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6:30:14
李永才(四川)
涪陵城对岸的北岩,是历代文人学士路过涪陵,大多要去游览并题咏古诗的地方。据地方史料记载,绍圣四年(1097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颐被贬至涪陵,人称伊川先生,他在北岩普净禅院讲学期间凿成点易洞,又在此开堂讲授儒家学说,其学说后被程氏四传弟子朱熹发扬光大,在南宋成为官方显学“程朱理学”,影响了中国哲学主流思想长达数百年。黄庭坚曾来到北岩,访问程颐居住讲学的普净院,并为其题书“钩深堂”。“钩深”二字,取自《周易系辞》中“钩深致远”一语,意指此处乃钩深之地,程颐其学乃钩深之学。
公元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时经过涪州长江边的张益德庙,写下《涪州道中》:“远客喜归路,清游逾昔闻/雨添山翠重,舟压浪花分/洛叟经名世,张侯勇冠军/怀人不可觌,袖手对炉熏。”陆游经过涪州时是在夏初,还未到荔枝收获季节,陆游写下一首《涪州》:“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欲营丹灶竟无地,不见荔枝空远游/官道近江多乱石,人家避水半危楼/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蛮云我欲愁。”在程颐祠堂,陆游写下一首《北岩》:“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摇楫横大江,褰裳蹑高楼/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老矣宁再来,为作竟日留/乌帽程丈人,闭户本好修/骇机一朝发,议罪至窜投/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雠/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诗歌描述了北岩在山雨中尽显雄浑的气势。
北宋诗人郭印来到涪州,写下一首《游涪州普净院》:“城郭欹斜建,人家高下居/扁舟挨古岸,别棹过僧庐/祠识伊川像,堂标鲁直书/惜哉横一水,游子亦来疏。”南宋诗人李吕,游北岩,写下“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的诗句。
与北岩隔江相对的“白鹤梁题刻”更是荟萃了历代诗人的大量诗句。白鹤梁题刻,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其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公元988年12月14日,北宋文人朱昂自三峡溯江而上到达涪州,辄成一章。“欲识丰年兆,扬鬐势渐浮/只应同在藻,无复畏吞钩/去水非居辙,为祥胜跃舟/须知明圣代,涵泳杳难俦。”这首诗借咏鱼得其所之乐,比喻百姓安居、君民同乐的和谐气氛。
在白鹤梁观石鱼并题刻,两宋时期达到高潮。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黄庭坚的七字题刻“元符庚辰涪翁来”。南宋地理志《舆地纪胜》中记载:“在涪陵县下江心,有双鱼刻石上,每一鱼三十六鳞,一衔蓂草,一衔莲花。有石秤石斗在旁,三五年或十年方一出,出必丰年;唐大顺元年镌。古今诗甚多,刘忠顺有诗见在石上。”宋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十二日,知涪州军州事邹霖命工刻北宋官员刘忠顺《留题涪州石鱼》诗于白鹤梁上:“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南宋宝佑三年(1255年),涪州知州刘叔子的《观石鱼嗣刘忠顺韵》也题刻于此:“衔尾洋洋石上镌,或依于藻或依莲/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舆地纪胜》中记载有诗人马提干的一首诗《涪州十韵》,提到了更多宋代涪州的胜景:“地据襟喉重,城依雉堞坚/东渐邻楚分,南望带夷边/舟楫三川会,封疆五郡连/人烟繁峡内,风物冠江前/溪自吴公邑,园由妃子传/许雄山共峻,马援坝相联/滩急群潴沸,崖高落马悬/石鱼占岁稔,铁柜验晴天/地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岩标山谷字,观塑尔朱仙。”诗中提到的景点,即吴公溪、妃子园、许雄山、马援坝、群猪滩、落马崖、石鱼、铁柜山、“钩深堂”、尔朱仙道观等,大部分都已经难觅踪迹了。
千里乌江,自古以来以奇险闻名于世,故有“乌江天险”之称。乌江的山水,清幽秀丽,神秘雄奇,自古就是诗人流连忘返之地。清代诗人翁若梅旅泊涪陵留下有赞美乌江风光的《涪江舟行抵武隆》:“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安得王右丞,再试辋川笔。”这首诗抒写了优美的乌江山水,画出精美的乌江山水画。
面对这样的江景,范成大写下一首《涪州江险不可泊,入黔江舣舟》:“黄沙翻浪攻排亭,濆淖百尺呀成坑/坳洼眩转久乃平,一涡熨帖千涡生/篙师绝叫驱川灵,鸣铙飞渡如奔霆/水从岷来如浊泾,夜榜黔江聊濯缨/玻璃彻底镜面清,忽思短棹中流横,钓丝随风浮月明。”
此外,清代诗人石彦恬写过《三门归舟》《山居遗兴》两首关于乌江的诗歌,“一去浑流春水生,归来双桨击澄清”,展现出春日乘舟归来时诗人所见的乌江胜景。在《山居遗兴》一诗中,诗人用 “刀耕火种秋农事,落木时看野烧殷”的诗句,让我们对江岸上秋日的人文风光有身临其境之感。
千古诗情道不尽,万里河山入画来。每次重返故乡,流连巴国故地,我眼前便浮现出历代文人雅士之形象,诵读其章句,仿佛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他们留下的历史文脉,必将润泽千秋,生生不息,让涪陵这一方文化福地不断焕发新的华光。
2022-11-16 16:30:14
李永才(四川)
涪陵城对岸的北岩,是历代文人学士路过涪陵,大多要去游览并题咏古诗的地方。据地方史料记载,绍圣四年(1097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颐被贬至涪陵,人称伊川先生,他在北岩普净禅院讲学期间凿成点易洞,又在此开堂讲授儒家学说,其学说后被程氏四传弟子朱熹发扬光大,在南宋成为官方显学“程朱理学”,影响了中国哲学主流思想长达数百年。黄庭坚曾来到北岩,访问程颐居住讲学的普净院,并为其题书“钩深堂”。“钩深”二字,取自《周易系辞》中“钩深致远”一语,意指此处乃钩深之地,程颐其学乃钩深之学。
公元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时经过涪州长江边的张益德庙,写下《涪州道中》:“远客喜归路,清游逾昔闻/雨添山翠重,舟压浪花分/洛叟经名世,张侯勇冠军/怀人不可觌,袖手对炉熏。”陆游经过涪州时是在夏初,还未到荔枝收获季节,陆游写下一首《涪州》:“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欲营丹灶竟无地,不见荔枝空远游/官道近江多乱石,人家避水半危楼/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蛮云我欲愁。”在程颐祠堂,陆游写下一首《北岩》:“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摇楫横大江,褰裳蹑高楼/雨昏山半失,江涨地欲浮/老矣宁再来,为作竟日留/乌帽程丈人,闭户本好修/骇机一朝发,议罪至窜投/党禁久不解,战尘暗神州/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雠/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诗歌描述了北岩在山雨中尽显雄浑的气势。
北宋诗人郭印来到涪州,写下一首《游涪州普净院》:“城郭欹斜建,人家高下居/扁舟挨古岸,别棹过僧庐/祠识伊川像,堂标鲁直书/惜哉横一水,游子亦来疏。”南宋诗人李吕,游北岩,写下“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的诗句。
与北岩隔江相对的“白鹤梁题刻”更是荟萃了历代诗人的大量诗句。白鹤梁题刻,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其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公元988年12月14日,北宋文人朱昂自三峡溯江而上到达涪州,辄成一章。“欲识丰年兆,扬鬐势渐浮/只应同在藻,无复畏吞钩/去水非居辙,为祥胜跃舟/须知明圣代,涵泳杳难俦。”这首诗借咏鱼得其所之乐,比喻百姓安居、君民同乐的和谐气氛。
在白鹤梁观石鱼并题刻,两宋时期达到高潮。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黄庭坚的七字题刻“元符庚辰涪翁来”。南宋地理志《舆地纪胜》中记载:“在涪陵县下江心,有双鱼刻石上,每一鱼三十六鳞,一衔蓂草,一衔莲花。有石秤石斗在旁,三五年或十年方一出,出必丰年;唐大顺元年镌。古今诗甚多,刘忠顺有诗见在石上。”宋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十二日,知涪州军州事邹霖命工刻北宋官员刘忠顺《留题涪州石鱼》诗于白鹤梁上:“七十二鳞波底镌,一衔蓂草一衔莲/出来非共贪芳饵,奏去因同报稔年/方客远书徒自得,牧人嘉梦合相先/前知上瑞宜频见,帝念民饥刺史贤。”
南宋宝佑三年(1255年),涪州知州刘叔子的《观石鱼嗣刘忠顺韵》也题刻于此:“衔尾洋洋石上镌,或依于藻或依莲/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舆地纪胜》中记载有诗人马提干的一首诗《涪州十韵》,提到了更多宋代涪州的胜景:“地据襟喉重,城依雉堞坚/东渐邻楚分,南望带夷边/舟楫三川会,封疆五郡连/人烟繁峡内,风物冠江前/溪自吴公邑,园由妃子传/许雄山共峻,马援坝相联/滩急群潴沸,崖高落马悬/石鱼占岁稔,铁柜验晴天/地煖冬无雪,人贫岁不绵/岩标山谷字,观塑尔朱仙。”诗中提到的景点,即吴公溪、妃子园、许雄山、马援坝、群猪滩、落马崖、石鱼、铁柜山、“钩深堂”、尔朱仙道观等,大部分都已经难觅踪迹了。
千里乌江,自古以来以奇险闻名于世,故有“乌江天险”之称。乌江的山水,清幽秀丽,神秘雄奇,自古就是诗人流连忘返之地。清代诗人翁若梅旅泊涪陵留下有赞美乌江风光的《涪江舟行抵武隆》:“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安得王右丞,再试辋川笔。”这首诗抒写了优美的乌江山水,画出精美的乌江山水画。
面对这样的江景,范成大写下一首《涪州江险不可泊,入黔江舣舟》:“黄沙翻浪攻排亭,濆淖百尺呀成坑/坳洼眩转久乃平,一涡熨帖千涡生/篙师绝叫驱川灵,鸣铙飞渡如奔霆/水从岷来如浊泾,夜榜黔江聊濯缨/玻璃彻底镜面清,忽思短棹中流横,钓丝随风浮月明。”
此外,清代诗人石彦恬写过《三门归舟》《山居遗兴》两首关于乌江的诗歌,“一去浑流春水生,归来双桨击澄清”,展现出春日乘舟归来时诗人所见的乌江胜景。在《山居遗兴》一诗中,诗人用 “刀耕火种秋农事,落木时看野烧殷”的诗句,让我们对江岸上秋日的人文风光有身临其境之感。
千古诗情道不尽,万里河山入画来。每次重返故乡,流连巴国故地,我眼前便浮现出历代文人雅士之形象,诵读其章句,仿佛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他们留下的历史文脉,必将润泽千秋,生生不息,让涪陵这一方文化福地不断焕发新的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