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法治
  • /

    广安区:凝聚法治合力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4-01-11 13:03:18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廖小兵   郑小钟  记者 沈仁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刚刚过去的2023年,广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倾力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全力擦亮法治广安靓丽底色。

      “头雁领行雁阵齐飞”,示范率带凝聚法治共识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广安区始终将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扣紧责任链条,发挥示范引领,作为“牛鼻子”扭住不放。

      学习培训“提能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前学法、干部培训等重点内容,开展学习宣传150余次。严格落实《区委工作规则》、会前学法制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纪学法26次,示范引领党员干部尊崇规则和法治。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征订通知,完成征订500余套。邀请中央党校韩春晖、西南政法大学孙鹏等知名教授开展专题法治辅导3场,举办“平安广安 法治广安”业务培训、乡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开展法治轮训,提升法治能力。

    举办依法治区专题讲座

      压实责任“强担当”。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织研究法治建设工作6次,召开六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开展法治建设系列规划实施自查评估、推广应用“1+8“示范试点成果等工作。全力推动年度述法工作,万盛街道、区审计局、区教科体局3名主要负责人围绕“依法履职”情况现场述法,其余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压实“一把手”工作责任。全覆盖编制“法治账图”,推动业务与法治深度融合,体现“权由法来、事由法定、人必依法、岗必依法”。

    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召开府院联席会议

      完善体系“优评价”。建立“平时考核、抽查考核、集中考核”三位一体考核方式,优化“党委(党组)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法治为民惠民”三轮驱动评价模式。将依法治区督查纳入区委年度督查计划统筹实施,对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实时跟踪,运用督查通报、清单反馈等方式提升责任心、增强紧迫感。全年开展督查 2次,指出不足和问题27个并限期整改到位。强化法治考核结果运用,向相关部门反馈“法治建设影响考核评价情形”2次,5家单位、11名个人获评“2021—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

     “抓法治就是抓发展”,聚力成势优化法治环境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广安区坚持“抓法治就是抓发展,抓法治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

      政府履职“重规范”。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依法行政突出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推动征地拆迁程序违法等问题有效解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审查区委、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协议55件,法律顾问出具意见书37份。清理失效、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77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反复适用。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区级保留证明事项82项,推动“一事一次办”“川渝通办”改革,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与重庆市江北区就区域法治等4个共同体12个方面达成框架协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严格执法“抓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区块链+公证”参与行政执法及行政管理辅助性事务新模式。举办执法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严把“入口关”,182名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19个。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随机抽查案卷148卷,发现问题37个,严格督促整改到位。推广“一体化”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实质减轻对市场主体干扰,投资兴业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化解争议“求质效”。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机制、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规定2项制度,实质化解行政争议12件。首次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确立6项长效联动机制,发出出庭应诉提示函9次,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发挥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行动、行政复议法宣传月活动,全年受理行政复议申请64件,对行政机关纠错13件(次)。办理行政赔偿案件1件,行政诉讼案件45件,结案23件,实现案件办理质量效率双提升,切实维护政府公信力和群众合法权益。

     “筑牢公平正义防线”,提质增效践行法治为民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每一次执法行动、每一次法律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全区法治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有力彰显“法治权威”。人民法院召开审判质效工作推进会9次,执行工作推进会8次,受理各类案件14069件,结案12416件,执行到位标的6.2亿元,依法审理贪污、受贿案件6件,组织典型案件大规模旁听3次。检察机关监督立(撤)案50件,纠正漏捕漏诉56人,提出(提请)抗诉2件,办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39件,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提出监督意见19件,办理非诉执行及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24件、公益诉讼案件39件。司法行政机关制定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3项,规范管理410名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情况。

    24小时自助法院正式投入使用,“全天候,不打烊”

      充分释放“法治温暖”。区人民法院推进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24小时法院”,推行线上诉讼,实现网上立案1755件,线上调解4175件,远程开庭252件,减轻群众诉累;为群众减免缓交诉讼费用37.05万元。区检察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把群众来信当家书,受理来信来访94件,确保件件有回复,成功化解20件信访矛盾,打开信访人的“法结”“心结”“情结”;对刑事被害人给予司法关怀,向2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2.5万元,救助金额同比上升27.5%。区法律援助中心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围,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39件;开展“春暖农民工”法律服务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团、开辟维权绿色通道,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80余万元;公证机构为群众提供上门公证服务62件,减免费用4万余元。

      持续做优“法治亮点”。擦亮家事审判金字招牌,协兴法庭防治家事纠纷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设立全市首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针对性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擦亮“法润心田”未检品牌,发布6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建立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机制,建成“天府粮仓”司法保护示范基地。1个检察案例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广福派出所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协兴法庭“五层递进”化解工作法全省推广,协兴司法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普法工作者为广安区富源小学赠送法治书籍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良法善治巩固法治秩序

      法治社会建设鲜明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安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出实招”。法润人心,固本强基。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高标准通过省级中期评估。纳入全省首批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实施“四大行动”,设立9个观测点,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499名,评选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72户。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组织6825名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开展“法律七进”活动500余场次。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入选《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第一批)》,升级中国法官林,新建消防主题公园、青少年模拟法庭等阵地6个,中桥街道白塔社区成功命名四川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聘任合适成年人

      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见实效”。“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推进区、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建设,打造物业纠纷、家事纠纷、小区纠纷化解三大平台,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6个,组织培训6场,培训调解人员600余人,新培育品牌调解工作室2个。区公安分局建立“三色预警”“四级联调”常态化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与达州市渠县共建6个边界联调中心,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防线”,获评四川省“一级人民调解员”1人、人民调解能手1人,新增广安市“四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二级人民调解员3人、“人民调解能手”4人。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受理矛盾纠纷4958件,调解成功率99%,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建立“美丽广安 同心相守”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制度


    举办“法治账图”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培训会


    建成“天府粮仓”司法保护基地


    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正式启动


    消防宣传月启动,“消防主题公园”同步投入使用

      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务实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黄赌毒、盗抢骗和食药环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22.9%,公安机关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破获十类涉黑恶案件23件。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犯罪,进行资金预警劝阻7123次,涉案金额238.9万元,见面预警率74%。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建成区、乡、村“三位一体”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依托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8个,办理援助案件426件,接待咨询3015人次。选优配强29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经常性下乡村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省级“法治小区”创建,提炼“小区分类治理”“三见四巡”等治理经验,顺利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验收。

    编辑 马君悦 责编 陶 岚

      校对 冯 丹 审核 李国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法治
  • /

    广安区:凝聚法治合力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4-01-11 13:03:18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廖小兵   郑小钟  记者 沈仁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刚刚过去的2023年,广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力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倾力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全力擦亮法治广安靓丽底色。

      “头雁领行雁阵齐飞”,示范率带凝聚法治共识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广安区始终将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扣紧责任链条,发挥示范引领,作为“牛鼻子”扭住不放。

      学习培训“提能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前学法、干部培训等重点内容,开展学习宣传150余次。严格落实《区委工作规则》、会前学法制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纪学法26次,示范引领党员干部尊崇规则和法治。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征订通知,完成征订500余套。邀请中央党校韩春晖、西南政法大学孙鹏等知名教授开展专题法治辅导3场,举办“平安广安 法治广安”业务培训、乡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开展法治轮训,提升法治能力。

    举办依法治区专题讲座

      压实责任“强担当”。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织研究法治建设工作6次,召开六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开展法治建设系列规划实施自查评估、推广应用“1+8“示范试点成果等工作。全力推动年度述法工作,万盛街道、区审计局、区教科体局3名主要负责人围绕“依法履职”情况现场述法,其余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压实“一把手”工作责任。全覆盖编制“法治账图”,推动业务与法治深度融合,体现“权由法来、事由法定、人必依法、岗必依法”。

    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召开府院联席会议

      完善体系“优评价”。建立“平时考核、抽查考核、集中考核”三位一体考核方式,优化“党委(党组)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法治为民惠民”三轮驱动评价模式。将依法治区督查纳入区委年度督查计划统筹实施,对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实时跟踪,运用督查通报、清单反馈等方式提升责任心、增强紧迫感。全年开展督查 2次,指出不足和问题27个并限期整改到位。强化法治考核结果运用,向相关部门反馈“法治建设影响考核评价情形”2次,5家单位、11名个人获评“2021—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

     “抓法治就是抓发展”,聚力成势优化法治环境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广安区坚持“抓法治就是抓发展,抓法治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

      政府履职“重规范”。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依法行政突出问题专项整改工作,推动征地拆迁程序违法等问题有效解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审查区委、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协议55件,法律顾问出具意见书37份。清理失效、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77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反复适用。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区级保留证明事项82项,推动“一事一次办”“川渝通办”改革,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规范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与重庆市江北区就区域法治等4个共同体12个方面达成框架协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严格执法“抓创新”。在全省率先推行“区块链+公证”参与行政执法及行政管理辅助性事务新模式。举办执法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严把“入口关”,182名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19个。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随机抽查案卷148卷,发现问题37个,严格督促整改到位。推广“一体化”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实质减轻对市场主体干扰,投资兴业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化解争议“求质效”。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机制、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规定2项制度,实质化解行政争议12件。首次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确立6项长效联动机制,发出出庭应诉提示函9次,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发挥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行动、行政复议法宣传月活动,全年受理行政复议申请64件,对行政机关纠错13件(次)。办理行政赔偿案件1件,行政诉讼案件45件,结案23件,实现案件办理质量效率双提升,切实维护政府公信力和群众合法权益。

     “筑牢公平正义防线”,提质增效践行法治为民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每一次执法行动、每一次法律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全区法治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有力彰显“法治权威”。人民法院召开审判质效工作推进会9次,执行工作推进会8次,受理各类案件14069件,结案12416件,执行到位标的6.2亿元,依法审理贪污、受贿案件6件,组织典型案件大规模旁听3次。检察机关监督立(撤)案50件,纠正漏捕漏诉56人,提出(提请)抗诉2件,办理刑事执行监督案件39件,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提出监督意见19件,办理非诉执行及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24件、公益诉讼案件39件。司法行政机关制定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3项,规范管理410名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情况。

    24小时自助法院正式投入使用,“全天候,不打烊”

      充分释放“法治温暖”。区人民法院推进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24小时法院”,推行线上诉讼,实现网上立案1755件,线上调解4175件,远程开庭252件,减轻群众诉累;为群众减免缓交诉讼费用37.05万元。区检察院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把群众来信当家书,受理来信来访94件,确保件件有回复,成功化解20件信访矛盾,打开信访人的“法结”“心结”“情结”;对刑事被害人给予司法关怀,向2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2.5万元,救助金额同比上升27.5%。区法律援助中心扩大刑事法律援助范围,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339件;开展“春暖农民工”法律服务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团、开辟维权绿色通道,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80余万元;公证机构为群众提供上门公证服务62件,减免费用4万余元。

      持续做优“法治亮点”。擦亮家事审判金字招牌,协兴法庭防治家事纠纷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设立全市首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针对性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擦亮“法润心田”未检品牌,发布6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打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合拳”。建立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机制,建成“天府粮仓”司法保护示范基地。1个检察案例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广福派出所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协兴法庭“五层递进”化解工作法全省推广,协兴司法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普法工作者为广安区富源小学赠送法治书籍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良法善治巩固法治秩序

      法治社会建设鲜明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安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出实招”。法润人心,固本强基。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高标准通过省级中期评估。纳入全省首批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实施“四大行动”,设立9个观测点,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499名,评选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72户。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组织6825名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开展“法律七进”活动500余场次。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入选《四川省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第一批)》,升级中国法官林,新建消防主题公园、青少年模拟法庭等阵地6个,中桥街道白塔社区成功命名四川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聘任合适成年人

      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见实效”。“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推进区、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建设,打造物业纠纷、家事纠纷、小区纠纷化解三大平台,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6个,组织培训6场,培训调解人员600余人,新培育品牌调解工作室2个。区公安分局建立“三色预警”“四级联调”常态化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与达州市渠县共建6个边界联调中心,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防线”,获评四川省“一级人民调解员”1人、人民调解能手1人,新增广安市“四星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二级人民调解员3人、“人民调解能手”4人。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受理矛盾纠纷4958件,调解成功率99%,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建立“美丽广安 同心相守”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制度


    举办“法治账图”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培训会


    建成“天府粮仓”司法保护基地


    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正式启动


    消防宣传月启动,“消防主题公园”同步投入使用

      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务实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黄赌毒、盗抢骗和食药环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22.9%,公安机关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破获十类涉黑恶案件23件。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犯罪,进行资金预警劝阻7123次,涉案金额238.9万元,见面预警率74%。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建成区、乡、村“三位一体”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依托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8个,办理援助案件426件,接待咨询3015人次。选优配强29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经常性下乡村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省级“法治小区”创建,提炼“小区分类治理”“三见四巡”等治理经验,顺利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验收。

    编辑 马君悦 责编 陶 岚

      校对 冯 丹 审核 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