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宋词小传

    2021-06-23 17:26:09

      张新平(湖北)

      一代宋词,熏陶万水千秋,亦醉亦有痛。

      ——题记

      1

      一代唐诗。遥感九天,触手可及,却高不可攀。

      一朝虚构,在五代十国的暴风骤雨中崩溃,渐行渐远。

      李后主,一代亡国之君。治国安邦失败了,却在诗词的残花败柳中游刃有余,颠覆了那个生死对拆的春花秋月。

      这是约定的云海,唐诗枯竭的征兆。正是长风浩荡时,宋词磅礴的源头。

      骑马,踏着飞舞的月光。醉生江南三千里,草木临风飘浮。亡国之殇,来不及细看,另一种角逐的已经开始。

      花瓣图,女人堆里成熟,是非憔悴了。几多无所谓的眷念,意外地癫狂,一个个如醉神附体。错置如此惊人。故国的典故走远了,载道的天真何时了?

      2

      公元960年,法则与秩序重现混沌。

      匡胤领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起赵宋江山。光在移动。冬去春来的潮汐,剪断了幻影,一波接一波。

      唐诗的水滴,冻死冰河里。醉梦破灭了,还不安分。周期是敏感的。万物生,也有隐蔽的狂喜与残忍。宋词大厦的屋檐,滴沥着鲜活的甘泉,大呼过瘾。

      一枚雪片。在长安的颓废中没落,竭尽,被忘却。一朵花蕾。却在汴梁的兴奋中旺盛,奔走,雀跃。

      家国感怀的音韵。一扫华丽之糜,在一江春水里奔涌昂然,固定的感觉被打破。风花情未了。疏解生命口语的错与对,变得无足轻重。

      月光朦胧胧。没有疆界,没有边际,抵达无所不及的领地。

      3

      宋词是安静的,从容的。

      宋朝却是积弱不振的时代。在辽、金、西夏的强悍围堵下,竟然生存300年。

      马蹄自然是踏花归去,才能引得蝴蝶流连了。内省的一种柔和,兼收并蓄。一人独钓,其余皆是空白。静观万物来来去去,气魄便在其中。

      杯酒释兵权,圣恩变轻了,是宋词的时代背景。

      进退不失据。雄壮是阳美的追求,细微的柔美更可爱。不做作。不刻意。不扭曲。宋词在率性中找到归宿。

      谁想在孤岛?吸口30亿年的清气,石缝的故事也难以言说。

      雅,或许有愧于重负。莽莽苍苍,在等候煎熬。

      4

      领略汴京四月天的模样,文人追着仙人,一片繁华落地。

      走在落花的小路上,感受翠叶藏莺的景象,牧笛吹不散初开的情窦,还有梧桐絮语。词的百万石块,围在一起,相互呼吸。对季节的冷热异变,视而不见。

      短珠帘隔燕,多愁善感在暗脸深处。人与自然在隔离中,领略生生死死之间的茫然。

      小小的平淡与体验,掌握在诗情画意里。征服青铜的大野心,平静下来了。红烛也好,夜雨也罢,还有罗汉与诗词,不刻意庄严。听觉,视觉,嗅觉,演绎变得有趣起来。

      一幅旷古的清明上河图。既有水的顺从,沉静,也有山的稳定,神气,还有溜达的幽灵,贼眉鼠眼的。

      5

      大宋曾经阔过,一派渐觉风光好的平静与喜悦。

      一位忧天下的独立独行者。貌似局外人的范公仲淹,流浪生死中,几起几落的有趣词人,孤傲地走过来。

      范公,多年镇守边关。他的边塞词,感慨亮亢中的苍茫,养分既焦虑又从容。既有长烟的肃杀与荒凉,还有戍边的悲壮与勤勉。

      大漠孤月,喝着一杯浊酒,诗里有说不尽的感伤,也有雄壮。

      以大见小,以小洞大。近精微情景,在深远辽阔中渐渐放大,良知耐人寻味。

      未酬的敬畏,想念英雄。他的词句,从不胆怯,可歌也可泣,却与北宋沉静的氛围不随合。煲贬,漂泊,孤零零,总是伴着他的左右。

      有一种忧。不会随波逐流,如万仞高山,落不下尘埃。

      6

      北宋的白天,是开阔静远的。

      夜晚,庭院深深,缠绵饱满。醉翁亭的花不语,一清如水。

      空读万卷书的负心人,深跪星辰里。那滴女人泪,何以入骨,何以入词?

      一截长城,却在灯火阑珊处。墙外,天涯之路,细水长流,无善无恶。墙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安分自如。

      喜欢从自己生命走出的北宋词人,崇尚颠覆阔叶,敢于与世俗不同。一切皆由天定,没有压迫感,可以自我得意,甚至有点另类放松的人生。

      守住门槛,升堂的鼓点沉默寡言。纯真的词变为玩物,一道道裂缝在蔓延。画景渐行渐远,离愁伤感更无法穷尽。

      借道王法,立言不立心。那个被仰望的北方壮士,被词韵蒙上绵绵的香粉。

      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代苏轼词风,脱颖而出,浩荡几千秋。他的诗词如行云流水,一扫当下的贵游文学之风,可豪迈,可深情,可忧伤。心和眼,告解空名虚身。

      苏轼的真性情,表里如一,驾驭起作品情操的精神性。不拘泥于小处,不会耽溺其中,不背负悟道者的那刻尊严。把自己缩小,意境方可广阔。一滴水的光芒,也能尽染万水千年。纵然跳跃,是他深情与浪漫的一体两面。

      苏轼的脱胎换骨,是牢狱后下放黄州。过去宋朝的苏轼死了。身临赤壁历史,走进三国的苏东坡活过来了。最难过、最辛苦的时候,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升华的时候。放逐,磨难,民间,开阔了其人生与词的意境。

      后期的苏东坡,无论在湖湘,还是岭南与海南,活出了自己。直接触碰生命的无常性,不因此而悲哀,沮丧,绝望。

      他建立了北宋的另一种豁达、开阔,令世界惊讶。

      8

      后期承平太久,好多宋词都丢失了魂。

      最繁华的宋朝,举国追崇淡与素。一叶遮目,生命刹那间的情感,都会转换为对话。喜欢刻意,把字雕琢成细腻精美的玉器。

      平实的口语化,也是宋词一大特性。任性流浪,追求自己的品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朝廷,文人与民间都能宽容,偏爱,追崇。

      激情,开拓,豪迈的越来越少。衰颓,怀旧,感伤的越来越多。整个时代气息弱下去了,盛世挽不回的人文氛围,愈来愈扎眼。

      北宋的后世正是这样,在怀古,唯美,感叹的情绪中,一步步过渡重现到南宋。

      9

      历史的巧合再现了。

      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北宋两帝被金国所俘,开启了偏安江南的南宋朝代。逆光的梦,为战争所破碎,一种痛彻心扉的散失与哀伤,渐渐蔓延滋长。

      家破国亡,苦心经营的宋词情感瓦解了。宋词处于过渡抟换之时,形式上阳刚与阴柔,没有高低之分。面向劫难,展现前所不同的感慨,从容自在吟唱之间。

      有的生命传承大时代的辽阔,发出豪迈阳刚之气。有的生命则游离在小小事件里,则发出低微的眷恋与徘徊。

      复杂的情感,触手可及。偏居江南,持续了抒情与婉约的风格。惜别中原,延续了那种呼唤的家国情怀。领悟生命的力量,总是在矛盾里拉扯,一副开花但不开心的样子。

      讲究还在,辞藻与矫饰也还在。

      10

      流寓南方的李清照,境遇孤苦。

      第一才女的感怀,心痛,愁绪,徜徉悠悠时空,婉约的风格跃然词上。所有的高贵,卑微,正直,卑劣,随时势而扫尽。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跃然胸腔。

      她的词,有点野,自辟途径,情辞慷慨,别是一家。没有女性的含蓄,不想什么掩饰甚至伪装。俏皮,率性,自由,渗透在词风里。

      剪不断的女性的柔肠,一寸愁千缕。倾吐心事,直接的白话,既精细,也激昂。生命的领悟,在两面中开阔。悲叹身世,直率的堆叠。几乎让人动情,打动心魂深处。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身旁无亲人,乱世的疾苦和对天下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11

      继续活着,可问但不可深究,茫茫叹息。

      一种在现实中受伤痛的慰藉,一种寻找,徘徊,彷徨,缠绵,眷恋的亡国心事,弥漫在南渡文化的诗词里。

      故国之思,生命的意义,还在失去汴梁的大背景里,透着没有国,没有家的流浪气氛。一片又一片肃杀,沉郁,凄凉,日渐沉重。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眼前只有战事带来的残破不堪,还有荒废与寒寂,连月亮都悲凉。眼前所有的山水,无能为力,都带上了愁绪与恨。

      倚仗听江声,小舟从此逝。只讲自己的心事,怀古怀旧,咏物或咏人,都有一种精致幽静、凄婉表白的画面感。

      抗金抗蒙的漫漫岁月里,岳飞、文天祥等孤独英雄,留下一些豪迈之词,表现出非凡的生命风范与悲壮情境,发出非常感人的力量,震撼千秋。

      12

      一直主战的辛弃疾,诗词有种旷世豪迈与壮阔的感觉。

      辛弃疾的词,向往北方的豪放和辽阔,甚至高昂的气质。即使赋闲时,生命力依然挥洒,眷恋沧桑的青春。

      他的词,悲壮与失败,与报国意愿的挫败感有关。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用生命与外界碰撞,力量却好沉重。

      他其实也有缠绵、深情的一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种别样的气魄油然而生。

      辛弃疾有着自己的痴迷,自己的追逐,自己生命中一直坚持的东西,把心怀的情结转成对这个世界的爱。

      晚年村居老人辛弃疾,习惯了江南吴语的安静生活。醉里挑灯看剑,继续在他的理想世界驰骋疆场。

      13

      300年的议和,北征,再和议,再北伐,积贫积弱。

      不壮的北宋,无院。不屈的南宋,亦无庭。壮士对峙淮水,临安的蟋蟀躺在墙根,时高吭,时气弱。为歌女填词,为那个幂秋而唱,为那抹孤烟而吟。

      朝政糜烂不堪,丟掉江山,也要哼叽叽。长一阙,短一句,凄凄切切烈烈!

      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被蒙军铁骑攻占,临安城30万兵民拼死抵抗,血流成河。不到4年,逃亡的宋朝末帝被大臣背着跳海而死,年仅8岁。海纳百川的崖山海,成为大宋的葬身之所。

      毁灭性的一击,令一截华夏辉煌,终于在宋词悠然的情怀里,渐渐隐去。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宋词小传

    2021-06-23 17:26:09

      张新平(湖北)

      一代宋词,熏陶万水千秋,亦醉亦有痛。

      ——题记

      1

      一代唐诗。遥感九天,触手可及,却高不可攀。

      一朝虚构,在五代十国的暴风骤雨中崩溃,渐行渐远。

      李后主,一代亡国之君。治国安邦失败了,却在诗词的残花败柳中游刃有余,颠覆了那个生死对拆的春花秋月。

      这是约定的云海,唐诗枯竭的征兆。正是长风浩荡时,宋词磅礴的源头。

      骑马,踏着飞舞的月光。醉生江南三千里,草木临风飘浮。亡国之殇,来不及细看,另一种角逐的已经开始。

      花瓣图,女人堆里成熟,是非憔悴了。几多无所谓的眷念,意外地癫狂,一个个如醉神附体。错置如此惊人。故国的典故走远了,载道的天真何时了?

      2

      公元960年,法则与秩序重现混沌。

      匡胤领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起赵宋江山。光在移动。冬去春来的潮汐,剪断了幻影,一波接一波。

      唐诗的水滴,冻死冰河里。醉梦破灭了,还不安分。周期是敏感的。万物生,也有隐蔽的狂喜与残忍。宋词大厦的屋檐,滴沥着鲜活的甘泉,大呼过瘾。

      一枚雪片。在长安的颓废中没落,竭尽,被忘却。一朵花蕾。却在汴梁的兴奋中旺盛,奔走,雀跃。

      家国感怀的音韵。一扫华丽之糜,在一江春水里奔涌昂然,固定的感觉被打破。风花情未了。疏解生命口语的错与对,变得无足轻重。

      月光朦胧胧。没有疆界,没有边际,抵达无所不及的领地。

      3

      宋词是安静的,从容的。

      宋朝却是积弱不振的时代。在辽、金、西夏的强悍围堵下,竟然生存300年。

      马蹄自然是踏花归去,才能引得蝴蝶流连了。内省的一种柔和,兼收并蓄。一人独钓,其余皆是空白。静观万物来来去去,气魄便在其中。

      杯酒释兵权,圣恩变轻了,是宋词的时代背景。

      进退不失据。雄壮是阳美的追求,细微的柔美更可爱。不做作。不刻意。不扭曲。宋词在率性中找到归宿。

      谁想在孤岛?吸口30亿年的清气,石缝的故事也难以言说。

      雅,或许有愧于重负。莽莽苍苍,在等候煎熬。

      4

      领略汴京四月天的模样,文人追着仙人,一片繁华落地。

      走在落花的小路上,感受翠叶藏莺的景象,牧笛吹不散初开的情窦,还有梧桐絮语。词的百万石块,围在一起,相互呼吸。对季节的冷热异变,视而不见。

      短珠帘隔燕,多愁善感在暗脸深处。人与自然在隔离中,领略生生死死之间的茫然。

      小小的平淡与体验,掌握在诗情画意里。征服青铜的大野心,平静下来了。红烛也好,夜雨也罢,还有罗汉与诗词,不刻意庄严。听觉,视觉,嗅觉,演绎变得有趣起来。

      一幅旷古的清明上河图。既有水的顺从,沉静,也有山的稳定,神气,还有溜达的幽灵,贼眉鼠眼的。

      5

      大宋曾经阔过,一派渐觉风光好的平静与喜悦。

      一位忧天下的独立独行者。貌似局外人的范公仲淹,流浪生死中,几起几落的有趣词人,孤傲地走过来。

      范公,多年镇守边关。他的边塞词,感慨亮亢中的苍茫,养分既焦虑又从容。既有长烟的肃杀与荒凉,还有戍边的悲壮与勤勉。

      大漠孤月,喝着一杯浊酒,诗里有说不尽的感伤,也有雄壮。

      以大见小,以小洞大。近精微情景,在深远辽阔中渐渐放大,良知耐人寻味。

      未酬的敬畏,想念英雄。他的词句,从不胆怯,可歌也可泣,却与北宋沉静的氛围不随合。煲贬,漂泊,孤零零,总是伴着他的左右。

      有一种忧。不会随波逐流,如万仞高山,落不下尘埃。

      6

      北宋的白天,是开阔静远的。

      夜晚,庭院深深,缠绵饱满。醉翁亭的花不语,一清如水。

      空读万卷书的负心人,深跪星辰里。那滴女人泪,何以入骨,何以入词?

      一截长城,却在灯火阑珊处。墙外,天涯之路,细水长流,无善无恶。墙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安分自如。

      喜欢从自己生命走出的北宋词人,崇尚颠覆阔叶,敢于与世俗不同。一切皆由天定,没有压迫感,可以自我得意,甚至有点另类放松的人生。

      守住门槛,升堂的鼓点沉默寡言。纯真的词变为玩物,一道道裂缝在蔓延。画景渐行渐远,离愁伤感更无法穷尽。

      借道王法,立言不立心。那个被仰望的北方壮士,被词韵蒙上绵绵的香粉。

      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代苏轼词风,脱颖而出,浩荡几千秋。他的诗词如行云流水,一扫当下的贵游文学之风,可豪迈,可深情,可忧伤。心和眼,告解空名虚身。

      苏轼的真性情,表里如一,驾驭起作品情操的精神性。不拘泥于小处,不会耽溺其中,不背负悟道者的那刻尊严。把自己缩小,意境方可广阔。一滴水的光芒,也能尽染万水千年。纵然跳跃,是他深情与浪漫的一体两面。

      苏轼的脱胎换骨,是牢狱后下放黄州。过去宋朝的苏轼死了。身临赤壁历史,走进三国的苏东坡活过来了。最难过、最辛苦的时候,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升华的时候。放逐,磨难,民间,开阔了其人生与词的意境。

      后期的苏东坡,无论在湖湘,还是岭南与海南,活出了自己。直接触碰生命的无常性,不因此而悲哀,沮丧,绝望。

      他建立了北宋的另一种豁达、开阔,令世界惊讶。

      8

      后期承平太久,好多宋词都丢失了魂。

      最繁华的宋朝,举国追崇淡与素。一叶遮目,生命刹那间的情感,都会转换为对话。喜欢刻意,把字雕琢成细腻精美的玉器。

      平实的口语化,也是宋词一大特性。任性流浪,追求自己的品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朝廷,文人与民间都能宽容,偏爱,追崇。

      激情,开拓,豪迈的越来越少。衰颓,怀旧,感伤的越来越多。整个时代气息弱下去了,盛世挽不回的人文氛围,愈来愈扎眼。

      北宋的后世正是这样,在怀古,唯美,感叹的情绪中,一步步过渡重现到南宋。

      9

      历史的巧合再现了。

      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北宋两帝被金国所俘,开启了偏安江南的南宋朝代。逆光的梦,为战争所破碎,一种痛彻心扉的散失与哀伤,渐渐蔓延滋长。

      家破国亡,苦心经营的宋词情感瓦解了。宋词处于过渡抟换之时,形式上阳刚与阴柔,没有高低之分。面向劫难,展现前所不同的感慨,从容自在吟唱之间。

      有的生命传承大时代的辽阔,发出豪迈阳刚之气。有的生命则游离在小小事件里,则发出低微的眷恋与徘徊。

      复杂的情感,触手可及。偏居江南,持续了抒情与婉约的风格。惜别中原,延续了那种呼唤的家国情怀。领悟生命的力量,总是在矛盾里拉扯,一副开花但不开心的样子。

      讲究还在,辞藻与矫饰也还在。

      10

      流寓南方的李清照,境遇孤苦。

      第一才女的感怀,心痛,愁绪,徜徉悠悠时空,婉约的风格跃然词上。所有的高贵,卑微,正直,卑劣,随时势而扫尽。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跃然胸腔。

      她的词,有点野,自辟途径,情辞慷慨,别是一家。没有女性的含蓄,不想什么掩饰甚至伪装。俏皮,率性,自由,渗透在词风里。

      剪不断的女性的柔肠,一寸愁千缕。倾吐心事,直接的白话,既精细,也激昂。生命的领悟,在两面中开阔。悲叹身世,直率的堆叠。几乎让人动情,打动心魂深处。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身旁无亲人,乱世的疾苦和对天下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11

      继续活着,可问但不可深究,茫茫叹息。

      一种在现实中受伤痛的慰藉,一种寻找,徘徊,彷徨,缠绵,眷恋的亡国心事,弥漫在南渡文化的诗词里。

      故国之思,生命的意义,还在失去汴梁的大背景里,透着没有国,没有家的流浪气氛。一片又一片肃杀,沉郁,凄凉,日渐沉重。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眼前只有战事带来的残破不堪,还有荒废与寒寂,连月亮都悲凉。眼前所有的山水,无能为力,都带上了愁绪与恨。

      倚仗听江声,小舟从此逝。只讲自己的心事,怀古怀旧,咏物或咏人,都有一种精致幽静、凄婉表白的画面感。

      抗金抗蒙的漫漫岁月里,岳飞、文天祥等孤独英雄,留下一些豪迈之词,表现出非凡的生命风范与悲壮情境,发出非常感人的力量,震撼千秋。

      12

      一直主战的辛弃疾,诗词有种旷世豪迈与壮阔的感觉。

      辛弃疾的词,向往北方的豪放和辽阔,甚至高昂的气质。即使赋闲时,生命力依然挥洒,眷恋沧桑的青春。

      他的词,悲壮与失败,与报国意愿的挫败感有关。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用生命与外界碰撞,力量却好沉重。

      他其实也有缠绵、深情的一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种别样的气魄油然而生。

      辛弃疾有着自己的痴迷,自己的追逐,自己生命中一直坚持的东西,把心怀的情结转成对这个世界的爱。

      晚年村居老人辛弃疾,习惯了江南吴语的安静生活。醉里挑灯看剑,继续在他的理想世界驰骋疆场。

      13

      300年的议和,北征,再和议,再北伐,积贫积弱。

      不壮的北宋,无院。不屈的南宋,亦无庭。壮士对峙淮水,临安的蟋蟀躺在墙根,时高吭,时气弱。为歌女填词,为那个幂秋而唱,为那抹孤烟而吟。

      朝政糜烂不堪,丟掉江山,也要哼叽叽。长一阙,短一句,凄凄切切烈烈!

      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被蒙军铁骑攻占,临安城30万兵民拼死抵抗,血流成河。不到4年,逃亡的宋朝末帝被大臣背着跳海而死,年仅8岁。海纳百川的崖山海,成为大宋的葬身之所。

      毁灭性的一击,令一截华夏辉煌,终于在宋词悠然的情怀里,渐渐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