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奔赴 至情至性至理至美 ——读李铣诗集《赴永远的远》

    2022-04-13 09:40:20

      陈小平(四川)


      捧读李铣先生的诗集《赴永远的远》,从他自然、朴素的诗句中,我体味着一种“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的心绪;一种“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的情绪;一种“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诗绪;一种“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愁绪。我揣测着给人第一印象平和、谦逊,第二、第三、第N次印象都是平和、谦逊的李铣,何以有如此至情、至性、至理、至美的浓情诗意、人文情怀?在他的诗集里,如他自序所说:“任何作品皆发乎于心于情于理,从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意图引导自己加深对人间之爱、世间之美、社会之善以及人生、人性、生命、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与探求。”这让人想起一句老话:所有景语皆情语。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思想文化的变迁、发展,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和自媒体的普及,当代诗歌创作受到了各种元素的冲击,语境复杂化、表现低俗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只有少数坚持诗性原则而又敏感的诗人,才会在喧嚣、浮华的诗歌名利场中保持警觉,永远坚持情感、生命和记忆的鲜活与温热,李铣便是一位这样的诗人:他以生命写诗,或以诗写生命。这部诗集用真挚的笔触、朴素的诗语,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友一样,给我们讲述着他平凡而富有诗意的过往:“这是怎么样的爱/每一个细胞都跳动活跃/每一根血管都如江河奔流/每一滴水分,连同骨头/都在燃烧”,读着这些滚烫的情话,我们仿佛也回到了恋爱的现场,正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轻松地来,又轻松地去/连头发尖尖都是轻松/人心不是肉体,野花也可采撷”,这分明是里尔克的感慨:“慢慢地走,欣赏啊”人生有那么多美景,还有诗和远方,为什么不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呢?“欲望真正开始苏醒/雨后,我在山顶看旌旗飘舞/各莫寺的师傅和钟声来了/灵魂安歇,又或者不安”,人到中年,不惑之惑,仿佛我们又成为了一支“会思考的芦苇”;“吾乃凡夫俗子/战胜自我,享受悲欣/就是圆满功德”,人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人到中年,半生沉浮,是时候考虑荣与辱、灵与肉、生与死了……

      李铣这部诗集,与其说记录的是他心灵跋涉和情感流浪的历程,不如说是六零后整整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和集体记忆。118首诗,几乎触及到了李铣半世人生所有最重要的方面:亲情、友情、爱情;青春与朋友、故乡与他乡、诗歌与远方。

      因此,李铣的诗歌是朴素的,至情至性的。朴素原是生活的底色,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人能够持有的稳重与坚持。他的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审美特征便是寻找镶嵌在琐屑日常生活缝隙中的诗性。他的诗歌实实在在,具体而生动,这是一种朴素之美。正如他在《清漪》中写的那样:“一杯酒的生活/无关你我酒量的大小/是酩酊大醉或浅尝辄止/只要我们围坐一起/感情的浓度就胜过酒精”,这种朴素一方面体现在他的诗歌更多地写到的是他生命中的人,比如恋人、妻子、父母、朋友、甚至自己,这让人从他的诗歌中真切地体验到生活的具体与实在,写到这些人,李铣真挚而率性,或甜蜜,或苦涩;或炽烈,或低沉,但都充满着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永恒不变的热爱。另一方面,在于李铣诗歌语言的朴实。人到中年的李铣,历经生活的跌宕起伏,历遍人世的沧桑繁华,并如所有六零后一样,切身感受、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民族经历过的一切艰难、曲折与辉煌,从而变得简单而从容,平和而冲淡:“其实,我真的在西湖的烟雨中/买了一件西服/只是穿着它淋雨/像雨披一样,管用”,即或是借景抒情,慨叹人生,也没有华丽的词藻,繁复的意象,使他的诗歌语言远离了浮华与艳丽,回归简单朴素。

      李铣的诗歌又是理性的、自然的,因而是美好的。将抒情之“我”与客体之“物”融为一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李铣诗歌创作的美学理念之一。他从平凡、庸常甚至琐屑的生活原点出发,着笔去描摹人物风貌,草木山川,以此来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具体来讲,他的抒情之“我”是与他生活的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显示了他的“诗化”的生活并非恍如梦幻,自我的命运也未经偷梁换柱,一切都那么真实、自然,呈现出一种真实、自然之美。以《雨中,我去寻找一个人》为例:

      雨中,我去寻找一个人

      要走完泥泞的道路,有苔藓

      要经过潮湿的天空,有阴霾

      我带着诗歌,这些词语是我的敲门砖

      带上迟到早退的春天

      带上重新出发的柔情

      她住在那并非想住的地方

      我要借助雨中的植物的呼吸声

      把她唤醒

      诗人写抒情之“我”寻找“一个人”的状态,而被找之“人”一直居于幕后,这个寻找的过程极其艰辛,不仅有“泥泞”“苔藓”,还有“潮湿”“阴霾”,尽管如此,抒情主人公还是义无反顾,或者为了爱情,或者为了理想,“带着诗歌”“要借助雨中植物的呼吸声/把她唤醒”,这最为简单,但也最能够直击人心的纯粹,不仅让人在阅读之后掩卷遐思,而且在阅读之际就已体验到了作者灌注在万物之中的“温暖”气息。这种既充满哲思光辉,又真情实感的诗篇,在这本诗集中不乏其例。如《人到中年》里“走到荒凉苍茫的高原/没有退路,风雨弥漫”;《芽庄的风》中“如果没有美女/还叫什么美景”等等。李铣诗歌的美感正是来自于诗人从生活中的见闻出发,抓取感动的瞬间,以抒情之眼寻觅掩藏在生活琐屑之中的诗情与哲思,透过文字,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抒情之“我”与“客体之物”融为一体所带来的真实之美。

      走笔至此,已时至黄昏。抬眼望向窗外,远处都市的地标建筑在渐蓝的幕夜中,显得瘦骨嶙峋、鹤立鸡群。这让我想到,生命慢慢又汲汲,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次确定了终点的旅程,一切终将消亡,唯有记录生命疼痛、温暖的诗卷,才有可能与时光同在,而李铣深谙此理矣!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奔赴 至情至性至理至美 ——读李铣诗集《赴永远的远》

    2022-04-13 09:40:20

      陈小平(四川)


      捧读李铣先生的诗集《赴永远的远》,从他自然、朴素的诗句中,我体味着一种“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的心绪;一种“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的情绪;一种“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诗绪;一种“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愁绪。我揣测着给人第一印象平和、谦逊,第二、第三、第N次印象都是平和、谦逊的李铣,何以有如此至情、至性、至理、至美的浓情诗意、人文情怀?在他的诗集里,如他自序所说:“任何作品皆发乎于心于情于理,从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意图引导自己加深对人间之爱、世间之美、社会之善以及人生、人性、生命、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与探求。”这让人想起一句老话:所有景语皆情语。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思想文化的变迁、发展,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和自媒体的普及,当代诗歌创作受到了各种元素的冲击,语境复杂化、表现低俗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只有少数坚持诗性原则而又敏感的诗人,才会在喧嚣、浮华的诗歌名利场中保持警觉,永远坚持情感、生命和记忆的鲜活与温热,李铣便是一位这样的诗人:他以生命写诗,或以诗写生命。这部诗集用真挚的笔触、朴素的诗语,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友一样,给我们讲述着他平凡而富有诗意的过往:“这是怎么样的爱/每一个细胞都跳动活跃/每一根血管都如江河奔流/每一滴水分,连同骨头/都在燃烧”,读着这些滚烫的情话,我们仿佛也回到了恋爱的现场,正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轻松地来,又轻松地去/连头发尖尖都是轻松/人心不是肉体,野花也可采撷”,这分明是里尔克的感慨:“慢慢地走,欣赏啊”人生有那么多美景,还有诗和远方,为什么不对未来充满期待与憧憬呢?“欲望真正开始苏醒/雨后,我在山顶看旌旗飘舞/各莫寺的师傅和钟声来了/灵魂安歇,又或者不安”,人到中年,不惑之惑,仿佛我们又成为了一支“会思考的芦苇”;“吾乃凡夫俗子/战胜自我,享受悲欣/就是圆满功德”,人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人到中年,半生沉浮,是时候考虑荣与辱、灵与肉、生与死了……

      李铣这部诗集,与其说记录的是他心灵跋涉和情感流浪的历程,不如说是六零后整整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和集体记忆。118首诗,几乎触及到了李铣半世人生所有最重要的方面:亲情、友情、爱情;青春与朋友、故乡与他乡、诗歌与远方。

      因此,李铣的诗歌是朴素的,至情至性的。朴素原是生活的底色,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人能够持有的稳重与坚持。他的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审美特征便是寻找镶嵌在琐屑日常生活缝隙中的诗性。他的诗歌实实在在,具体而生动,这是一种朴素之美。正如他在《清漪》中写的那样:“一杯酒的生活/无关你我酒量的大小/是酩酊大醉或浅尝辄止/只要我们围坐一起/感情的浓度就胜过酒精”,这种朴素一方面体现在他的诗歌更多地写到的是他生命中的人,比如恋人、妻子、父母、朋友、甚至自己,这让人从他的诗歌中真切地体验到生活的具体与实在,写到这些人,李铣真挚而率性,或甜蜜,或苦涩;或炽烈,或低沉,但都充满着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永恒不变的热爱。另一方面,在于李铣诗歌语言的朴实。人到中年的李铣,历经生活的跌宕起伏,历遍人世的沧桑繁华,并如所有六零后一样,切身感受、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民族经历过的一切艰难、曲折与辉煌,从而变得简单而从容,平和而冲淡:“其实,我真的在西湖的烟雨中/买了一件西服/只是穿着它淋雨/像雨披一样,管用”,即或是借景抒情,慨叹人生,也没有华丽的词藻,繁复的意象,使他的诗歌语言远离了浮华与艳丽,回归简单朴素。

      李铣的诗歌又是理性的、自然的,因而是美好的。将抒情之“我”与客体之“物”融为一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李铣诗歌创作的美学理念之一。他从平凡、庸常甚至琐屑的生活原点出发,着笔去描摹人物风貌,草木山川,以此来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自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具体来讲,他的抒情之“我”是与他生活的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显示了他的“诗化”的生活并非恍如梦幻,自我的命运也未经偷梁换柱,一切都那么真实、自然,呈现出一种真实、自然之美。以《雨中,我去寻找一个人》为例:

      雨中,我去寻找一个人

      要走完泥泞的道路,有苔藓

      要经过潮湿的天空,有阴霾

      我带着诗歌,这些词语是我的敲门砖

      带上迟到早退的春天

      带上重新出发的柔情

      她住在那并非想住的地方

      我要借助雨中的植物的呼吸声

      把她唤醒

      诗人写抒情之“我”寻找“一个人”的状态,而被找之“人”一直居于幕后,这个寻找的过程极其艰辛,不仅有“泥泞”“苔藓”,还有“潮湿”“阴霾”,尽管如此,抒情主人公还是义无反顾,或者为了爱情,或者为了理想,“带着诗歌”“要借助雨中植物的呼吸声/把她唤醒”,这最为简单,但也最能够直击人心的纯粹,不仅让人在阅读之后掩卷遐思,而且在阅读之际就已体验到了作者灌注在万物之中的“温暖”气息。这种既充满哲思光辉,又真情实感的诗篇,在这本诗集中不乏其例。如《人到中年》里“走到荒凉苍茫的高原/没有退路,风雨弥漫”;《芽庄的风》中“如果没有美女/还叫什么美景”等等。李铣诗歌的美感正是来自于诗人从生活中的见闻出发,抓取感动的瞬间,以抒情之眼寻觅掩藏在生活琐屑之中的诗情与哲思,透过文字,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抒情之“我”与“客体之物”融为一体所带来的真实之美。

      走笔至此,已时至黄昏。抬眼望向窗外,远处都市的地标建筑在渐蓝的幕夜中,显得瘦骨嶙峋、鹤立鸡群。这让我想到,生命慢慢又汲汲,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次确定了终点的旅程,一切终将消亡,唯有记录生命疼痛、温暖的诗卷,才有可能与时光同在,而李铣深谙此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