时间后,身体居然慢慢地恢复了。
这一次“濒死体验”,让蒋远书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记者采访时,恰逢邻居黄培英上门赠送毛线团。“现在我做棉鞋的事情传开了,大家出钱出物,都很支持我做鞋。”蒋远书笑着说,现在,这个爱心团队已经有好几人了,其中不乏八九十岁的老人,大家有的捐钱,有的买线团,还有人把自己家里全新的做鞋工具送给她。
“我妈常说,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看到别人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对她的褒奖,她特别满足。从她身上,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做人,我的孩子现在也经常跟着出去做好事。”蒋正均说。
记者临走之前,蒋远书老人拜托记者,“你能不能帮我联系其他街镇敬老院,我想把我家里做好的这一百多双送给他们。”(唐千越 记者 徐庆)
2023-07-05 10:09:44 来源:封面新闻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69岁的蒋远书只要有时间,就会做手工棉鞋。从2019年至今,老人手工做的400多双棉鞋已经先后送给当地6个街镇的养老院。蒋远书说,自己曾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在邻居们的帮助下身体才慢慢恢复,这也让她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身体不好的她如今坚持做着这些手工活,希望能让更多的老人冬天暖和一些。
有感于养老院贫困老人的破旧鞋子 开启做鞋之路
6月底一早,记者走进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蒋远书老人正坐在单元门口的椅子上,脚旁篓子里装着一团毛绒绒的线团,起针、织线、缝合……笔直的针带着线,在她布满老茧的手里穿上穿下,变化出生动的图案和花型。
看见记者的到来,蒋远书缓慢起身,将我们邀请进屋。“我家里这些家具都是捡来的,你们别嫌弃,随便找地方坐就是。”
环顾四周,60来平的屋子干净整洁,最显眼的是餐桌上放着的一些急救药物。此外,在卧室专门辟出的一块区域,放着做好的各色棉鞋,屋里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在卧室小桌上,记者看到了一堆线团和一捆捆鞋底,“这些做鞋子的材料我早就准备好了,等着做好后送到养老院去。”蒋远书说。
说起做鞋的初衷,蒋远书忍不住抹起了眼泪,2019年,她去家附近的养老院参加活动,寒冷的冬天里,老人们穿着破旧鞋子,蒋远书心里特别难受,当时就琢磨为贫困老人做点什么。
“从特兴养老院出来,我马上就买了做鞋材料,做了几十双送给他们。”从那时起,蒋远书就开启了送鞋的爱心公益之路,“看到穿我鞋的人那么高兴,笑得那么开心,我也就特别高兴,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蒋远书说。
蒋远书的儿子蒋正均说,4年多来,母亲几乎成了“鞋痴”。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时间就做鞋。“她每天早早地就坐在单元门口做鞋,经常只吃稀饭咸菜,把钱省下来买材料。起初我不理解,自己花钱辛辛苦苦做鞋,最后都送人了。但这么多年下来,看到她这么专注,从做鞋中获得了巨大的快乐,我们都全力支持她。”
2019年,蒋远书手工缝制60双棉拖鞋送到特兴养老院。2020年,她又制作了70双棉拖鞋送给双加养老院的老人,2021年,送给安宁养老院50双,去年又将70双棉鞋送到金龙养老院的老人们手中……4年来,她做的鞋已经送及龙马潭6个街镇的养老院。
“应该送了有400多双了,我的目标是要让11个街镇敬老院的贫困老人,都穿上我做的棉鞋!”蒋远书坚定地说。
邻居曾帮助自己从“鬼门关”走回来 希望生命更有意义
有人问蒋远书,你身体都不好,年纪也这么大了,为啥还要做这些呢?蒋远书说:“我都是从鬼门关走过来的人,要不是邻居们的帮助,差点就没命了,但是周围还有很多无依无靠的贫困老人,我身体不是很好,就做点这种简单的缝缝补补的活,让更多的老人冬天暖和一些。”
蒋远书回忆说,2012年,自己的癌症突然发病,全身变黑,医院2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周围邻居们听说自己病危,都来家里帮忙照顾,而且四处帮忙求医找药,一段时间后,身体居然慢慢地恢复了。
这一次“濒死体验”,让蒋远书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也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记者采访时,恰逢邻居黄培英上门赠送毛线团。“现在我做棉鞋的事情传开了,大家出钱出物,都很支持我做鞋。”蒋远书笑着说,现在,这个爱心团队已经有好几人了,其中不乏八九十岁的老人,大家有的捐钱,有的买线团,还有人把自己家里全新的做鞋工具送给她。
“我妈常说,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看到别人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对她的褒奖,她特别满足。从她身上,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做人,我的孩子现在也经常跟着出去做好事。”蒋正均说。
记者临走之前,蒋远书老人拜托记者,“你能不能帮我联系其他街镇敬老院,我想把我家里做好的这一百多双送给他们。”(唐千越 记者 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