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梅花与冬季的特别故事

    2021-01-13 15:05:22

      王小小(四川)

      梅花作为我国的十大名花之首,“四君子”里有它,“岁寒三友”里也有它。清客是它,雪美人还是它。南朝的江总《梅花落》:“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在众芳零落独喧妍的季节,它傲然独立、剪雪裁冰、暗香盈动。梅花与冬季又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呢?

      九九消寒图

      过完冬至,就到了一年最冷的时候,数九寒天。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念叨,“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皮褂褂脱给狗儿穿……”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九九消寒图》出自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春天也就来了。

      最妙的说法是元代杨允孚的《滦京杂咏》,记载上都一带冬日习俗:“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诗后注称:“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

      “日影才将一线加,彩毫呵冻染冰葩。直教消尽南枝雪,却向春风看杏华。”染梅成杏,花瓣为节候计数,花瓣全部用胭脂染成粉色,便是春回大地,思绪妙极。

      嚼梅咽雪

      成都上热搜,冬天除了出太阳,便是下雪,这几日成都降温,城里飘落一些雪花。南方人对雪的钟情自古已然,文人雅士更是恋雪成痴,除了煮雪烹茶,在古代的文人雅士看来,雪不仅可以煮,还可以踏雪寻梅,咽雪嚼梅,岁末清寒,清雅之事,也是乐哉。

      明朝的张岱爱雪成痴,不仅留下了《湖心亭看雪》这样的千古美文,还在其《夜航船》中记载了十余则关于雪的故事。其中宋朝时有位铁脚道人嚼梅咽雪的故事,最是清雅。

      铁脚道人,听名字就知道是踏雪能手,经常赤脚踏雪。光是踏还不够惊艳,这位道人还边踏边朗诵《庄子·秋水篇》,同时“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云海荡吾心胸,吾欲寒香沁入心骨’。”

      “永嘉四灵”赵师秀也说过:“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元代钱惟善《雪夜》:“水镜冰凝玉万家,有人和雪嚼梅花” 。最是铁脚道人,嚼梅咽雪,吟诵庄子,寒香沁骨,超越于苦寒,去追寻庄子一般的心灵自由,妙到穿越千年之后,寒夜读之,也熠熠闪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梅花与冬季的特别故事

    2021-01-13 15:05:22

      王小小(四川)

      梅花作为我国的十大名花之首,“四君子”里有它,“岁寒三友”里也有它。清客是它,雪美人还是它。南朝的江总《梅花落》:“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在众芳零落独喧妍的季节,它傲然独立、剪雪裁冰、暗香盈动。梅花与冬季又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呢?

      九九消寒图

      过完冬至,就到了一年最冷的时候,数九寒天。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念叨,“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皮褂褂脱给狗儿穿……”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九九消寒图》出自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春天也就来了。

      最妙的说法是元代杨允孚的《滦京杂咏》,记载上都一带冬日习俗:“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诗后注称:“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

      “日影才将一线加,彩毫呵冻染冰葩。直教消尽南枝雪,却向春风看杏华。”染梅成杏,花瓣为节候计数,花瓣全部用胭脂染成粉色,便是春回大地,思绪妙极。

      嚼梅咽雪

      成都上热搜,冬天除了出太阳,便是下雪,这几日成都降温,城里飘落一些雪花。南方人对雪的钟情自古已然,文人雅士更是恋雪成痴,除了煮雪烹茶,在古代的文人雅士看来,雪不仅可以煮,还可以踏雪寻梅,咽雪嚼梅,岁末清寒,清雅之事,也是乐哉。

      明朝的张岱爱雪成痴,不仅留下了《湖心亭看雪》这样的千古美文,还在其《夜航船》中记载了十余则关于雪的故事。其中宋朝时有位铁脚道人嚼梅咽雪的故事,最是清雅。

      铁脚道人,听名字就知道是踏雪能手,经常赤脚踏雪。光是踏还不够惊艳,这位道人还边踏边朗诵《庄子·秋水篇》,同时“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云海荡吾心胸,吾欲寒香沁入心骨’。”

      “永嘉四灵”赵师秀也说过:“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元代钱惟善《雪夜》:“水镜冰凝玉万家,有人和雪嚼梅花” 。最是铁脚道人,嚼梅咽雪,吟诵庄子,寒香沁骨,超越于苦寒,去追寻庄子一般的心灵自由,妙到穿越千年之后,寒夜读之,也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