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烟火灶台

    2020-07-10 22:38:14

      潘鸣(四川德阳)

      那些日子,岁月的基味虽然清苦,一年里总还是晴天的光景居多。

      漫无际涯的川西坝子,春来冬往田野里总是蓊蓊郁郁的,稻麦之类四时作物在季风中泛起万顷波涛。摇曳的波浪之上,托载着一座座竹树掩映的绿色方舟——农家四合院。间间茅屋瓦舍是错落的船舱,房前屋后挺拔的百年老树举着高耸的桅杆,舱顶之上,有一根烟囱直指天空。日间,适时会有缕缕炊烟在村庄上空拉出一抹乳色薄云。

      烟囱往下穿过屋脊,连接着土砌的灶台。台面离地三尺高,方圆不盈半丈。屋顶上亮瓦投射下来的光束,把晦暗小屋这方寸之间聚亮成一个舞台。不消说,这是农家的灶火房。村野之家很重要的一部分生活情景剧,是每天定时要在这儿上演的。

      出戏的主角定然是这一家人的主妇。女人身上透着川妹子特有的一抹清秀。因为要下厨房,干脆素面朝天,一头青丝就那么随意绾个盘髻。腰间系一条蓝花围裙,两袖高撸,露出藕节子似的手臂。

      借助妇人的视线,可以清晰地一览眼前的什物: 灶台之上,并立着两口生铁毛边锅,锅沿靠墙一侧,高高低低地放置着些瓶瓶罐罐,里面盛着醋、酱油、食盐、辣椒酱、黄菜油,这便是全套调味品了。粗陶的杯盘碗盏则栖身于墙壁上的简易碗橱中。灶火孔口往上一尺高处,从屋梁上垂下来的木叉钩悬挂着一把砂壶罐,通体黢黑,里面盛着被灶火舌头舔得半生不熟的“哑水”。这相当于农家的暖水瓶,家人渴了,客人来了,冲一海碗端着便喝。水里透着一股烟熏气味,已然是一道独具风味的乡茶。那壶中之水汲自澄澈的井泉清溪,虽未烧沸,农人常喝却向来无恙。

      铁锅底下,对应着两口炉膛。较为宽阔的是柴火膛,深而窄并且附有风匣的是炭火膛。相比而言,炭火远比柴火劲道。但因为经济上的酌量,大多数农家的炭火膛,除了逢年过节或是操办喜事摆坝坝宴那天红火一下,平素里都是凉着的。日子窘迫,柴灶自然是当家灶,经年累月、生生不息地吞吐着农家的日常烟火。

      钟表是没有的。妇人根据亮瓦投射的光束移动方位和人民公社的入户小喇叭的节目播音来把控时间。时辰一到,妇人立马围着灶台忙碌起来。涮锅、淘米、切菜,做好蒸煮煎炒的一应准备。然后,蹲坐在灶孔前生火烧锅。可别小看这添柴熬火的活计,里头藏着学问呢。木柴花子是上等的燃柴,放进炉膛里要横竖架着烧,一根一根烧透了再添换新柴。烧尽的糊柴不舍扔,塞进草灰堆里褪了火,冬日里还可用作烤烘笼的炭花。干竹节子一入灶孔燃得最起劲,但妇人总忘不了先用柴刀把它们的圆肚儿拍破,免得炉膛内会冷不丁一声爆裂震破锅底。杂草树叶容易闷火。妇人却自有巧法:及时往灶门外清除残烬,让灶膛中间保持一小团虚心,那火苗便不再浮躁明灭。阴雨天柴草返了潮,满屋浓烟滚滚。这时,妇人得拿起一个竹筒,鼓起腮帮朝着灶孔里猛吹。腾地一声,火苗起死回生。再看那妇人,头脸上全是草灰,呛得泪花连连,额前刘海也被火舌舔得有几分焦黄卷曲。

      维持灶火的同时,妇人腾出手来在灶台上变戏法。那些碾磨出来的生米面和地里采摘回来的瓜菜,经她十个指头的拿捏调理,在一团团氤氲的雾气中,不消一会儿就变幻为香喷喷的白米粥饭、白面馒头、刀削面、锅边烤馍,和各色的时蔬烹炒。遇上青黄不接,家中口粮短缺的时候,妇人们还会将一些番薯瓜豆混搭掺入米面。麦面也不再去麸,做成粗粝却不失清香的水巴馍。

      饭莱弄整归一,妇人招呼一家老小围着八仙桌开饭。首先给年事已高的长者恭恭敬敬舀上一碗捧送上去。男人是家中的全劳力,凭力气下大田挣工分,要保证一餐三大碗。小的们正长身体,不吃饱肚皮今后的亏欠是补不回来的。这一来,从锅里到碗里,总是不能充足。于是妇人便磨磨蹭蹭的最后端碗上桌。细心一看,那碗里盛着啥啊?大半碗水泡的锅巴,面上浮着一层青菜叶子。

      妇人腾出手捋一下泼在额角的散乱发丝,边吃边吧嗒着嘴:锅巴稀饭好香啊!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烟火灶台

    2020-07-10 22:38:14

      潘鸣(四川德阳)

      那些日子,岁月的基味虽然清苦,一年里总还是晴天的光景居多。

      漫无际涯的川西坝子,春来冬往田野里总是蓊蓊郁郁的,稻麦之类四时作物在季风中泛起万顷波涛。摇曳的波浪之上,托载着一座座竹树掩映的绿色方舟——农家四合院。间间茅屋瓦舍是错落的船舱,房前屋后挺拔的百年老树举着高耸的桅杆,舱顶之上,有一根烟囱直指天空。日间,适时会有缕缕炊烟在村庄上空拉出一抹乳色薄云。

      烟囱往下穿过屋脊,连接着土砌的灶台。台面离地三尺高,方圆不盈半丈。屋顶上亮瓦投射下来的光束,把晦暗小屋这方寸之间聚亮成一个舞台。不消说,这是农家的灶火房。村野之家很重要的一部分生活情景剧,是每天定时要在这儿上演的。

      出戏的主角定然是这一家人的主妇。女人身上透着川妹子特有的一抹清秀。因为要下厨房,干脆素面朝天,一头青丝就那么随意绾个盘髻。腰间系一条蓝花围裙,两袖高撸,露出藕节子似的手臂。

      借助妇人的视线,可以清晰地一览眼前的什物: 灶台之上,并立着两口生铁毛边锅,锅沿靠墙一侧,高高低低地放置着些瓶瓶罐罐,里面盛着醋、酱油、食盐、辣椒酱、黄菜油,这便是全套调味品了。粗陶的杯盘碗盏则栖身于墙壁上的简易碗橱中。灶火孔口往上一尺高处,从屋梁上垂下来的木叉钩悬挂着一把砂壶罐,通体黢黑,里面盛着被灶火舌头舔得半生不熟的“哑水”。这相当于农家的暖水瓶,家人渴了,客人来了,冲一海碗端着便喝。水里透着一股烟熏气味,已然是一道独具风味的乡茶。那壶中之水汲自澄澈的井泉清溪,虽未烧沸,农人常喝却向来无恙。

      铁锅底下,对应着两口炉膛。较为宽阔的是柴火膛,深而窄并且附有风匣的是炭火膛。相比而言,炭火远比柴火劲道。但因为经济上的酌量,大多数农家的炭火膛,除了逢年过节或是操办喜事摆坝坝宴那天红火一下,平素里都是凉着的。日子窘迫,柴灶自然是当家灶,经年累月、生生不息地吞吐着农家的日常烟火。

      钟表是没有的。妇人根据亮瓦投射的光束移动方位和人民公社的入户小喇叭的节目播音来把控时间。时辰一到,妇人立马围着灶台忙碌起来。涮锅、淘米、切菜,做好蒸煮煎炒的一应准备。然后,蹲坐在灶孔前生火烧锅。可别小看这添柴熬火的活计,里头藏着学问呢。木柴花子是上等的燃柴,放进炉膛里要横竖架着烧,一根一根烧透了再添换新柴。烧尽的糊柴不舍扔,塞进草灰堆里褪了火,冬日里还可用作烤烘笼的炭花。干竹节子一入灶孔燃得最起劲,但妇人总忘不了先用柴刀把它们的圆肚儿拍破,免得炉膛内会冷不丁一声爆裂震破锅底。杂草树叶容易闷火。妇人却自有巧法:及时往灶门外清除残烬,让灶膛中间保持一小团虚心,那火苗便不再浮躁明灭。阴雨天柴草返了潮,满屋浓烟滚滚。这时,妇人得拿起一个竹筒,鼓起腮帮朝着灶孔里猛吹。腾地一声,火苗起死回生。再看那妇人,头脸上全是草灰,呛得泪花连连,额前刘海也被火舌舔得有几分焦黄卷曲。

      维持灶火的同时,妇人腾出手来在灶台上变戏法。那些碾磨出来的生米面和地里采摘回来的瓜菜,经她十个指头的拿捏调理,在一团团氤氲的雾气中,不消一会儿就变幻为香喷喷的白米粥饭、白面馒头、刀削面、锅边烤馍,和各色的时蔬烹炒。遇上青黄不接,家中口粮短缺的时候,妇人们还会将一些番薯瓜豆混搭掺入米面。麦面也不再去麸,做成粗粝却不失清香的水巴馍。

      饭莱弄整归一,妇人招呼一家老小围着八仙桌开饭。首先给年事已高的长者恭恭敬敬舀上一碗捧送上去。男人是家中的全劳力,凭力气下大田挣工分,要保证一餐三大碗。小的们正长身体,不吃饱肚皮今后的亏欠是补不回来的。这一来,从锅里到碗里,总是不能充足。于是妇人便磨磨蹭蹭的最后端碗上桌。细心一看,那碗里盛着啥啊?大半碗水泡的锅巴,面上浮着一层青菜叶子。

      妇人腾出手捋一下泼在额角的散乱发丝,边吃边吧嗒着嘴:锅巴稀饭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