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母亲的炊烟

    2021-12-22 15:25:38

      范宝琛(山东)

      儿时的记忆里,每当幕落的黄昏染红晚霞,归鸟闪动的翅膀在啼鸣声中一闪而过,故乡的村落里就会不约而同升起袅袅炊烟,弥漫的香甜味揉进炊烟里随风飘散。那时候,母亲会拴一条围裙跑到大街上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躲藏的角落里窜跳出来,乖巧地跟随母亲回家。

      屋子里,锅灶里的柴草还在噼里啪啦燃烧着,跳动的火焰映照着父亲黝黑的脸庞。父亲憨笑着掐灭指缝间的烟头,弯腰弹落裤腿上的泥土。大铁锅“咕嘟咕嘟”哼唱着沉闷的调子,氤氲的热气透过锅盖的缝隙散冒出来,屋子里顿时多了些朦胧的气息。

      我使劲地吸着鼻子,肚子里的“馋虫”变得不安分了。加了猪肉的白菜炖粉条盛在大瓷盆里,闪耀着亮晶晶的光泽。我掰碎了玉米面饼子扔进碗里,吧嗒着嘴吃得满口流油。

      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不仅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做饭烧菜更是出了名的巧手,母亲烧制的“铁锅饼子炖鱼”总也吃不够。

      母亲做饭是有讲究的。烧火,要么温柔得像一个恬静的少女,羞答答地扔几棵麦秸草在锅灶里,泛起的火苗如同流星般稍纵即逝。有时候,母亲烧火的节奏粗手大脚,燃着了玉米秸再扔几根木棍子,拉动着风箱呼呼作响,一会儿功夫屋子里烟雾缭绕。

      铁锅炖鱼,靠的是配料和手艺,大铁锅壁上贴一圈玉米面饼子,蘸着汤汁吃起来才算过瘾。

      母亲提前将鱼收拾干净了,佐以油盐酱醋腌渍一阵子。等到猪油在大铁锅里泛起油花,才小心捏着鱼尾,让鱼在油锅里打个滚,一股脑置入八角、花椒、葱蒜姜等调味品,倒入适量清水后,立刻进入烀饼子环节。烀饼子,得等到铁锅烧热了。火急了,饼子焦糊失去食欲。火慢了,饼子粘不住容易滑锅。这时候,母亲俨然一副大厨的模样,一边催促父亲再加一把火,一边熟练地捞起一团玉米糊糊掂在掌心里倒来倒去,瞅准了,挥动胳膊将玉米糊糊甩向大铁锅,一个圆圆的大饼子稳妥地粘附在铁锅内壁,一个个挨着肩膀整齐排列着。一切妥当了,母亲再小心地用锅铲翻动几下鱼,抓几把红糖扔进去,最后盖严了锅盖炖煮。

      此时,父亲俨然完成了“打下手”任务,颇为默契地躲向一边。接下来,母亲开始烧火。母亲烧火的节奏时急时缓,还时不时地竖起耳朵听一下锅里的“呼哧”声。等到声音变沉闷了,母亲开始放慢手脚,悠哉地挑弄着炉灶里的柴火。

      火逐渐减弱了,再慢慢煨上几分钟。掀开锅盖,一股香浓的味道扑面而来,饱满的玉米面饼子微微裂开一道口子,露出金灿灿的玉米渣粒儿,瞧上去金黄松软,丝毫没有糊锅的痕迹,咬一口香喷喷、甜丝丝的。

      炖熟了的红烧鱼落进大瓷盘里,上面撒几片葱花和香菜末,再浇上些粘稠的汤汁儿,琥珀般诱人的色彩一下子挑起胃口。母亲拣几块厚实的鱼肉,去掉刺塞进我碗里,再递一个香喷喷的玉米面饼子,我埋着头就着大块的鱼肉吃得大汗淋漓。

      长大后,距离母亲远了,时常梦见故乡老家房顶上升起的炊烟。好几次临近家门,却如同孩子般站在故乡的黄昏里,默默眺望着村落里升腾的炊烟,仿佛望见母亲守在锅灶前忙碌的身影。屋顶上飘起的炊烟像母亲挥动的手臂,呼唤着漂泊的游子归来的脚步。

      我蓦然间读懂了炊烟。那一缕炊烟,是一段思念的情结,也是一缕剪不断的乡愁。母亲烧制的铁锅饼子炖鱼一直成为记忆中最期盼的美食,她烧制的每一道家常饭菜都让童年感受到成长的味道,那是母亲最淳朴的爱,陪着我品味贫穷日子里平淡的幸福。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母亲的炊烟

    2021-12-22 15:25:38

      范宝琛(山东)

      儿时的记忆里,每当幕落的黄昏染红晚霞,归鸟闪动的翅膀在啼鸣声中一闪而过,故乡的村落里就会不约而同升起袅袅炊烟,弥漫的香甜味揉进炊烟里随风飘散。那时候,母亲会拴一条围裙跑到大街上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躲藏的角落里窜跳出来,乖巧地跟随母亲回家。

      屋子里,锅灶里的柴草还在噼里啪啦燃烧着,跳动的火焰映照着父亲黝黑的脸庞。父亲憨笑着掐灭指缝间的烟头,弯腰弹落裤腿上的泥土。大铁锅“咕嘟咕嘟”哼唱着沉闷的调子,氤氲的热气透过锅盖的缝隙散冒出来,屋子里顿时多了些朦胧的气息。

      我使劲地吸着鼻子,肚子里的“馋虫”变得不安分了。加了猪肉的白菜炖粉条盛在大瓷盆里,闪耀着亮晶晶的光泽。我掰碎了玉米面饼子扔进碗里,吧嗒着嘴吃得满口流油。

      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不仅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做饭烧菜更是出了名的巧手,母亲烧制的“铁锅饼子炖鱼”总也吃不够。

      母亲做饭是有讲究的。烧火,要么温柔得像一个恬静的少女,羞答答地扔几棵麦秸草在锅灶里,泛起的火苗如同流星般稍纵即逝。有时候,母亲烧火的节奏粗手大脚,燃着了玉米秸再扔几根木棍子,拉动着风箱呼呼作响,一会儿功夫屋子里烟雾缭绕。

      铁锅炖鱼,靠的是配料和手艺,大铁锅壁上贴一圈玉米面饼子,蘸着汤汁吃起来才算过瘾。

      母亲提前将鱼收拾干净了,佐以油盐酱醋腌渍一阵子。等到猪油在大铁锅里泛起油花,才小心捏着鱼尾,让鱼在油锅里打个滚,一股脑置入八角、花椒、葱蒜姜等调味品,倒入适量清水后,立刻进入烀饼子环节。烀饼子,得等到铁锅烧热了。火急了,饼子焦糊失去食欲。火慢了,饼子粘不住容易滑锅。这时候,母亲俨然一副大厨的模样,一边催促父亲再加一把火,一边熟练地捞起一团玉米糊糊掂在掌心里倒来倒去,瞅准了,挥动胳膊将玉米糊糊甩向大铁锅,一个圆圆的大饼子稳妥地粘附在铁锅内壁,一个个挨着肩膀整齐排列着。一切妥当了,母亲再小心地用锅铲翻动几下鱼,抓几把红糖扔进去,最后盖严了锅盖炖煮。

      此时,父亲俨然完成了“打下手”任务,颇为默契地躲向一边。接下来,母亲开始烧火。母亲烧火的节奏时急时缓,还时不时地竖起耳朵听一下锅里的“呼哧”声。等到声音变沉闷了,母亲开始放慢手脚,悠哉地挑弄着炉灶里的柴火。

      火逐渐减弱了,再慢慢煨上几分钟。掀开锅盖,一股香浓的味道扑面而来,饱满的玉米面饼子微微裂开一道口子,露出金灿灿的玉米渣粒儿,瞧上去金黄松软,丝毫没有糊锅的痕迹,咬一口香喷喷、甜丝丝的。

      炖熟了的红烧鱼落进大瓷盘里,上面撒几片葱花和香菜末,再浇上些粘稠的汤汁儿,琥珀般诱人的色彩一下子挑起胃口。母亲拣几块厚实的鱼肉,去掉刺塞进我碗里,再递一个香喷喷的玉米面饼子,我埋着头就着大块的鱼肉吃得大汗淋漓。

      长大后,距离母亲远了,时常梦见故乡老家房顶上升起的炊烟。好几次临近家门,却如同孩子般站在故乡的黄昏里,默默眺望着村落里升腾的炊烟,仿佛望见母亲守在锅灶前忙碌的身影。屋顶上飘起的炊烟像母亲挥动的手臂,呼唤着漂泊的游子归来的脚步。

      我蓦然间读懂了炊烟。那一缕炊烟,是一段思念的情结,也是一缕剪不断的乡愁。母亲烧制的铁锅饼子炖鱼一直成为记忆中最期盼的美食,她烧制的每一道家常饭菜都让童年感受到成长的味道,那是母亲最淳朴的爱,陪着我品味贫穷日子里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