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鬓如霜,又何妨?

    2020-11-25 15:50:04

      胡华强(四川)

      作家冯骥才调侃自己日渐增多的白发,说是“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子上去了”。作家就是作家,不但表达诗意,而且“实惠”满满——白发变成了艺术成果。这种“旷达”,也许有人认为矫情,也许有人认为是自我解嘲。其实这正如“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何能够理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真正况味。时光不欺人,在哪个点上说哪种话,大概只有“到点”的人才会真正明白。

      我认为,生命的脚步并不总是在急急地追赶“明天”,而更多的时候是在与“昨天”依依话别。一根银发,就是随手折来相送的柳丝,就算时光对你情深意浓,人生的脚步终究会走向远方。与“昨天”告别一次,就多一毫银丝,这样一路走来,自然就“皤然白首”——这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情。

      虽然能够用来丈量生命之河的标志很多,但是,千百年来,“白发”这个意象如繁星一样闪烁在文学的星空,承载着文人们对生命的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既可以看作悲观的叹息,也可以体会到进取的力量。“白发”更多还是体现为前者。而前者,更多还是体现为时光已逝功业未成的哀鸣。一句“可怜白发生”,唱尽世事的无限苍凉;一句“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其实也说明,“白首”之后,“移心”本是常态。

      拿一本唐诗宋诗随手一翻,就会看到《叹白发》《白发吟》《白发》的诗题成堆,有的人竟有多首写“白发”的诗,比如王维、白居易,比如王安石、陆游。这些伟大的诗人,面对镜中衰鬓,大多表达的还是“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白居易《白发》)的悲观与感伤。像“诗佛”王维这样的人,吟唱的也是“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王维《叹白发》)。这情绪与他那些禅意十足闲适唯美的山水诗相比,会让你怀疑它们并非出自同一人之口。“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看起来,李太白对“白首”欣赏有加,关键是那“白首”是孟夫子的,让它长在他自己的头上如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真是一种“凄然的浪漫”!

      当然,面对白发,也有“坦然”的歌者。唐代诗人齐己《白发》诗云:“莫染亦莫镊,任从伊满头。白虽无耐药,黑也不禁秋。静枕听蝉卧,闲垂看水流。浮生未达此,多为尔为愁。”不过,当你细品其中韵味,也会发现,洒脱之下其实满是无奈。何况这个本名叫做胡德生的诗人齐己,此时已是个出家之人,自然比一般俗人把人生看得更通透。正能量满满的“白发”诗有没有呢?有,请看元代王冕的《喜白发》:“眉间黄色未为奇,好是梳头满面丝。从古其谁能脱略,于今得此可愉怡。绝怜雪色照明镜,更喜霜花衬接缡。万事为他最公道,老来镊白是儿痴。”标题中的一个“喜”字为全诗奠定了积极的感情基调。因为从古以来没有人能够逃得过“白发”的结局,所以自该“愉怡”对之,所以“怜”所以“喜”,所以老后“镊白(拔掉白发)”简直就是“瓜娃子”。其实这多少有点唱高调的嫌疑。“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人对白发的慨叹就如同悲秋一样, 其实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挥之不去的忧郁。

      余秋雨在他的散文《废墟》里有这样一段话:“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这话是站在“废墟”的立场上所做的譬喻,要真站在人的立场上恐怕就另当别论了。人之老去,固无回天之力,拼命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人之共性。敷面拉皮,是企望青春留步;美发染发,也是企望时光驻足。而事实是发渐稀疏,色渐皤然。就算你把疏发吹得高耸入云,把银丝染得青丝荡漾,那又管得了几时?继续吹,继续染,在时光面前疲于奔命,终有放弃的一刻。

      一个做了亏心事的人,原本还不到头白之时,却突然一夜白发。可以想见,亏心事做多了,内心的煎熬该是何等的深重,一个要经历若干年才能完成的“化学变化”,竟可以如此快速完成,那催化剂又是何等神奇。这样的白发,就是一种惩罚的标志,是耻辱的纪念碑。

      虽然青丝变白发并非人之所愿,却也未必全是坏事。读武侠小说,看武侠电影,如白发魔女之类的形象,不仅使读者观众醉心,那白发的人物也未必不引以为傲。历史上,“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典故世人皆知,虽是青丝愁白,却也因祸得福,使自己与公子胜得以保全。在那个乱得一地鸡毛的时代,如果不是这一夜之间变白的头发,哪来之后的吴王阖闾、大将军孙武攻城略地,驰骋天下的辉煌,又哪来率兵攻入郢都,对楚平王掘墓鞭尸的雪恨机会!就算在他后来遭妒被逼自杀之际,想必也不会为自己那一头白发而后悔。这样的白发,也许可以看作是幸运的冠冕,荣耀的勋章。

      青丝变白发,是用具象寓抽象,会让你听到时间的跫音,看见空间的标志。时间无形而须发有色,用头发做比兴,希冀蹉跎岁月者幡然自警,演绎人生的“风雅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用白发“恐吓”逃学的少年读书郎,只是黑发少年未必真正懂得白发之可怖,而懂得时已不是黑发的少年。试问有几个以“白发”去警醒少年的老者,自己在少年时是因为受到“白发”的警醒而自励奋争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警醒”年年望相似,不过总是拿着“白发”的道具在做着一种无效重复的仪式,象征大于实质,只求个心安罢了。

      四十岁那年,我的两鬓开始出现星星白发。起初并未过多介意,直到有一次去理发,那个胖女人挥动着剪子,“嚓嚓嚓”像割草一样在我头上一阵忙碌之后,突然停了下来,问道:“要不要染一下?”我的心突然一抖,“有这么严重吗?”我迟疑着问。在之后的时光里,那星星之火开始了燎原之势,虽然现在也还只在两鬓“肆虐”。有个暑假,我侄子对我说:“二爸,你还是把头发整一下嘛!”假期我不在乎,但是每到开学时我还是会“整一下”,因为我不希望在学生面前过多过早地显出“龙钟之态”。只是“在乎”与“不在乎”,我都不拒绝。

      年过半百,两鬓微霜本是平常。“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会让人生陡增急促感,愿悲则悲,不用掩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也让生命的溪水缓缓流淌,愿喜则喜,顺其自然。年轻时,生命力旺盛,让心哔哔啵啵地燃烧,就算想扑灭也未必容易。年老时,残灯余火,想来一次爆燃也未必得其所愿。对白发的态度亦如此——岁月自然会让人心安静,并非自己想不介意就不介意。介意时,说明你还“年轻”;老去时,你已不知道介意。

      植物不会介意花的凋零,大地不会介意草的枯萎。人呢?

      ——鬓如霜,又何妨?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鬓如霜,又何妨?

    2020-11-25 15:50:04

      胡华强(四川)

      作家冯骥才调侃自己日渐增多的白发,说是“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子上去了”。作家就是作家,不但表达诗意,而且“实惠”满满——白发变成了艺术成果。这种“旷达”,也许有人认为矫情,也许有人认为是自我解嘲。其实这正如“少年不识愁滋味”,如何能够理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真正况味。时光不欺人,在哪个点上说哪种话,大概只有“到点”的人才会真正明白。

      我认为,生命的脚步并不总是在急急地追赶“明天”,而更多的时候是在与“昨天”依依话别。一根银发,就是随手折来相送的柳丝,就算时光对你情深意浓,人生的脚步终究会走向远方。与“昨天”告别一次,就多一毫银丝,这样一路走来,自然就“皤然白首”——这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情。

      虽然能够用来丈量生命之河的标志很多,但是,千百年来,“白发”这个意象如繁星一样闪烁在文学的星空,承载着文人们对生命的感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既可以看作悲观的叹息,也可以体会到进取的力量。“白发”更多还是体现为前者。而前者,更多还是体现为时光已逝功业未成的哀鸣。一句“可怜白发生”,唱尽世事的无限苍凉;一句“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其实也说明,“白首”之后,“移心”本是常态。

      拿一本唐诗宋诗随手一翻,就会看到《叹白发》《白发吟》《白发》的诗题成堆,有的人竟有多首写“白发”的诗,比如王维、白居易,比如王安石、陆游。这些伟大的诗人,面对镜中衰鬓,大多表达的还是“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白居易《白发》)的悲观与感伤。像“诗佛”王维这样的人,吟唱的也是“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王维《叹白发》)。这情绪与他那些禅意十足闲适唯美的山水诗相比,会让你怀疑它们并非出自同一人之口。“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看起来,李太白对“白首”欣赏有加,关键是那“白首”是孟夫子的,让它长在他自己的头上如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真是一种“凄然的浪漫”!

      当然,面对白发,也有“坦然”的歌者。唐代诗人齐己《白发》诗云:“莫染亦莫镊,任从伊满头。白虽无耐药,黑也不禁秋。静枕听蝉卧,闲垂看水流。浮生未达此,多为尔为愁。”不过,当你细品其中韵味,也会发现,洒脱之下其实满是无奈。何况这个本名叫做胡德生的诗人齐己,此时已是个出家之人,自然比一般俗人把人生看得更通透。正能量满满的“白发”诗有没有呢?有,请看元代王冕的《喜白发》:“眉间黄色未为奇,好是梳头满面丝。从古其谁能脱略,于今得此可愉怡。绝怜雪色照明镜,更喜霜花衬接缡。万事为他最公道,老来镊白是儿痴。”标题中的一个“喜”字为全诗奠定了积极的感情基调。因为从古以来没有人能够逃得过“白发”的结局,所以自该“愉怡”对之,所以“怜”所以“喜”,所以老后“镊白(拔掉白发)”简直就是“瓜娃子”。其实这多少有点唱高调的嫌疑。“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人对白发的慨叹就如同悲秋一样, 其实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挥之不去的忧郁。

      余秋雨在他的散文《废墟》里有这样一段话:“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这话是站在“废墟”的立场上所做的譬喻,要真站在人的立场上恐怕就另当别论了。人之老去,固无回天之力,拼命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人之共性。敷面拉皮,是企望青春留步;美发染发,也是企望时光驻足。而事实是发渐稀疏,色渐皤然。就算你把疏发吹得高耸入云,把银丝染得青丝荡漾,那又管得了几时?继续吹,继续染,在时光面前疲于奔命,终有放弃的一刻。

      一个做了亏心事的人,原本还不到头白之时,却突然一夜白发。可以想见,亏心事做多了,内心的煎熬该是何等的深重,一个要经历若干年才能完成的“化学变化”,竟可以如此快速完成,那催化剂又是何等神奇。这样的白发,就是一种惩罚的标志,是耻辱的纪念碑。

      虽然青丝变白发并非人之所愿,却也未必全是坏事。读武侠小说,看武侠电影,如白发魔女之类的形象,不仅使读者观众醉心,那白发的人物也未必不引以为傲。历史上,“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典故世人皆知,虽是青丝愁白,却也因祸得福,使自己与公子胜得以保全。在那个乱得一地鸡毛的时代,如果不是这一夜之间变白的头发,哪来之后的吴王阖闾、大将军孙武攻城略地,驰骋天下的辉煌,又哪来率兵攻入郢都,对楚平王掘墓鞭尸的雪恨机会!就算在他后来遭妒被逼自杀之际,想必也不会为自己那一头白发而后悔。这样的白发,也许可以看作是幸运的冠冕,荣耀的勋章。

      青丝变白发,是用具象寓抽象,会让你听到时间的跫音,看见空间的标志。时间无形而须发有色,用头发做比兴,希冀蹉跎岁月者幡然自警,演绎人生的“风雅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用白发“恐吓”逃学的少年读书郎,只是黑发少年未必真正懂得白发之可怖,而懂得时已不是黑发的少年。试问有几个以“白发”去警醒少年的老者,自己在少年时是因为受到“白发”的警醒而自励奋争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警醒”年年望相似,不过总是拿着“白发”的道具在做着一种无效重复的仪式,象征大于实质,只求个心安罢了。

      四十岁那年,我的两鬓开始出现星星白发。起初并未过多介意,直到有一次去理发,那个胖女人挥动着剪子,“嚓嚓嚓”像割草一样在我头上一阵忙碌之后,突然停了下来,问道:“要不要染一下?”我的心突然一抖,“有这么严重吗?”我迟疑着问。在之后的时光里,那星星之火开始了燎原之势,虽然现在也还只在两鬓“肆虐”。有个暑假,我侄子对我说:“二爸,你还是把头发整一下嘛!”假期我不在乎,但是每到开学时我还是会“整一下”,因为我不希望在学生面前过多过早地显出“龙钟之态”。只是“在乎”与“不在乎”,我都不拒绝。

      年过半百,两鬓微霜本是平常。“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会让人生陡增急促感,愿悲则悲,不用掩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也让生命的溪水缓缓流淌,愿喜则喜,顺其自然。年轻时,生命力旺盛,让心哔哔啵啵地燃烧,就算想扑灭也未必容易。年老时,残灯余火,想来一次爆燃也未必得其所愿。对白发的态度亦如此——岁月自然会让人心安静,并非自己想不介意就不介意。介意时,说明你还“年轻”;老去时,你已不知道介意。

      植物不会介意花的凋零,大地不会介意草的枯萎。人呢?

      ——鬓如霜,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