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人性之光拨响时代的琴弦

    2022-02-11 21:54:29

      王应槐

      读冯啸波新作诗文集《酒醉的探戈》,我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如耀眼的光芒般,那一行行热烈迸溅的文字总是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的心底,好似长江之水奔流而过,忽而波澜壮阔,忽而浪花轻盈,沉浸于激动与遐思之中。

      此刻,面对冯啸波的《酒醉的探戈》,感慨万端。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啊!在年复一年的桃红柳绿与雨雪风霜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变老了。满脸皱纹,精力不济,记忆衰退。虽然冯啸波比之我来,练家子出身,而今,依然身板硬朗、脚步稳健,但毕竟70多岁了,该如叶芝所说的在火炉旁“打盹”的模样了。因此,我常常想,作为诗歌爱好者,已经公开出版了《爱的囚徒》《啸波诗选》《酒胆诗魂》三部诗集,况且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完全能聊以自慰,“收手”安享余下的生命时光了。但谁也想不到,冯啸波竟给我们以巨大的惊喜,又出书了,而且出手不凡,还是诗文集。

      概括来说,冯啸波的前三部诗集,主要再现的是作者浪漫洋溢的青春风景和雄关漫道的中年凯歌,在俯地仰天中追求美的艺术表达,其创造的独特的审美意境,如《诗经·采薇》所描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人的心灵有一种震颤而温暖的感觉。

      经过岁月的长久沉淀,《酒醉的探戈》比之于作者的前三部诗集,除了坚持之前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美好的社会愿景,视野更加宽阔,想象更加丰富,境界更加高尚。在内容的表达上,作者毫不避讳,以亮丽峻峭的诗行,撞击人生的坎坷,直面时代的冷暖。更注重主观思想的表达与良好社会效果。纵观《酒醉的探戈》,作者的选材和写作姿势主要集中在人、地、酒三个方面,以此浓墨重彩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兴趣及其审美价值观。

      近年来,作者随着年岁的增长,反而摒弃了之前喜欢的“蜗居”生活,爱上了云游旅行,在迢迢步履中常常驻足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人物。如《重庆涂山氏雕像前》:莺飞草长的四月/在南岸塗山氏塑像前/黄桷垭的每一片黄桷树落叶/都是心灵金色的太阳。作者就地取材以黄桷树叶的意象,比喻大禹治水和大禹之妻涂山氏对他治水的坚定支持,热烈歌颂为民造福者。《端午——屈原》《在白居易墓与雕塑前》《海南儋州忆苏东坡》《镇远——忆林则徐》等,神采奕奕,不仅激起我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其中人物的道德人品,更让我们在沉思中升起浓浓的敬意。

      作者对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物也是油生敬意。在湘西,作者拜谒了沈从文的故居。因此写下长诗《沈从文诞辰116周年祭》,此诗系作者步入诗歌殿堂以来所创作的诗歌中最长的一首诗。作者以诗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乡下人沈从文湘西闯荡进北平”以来坎坷激扬的一生。细腻地描绘了沈从文的创作思想、人生道路、文学成就、道德之美,盛赞“边城不死/沈从文大师永生”。

      作者还把镜头对准那些充满魅力的山川形胜上。作者的这些诗歌,悠扬婉转,或象征或寓意,深含思想情感之美。如《滇池海埂大堤上》:天蓝/海蓝/滇池海埂大堤上/一群群起落飞翔的红嘴海鸥/与游人零距离。海天一色,蔚蓝洁净,没有红尘喧嚣,无城市污染,再加上“与游人零距离”的海鸥,多么和谐的景致,多么美妙的世界!

      冯啸波是一个极富现实感和社会责任的诗人。他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反映脱贫攻坚也是其诗文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地处泸州南缘的乌蒙山区,曾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作者多次深入乌蒙山区陡峭的河谷、茫茫的森林,对精准扶贫中乌蒙山区的发展变化,喜不自胜,因而写下了系列扶贫诗歌。诗句朴素,通俗易懂,乌蒙山区的脱贫致富、人民的勤劳善良、美丽的新农村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无疑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由此,让我们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歌唱伟大的祖国和灿烂的时代!

      作为泸州人,生在酒城,酒,是绕不开的话题,生活中总会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啸波青年时期在外闯荡,因思念故乡,回到泸州,也许是命运使然,与酒相遇,担任“金不换”酒厂的厂长,从此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对酒的深刻了解,作者的“酒诗”与众不同,总是联姻现实,充满社会意义。他构思巧妙,把地处分水场的精圣酒庄与享誉海内外的油纸伞自然连接起来,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升起无限的豪气。

      任何事物,只要能存在并且发出光亮,就有它向好美丽的理由,冯啸波的诗歌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找出千条理由,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冯啸波对诗歌执着的一生的爱,而这种爱并非是卿卿我我、风花雪月的,而是把诗歌置于时代大潮、纷繁的社会现实中,从中表达自己对现实、对人生的种种感慨——或歌颂、或鞭笞,用人性之光,拨响时代壮丽的琴弦!

      冯啸波一路走来,无论风雨,执着前行,正如其在《石斛及其它》一诗中所说:在石头上生长/在石头上开花/在石头上繁衍。坚韧的精神,蓬勃的激情,绽放的生命,他的人性之光拨响了时代的琴弦,这正是冯啸波其人其诗给予我最深刻印象。

      (作者系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人性之光拨响时代的琴弦

    2022-02-11 21:54:29

      王应槐

      读冯啸波新作诗文集《酒醉的探戈》,我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如耀眼的光芒般,那一行行热烈迸溅的文字总是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的心底,好似长江之水奔流而过,忽而波澜壮阔,忽而浪花轻盈,沉浸于激动与遐思之中。

      此刻,面对冯啸波的《酒醉的探戈》,感慨万端。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啊!在年复一年的桃红柳绿与雨雪风霜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变老了。满脸皱纹,精力不济,记忆衰退。虽然冯啸波比之我来,练家子出身,而今,依然身板硬朗、脚步稳健,但毕竟70多岁了,该如叶芝所说的在火炉旁“打盹”的模样了。因此,我常常想,作为诗歌爱好者,已经公开出版了《爱的囚徒》《啸波诗选》《酒胆诗魂》三部诗集,况且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完全能聊以自慰,“收手”安享余下的生命时光了。但谁也想不到,冯啸波竟给我们以巨大的惊喜,又出书了,而且出手不凡,还是诗文集。

      概括来说,冯啸波的前三部诗集,主要再现的是作者浪漫洋溢的青春风景和雄关漫道的中年凯歌,在俯地仰天中追求美的艺术表达,其创造的独特的审美意境,如《诗经·采薇》所描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人的心灵有一种震颤而温暖的感觉。

      经过岁月的长久沉淀,《酒醉的探戈》比之于作者的前三部诗集,除了坚持之前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美好的社会愿景,视野更加宽阔,想象更加丰富,境界更加高尚。在内容的表达上,作者毫不避讳,以亮丽峻峭的诗行,撞击人生的坎坷,直面时代的冷暖。更注重主观思想的表达与良好社会效果。纵观《酒醉的探戈》,作者的选材和写作姿势主要集中在人、地、酒三个方面,以此浓墨重彩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兴趣及其审美价值观。

      近年来,作者随着年岁的增长,反而摒弃了之前喜欢的“蜗居”生活,爱上了云游旅行,在迢迢步履中常常驻足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人物。如《重庆涂山氏雕像前》:莺飞草长的四月/在南岸塗山氏塑像前/黄桷垭的每一片黄桷树落叶/都是心灵金色的太阳。作者就地取材以黄桷树叶的意象,比喻大禹治水和大禹之妻涂山氏对他治水的坚定支持,热烈歌颂为民造福者。《端午——屈原》《在白居易墓与雕塑前》《海南儋州忆苏东坡》《镇远——忆林则徐》等,神采奕奕,不仅激起我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其中人物的道德人品,更让我们在沉思中升起浓浓的敬意。

      作者对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物也是油生敬意。在湘西,作者拜谒了沈从文的故居。因此写下长诗《沈从文诞辰116周年祭》,此诗系作者步入诗歌殿堂以来所创作的诗歌中最长的一首诗。作者以诗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乡下人沈从文湘西闯荡进北平”以来坎坷激扬的一生。细腻地描绘了沈从文的创作思想、人生道路、文学成就、道德之美,盛赞“边城不死/沈从文大师永生”。

      作者还把镜头对准那些充满魅力的山川形胜上。作者的这些诗歌,悠扬婉转,或象征或寓意,深含思想情感之美。如《滇池海埂大堤上》:天蓝/海蓝/滇池海埂大堤上/一群群起落飞翔的红嘴海鸥/与游人零距离。海天一色,蔚蓝洁净,没有红尘喧嚣,无城市污染,再加上“与游人零距离”的海鸥,多么和谐的景致,多么美妙的世界!

      冯啸波是一个极富现实感和社会责任的诗人。他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反映脱贫攻坚也是其诗文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地处泸州南缘的乌蒙山区,曾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作者多次深入乌蒙山区陡峭的河谷、茫茫的森林,对精准扶贫中乌蒙山区的发展变化,喜不自胜,因而写下了系列扶贫诗歌。诗句朴素,通俗易懂,乌蒙山区的脱贫致富、人民的勤劳善良、美丽的新农村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无疑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由此,让我们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歌唱伟大的祖国和灿烂的时代!

      作为泸州人,生在酒城,酒,是绕不开的话题,生活中总会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冯啸波青年时期在外闯荡,因思念故乡,回到泸州,也许是命运使然,与酒相遇,担任“金不换”酒厂的厂长,从此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对酒的深刻了解,作者的“酒诗”与众不同,总是联姻现实,充满社会意义。他构思巧妙,把地处分水场的精圣酒庄与享誉海内外的油纸伞自然连接起来,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升起无限的豪气。

      任何事物,只要能存在并且发出光亮,就有它向好美丽的理由,冯啸波的诗歌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找出千条理由,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冯啸波对诗歌执着的一生的爱,而这种爱并非是卿卿我我、风花雪月的,而是把诗歌置于时代大潮、纷繁的社会现实中,从中表达自己对现实、对人生的种种感慨——或歌颂、或鞭笞,用人性之光,拨响时代壮丽的琴弦!

      冯啸波一路走来,无论风雨,执着前行,正如其在《石斛及其它》一诗中所说:在石头上生长/在石头上开花/在石头上繁衍。坚韧的精神,蓬勃的激情,绽放的生命,他的人性之光拨响了时代的琴弦,这正是冯啸波其人其诗给予我最深刻印象。

      (作者系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