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留住城市记忆 传承历史文脉

    2023-04-24 10:18:16 来源:西部经济网 作者:周国玉 陈治森

      以姓氏为徽记,宗祠文明便是博大宽广的风尚文化中精巧的一笔。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的情感。良好家风,实则也是祠堂文化的流传,家族文化的延伸。祠堂不仅是后人对先祖的追思,也是后人了解继承先祖开拓创业的历史,品德风范与功绩,优良俭朴的家风最好的承载。

      穿过城市的喧嚣,来到位于青白江区弥牟镇的东北面——一座静谧古朴的“温家寨子”跃入眼帘。


      它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来自江西赣州市上犹县温氏的后裔所建。康熙61年(1722年)宗六公11世孙圣远,举家18人由赣迁蜀。历时八个月来到新都县八阵乡(今弥牟镇)定居。雍正朝(1723-1735年)圣远公次子世朗任户部四川吏司官员,丈量全川土地有功,四川总督年羹尧禀报雍正皇帝,得到奖赏赐田18顷。他倡议建温家寨子,得到父亲和兄弟们的赞同。雍正10年(1733年)由长兄世明负责营造,三弟世清负责设计,历时五载,于乾隆三年(1738年)建成,以供奉历代先祖。在护卫皇都期间,宗六公经常听到朱元璋吟唱蜀后祖孟昶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诗句,所以寨子起名“温氏馀庆祠”,馀庆意为:积善的人家,必定有较多的吉庆。

      寨子三面环水,北面是高大的寨墙,西南面有积善桥,东南面有青龙拱桥与外界相连。寨中有大龙门、小龙门,大院坝、小院坝,大花园、小花园,上堂屋、大堂屋、下堂屋、馀庆祠等建筑。寨中还设立了学堂。培育出了“武魁解元”官放漕河副府的温光超、创办弥陀书院桃李满天下,曾任新都知县、简州知府的温永亮以及眉州知州温兴致等,几十位举人、监生、贡生和不计其数的秀才。但寨子在2001年因政府建设拆迁。

      现在的寨子是温圣远12世孙温佐富、温佐林昆仲于2011年4月在原址西北面约五百米处重建的,以聚集族人、延续祭祀。祠堂采用明清风格,四合院回廊式全木结构,占地1.5亩。分南厢房、东厢房、西厢房、堂屋和庭院。堂屋内供奉着历代先祖神位、画像和族人敬献的各类传世文物及家谱。庭院内一株十余米高的红豆树,树分三枝代表入川三兄弟同根同源,也代表着团结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

      古老的祠堂,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荣誉兴衰,目睹了时代的变迁与绵延,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

      在这里还有两道寓意很好的特色菜,“神仙鸡”是温家寨子的特色菜品之一,因清朝嘉庆年间获四川武举第一名“武魁解元”的四世祖温光超而得名。鸡色红润,外酥里嫩,咸鲜香甜,连骨嚼食,别有风味。


      “解元馒头”虽然只是常见的食物,但却远近闻名。个头很大,馒头微甜又不干涩,配着辣碟子或者甜碟子吃。


      古老的祠堂不断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与现代文明不断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祠堂研学实践,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留住城市的记忆,传承历史的文脉。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留住城市记忆 传承历史文脉

    2023-04-24 10:18:16 来源:西部经济网

      以姓氏为徽记,宗祠文明便是博大宽广的风尚文化中精巧的一笔。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的情感。良好家风,实则也是祠堂文化的流传,家族文化的延伸。祠堂不仅是后人对先祖的追思,也是后人了解继承先祖开拓创业的历史,品德风范与功绩,优良俭朴的家风最好的承载。

      穿过城市的喧嚣,来到位于青白江区弥牟镇的东北面——一座静谧古朴的“温家寨子”跃入眼帘。


      它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来自江西赣州市上犹县温氏的后裔所建。康熙61年(1722年)宗六公11世孙圣远,举家18人由赣迁蜀。历时八个月来到新都县八阵乡(今弥牟镇)定居。雍正朝(1723-1735年)圣远公次子世朗任户部四川吏司官员,丈量全川土地有功,四川总督年羹尧禀报雍正皇帝,得到奖赏赐田18顷。他倡议建温家寨子,得到父亲和兄弟们的赞同。雍正10年(1733年)由长兄世明负责营造,三弟世清负责设计,历时五载,于乾隆三年(1738年)建成,以供奉历代先祖。在护卫皇都期间,宗六公经常听到朱元璋吟唱蜀后祖孟昶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诗句,所以寨子起名“温氏馀庆祠”,馀庆意为:积善的人家,必定有较多的吉庆。

      寨子三面环水,北面是高大的寨墙,西南面有积善桥,东南面有青龙拱桥与外界相连。寨中有大龙门、小龙门,大院坝、小院坝,大花园、小花园,上堂屋、大堂屋、下堂屋、馀庆祠等建筑。寨中还设立了学堂。培育出了“武魁解元”官放漕河副府的温光超、创办弥陀书院桃李满天下,曾任新都知县、简州知府的温永亮以及眉州知州温兴致等,几十位举人、监生、贡生和不计其数的秀才。但寨子在2001年因政府建设拆迁。

      现在的寨子是温圣远12世孙温佐富、温佐林昆仲于2011年4月在原址西北面约五百米处重建的,以聚集族人、延续祭祀。祠堂采用明清风格,四合院回廊式全木结构,占地1.5亩。分南厢房、东厢房、西厢房、堂屋和庭院。堂屋内供奉着历代先祖神位、画像和族人敬献的各类传世文物及家谱。庭院内一株十余米高的红豆树,树分三枝代表入川三兄弟同根同源,也代表着团结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

      古老的祠堂,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荣誉兴衰,目睹了时代的变迁与绵延,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

      在这里还有两道寓意很好的特色菜,“神仙鸡”是温家寨子的特色菜品之一,因清朝嘉庆年间获四川武举第一名“武魁解元”的四世祖温光超而得名。鸡色红润,外酥里嫩,咸鲜香甜,连骨嚼食,别有风味。


      “解元馒头”虽然只是常见的食物,但却远近闻名。个头很大,馒头微甜又不干涩,配着辣碟子或者甜碟子吃。


      古老的祠堂不断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与现代文明不断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祠堂研学实践,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留住城市的记忆,传承历史的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