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村里的供销社

    2021-06-16 15:05:49

      罗昭伦(重庆)

      大凡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供销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昔日的供销社已成为人们一段难忘的回忆。

      记忆中,我老家的供销社与现在的村委会毗邻。周围被村民住房包围着,但村民的房子大都是土夯石垒,明显不如它气派。两扇漆着天蓝色油漆的木质大门,在低矮的土坯房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那个时候,供销社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们一去供销社必买东买西。供销社的商品都是一口价,上面标价多少就是多少,不像现在的店铺,可以讨价还价。

      我还在上初中时,供销社翻新过一次。经过翻修后的供销社,房子比以前高大了,院墙结实了,房顶上安装了玻璃瓦。营业厅窗明几净,柜台是标准化的玻璃货架,日用百货发出好闻的气息。营业员大都是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穿得很洋气。上学路上,我常去那里,看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水果,由于无钱去买,只能吞口水。尤其是夏天,那堆满屋角的西瓜,给人一种清凉之感,是我最爱吃的瓜果。

      供销社的空间和功能分为几个部分。油盐、糖果、肥皂等日用品是一个区间;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是一个区间;衣服、鞋帽、针线等是一个区间;废旧物资回收是一个区间。卖日用品的区间,是我最常去的地方。货柜内摆放的糖果,光是看着,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如果母亲让我去打酱油,我很乐意去。因为酱油八分钱一斤,打完酱油后,手里往往会剩下一两分零钱,母亲会允许我买一两块水果糖。在我印象中,从踮着脚尖可以够着那柜台时起,就开始频繁地出入供销社打酱油、买水果糖了。现在回想起来,孩提时的快乐是那样简单而纯粹。

      那时,有一种我最喜欢的铅笔,就是现在的中华绘图铅笔,绿色的外皮,上面有一些深绿的竹叶图案。它的价格是一角一分钱,我称它为“一毛一”的铅笔。这种铅笔的笔芯很硬,不易折断,而且写在纸上颜色很浅,显得字迹很干净。后来才明白,这种铅笔的笔芯是2H的,颜色浅,硬度高。平时由于没钱买这么贵的笔,每次买其他铅笔时,都会留恋地看一会儿,只是无缘得手。

      有一年期末考试,几个同学说要买这种铅笔答卷。因为这种笔写出来的字好看,还省去不少削笔时间,我也动了心。回家求母亲给钱买一支,母亲问明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了。下午放学后,拿着一角一分钱,跟着同学去供销社,那天正好供销社盘点,早早就把门关了。望着紧锁的木门,心里无限惆怅。幸好一起来的一个同学说他爸爸的熟人就在供销社上班,可以带我去找他爸爸的熟人给我买到。我转忧为喜,叽叽喳喳边走边说,从后门进了办公室,终于如愿以偿。

      为增加零花钱,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捡废铁、废纸、废玻璃瓶等,卖到供销社的收购门市去,然后到日用百货区去购买薄荷糖、小人书等我喜爱的东西。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有劳动,有收获。那个时候由于大人们的思想比较封闭,即使受穷也耻于让自己的孩子捡废品,但我父母则丝毫没有这种想法。

      供销社虽小,但在当时却是全大队新闻传播的中心。供销社的营业员很随和,和村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冬季天气冷,人们都喜欢到供销社一边烤火,一边和营业员聊天。凡到这里烤火的人,都能把各生产队乃至公社的大事小事捋个遍,上到古今中外,下到某户某人。虽说村民们家里穷,但几乎家家都养母鸡,到供销社买东西不用付钱,直接拿鸡蛋去换。我记得那个时候一个鸡蛋可以换一瓶酱油、半斤盐巴、三根香烟……

      那时商品的品种、数量不多,实行限量供应,买东西必须凭票。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取消了凭票供应,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生意。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户、民营超市、专卖店,商品款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让人眼花缭乱。渐渐地,供销社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和喧闹,只有静静地迎送匆匆来往的过客。

      前不久回老家经过供销社,想看看童年自己买糖果的地方如今是个什么样子。走到那里,看到一把大铁锁锁住了它与外界的联系。当时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失去了它的生机和活力,匆匆地走完了它辉煌的历程。当年村民在村头村尾议论的话题、买东西起早贪黑排队的焦急、孩子撵着大人去供销社哭泣的事,都已经成为过去。

      前不久,听说市区两级决定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这无疑是一大好消息,希望恢复重建后供销社能展现昔日的辉煌。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村里的供销社

    2021-06-16 15:05:49

      罗昭伦(重庆)

      大凡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供销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昔日的供销社已成为人们一段难忘的回忆。

      记忆中,我老家的供销社与现在的村委会毗邻。周围被村民住房包围着,但村民的房子大都是土夯石垒,明显不如它气派。两扇漆着天蓝色油漆的木质大门,在低矮的土坯房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那个时候,供销社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们一去供销社必买东买西。供销社的商品都是一口价,上面标价多少就是多少,不像现在的店铺,可以讨价还价。

      我还在上初中时,供销社翻新过一次。经过翻修后的供销社,房子比以前高大了,院墙结实了,房顶上安装了玻璃瓦。营业厅窗明几净,柜台是标准化的玻璃货架,日用百货发出好闻的气息。营业员大都是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穿得很洋气。上学路上,我常去那里,看着那些五花八门的水果,由于无钱去买,只能吞口水。尤其是夏天,那堆满屋角的西瓜,给人一种清凉之感,是我最爱吃的瓜果。

      供销社的空间和功能分为几个部分。油盐、糖果、肥皂等日用品是一个区间;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是一个区间;衣服、鞋帽、针线等是一个区间;废旧物资回收是一个区间。卖日用品的区间,是我最常去的地方。货柜内摆放的糖果,光是看着,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如果母亲让我去打酱油,我很乐意去。因为酱油八分钱一斤,打完酱油后,手里往往会剩下一两分零钱,母亲会允许我买一两块水果糖。在我印象中,从踮着脚尖可以够着那柜台时起,就开始频繁地出入供销社打酱油、买水果糖了。现在回想起来,孩提时的快乐是那样简单而纯粹。

      那时,有一种我最喜欢的铅笔,就是现在的中华绘图铅笔,绿色的外皮,上面有一些深绿的竹叶图案。它的价格是一角一分钱,我称它为“一毛一”的铅笔。这种铅笔的笔芯很硬,不易折断,而且写在纸上颜色很浅,显得字迹很干净。后来才明白,这种铅笔的笔芯是2H的,颜色浅,硬度高。平时由于没钱买这么贵的笔,每次买其他铅笔时,都会留恋地看一会儿,只是无缘得手。

      有一年期末考试,几个同学说要买这种铅笔答卷。因为这种笔写出来的字好看,还省去不少削笔时间,我也动了心。回家求母亲给钱买一支,母亲问明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了。下午放学后,拿着一角一分钱,跟着同学去供销社,那天正好供销社盘点,早早就把门关了。望着紧锁的木门,心里无限惆怅。幸好一起来的一个同学说他爸爸的熟人就在供销社上班,可以带我去找他爸爸的熟人给我买到。我转忧为喜,叽叽喳喳边走边说,从后门进了办公室,终于如愿以偿。

      为增加零花钱,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捡废铁、废纸、废玻璃瓶等,卖到供销社的收购门市去,然后到日用百货区去购买薄荷糖、小人书等我喜爱的东西。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有劳动,有收获。那个时候由于大人们的思想比较封闭,即使受穷也耻于让自己的孩子捡废品,但我父母则丝毫没有这种想法。

      供销社虽小,但在当时却是全大队新闻传播的中心。供销社的营业员很随和,和村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冬季天气冷,人们都喜欢到供销社一边烤火,一边和营业员聊天。凡到这里烤火的人,都能把各生产队乃至公社的大事小事捋个遍,上到古今中外,下到某户某人。虽说村民们家里穷,但几乎家家都养母鸡,到供销社买东西不用付钱,直接拿鸡蛋去换。我记得那个时候一个鸡蛋可以换一瓶酱油、半斤盐巴、三根香烟……

      那时商品的品种、数量不多,实行限量供应,买东西必须凭票。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取消了凭票供应,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生意。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户、民营超市、专卖店,商品款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让人眼花缭乱。渐渐地,供销社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和喧闹,只有静静地迎送匆匆来往的过客。

      前不久回老家经过供销社,想看看童年自己买糖果的地方如今是个什么样子。走到那里,看到一把大铁锁锁住了它与外界的联系。当时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失去了它的生机和活力,匆匆地走完了它辉煌的历程。当年村民在村头村尾议论的话题、买东西起早贪黑排队的焦急、孩子撵着大人去供销社哭泣的事,都已经成为过去。

      前不久,听说市区两级决定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这无疑是一大好消息,希望恢复重建后供销社能展现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