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怀念写信的日子

    2022-06-17 15:13:02

      程浩(四川)

      周末打扫卫生,从角落里翻出一个鞋盒子,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盒信件。不禁起了兴致,逐一翻阅,原来是多年以前别人写给我的信。

      信在我们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早已了无踪影,现在人们的联系方式愈来愈多样化:电话、短信、QQ、微信……瞬间即可获知对方的最新消息。然而,那份左等右等渴盼信件来临的殷切与忐忑,那份收到信后撕开封口打开信纸的无名悸动,却永远无法被代替,永远令人怀念。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那时的我们,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还能挥斥方遒,还沾沾自喜于众人皆醉我独醒,默默为青春岁月里的每一次心动或庆幸或失落。

      记得第一次收到笔友的信,是因为自己写的几句读后感被登在某杂志正文底页上,附了我当时班级的地址和邮编。于是,就收到了几封要求交笔友的信。信中大致就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再谈了谈对那本杂志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那篇文章的一些看法,以及希望以后继续通信发展友谊,诸如此类。最神奇的是,竟然有两个笔友跟我同名同姓,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武汉,也同样读高二。我们通了大概一年的信,后来因为高三课业繁重渐渐断了联系。

      真正开始不间断地写信,是读大学时。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住集体宿舍,刚开始气候也不适应,思乡之情特别重。所以到处打听高中同学的地址,一旦得知便写信联系,再想方设法打听其他人的地址,再一封封地去信。由于读的是中文系,平时课业不怎么重,对于专业也颇有自信,同时把写信当作锻炼写作的手段,所以开学半年,我每天基本上都要写四、五封信,有时甚至半夜十二点还在写。同寝室的室友不禁调侃:“你在写情书吗?那么投入?”我笑而不答,继续埋头挑灯苦写。

      人在离乡背井时,是需要倾诉的。

      我们在信中聊各自学校的生活,聊彼此课程的轻重,聊任课老师的高矮胖瘦,聊同校女生的多寡漂亮,聊食堂饭菜的好吃与否……我平时不怎么说话,但在信中,我变成了话痨,什么都说,有时甚至替他们操心恋爱之类的人生大事,比如高中时暗恋的女生怎么样了,看到喜欢的女孩该怎么去表白等等。

      写信多了,联系全国各地的好友也多了,思乡之情暂时得到了缓解,也“学”到了不少关于写信的小技巧。比如如果是写信给你认为重要的人(特别是有好感的女生),那要选择好看点、特别点的信纸。像我就会去挑有花花草草、带点儿香味的信笺,信笺上画着竖排的格子,洋洋洒洒写几页,既彰显自己乃中文系才子,又暗戳戳表明自己的品位、格调及浪漫(当时傻傻认为模仿古人竖着写信有格调、浪漫,也不管对方看着累不累)。听了薛涛笺的故事后,还到学校后门的小卖部去搜寻过,可惜未果。信封上邮票的粘贴也是有小心思的:邮票倒贴,表示我爱你,但又不敢向你倾诉;邮票向左倾斜,表示我实在抱歉,请原谅;邮票向右倾斜,表示我决不生你的气;邮票上端向左,表示希望你再次光临;邮票上端向右,表示我的妒忌心很强,失去你,我会很伤心;两张邮票,表示你太美了,能和你交朋友,我实在荣幸;两张邮票对贴,表示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两张邮票倾斜对贴在信封上方,表示我们为什么只是握手而已;三张邮票连贴,中间一张表示你真的爱我吗?我等你回信……据说,这样带有特殊意义的信,一度成为那个时代大学生含蓄表达的最好载体。信的落款更是有讲究的。记得当时为了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我学的是英文信的落款格式:yours always+名字缩写,仿佛这样就能显得自己有学识、与众不同。还有如何重复使用邮票的方法(当时一张邮票5毛钱,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一个月几封信也是有压力的):在邮票上粘好透明胶带覆盖住,邮戳就只能盖在透明胶带上,收到信后把邮票连同胶带一齐剪下来,洗掉邮戳后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写信是快乐的,收信却异常煎熬。往往写了一封信后,至少需要四五天才能到达好友手中。好友再回信,寄出,要等四五天才能收到。那时手机还很少,几块钱一分钟的长途固话费对穷学生来说也太贵,也没有QQ、微信。等信来的忐忑,生怕别人收不到以及收到信后不回的惴惴不安,真是让人难熬!特别是对于异地恋的大学生来说,等对方信的过程更可谓度日如年,每天都会去问班里的收发员:有没有我的信呀?往往是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一旦有自己的信,欢呼雀跃地一把夺过,活蹦乱跳跑到僻静处,小心翼翼拆开,一个字一个字细心品味。收到倒贴了邮票的信,会故意夹到书本上,假装随意地放在寝室书桌上,就等全寝室的人都回来后,某个冒失鬼看到拿起,意味深长地“哦”一声。再在全体室友都懂的有点羡慕妒忌恨的“哦,哦”声中把信抢过去,略带嗔怪又得意洋洋地来一句:“什么呀!”

      那时的我们,喜欢的是向朋友、恋人、兄弟姐妹互诉衷肠,却往往忽略了最担心自己的父母,总觉得父母与自己有代沟,不能理解自己,不愿意写家书。到了父母再也看不到家书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才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

      后来的我们,有了手机、短信、QQ、微信等看起来更快捷更方便的联系方式,然而,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不再写信,不再沉思,不再倾诉,不再相信单纯与美好。

      云中谁寄锦书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假若有一天,收到一封手写的信,我一定会慢慢坐下来,小心翼翼地裁掉封口,捧在手心细细品读,然后铺上素笺,一笔一划回复……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怀念写信的日子

    2022-06-17 15:13:02

      程浩(四川)

      周末打扫卫生,从角落里翻出一个鞋盒子,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盒信件。不禁起了兴致,逐一翻阅,原来是多年以前别人写给我的信。

      信在我们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早已了无踪影,现在人们的联系方式愈来愈多样化:电话、短信、QQ、微信……瞬间即可获知对方的最新消息。然而,那份左等右等渴盼信件来临的殷切与忐忑,那份收到信后撕开封口打开信纸的无名悸动,却永远无法被代替,永远令人怀念。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那时的我们,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还能挥斥方遒,还沾沾自喜于众人皆醉我独醒,默默为青春岁月里的每一次心动或庆幸或失落。

      记得第一次收到笔友的信,是因为自己写的几句读后感被登在某杂志正文底页上,附了我当时班级的地址和邮编。于是,就收到了几封要求交笔友的信。信中大致就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再谈了谈对那本杂志我们共同感兴趣的那篇文章的一些看法,以及希望以后继续通信发展友谊,诸如此类。最神奇的是,竟然有两个笔友跟我同名同姓,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武汉,也同样读高二。我们通了大概一年的信,后来因为高三课业繁重渐渐断了联系。

      真正开始不间断地写信,是读大学时。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住集体宿舍,刚开始气候也不适应,思乡之情特别重。所以到处打听高中同学的地址,一旦得知便写信联系,再想方设法打听其他人的地址,再一封封地去信。由于读的是中文系,平时课业不怎么重,对于专业也颇有自信,同时把写信当作锻炼写作的手段,所以开学半年,我每天基本上都要写四、五封信,有时甚至半夜十二点还在写。同寝室的室友不禁调侃:“你在写情书吗?那么投入?”我笑而不答,继续埋头挑灯苦写。

      人在离乡背井时,是需要倾诉的。

      我们在信中聊各自学校的生活,聊彼此课程的轻重,聊任课老师的高矮胖瘦,聊同校女生的多寡漂亮,聊食堂饭菜的好吃与否……我平时不怎么说话,但在信中,我变成了话痨,什么都说,有时甚至替他们操心恋爱之类的人生大事,比如高中时暗恋的女生怎么样了,看到喜欢的女孩该怎么去表白等等。

      写信多了,联系全国各地的好友也多了,思乡之情暂时得到了缓解,也“学”到了不少关于写信的小技巧。比如如果是写信给你认为重要的人(特别是有好感的女生),那要选择好看点、特别点的信纸。像我就会去挑有花花草草、带点儿香味的信笺,信笺上画着竖排的格子,洋洋洒洒写几页,既彰显自己乃中文系才子,又暗戳戳表明自己的品位、格调及浪漫(当时傻傻认为模仿古人竖着写信有格调、浪漫,也不管对方看着累不累)。听了薛涛笺的故事后,还到学校后门的小卖部去搜寻过,可惜未果。信封上邮票的粘贴也是有小心思的:邮票倒贴,表示我爱你,但又不敢向你倾诉;邮票向左倾斜,表示我实在抱歉,请原谅;邮票向右倾斜,表示我决不生你的气;邮票上端向左,表示希望你再次光临;邮票上端向右,表示我的妒忌心很强,失去你,我会很伤心;两张邮票,表示你太美了,能和你交朋友,我实在荣幸;两张邮票对贴,表示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两张邮票倾斜对贴在信封上方,表示我们为什么只是握手而已;三张邮票连贴,中间一张表示你真的爱我吗?我等你回信……据说,这样带有特殊意义的信,一度成为那个时代大学生含蓄表达的最好载体。信的落款更是有讲究的。记得当时为了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我学的是英文信的落款格式:yours always+名字缩写,仿佛这样就能显得自己有学识、与众不同。还有如何重复使用邮票的方法(当时一张邮票5毛钱,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一个月几封信也是有压力的):在邮票上粘好透明胶带覆盖住,邮戳就只能盖在透明胶带上,收到信后把邮票连同胶带一齐剪下来,洗掉邮戳后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写信是快乐的,收信却异常煎熬。往往写了一封信后,至少需要四五天才能到达好友手中。好友再回信,寄出,要等四五天才能收到。那时手机还很少,几块钱一分钟的长途固话费对穷学生来说也太贵,也没有QQ、微信。等信来的忐忑,生怕别人收不到以及收到信后不回的惴惴不安,真是让人难熬!特别是对于异地恋的大学生来说,等对方信的过程更可谓度日如年,每天都会去问班里的收发员:有没有我的信呀?往往是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一旦有自己的信,欢呼雀跃地一把夺过,活蹦乱跳跑到僻静处,小心翼翼拆开,一个字一个字细心品味。收到倒贴了邮票的信,会故意夹到书本上,假装随意地放在寝室书桌上,就等全寝室的人都回来后,某个冒失鬼看到拿起,意味深长地“哦”一声。再在全体室友都懂的有点羡慕妒忌恨的“哦,哦”声中把信抢过去,略带嗔怪又得意洋洋地来一句:“什么呀!”

      那时的我们,喜欢的是向朋友、恋人、兄弟姐妹互诉衷肠,却往往忽略了最担心自己的父母,总觉得父母与自己有代沟,不能理解自己,不愿意写家书。到了父母再也看不到家书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才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

      后来的我们,有了手机、短信、QQ、微信等看起来更快捷更方便的联系方式,然而,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不再写信,不再沉思,不再倾诉,不再相信单纯与美好。

      云中谁寄锦书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假若有一天,收到一封手写的信,我一定会慢慢坐下来,小心翼翼地裁掉封口,捧在手心细细品读,然后铺上素笺,一笔一划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