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16:16:16
蒋德均 肖榆慧(四川)
“星光”意指星星的光辉,不仅代表着希望,更代表着永恒。在历史变迁中,这个意象成为了时空转换最有力见证者,颇有些“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趣在。当然邓太忠的《穿过百年的星光》(组诗)以不变的物与景为叙述对象,用独特的视角,在不断跳跃的时空以及在对语言的陌生化处理后完成了对峥嵘岁月的歌吟与缅怀。
叙事视角的灵活性
叙事视角是指作品在内容创作上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展现的表达效果大相径庭。而诗歌的叙述视角同时也是一种修辞技巧,巧妙的视觉转换会带给诗歌更强的韵律和更广阔的言说空间。《南泥湾》中先用全知视角描写“军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的贡献,不受限的观察角度让人自由地切换画面任何一端。当读者以“他者”的视角注视着“军人”时,便自然而然产生了敬意,而后“我听见有人叫我的乳名”突然出现的第一人称“我”将视角转化为内聚焦,主观的叙述让整诗的表达个人化和情感浓烈起来。在《牌坊村》对牌坊周围展开了历史想象,全知角度展现了这里的“香火”“渠江”“黄桷树”等的状态,悠久的历史就这样翻开,而当下文出现了第一人称“我”时又跳回有限视角,言说的内在空间扩大开来。同时还有《渣滓洞》以及《长安街》等诗作均有这种灵活变换的特点。
而在《枣园记》中别出新意的选择“蜜枣”来做叙述者,极其微小普通却是可见证过往和现在的一扇窗口。时代的变迁,曾经的艰苦岁月,人的愁苦哀乐都被深刻在枣的生长中。用客观事物来做主观叙述者进行讲述,能留下更大的思考与想象空间,使文本具有反复吟读的余味。在《歌乐山》中,不仅用客观事物做叙述者,更完成了几个叙述者视角的转变,从这里的“树”到“大别山”,最后到“石头”,都以各自的角度叙述着重庆独特的景色,而不断横跳的视角使短短两节小诗充满了动感与张力。
时空跳转及其意象对比
《穿过百年的星光》(组诗)在对具体的景物描写中,穿插着过往的回忆,形成了时空的跳跃与虚实的跳跃以及意象的跳跃等特点,而不变事物以及地点成为了叙述对象以及回忆的立足点。例如在《枣园记》中首先描写到了“一粒枣的落地”,苏醒过程中以及黑夜的群星中交互叙述了战争岁月的片段。《西柏坡》中的西柏坡旧时代的枪林弹雨以及日新月异下的新中国,最后立足在了对现实景物的感慨。在《解放碑》中以解放碑为媒介从过去的声音中看到了所希望的未来……在频繁的今昔对比描写跳跃中,虚实的边界已经慢慢模糊,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整体的感觉。例如在《枣园记》中,落地生根的“枣”是想象,“小米加步枪”是回忆,甚至连“灯光亮成的群星”也抹上了几分虚影,客观主体已荡然无存,更多的是对紧急战事场景和春日将近的感知。在《读遵义》中血红的旗帜是追忆,一路狂奔的“河流与山口”是幻想,还有那生根发芽的“梦”更是虚构的产物,支离破碎的历史意象和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表达就在这种跳跃中得以呈现。
在时空转换下意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回忆沉痛的历史所用的意象多是悲凉严肃的,而描写现在和展望未来所运用的意象多是轻盈欢喜的,饱含对未来的信心。在《红军渡》中“风雨”“浪尖”以及“枪林弹雨”等意象是“黑暗的”“险恶的”,而在最后的“苍溪”竟也繁花似锦,这种强烈的分裂使诗歌更具张力。在《井冈山》中瘦弱的“身体”“恶浪”“没有晴朗的天空”写出了革命时期的阴霾,这些意象极具悲凉色彩,在这些阴霾背后,“温馨的阳光”“舒心的花朵”以及“高歌盛世的森林”这些意象则具有了更加积极的暖色调。在《解放碑》中,那段历史用了“忠骨”“土地”以及“江河”来形容,是严肃沉寂的,而现实的自然景物却是清新淡雅令人向往的,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八达岭》中的“新长的草”“路过的风”以及“飘过的云”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而“蜿蜒的山脊”以及“厚重的城墙”则将现实和历史分隔开来,有了“一边腥风血雨,一边艳阳盛世”的对比效果。
语言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概念,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说法,对象多次被感知之后便会产生“感知的自动化”, 从而习以为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疲劳或审美倦怠。“陌生化”就是要摆脱这种“感知的自动化”,要求语言的间离,产生新奇和惊异。《穿过百年的星光》(组诗)为此做出尝试和努力。首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搭配。在《读遵义》中写道:“梦从潮湿的沟壑,蜂拥而至,发芽生根。”将抽象的“梦”拟人化,并将“沟壑”与之匹配起来,抒发梦想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与上文的“山坳”做了互文。在《枣园记》中写道:“每一扇窗口,咀嚼出时局的安危。”窗口之小,时局之大,在空间安排上做到了以小见大。“咀嚼”一词也颇有讲究,写出了时局的诡异。在《古田村》中写道:“用文字的药性,舒筋活血,伤口上的花朵,开出真理的色彩。”这里“文字”和“药品”有相似的疗救特征,文字救助认知的“病”,药品治疗生理的病,因此这里将药的功能和文字混淆,新奇独特却不异想天开。还有《长安街》中“阳光的味道”以及“风和日丽的想象”,以及《渣滓洞》中“语言从枪口蹿出的时候”等。其次是词语的多义带来更广阔的阐释与想象空间。例如在《西柏坡》中的“坡”有表层意是指地理概念,深层是指向历史隐喻,这样的用词让文本变得更加耐人寻味。同样的用法有《井冈山》和《歌乐山》中的“旗帜”表层意是指可举的旗子,而更深层却指向希望与方向。以及《古田村》的“路”表面上是普通的道路,实际上深层指向未来的社会的道路……再次是运用形式的相似性使诗歌富有哲理的奥妙。如《长安街》中的“让远方不远,近临不近”表达了相对性的概念,不仅对仗工整且极富理趣。又如《解放碑》中“一个声音对另一种表情”写出了交错有致的形式与内容。在《西柏坡》中“走得很远也觉得很近,走得很近也觉得很远。”颇有些辩证法的智慧。其他的如在《延河水》中“起点,还是终点,遥相呼应,一句朝天”这句话打破了绝对的空间观念,有些宿命论的色彩……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邓太忠先生以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党的致敬,体现了一位诗人的在岗与担当。
2021-03-31 16:16:16
蒋德均 肖榆慧(四川)
“星光”意指星星的光辉,不仅代表着希望,更代表着永恒。在历史变迁中,这个意象成为了时空转换最有力见证者,颇有些“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趣在。当然邓太忠的《穿过百年的星光》(组诗)以不变的物与景为叙述对象,用独特的视角,在不断跳跃的时空以及在对语言的陌生化处理后完成了对峥嵘岁月的歌吟与缅怀。
叙事视角的灵活性
叙事视角是指作品在内容创作上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展现的表达效果大相径庭。而诗歌的叙述视角同时也是一种修辞技巧,巧妙的视觉转换会带给诗歌更强的韵律和更广阔的言说空间。《南泥湾》中先用全知视角描写“军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的贡献,不受限的观察角度让人自由地切换画面任何一端。当读者以“他者”的视角注视着“军人”时,便自然而然产生了敬意,而后“我听见有人叫我的乳名”突然出现的第一人称“我”将视角转化为内聚焦,主观的叙述让整诗的表达个人化和情感浓烈起来。在《牌坊村》对牌坊周围展开了历史想象,全知角度展现了这里的“香火”“渠江”“黄桷树”等的状态,悠久的历史就这样翻开,而当下文出现了第一人称“我”时又跳回有限视角,言说的内在空间扩大开来。同时还有《渣滓洞》以及《长安街》等诗作均有这种灵活变换的特点。
而在《枣园记》中别出新意的选择“蜜枣”来做叙述者,极其微小普通却是可见证过往和现在的一扇窗口。时代的变迁,曾经的艰苦岁月,人的愁苦哀乐都被深刻在枣的生长中。用客观事物来做主观叙述者进行讲述,能留下更大的思考与想象空间,使文本具有反复吟读的余味。在《歌乐山》中,不仅用客观事物做叙述者,更完成了几个叙述者视角的转变,从这里的“树”到“大别山”,最后到“石头”,都以各自的角度叙述着重庆独特的景色,而不断横跳的视角使短短两节小诗充满了动感与张力。
时空跳转及其意象对比
《穿过百年的星光》(组诗)在对具体的景物描写中,穿插着过往的回忆,形成了时空的跳跃与虚实的跳跃以及意象的跳跃等特点,而不变事物以及地点成为了叙述对象以及回忆的立足点。例如在《枣园记》中首先描写到了“一粒枣的落地”,苏醒过程中以及黑夜的群星中交互叙述了战争岁月的片段。《西柏坡》中的西柏坡旧时代的枪林弹雨以及日新月异下的新中国,最后立足在了对现实景物的感慨。在《解放碑》中以解放碑为媒介从过去的声音中看到了所希望的未来……在频繁的今昔对比描写跳跃中,虚实的边界已经慢慢模糊,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整体的感觉。例如在《枣园记》中,落地生根的“枣”是想象,“小米加步枪”是回忆,甚至连“灯光亮成的群星”也抹上了几分虚影,客观主体已荡然无存,更多的是对紧急战事场景和春日将近的感知。在《读遵义》中血红的旗帜是追忆,一路狂奔的“河流与山口”是幻想,还有那生根发芽的“梦”更是虚构的产物,支离破碎的历史意象和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表达就在这种跳跃中得以呈现。
在时空转换下意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回忆沉痛的历史所用的意象多是悲凉严肃的,而描写现在和展望未来所运用的意象多是轻盈欢喜的,饱含对未来的信心。在《红军渡》中“风雨”“浪尖”以及“枪林弹雨”等意象是“黑暗的”“险恶的”,而在最后的“苍溪”竟也繁花似锦,这种强烈的分裂使诗歌更具张力。在《井冈山》中瘦弱的“身体”“恶浪”“没有晴朗的天空”写出了革命时期的阴霾,这些意象极具悲凉色彩,在这些阴霾背后,“温馨的阳光”“舒心的花朵”以及“高歌盛世的森林”这些意象则具有了更加积极的暖色调。在《解放碑》中,那段历史用了“忠骨”“土地”以及“江河”来形容,是严肃沉寂的,而现实的自然景物却是清新淡雅令人向往的,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八达岭》中的“新长的草”“路过的风”以及“飘过的云”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而“蜿蜒的山脊”以及“厚重的城墙”则将现实和历史分隔开来,有了“一边腥风血雨,一边艳阳盛世”的对比效果。
语言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概念,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说法,对象多次被感知之后便会产生“感知的自动化”, 从而习以为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疲劳或审美倦怠。“陌生化”就是要摆脱这种“感知的自动化”,要求语言的间离,产生新奇和惊异。《穿过百年的星光》(组诗)为此做出尝试和努力。首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搭配。在《读遵义》中写道:“梦从潮湿的沟壑,蜂拥而至,发芽生根。”将抽象的“梦”拟人化,并将“沟壑”与之匹配起来,抒发梦想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与上文的“山坳”做了互文。在《枣园记》中写道:“每一扇窗口,咀嚼出时局的安危。”窗口之小,时局之大,在空间安排上做到了以小见大。“咀嚼”一词也颇有讲究,写出了时局的诡异。在《古田村》中写道:“用文字的药性,舒筋活血,伤口上的花朵,开出真理的色彩。”这里“文字”和“药品”有相似的疗救特征,文字救助认知的“病”,药品治疗生理的病,因此这里将药的功能和文字混淆,新奇独特却不异想天开。还有《长安街》中“阳光的味道”以及“风和日丽的想象”,以及《渣滓洞》中“语言从枪口蹿出的时候”等。其次是词语的多义带来更广阔的阐释与想象空间。例如在《西柏坡》中的“坡”有表层意是指地理概念,深层是指向历史隐喻,这样的用词让文本变得更加耐人寻味。同样的用法有《井冈山》和《歌乐山》中的“旗帜”表层意是指可举的旗子,而更深层却指向希望与方向。以及《古田村》的“路”表面上是普通的道路,实际上深层指向未来的社会的道路……再次是运用形式的相似性使诗歌富有哲理的奥妙。如《长安街》中的“让远方不远,近临不近”表达了相对性的概念,不仅对仗工整且极富理趣。又如《解放碑》中“一个声音对另一种表情”写出了交错有致的形式与内容。在《西柏坡》中“走得很远也觉得很近,走得很近也觉得很远。”颇有些辩证法的智慧。其他的如在《延河水》中“起点,还是终点,遥相呼应,一句朝天”这句话打破了绝对的空间观念,有些宿命论的色彩……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邓太忠先生以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党的致敬,体现了一位诗人的在岗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