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南商报 2022/5/10 17:15:14 阅读次数4587
本报讯(罗天琪 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5月9日,记者从四川绵竹市获悉,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程度便民利企,绵竹市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
精准梳理服务事项
让群众少跑路
在绵竹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窗口的醒目位置都放有办事指南和办事流程图,办事群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办事步骤、办理时间等。“现在办事很方便快捷,所有的材料和流程都公布了,不懂的还能咨询工作人员,大家能一次性提前准备材料,让办事群众不会多跑路。”市民刘诚说。
据绵竹市行政审批局政策法规股股长庞新介绍,为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绵竹市全面精细化梳理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逐事项编制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图、受理审查要点、申请样表和常见问题答疑清单。设置多种情形,并对不同情形下的申请材料进行逐一说明,详细列明材料的填报标准、审核要点、常见错误和样例等内容,做到内容全面正确详尽,达到同一审批事项“一个标准”,全力缩短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接件的时间。据统计,目前绵竹已精准梳理全市324项行政权力事项,306项公共服务事项。
优化整合窗口功能
提升办事效率
“我市综合考虑办理事项领域、办理流程关联度、每月办件量、办事等待耗时长短及办事环境舒适度等,进一步优化大厅窗口布局,最大程度完善窗口服务功能,分类整合设置了无差别综合窗口、主题式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绵竹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股股长龚晓波告诉记者,绵竹市分别针对行政审批、住建、自然资源、卫健、教育、交通、水利、残联、综合执法、民政、文旅、工信、商务经济、应急、财政、民宗、发改等部门业务,设置了4个无差别综合窗口,实行多部门业务一窗通办。
同时,针对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等业务关联性高、专业性较强的事项,设置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2个主题式综合窗口,实行不同类业务一窗通办。针对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人社、医保、公安户政、出入境管理、税务、公积金、婚姻登记等部门业务,设置了9个分领域综合窗口,实行同类业务一窗通办。此外,考虑事项的保密性、场地需求、技术性强等因素,在绵竹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设立交警大队分中心、农机分中心、市场监管分中心、退役军人分中心4个分中心,统一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可集中办理5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时,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可办理54项行政权力事项和182项公共服务事项,确保群众和企业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全市通办。
选优配强队伍力量
打造崭新服务形象
据了解,绵竹市择优推荐具有高素质业务能力的审批人员和工作经验丰富的窗口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综合窗口人员到位后,能够围绕接件标准、办理流程等内容高效开展工作,迅速帮助综合窗口人员做到独立完成窗口接件任务,达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目标,保证做好前台支撑、受理审批、咨询服务等业务的全流程管理。
为满足不同群众的需要,绵竹市完善“老弱病残” 绿色通道,设置醒目标识,安排专人为其提供咨询引导、填报资料、复印打印等帮办代办服务。设置“办不成事”窗口,着力解决群众办事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让“办不成事”变成“一次办成事”。设立无障碍设施卫生间、开放式书屋、健康小屋、母婴室、自助服务区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满足各类人群办事所需。进一步完善邮政免费邮寄(到付)功能,对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的要件资料、办理结果提供免费邮寄(到付)。同时,全面推行微笑服务、亲切服务等,全方位提升窗口服务质量,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关怀,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绵竹市将持续做好推进‘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综合窗口改革工作,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继续加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充分释放审批服务效能,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让营商环境更优化。”绵竹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马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