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阿各的幸福

    2021-06-04 15:48:32

      蒲光树(四川成都)

      “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就是幸福。”

      这是阿各对幸福的理解。

      在阿各看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上午,阿各黝黑的脸上一直洋溢着阳光般的微笑。

      阿各出生在甘洛县城关镇的坡坡坤村。父母早出晚归,翻挖着大凉山瘠薄的土地,种土豆、玉米、荞麦,还养了一些牛羊,养育阿各兄妹五人长大。每当看到二姐一瘸一拐跟在牛羊后面奔跑,阿各眼里就噙满了泪水。没有读完第三册语文,阿各就辍学回家,跟二姐一起去放牛羊,帮着种地,阿各的双脚踏遍了坡坡坤村的沟沟坎坎,大凉山艰苦的环境,磨练出阿各吃苦耐劳、善良忠厚的品格。

      流年似水,鸢尾花一茬一茬把春意写满山坡,阿各也一天一天长成了大姑娘。

      那年春天,坡坡坤村的山坡草丛,鸢尾花豆粒大的黄色花苞,星星点点,迎风摇曳,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就在鸢尾花含苞欲放的日子,媒人领着一个小伙子走进了阿各家。小伙子身材瘦高,脸色黝黑,表情拘谨。阿各悄悄看了看,感觉小伙子老实憨厚靠得住,心里暗自喜欢。从此,高才全走进了阿各的心。

      两天后,长途汽车载着两个青春勃发的年轻人,穿越沟壑纵横的大凉山,一路颠簸,开进了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春风轻拂,满野的油菜花挨挨挤挤,交颈亲昵,随风起舞,阿各的心情就像油菜花上的阳光一样明媚。

      爱上一个人,爱上一片地,爱上一个家。阿各把一生托付给了永安镇梨园村五组的高才全。

      高才全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幺儿成家了,两位古稀老人了却了一生最后的心愿。阿各乖巧勤快,开朗活泼,一进家门就帮着做家务活,一声“爸”一声“妈”喊得两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

      2003年,在新春佳节喜庆的鞭炮声中,上天赐给阿各一个宝贝女儿。小宝贝哇哇的哭闹咯咯的笑声,宛如一曲曲童谣,暖暖的,洋溢着新春的欢乐。

      生活虽不富有,一家人的日子却也过得亲亲热热有滋有味。

      不幸的是,2004年,劳碌了一生的公公告别了他深爱的亲人,去了另一个世界。2008年 75岁高龄的婆婆贾树彬偏瘫。两位老人一生辛劳,为儿为女为这个家操碎了心,还没好好享一天清福就一死一瘫。想起这些,阿各心里就很难过。

      俗话说祸不单行。偏瘫以后,婆婆行动不便,稍不留心就摔倒。2012年在院子里晒太阳,起身时脚底一滑,摔断了盆骨。2014年摔断了左臂,2015年摔断了膝盖骨,小腿腓骨戳穿皮肉,好长一段露在外面,鲜血淋漓,吓坏了一家人。短短几年时间,从偏瘫到三次摔伤,厄运接连降临婆婆头上。

      阿各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每次住院,阿各总是日夜守候在婆婆病床前,精心护理,给了老人极大的安慰,老人总能很快康复。出院后,阿各杀了自家养的土鸡熬汤,给婆婆增加营养。初夏,地里刚长大的茄子青椒,鲜嫩嫩的,第一碗青椒炒茄子,要让婆婆先吃;秋天,收了新的稻谷,碾了新米,第一碗飘着新米清香的米饭,要先端给婆婆;过年杀了年猪,第一块蒜苗回锅肉,要先添到婆婆碗里。婆婆重病卧床,大小便都在床上,阿各给婆婆端屎接尿,按时翻身,擦洗身子,十三年,婆婆没长过一次褥疮。婆婆肠道蠕动缓慢,大便干结,排便十分困难,用开塞露也无济于事,胀得婆婆痛苦不堪,阿各只好用手指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扣。被褥经常被弄脏,有时一天要换两三次,阿各总是及时换洗,没有洗衣机,数九寒天,阿各的手被冻得满是冻疮,仍然把婆婆的床铺洗得干干净净,把婆婆穿戴得整整齐齐。

      婆婆多次伤病住院,让这个还没小康的家庭,一步一步滑向贫困的边缘。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那些年,人们纷纷外出务工,阿各也想出去闯闯,可是她丢不下伤病缠身的婆婆。阿各断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和老公一起租种了村里20多亩撂荒的土地,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春种夏耘,闲时就近打短工。2016年,阿各进了红花糖果厂,种地之余,有了一份新工作。不久,阿各被机器绞断了右手的边指与无名指。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阿各惦记着婆婆。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伤口还没愈合,就匆匆回家。炎夏时节,婆婆已经几天没洗澡洗头了。阿各立即烧水,给婆婆洗澡洗头,换上干净的衣服,全然不顾自己的伤口还没愈合。

      天气晴好的日子,阿各便搀扶着婆婆到院子里:“妈妈,晒晒太阳,太阳热和,晒太阳还能补钙。”不忙的时候,阿各就陪着婆婆一起晒太阳,给婆婆梳头发,剪指甲,跟婆婆摆龙门阵,聊大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热闹,聊彝族婚礼抹黑脸的风俗,聊儿时最喜欢满山盛开的鸢尾花……阳光照在婆婆身上,暖在婆婆心里。

      婆婆深受伤痛折磨,常常因不能帮忙料理家务,因接二连三拖累家人而深深自责。夜深人静的时候,阿各一听到婆婆唉声叹气,就来到婆婆房间,像小时候躺在妈妈的怀里一样贴着婆婆睡觉。阿各梦见了坡坡坤村,梦见了妈妈,梦见了山坡上摇曳的鸢尾花,看到了鸢尾花丛中那些小羊一个一个跪着吃奶……

      “妈妈,妈妈,那些小羊为什么跪着吃奶?”

      “那些小羊是在感恩……”妈妈说。

      “妈妈——”阿各喊醒了自己,睁眼一看,自己躺在婆婆身边。

      岁月匆匆,一晃就是十三年,阿各就这样陪伴着婆婆送走四千多个傍晚,迎来四千多个黎明。

      阿各,就是上天赐给这个家庭的最好的礼物!

      说起阿各,轮椅上88岁高龄的贾树彬老人一个声地念叨:“阿各好,阿各就是我的亲生女!没有阿各,我早就没命了……”老人反复念叨,眼泪顺着眼角流进那满脸皱纹。

      贾树彬老人生育有五子一女。女儿早年跟着一个养蜂的远走东北,一去多年,很难回家看望老人。儿子们分家时商定,母亲由二哥和五哥赡养,住在二哥五哥家。

      兄弟分家32年,父母亲一直与幺儿高才全住在一起。阿各没有和哥嫂计较,她不懂“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啥子意思,也不知道“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在阿各看来,嫁入高家,自己就是高家的人,公婆就是自己的父母,不管再穷再难,一家人也要同甘共苦,亲亲热热过日子。

      阿各用她的真诚善良,诠释了孝敬公婆的深刻内涵,破解了“婆媳关系”这道千古难题。

      高才全很感激阿各。阿各让他免受婆媳“夹板气”,阿各让他的老母亲活得很有尊严,阿各让他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充满了和谐温馨的幸福氛围。

      在永安镇太平街的享哆味快餐店,我们见到了阿各的女儿高羊。小姑娘刚高中毕业,考上了一所职业学院,这段时间出来打工,也算是做社会实践。

      我们和高羊聊起了她的母亲。

      “伟大!”高羊脱口而出,两行热泪应声涌出了眼角。高羊说,她四五岁就帮着妈妈照顾奶奶。她说她奶奶的命太苦了,她说她妈妈太不容易了,她说只要和爸爸妈妈奶奶在一起,再苦也是幸福的。

      小姑娘像她妈妈一样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我们在高羊身上,看到了阿各真诚善良的影子。

      临别,我把我笔记本上抄的泰戈尔的名言“小草呀,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大地。”赠给高羊,祈望小姑娘像她爸爸妈妈一样,在大地上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

      作者简介:蒲光树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已出版散文集《烤红薯、方便面与拉勾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阿各的幸福

    2021-06-04 15:48:32

      蒲光树(四川成都)

      “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就是幸福。”

      这是阿各对幸福的理解。

      在阿各看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上午,阿各黝黑的脸上一直洋溢着阳光般的微笑。

      阿各出生在甘洛县城关镇的坡坡坤村。父母早出晚归,翻挖着大凉山瘠薄的土地,种土豆、玉米、荞麦,还养了一些牛羊,养育阿各兄妹五人长大。每当看到二姐一瘸一拐跟在牛羊后面奔跑,阿各眼里就噙满了泪水。没有读完第三册语文,阿各就辍学回家,跟二姐一起去放牛羊,帮着种地,阿各的双脚踏遍了坡坡坤村的沟沟坎坎,大凉山艰苦的环境,磨练出阿各吃苦耐劳、善良忠厚的品格。

      流年似水,鸢尾花一茬一茬把春意写满山坡,阿各也一天一天长成了大姑娘。

      那年春天,坡坡坤村的山坡草丛,鸢尾花豆粒大的黄色花苞,星星点点,迎风摇曳,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就在鸢尾花含苞欲放的日子,媒人领着一个小伙子走进了阿各家。小伙子身材瘦高,脸色黝黑,表情拘谨。阿各悄悄看了看,感觉小伙子老实憨厚靠得住,心里暗自喜欢。从此,高才全走进了阿各的心。

      两天后,长途汽车载着两个青春勃发的年轻人,穿越沟壑纵横的大凉山,一路颠簸,开进了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春风轻拂,满野的油菜花挨挨挤挤,交颈亲昵,随风起舞,阿各的心情就像油菜花上的阳光一样明媚。

      爱上一个人,爱上一片地,爱上一个家。阿各把一生托付给了永安镇梨园村五组的高才全。

      高才全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幺儿成家了,两位古稀老人了却了一生最后的心愿。阿各乖巧勤快,开朗活泼,一进家门就帮着做家务活,一声“爸”一声“妈”喊得两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

      2003年,在新春佳节喜庆的鞭炮声中,上天赐给阿各一个宝贝女儿。小宝贝哇哇的哭闹咯咯的笑声,宛如一曲曲童谣,暖暖的,洋溢着新春的欢乐。

      生活虽不富有,一家人的日子却也过得亲亲热热有滋有味。

      不幸的是,2004年,劳碌了一生的公公告别了他深爱的亲人,去了另一个世界。2008年 75岁高龄的婆婆贾树彬偏瘫。两位老人一生辛劳,为儿为女为这个家操碎了心,还没好好享一天清福就一死一瘫。想起这些,阿各心里就很难过。

      俗话说祸不单行。偏瘫以后,婆婆行动不便,稍不留心就摔倒。2012年在院子里晒太阳,起身时脚底一滑,摔断了盆骨。2014年摔断了左臂,2015年摔断了膝盖骨,小腿腓骨戳穿皮肉,好长一段露在外面,鲜血淋漓,吓坏了一家人。短短几年时间,从偏瘫到三次摔伤,厄运接连降临婆婆头上。

      阿各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每次住院,阿各总是日夜守候在婆婆病床前,精心护理,给了老人极大的安慰,老人总能很快康复。出院后,阿各杀了自家养的土鸡熬汤,给婆婆增加营养。初夏,地里刚长大的茄子青椒,鲜嫩嫩的,第一碗青椒炒茄子,要让婆婆先吃;秋天,收了新的稻谷,碾了新米,第一碗飘着新米清香的米饭,要先端给婆婆;过年杀了年猪,第一块蒜苗回锅肉,要先添到婆婆碗里。婆婆重病卧床,大小便都在床上,阿各给婆婆端屎接尿,按时翻身,擦洗身子,十三年,婆婆没长过一次褥疮。婆婆肠道蠕动缓慢,大便干结,排便十分困难,用开塞露也无济于事,胀得婆婆痛苦不堪,阿各只好用手指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扣。被褥经常被弄脏,有时一天要换两三次,阿各总是及时换洗,没有洗衣机,数九寒天,阿各的手被冻得满是冻疮,仍然把婆婆的床铺洗得干干净净,把婆婆穿戴得整整齐齐。

      婆婆多次伤病住院,让这个还没小康的家庭,一步一步滑向贫困的边缘。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那些年,人们纷纷外出务工,阿各也想出去闯闯,可是她丢不下伤病缠身的婆婆。阿各断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和老公一起租种了村里20多亩撂荒的土地,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春种夏耘,闲时就近打短工。2016年,阿各进了红花糖果厂,种地之余,有了一份新工作。不久,阿各被机器绞断了右手的边指与无名指。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阿各惦记着婆婆。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伤口还没愈合,就匆匆回家。炎夏时节,婆婆已经几天没洗澡洗头了。阿各立即烧水,给婆婆洗澡洗头,换上干净的衣服,全然不顾自己的伤口还没愈合。

      天气晴好的日子,阿各便搀扶着婆婆到院子里:“妈妈,晒晒太阳,太阳热和,晒太阳还能补钙。”不忙的时候,阿各就陪着婆婆一起晒太阳,给婆婆梳头发,剪指甲,跟婆婆摆龙门阵,聊大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热闹,聊彝族婚礼抹黑脸的风俗,聊儿时最喜欢满山盛开的鸢尾花……阳光照在婆婆身上,暖在婆婆心里。

      婆婆深受伤痛折磨,常常因不能帮忙料理家务,因接二连三拖累家人而深深自责。夜深人静的时候,阿各一听到婆婆唉声叹气,就来到婆婆房间,像小时候躺在妈妈的怀里一样贴着婆婆睡觉。阿各梦见了坡坡坤村,梦见了妈妈,梦见了山坡上摇曳的鸢尾花,看到了鸢尾花丛中那些小羊一个一个跪着吃奶……

      “妈妈,妈妈,那些小羊为什么跪着吃奶?”

      “那些小羊是在感恩……”妈妈说。

      “妈妈——”阿各喊醒了自己,睁眼一看,自己躺在婆婆身边。

      岁月匆匆,一晃就是十三年,阿各就这样陪伴着婆婆送走四千多个傍晚,迎来四千多个黎明。

      阿各,就是上天赐给这个家庭的最好的礼物!

      说起阿各,轮椅上88岁高龄的贾树彬老人一个声地念叨:“阿各好,阿各就是我的亲生女!没有阿各,我早就没命了……”老人反复念叨,眼泪顺着眼角流进那满脸皱纹。

      贾树彬老人生育有五子一女。女儿早年跟着一个养蜂的远走东北,一去多年,很难回家看望老人。儿子们分家时商定,母亲由二哥和五哥赡养,住在二哥五哥家。

      兄弟分家32年,父母亲一直与幺儿高才全住在一起。阿各没有和哥嫂计较,她不懂“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啥子意思,也不知道“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在阿各看来,嫁入高家,自己就是高家的人,公婆就是自己的父母,不管再穷再难,一家人也要同甘共苦,亲亲热热过日子。

      阿各用她的真诚善良,诠释了孝敬公婆的深刻内涵,破解了“婆媳关系”这道千古难题。

      高才全很感激阿各。阿各让他免受婆媳“夹板气”,阿各让他的老母亲活得很有尊严,阿各让他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充满了和谐温馨的幸福氛围。

      在永安镇太平街的享哆味快餐店,我们见到了阿各的女儿高羊。小姑娘刚高中毕业,考上了一所职业学院,这段时间出来打工,也算是做社会实践。

      我们和高羊聊起了她的母亲。

      “伟大!”高羊脱口而出,两行热泪应声涌出了眼角。高羊说,她四五岁就帮着妈妈照顾奶奶。她说她奶奶的命太苦了,她说她妈妈太不容易了,她说只要和爸爸妈妈奶奶在一起,再苦也是幸福的。

      小姑娘像她妈妈一样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我们在高羊身上,看到了阿各真诚善良的影子。

      临别,我把我笔记本上抄的泰戈尔的名言“小草呀,你的脚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大地。”赠给高羊,祈望小姑娘像她爸爸妈妈一样,在大地上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

      作者简介:蒲光树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已出版散文集《烤红薯、方便面与拉勾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