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青城古城巡游记

    2022-09-28 14:52:15

      赵家明(四川)

      都江堰的春天来得早去得迟,今年的春光格外明媚,一夜春雨后的四月天,我们十多个人一早就向花蕊故里的古青城县出发。

      过城门,到桃花岛,拐向西部银杏第一村——杏林别院林盘。有人说传统意义上的林盘,就是要有鸡鸣农耕,小桥流水,袅袅炊烟,浓浓乡愁。透过杏林,小沟交错,阡陌纵横,三两小院或近或远,院外花香飘过,流水淙淙似轻奏的音乐,我们行走在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图画中。

      道路两旁郁郁葱葱,一片片翠绿的银杏叶,让人感到要从原始的氤氲中冲出重围。下车走在弯弯的乡间小道,踏着挂着露珠的小草,耳朵里钻进清脆的鸟鸣,伸手抓一把,尽是田间花草散发出的阵阵芬芳。我脱下鞋子,赤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体验一下歌声里的感觉:小花是我的同伴,阳光照在我的胸膛,杏叶是我的衣裳。徜徉在四千余亩银杏林中,我感觉像置身于茫茫的原始森林,呼吸在天然氧吧间。

      用心丈量着与自然的距离,幻想着会不会突然出现一只野兔或一对熊猫。思绪正在飞越,空中突然传来扑扑的声响,抬头循声而去,只见两只白鹤正振翅飞翔。我们追逐它们来到一座小石桥。桥下一泓碧水,鱼翔浅底,不由想起花蕊夫人的一首垂钓诗:“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剌红鳞跃未休。”花蕊夫人不仅是古代宫廷婉约派诗人的代表,还是一位资深的垂钓爱好者,也许当年她就在此扬竿垂钓过,我想,皇妃应该是都江堰史上有书为证的女性垂钓第一人吧。

      一个直径大约两米的大磨盘横卧水中,磨盘中心上一根圆木连接其顶上的平台,平台上一根大圆木端上挂着一个扁平的大圆石,镶嵌在一圈石槽中。石槽旁边有一个竹编撮箕、一架木质风谷机、一方土灶、一台石磨……原来这是水碾人家。

      上海美女作家芃芃抚摸着碾房里的老物件,一见如故,似乎偶遇到了几十年前的老朋友,她坐在碾子旁的竹椅子上,手托香腮笑盈盈地让友“啪啪啪”一阵连拍。一位大连的游客说:花蕊故里有城、有岛、有林盘、有诗文、还有佳人,真是座美丽的乡村城!同行的女诗人月桂取下竹椅旁边挂着的老算盘,“噼噼啪啪”一阵熟练的响指,俨然她就是磨房的女主人。岁月都江堰编辑部的芳草、小鱼儿等眯上眼睛,懒洋洋地斜靠在大磨盘上,一枕黄粱美梦的样子。

      推磨豆花、茶艺表演、青城武术、道经音乐……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之前,我们到过古青城县城附近的,一个用农村猪圈、农具建起的原生态风味盘咖啡屋,也到过古青城县近郊一个以“上善若水”理念扩建的“水有岛,岛中水”的新城公园,还到过古青城县城边的万亩川芎基地。我心里豁然开朗起来:树绿竹翠、流水淙淙、青砖碧瓦、阡陌畦田,“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这种集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环境新城居住地,不正是都江堰林盘的个性特色吗?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两千多年前,秦国工匠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分水入古青城,从此古青城县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花蕊故里,清新纯净的空气和都江堰水滋润出能诗词歌赋、棋琴书画的一代倾世皇妃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故里集生产生活形态、院落建筑形式,在巴蜀千年历史沉淀中正在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树、竹、水、田,蓝天、绿地,院中有林,林中有院,深深扎根于川西坝子数千年的民风民俗中,既传承了千年农耕文化,又创造了川西现代农耕文明。

      昔日佳人已离我们远去,那棵粗壮的白果树不知何时没有了踪影,今天这里已成百亩桃林,千亩银杏,万亩川芎,花香四溢,处处芬芳,俨然一座集山水文旅、宜居公园、开放宜业、乡村振兴、民生幸福于一体的乡村新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青城古城巡游记

    2022-09-28 14:52:15

      赵家明(四川)

      都江堰的春天来得早去得迟,今年的春光格外明媚,一夜春雨后的四月天,我们十多个人一早就向花蕊故里的古青城县出发。

      过城门,到桃花岛,拐向西部银杏第一村——杏林别院林盘。有人说传统意义上的林盘,就是要有鸡鸣农耕,小桥流水,袅袅炊烟,浓浓乡愁。透过杏林,小沟交错,阡陌纵横,三两小院或近或远,院外花香飘过,流水淙淙似轻奏的音乐,我们行走在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图画中。

      道路两旁郁郁葱葱,一片片翠绿的银杏叶,让人感到要从原始的氤氲中冲出重围。下车走在弯弯的乡间小道,踏着挂着露珠的小草,耳朵里钻进清脆的鸟鸣,伸手抓一把,尽是田间花草散发出的阵阵芬芳。我脱下鞋子,赤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体验一下歌声里的感觉:小花是我的同伴,阳光照在我的胸膛,杏叶是我的衣裳。徜徉在四千余亩银杏林中,我感觉像置身于茫茫的原始森林,呼吸在天然氧吧间。

      用心丈量着与自然的距离,幻想着会不会突然出现一只野兔或一对熊猫。思绪正在飞越,空中突然传来扑扑的声响,抬头循声而去,只见两只白鹤正振翅飞翔。我们追逐它们来到一座小石桥。桥下一泓碧水,鱼翔浅底,不由想起花蕊夫人的一首垂钓诗:“钓线沈波漾彩舟,鱼争芳饵上龙钩。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剌红鳞跃未休。”花蕊夫人不仅是古代宫廷婉约派诗人的代表,还是一位资深的垂钓爱好者,也许当年她就在此扬竿垂钓过,我想,皇妃应该是都江堰史上有书为证的女性垂钓第一人吧。

      一个直径大约两米的大磨盘横卧水中,磨盘中心上一根圆木连接其顶上的平台,平台上一根大圆木端上挂着一个扁平的大圆石,镶嵌在一圈石槽中。石槽旁边有一个竹编撮箕、一架木质风谷机、一方土灶、一台石磨……原来这是水碾人家。

      上海美女作家芃芃抚摸着碾房里的老物件,一见如故,似乎偶遇到了几十年前的老朋友,她坐在碾子旁的竹椅子上,手托香腮笑盈盈地让友“啪啪啪”一阵连拍。一位大连的游客说:花蕊故里有城、有岛、有林盘、有诗文、还有佳人,真是座美丽的乡村城!同行的女诗人月桂取下竹椅旁边挂着的老算盘,“噼噼啪啪”一阵熟练的响指,俨然她就是磨房的女主人。岁月都江堰编辑部的芳草、小鱼儿等眯上眼睛,懒洋洋地斜靠在大磨盘上,一枕黄粱美梦的样子。

      推磨豆花、茶艺表演、青城武术、道经音乐……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之前,我们到过古青城县城附近的,一个用农村猪圈、农具建起的原生态风味盘咖啡屋,也到过古青城县近郊一个以“上善若水”理念扩建的“水有岛,岛中水”的新城公园,还到过古青城县城边的万亩川芎基地。我心里豁然开朗起来:树绿竹翠、流水淙淙、青砖碧瓦、阡陌畦田,“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这种集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环境新城居住地,不正是都江堰林盘的个性特色吗?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两千多年前,秦国工匠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分水入古青城,从此古青城县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花蕊故里,清新纯净的空气和都江堰水滋润出能诗词歌赋、棋琴书画的一代倾世皇妃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故里集生产生活形态、院落建筑形式,在巴蜀千年历史沉淀中正在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树、竹、水、田,蓝天、绿地,院中有林,林中有院,深深扎根于川西坝子数千年的民风民俗中,既传承了千年农耕文化,又创造了川西现代农耕文明。

      昔日佳人已离我们远去,那棵粗壮的白果树不知何时没有了踪影,今天这里已成百亩桃林,千亩银杏,万亩川芎,花香四溢,处处芬芳,俨然一座集山水文旅、宜居公园、开放宜业、乡村振兴、民生幸福于一体的乡村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