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一歌一行是故乡 ——读苗勇长篇传记文学 《晏阳初》 有感

    2022-04-01 14:29:21

      刘甚甫(四川成都)

      于外地人而言,说起巴中,能知道的,或者能想起的,往往是那一脉横亘川陕之间的大巴山。因旅游业日渐兴隆,光雾山红叶、诺水河溶洞群随之驰名,巴中也有了自己的标签。

      一个地方,之所以被人神往,大约离不了几个必备的要素——独特的人文,绝妙的风景,享誉四海的人物等等。其中,顶级名人是最有效的传播捷径。比如孔子之于曲阜,阖闾之于苏州,屈原之于秭归,李太白之于江油,苏东坡之于眉山等等。

      除革命年代的大巴山根据地以外,偏处秦巴一隅的巴中或巴中人,几乎从未登上过任何历史时期的中心舞台。

      作为巴中人,我也曾极尽所能,于各类典藉中,苦苦搜寻巴中人的身影。但有名有姓的,几乎都是因种种原因暂居于此的外地人。比如后汉时期的张鲁、张飞,唐太子李贤,巴州刺使严武,集州刺使苏味道,晚唐壁州刺使王建等。他们都是过客,他们的功业与名望,或者人生最高光的时期,都不属于这里。

      由此看来,巴中只有那一面红叶如染的光雾山,以及洞穴密布的诺水河,再加上南龛坡的摩崖造像了。但何处无红叶,何处无洞穴!即使摩崖造像,也比不过同样以此闻名于世的敦煌、云岗、龙门乃至近在数百里外的大足。

      然而,巴中并非没有享誉海内外的名人。平昌县的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巴州区的晏阳初,乃世界最顶级的平民教肓家。刘伯坚烈士为中国革命捐躯而英年早逝,晏阳初寿及百岁,获誊寰宇,却几乎鲜为人知。

      以革命的方式,摧毁那个暗无天日的旧世界,从而建立新秩序,是刘伯坚践行的理想。以开愚化人,拯救那些在贫困、蒙昧中世代挣扎的穷苦人,是晏阳初始终如一的追求。

      一个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先锋,一个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典范。尤其晏阳初,始于乡土,远及异邦,最终成为普惠平民世界的拓荒者。

      几乎出于种种故意,晏阳初却被最该记取的我们,一次次选择了遗忘。而这部四十五万余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总算替巴中,替中国,替世界,替所有已经或正在享有平等教育的人们,还清了这笔拖欠已久的宿债。

      我相信,作为巴中人,作家苗勇创作这部作品,一定有自己的目的和理由。比如代巴中人晏阳初立传,使其从时间的深渊里表而出之;为故乡描画一张亮丽的名帖,使其在世人面前,获得应有的追慕;乡思所致,必须写而成书等等。但从字里行间,我能看到的,却更多是不平和抗议。

      但苗勇到底是一个功力深厚的作家,他把自己的情绪,完全隐入文字背后,把所有自己想说的话,全部交给晏阳初本人,从容不迫,缓急有度。这是一部贯穿晏阳初一生的大作,起于降生之初,终于驾鹤西去。包括随父习村书,继而就读教会学堂;青年时期转道香港、美国,入读圣保罗学院、耶鲁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教育秘书身份,由美至法兰西,服务于滞留于此的二十余万华工,由此开启了毕一生之力的平民教育事业;一九二零年回国,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先后于湖南、河北等地,广泛开展平民教育及乡村改造;尔后辗转于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世界各地,向全球推广已于本土取得巨大成功的平民教育,最终获誉“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时间跨度一百年。这是属于晏阳初的百年史,更是世界平民教育的百年史。在这一百年中,两次大战,使世界格局一再重构,文明与野蛮,战争与和平交相更迭。而晏阳初所深爱的祖国,也经历了种种剧变——从清王朝瓦解,到民国诞生,到抗日战争爆发,再到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间,破与立的较量,战与和的争执,从毁灭到再生的痛楚,无不酣畅淋漓,也造就了无数领一时风骚的英雄。但晏阳初是个例外,他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看到了一条一劳永逸的可行之路,那就是平民教育。他避开连天烽火,于无声之处,行无声之实。

      教育是人从蒙昧到开化、从野蛮到文明、从冲动到冷静、从对抗到和解的最切实的途径。于是他以最柔软的方式,组织、参与到最根本的革命中去。

      作家初读此作,我最大的疑惑,是苗勇如何找到晏阳初这个巴山儿子的精神密码;或者,在百年如一日的坚守中,晏阳初的内在动力来自何处。诚然,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以教化人的人文理想,或能解释晏阳初的初衷。但对于人来说,一百年何其漫长,何况平民教育是最平凡、最无功利可言的事业。那么,他所赖以生长的那方山水,到底赋予了他怎样的品格?

      当读到晏阳初徒步往保宁府天道学堂就读,路遇劫匪,被在同一条路上负重前行的背二哥解救时,我悬着的心放下了。 背二哥即背夫,是巴山一带的特殊群体,自古以来,他们背负沉重的货物,往来于悬崖峭壁之上,行止于风雨畏途之间。负重行走,是他们的宿命,不悔不怨,是他们的品性。

      通江河,南江河

      我是巴山背二哥

      太阳送我上巴山

      月亮送我过巴河

      ……

      这是晏阳初自小耳熟能详,只属于巴山背二哥的歌谣。这大约是符号学意义上的借喻,这个借喻不必也勿需经常出现,但却无处不在。晏阳初背负的是平民教育世界化的理想,他从故乡出发,晓行夜宿,风雨无阻,最终走完了一百年的历程,所到之处桃李芬芳。

      而作家苗勇,也在背二哥的声腔里出发,背负的是代先贤立传的重任。他在哀而不怨、苦而不恨的音律里开始,也在同样的节奏里到达终点。疾徐有度,起伏有致,转承变换得心应手,是《晏阳初》这部优秀巨著的最大特质。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一歌一行是故乡 ——读苗勇长篇传记文学 《晏阳初》 有感

    2022-04-01 14:29:21

      刘甚甫(四川成都)

      于外地人而言,说起巴中,能知道的,或者能想起的,往往是那一脉横亘川陕之间的大巴山。因旅游业日渐兴隆,光雾山红叶、诺水河溶洞群随之驰名,巴中也有了自己的标签。

      一个地方,之所以被人神往,大约离不了几个必备的要素——独特的人文,绝妙的风景,享誉四海的人物等等。其中,顶级名人是最有效的传播捷径。比如孔子之于曲阜,阖闾之于苏州,屈原之于秭归,李太白之于江油,苏东坡之于眉山等等。

      除革命年代的大巴山根据地以外,偏处秦巴一隅的巴中或巴中人,几乎从未登上过任何历史时期的中心舞台。

      作为巴中人,我也曾极尽所能,于各类典藉中,苦苦搜寻巴中人的身影。但有名有姓的,几乎都是因种种原因暂居于此的外地人。比如后汉时期的张鲁、张飞,唐太子李贤,巴州刺使严武,集州刺使苏味道,晚唐壁州刺使王建等。他们都是过客,他们的功业与名望,或者人生最高光的时期,都不属于这里。

      由此看来,巴中只有那一面红叶如染的光雾山,以及洞穴密布的诺水河,再加上南龛坡的摩崖造像了。但何处无红叶,何处无洞穴!即使摩崖造像,也比不过同样以此闻名于世的敦煌、云岗、龙门乃至近在数百里外的大足。

      然而,巴中并非没有享誉海内外的名人。平昌县的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巴州区的晏阳初,乃世界最顶级的平民教肓家。刘伯坚烈士为中国革命捐躯而英年早逝,晏阳初寿及百岁,获誊寰宇,却几乎鲜为人知。

      以革命的方式,摧毁那个暗无天日的旧世界,从而建立新秩序,是刘伯坚践行的理想。以开愚化人,拯救那些在贫困、蒙昧中世代挣扎的穷苦人,是晏阳初始终如一的追求。

      一个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先锋,一个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典范。尤其晏阳初,始于乡土,远及异邦,最终成为普惠平民世界的拓荒者。

      几乎出于种种故意,晏阳初却被最该记取的我们,一次次选择了遗忘。而这部四十五万余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总算替巴中,替中国,替世界,替所有已经或正在享有平等教育的人们,还清了这笔拖欠已久的宿债。

      我相信,作为巴中人,作家苗勇创作这部作品,一定有自己的目的和理由。比如代巴中人晏阳初立传,使其从时间的深渊里表而出之;为故乡描画一张亮丽的名帖,使其在世人面前,获得应有的追慕;乡思所致,必须写而成书等等。但从字里行间,我能看到的,却更多是不平和抗议。

      但苗勇到底是一个功力深厚的作家,他把自己的情绪,完全隐入文字背后,把所有自己想说的话,全部交给晏阳初本人,从容不迫,缓急有度。这是一部贯穿晏阳初一生的大作,起于降生之初,终于驾鹤西去。包括随父习村书,继而就读教会学堂;青年时期转道香港、美国,入读圣保罗学院、耶鲁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教育秘书身份,由美至法兰西,服务于滞留于此的二十余万华工,由此开启了毕一生之力的平民教育事业;一九二零年回国,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先后于湖南、河北等地,广泛开展平民教育及乡村改造;尔后辗转于菲律宾、加纳、哥伦比亚等世界各地,向全球推广已于本土取得巨大成功的平民教育,最终获誉“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时间跨度一百年。这是属于晏阳初的百年史,更是世界平民教育的百年史。在这一百年中,两次大战,使世界格局一再重构,文明与野蛮,战争与和平交相更迭。而晏阳初所深爱的祖国,也经历了种种剧变——从清王朝瓦解,到民国诞生,到抗日战争爆发,再到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间,破与立的较量,战与和的争执,从毁灭到再生的痛楚,无不酣畅淋漓,也造就了无数领一时风骚的英雄。但晏阳初是个例外,他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看到了一条一劳永逸的可行之路,那就是平民教育。他避开连天烽火,于无声之处,行无声之实。

      教育是人从蒙昧到开化、从野蛮到文明、从冲动到冷静、从对抗到和解的最切实的途径。于是他以最柔软的方式,组织、参与到最根本的革命中去。

      作家初读此作,我最大的疑惑,是苗勇如何找到晏阳初这个巴山儿子的精神密码;或者,在百年如一日的坚守中,晏阳初的内在动力来自何处。诚然,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以教化人的人文理想,或能解释晏阳初的初衷。但对于人来说,一百年何其漫长,何况平民教育是最平凡、最无功利可言的事业。那么,他所赖以生长的那方山水,到底赋予了他怎样的品格?

      当读到晏阳初徒步往保宁府天道学堂就读,路遇劫匪,被在同一条路上负重前行的背二哥解救时,我悬着的心放下了。 背二哥即背夫,是巴山一带的特殊群体,自古以来,他们背负沉重的货物,往来于悬崖峭壁之上,行止于风雨畏途之间。负重行走,是他们的宿命,不悔不怨,是他们的品性。

      通江河,南江河

      我是巴山背二哥

      太阳送我上巴山

      月亮送我过巴河

      ……

      这是晏阳初自小耳熟能详,只属于巴山背二哥的歌谣。这大约是符号学意义上的借喻,这个借喻不必也勿需经常出现,但却无处不在。晏阳初背负的是平民教育世界化的理想,他从故乡出发,晓行夜宿,风雨无阻,最终走完了一百年的历程,所到之处桃李芬芳。

      而作家苗勇,也在背二哥的声腔里出发,背负的是代先贤立传的重任。他在哀而不怨、苦而不恨的音律里开始,也在同样的节奏里到达终点。疾徐有度,起伏有致,转承变换得心应手,是《晏阳初》这部优秀巨著的最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