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腊梅还是蜡梅?

    2020-12-18 10:55:40

      王小小(四川)

      在成都,每年从12月开始,蜡梅便陆陆续续盛开,小区里、街道边、校园里,随处未见其花,先闻其香,暗香盈盈,从人间烟火处到寺庙梵音地,小小的蜡梅,淡黄微透,芬芳馥郁,点缀着成都人的冬天。

      腊梅还是蜡梅?这个名字从古自今,一直存在着疑惑。梅花凌霜傲雪,春前腊后,寒梅盛开,迎霜傲雪,已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庾信《梅花》“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在唐代以前的这些诗词里,诗人的描写意象仅仅是笼统称为腊梅,并未对花色、花形、花叶等进行描写,腊梅仅仅是指农历腊月前后盛开的梅花,并不是特指我们今天所称的色如蜜蜡的蜡梅这一单独的花卉品种。

      “蜡梅”这个品种的特定称谓,是从宋代开始,与苏东坡、黄庭坚有一段渊源:苏轼在《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诗中写道:“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黄庭坚《戏咏蜡梅》诗自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南宋王十朋的《蜡梅》则记载了苏轼和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的定名之功:“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自此蜡梅名噪一时,鼎盛于京师。

      “剪蜡成梅天着意。黄色浓浓,对萼匀装缀。”“气韵楚江,颜色中央,数朵巧镕香蜡。”在宋人的笔下,蜡梅作为一个被吟咏的对象,在全宋词中频频幽影堪怜,满纸盈香。后来诗人在咏蜡梅诗中,常在“蜡”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从植物学角度看,蜡梅与梅花并非同一种植物,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梅花,属于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据查考,称其为“蜡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捻蜡而得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明朝的《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范成大的《梅谱》:“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

      “腊梅”是因为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梅花和蜡梅都在冬天盛开,所以,“腊梅”在古代其实指称两种植物:一是蜡梅,得名于腊月开放;二是腊月开的梅花。而作为专门的“蜡梅”植物的命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蜡梅”。但在得名之由的相关联想上终不及“腊梅”的“腊”丰富自然、根深蒂固,在历史长河之中,语言的不断演化,渐渐以讹传讹,“蜡梅”也俗称它为“腊梅”。因此,第1至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仅收“腊梅”词条而未收“蜡梅”词条。而“蜡梅”专门为蜡梅这种植物命名,具有指称的单一性。根据这一情况,《现代汉语词典》从2005年出版的第5版起,增收了“蜡梅”并作为推荐词形,释义后附注“也作腊梅”,把“腊梅”词条处理为非推荐词形。《中国植物志》和目前通行的《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均以“蜡梅”作为词形立条。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腊梅还是蜡梅?

    2020-12-18 10:55:40

      王小小(四川)

      在成都,每年从12月开始,蜡梅便陆陆续续盛开,小区里、街道边、校园里,随处未见其花,先闻其香,暗香盈盈,从人间烟火处到寺庙梵音地,小小的蜡梅,淡黄微透,芬芳馥郁,点缀着成都人的冬天。

      腊梅还是蜡梅?这个名字从古自今,一直存在着疑惑。梅花凌霜傲雪,春前腊后,寒梅盛开,迎霜傲雪,已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庾信《梅花》“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在唐代以前的这些诗词里,诗人的描写意象仅仅是笼统称为腊梅,并未对花色、花形、花叶等进行描写,腊梅仅仅是指农历腊月前后盛开的梅花,并不是特指我们今天所称的色如蜜蜡的蜡梅这一单独的花卉品种。

      “蜡梅”这个品种的特定称谓,是从宋代开始,与苏东坡、黄庭坚有一段渊源:苏轼在《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诗中写道:“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黄庭坚《戏咏蜡梅》诗自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南宋王十朋的《蜡梅》则记载了苏轼和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的定名之功:“蝶采花成蜡,还将蜡染花。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芳。”自此蜡梅名噪一时,鼎盛于京师。

      “剪蜡成梅天着意。黄色浓浓,对萼匀装缀。”“气韵楚江,颜色中央,数朵巧镕香蜡。”在宋人的笔下,蜡梅作为一个被吟咏的对象,在全宋词中频频幽影堪怜,满纸盈香。后来诗人在咏蜡梅诗中,常在“蜡”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从植物学角度看,蜡梅与梅花并非同一种植物,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梅花,属于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据查考,称其为“蜡梅”,是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捻蜡而得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明朝的《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范成大的《梅谱》:“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

      “腊梅”是因为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梅花和蜡梅都在冬天盛开,所以,“腊梅”在古代其实指称两种植物:一是蜡梅,得名于腊月开放;二是腊月开的梅花。而作为专门的“蜡梅”植物的命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蜡梅”。但在得名之由的相关联想上终不及“腊梅”的“腊”丰富自然、根深蒂固,在历史长河之中,语言的不断演化,渐渐以讹传讹,“蜡梅”也俗称它为“腊梅”。因此,第1至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仅收“腊梅”词条而未收“蜡梅”词条。而“蜡梅”专门为蜡梅这种植物命名,具有指称的单一性。根据这一情况,《现代汉语词典》从2005年出版的第5版起,增收了“蜡梅”并作为推荐词形,释义后附注“也作腊梅”,把“腊梅”词条处理为非推荐词形。《中国植物志》和目前通行的《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均以“蜡梅”作为词形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