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杨家祠堂

    2020-07-31 23:05:09

      刘乾能(四川雅安)

      这世上但凡别样的所在,总归有它特殊的意义,比如宗祠。

      从天老路,过石板桥,走百十余米逼仄的老街,街面突然闪开一个大大的豁口,露出一片约有一亩见方的青石院坝。院坝的北面,青砖围墙的正中,大开的院门和院楼门上悬挂的两只大红灯笼,守护着一幢青瓦屋面的建筑。这里,就是杨家祠堂。

      盛夏的午后,我走进祠堂。

      一入院墙,在悬挂“杨氏宗祠”匾额的大门两侧,各有一株与房齐高的紫荆。青石砌成的树盆内,长着厚密的青草。紫荆树干虬劲,枝叶繁茂。宽大的树冠,在房前投下一大片树荫,清凉而惬意,让夏日的酷热少了些许的恣意妄为,也让空旷的院坝多了一些绿意的灵动。这种先花后叶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薄薄的一层土,就能让它们保持旺盛的生长力。或许杨氏族人正是看中了它这样的秉性,它才有幸成为镇守院落的首选树种——事实正是如此,它枝条多发、分枝丛生的特性,让它独具特色的观赏性更加突出,从而免去被砍伐作材的危险。由此看来,祠堂里的每一种存在,都有着看似不经意实则用心用情的讲究。

      正堂上,供奉着杨氏的先祖先辈。一个个木制的牌位,按辈分的高低从上而下排列。“其才正中,克绍明宗。本维邦立,运以家隆……”对于后辈而言,家族的排行,每一个字都神圣不可冒犯。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谨遵这样的族规,将自己的名字接续在严格的辈分排行中,让宗族的血脉不断延续。

      “一院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这是镌刻在“思过处”大门上的对联。可以想象,但凡有族人犯了禁忌,族长定会罚其在这里度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狭长逼仄的耳房里,应该悬挂有古代贤达的图像,或摆放着宗族的禁令条文,被罚者进入其间,面壁站立,闭门思过。考察他们思改悔过的成效,或许就是验证其背诵诗词歌赋的多少。至于受罚的时间,可能或因所犯错误的类别与轻重而有所不同。

      “松间泼墨临摩诘,花径衔杯咏少陵。”从这副对联中,我似乎领悟到建造祠堂时设立“适意斋”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耕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大主题。只有真正把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精神更加振作,才能迎接未来的风雨,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争中求得一隅安静。或许正因为这样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哪个家族,都会刻意留下自己的传统——价值取向、精神支柱、情感特征、文化符号、伦理情怀、道德操守。家族中的每一个孩子,从小都将在这座特殊的学校里接受熏陶。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因为植入了这种因子并随光阴的流淌而生根、发芽,成为一生的陪伴。

      祠堂像一块磁场,把有血缘关系的人聚拢在一起。无论走得多远,一回祠堂,就能一解乡愁。祠堂更像一只大船,承载着族人太多的需求。祠堂更像一个指针,校验着族人前行的方向。

      此刻,站在空旷的院落里,望着正堂中央一字型排开的四把太师座椅,我仿佛看到了杨氏族人实施族规惩戒时的庄重与威严:由族长指定的使者,先是宣读某家某人因何事触犯哪条族规,该受怎样的惩戒。然后是族人中的执行者将某家某人拖拽于众人之前,或鞭刑、或枷板、或刺棒……轻者皮肉受苦,重者脚裂趾断,更其甚者,可能被沉塘。受到这般“待遇”的,要么罔顾家族纲常、违犯道德伦理,要么屡教不改、挑衅族长权威。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世界上没有一味的想当然和我行我素,也不可能有随心所欲的空间。只有那些遵守规矩的人和事,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

      “看竹客来深巷外,敲诗人坐小楼中”“花窗酌酒邀明月,石上题诗扫绿苔”。这些楹联,镌刻在陶片上,悬挂在清心厅、养心轩大门的两边。或许因为泥陶上的书写无法做到像宣纸那样的奔放流畅,陶片上的字体笔划凝滞,但正因此,反倒让每一个字看上去少了漂浮,进而显出庄重大方的意韵来。看得出来,祠堂中的楹联,均出自一人之手。透过斑剥的陶片,我仿佛看到这样的情景:某个艳阳高照的下午,面对眼前一片片刚刚做好的泥坯,一位身着长衫的老者,对着天空躬身作揖。礼毕,净手,焚香,双眼微闭,端坐案前。片刻之后,但见他从随身携带的工具袋中,取出一把竹刀,以刀为笔,在泥坯上书写起来。婉转回旋中,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汉字跃然坯胎。这些泥胎,将被编号送入烧窑,承受上千度的炭火烧制,才能完成从坯胎到成品的角色转换。正是因为经历了烈火的洗礼,它们才能历经一百四十余年的风雨浸蚀而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岁月,或许能改变它们本来的颜色,但绝然改变不了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作为因人而起的一种建筑,祠堂是精美的,也是自在的。

      风雨飘摇,她巍然伫立。

      祠堂坐北向南,分为前堂、正堂、后堂、东厢房、西厢房,为四合院建筑群,整体为13架6柱穿斗排架结构,水青瓦顶,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正堂面阔七间,正中高悬“慎终追远”的匾额,相传为明代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副招讨使杨世任修建。

      关于土司杨世任,任乃强所著《天全杨土司世系》中有这样的记载,“杨世任(明史作世绳),正德间袭,以助高氏,罹祸,葬霸王山,残碑只有数寸,妻高氏金姐,育子泰。”

      众所周知,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世官、世土、世民”,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这也就是说土司是一种世袭的政治统治权。但天全土司,却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世袭制有着截然不同的来历。

      唐朝末年,起义军此起彼伏,势如破竹。唐僖宗不得不外逃。随身护卫他的,是禁军军校高卜锡和贴身侍卫杨端。高杨二人跟随唐僖宗一路逃到四川。因护驾有功,江南临安人高卜锡和太原人杨端奉命率部西进雅州,被封为天全正副土司,从而开启天全近800年的土司统治历史。

      作为土司的后人,杨世仁一定也像先祖一样,在天全这块土地上,极尽协力之能事,并在与高氏土司长期的默契配合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成就一方祖业。或许,朱熹倡导并推行修建家族祠堂的做法,让杨氏深谙其中蕴含的引导教化和留史存鉴功用。于是,修建祠堂,便成为他生命历程必然的选项。这座建制宏大、造型别致、风格独具的本土建筑,既是杨氏宗族的血脉所系,更是杨氏宗族的精神领地。

      在杨家祠堂,我看到正堂中4根直径七八十公分的立柱均为楠木,柱为八角菱形青石,四周或以浮雕形式,或用镂空方法,雕刻着人物故事,内容为远古传说、民间故事,线条简洁明快,笔法老道自然,显示出娴熟的雕刻技艺。既然要显现祠堂的多重功能,建造之初,每一处的细节,除了寄寓建造者的虔诚崇敬之心外,更多地通过艺术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应该是这些雕刻艺术存在的最大理由了吧。

      或许,当年的杨家祠堂有着更为宏大的建制,有着更多精美的装饰。只是,那样的祠堂,却不知什么原因被毁,终究没能保存至今。到了清代,宗祠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姓一祠的宗祠,在表彝伦而树纲常的同时,成为族人公共活动的集结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同治11年(公元1872年),杨氏家族在原址上完成了重建,并完整地保存至今。

      突然,空旷的四合院里,传来一阵电子琴声。透过空格,我看到几个学生正在排练。这座家族祠堂,如今已变身文化站。就在此刻,在挂着“农家书屋”的房间里,一位老人端坐桌前,手捧一本书,慢慢翻看。头发雪白,恍若昔日祠堂里正襟危坐的族长。

      走出祠堂,有风从老场河吹来,空气中便有了淡淡的泥腥味。水流舒缓,像年迈寡言的老者。祠堂院墙外,一条青石板路顺河而下。此刻,泛起一线光亮。河边柳树上,有蝉鸣叫,仿佛在刻意挑战老场河的耐心。老场河波澜不惊。她还记得祠堂落成时的盛典,也将伴随祠堂,走向更加厚重的岁月。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杨家祠堂

    2020-07-31 23:05:09

      刘乾能(四川雅安)

      这世上但凡别样的所在,总归有它特殊的意义,比如宗祠。

      从天老路,过石板桥,走百十余米逼仄的老街,街面突然闪开一个大大的豁口,露出一片约有一亩见方的青石院坝。院坝的北面,青砖围墙的正中,大开的院门和院楼门上悬挂的两只大红灯笼,守护着一幢青瓦屋面的建筑。这里,就是杨家祠堂。

      盛夏的午后,我走进祠堂。

      一入院墙,在悬挂“杨氏宗祠”匾额的大门两侧,各有一株与房齐高的紫荆。青石砌成的树盆内,长着厚密的青草。紫荆树干虬劲,枝叶繁茂。宽大的树冠,在房前投下一大片树荫,清凉而惬意,让夏日的酷热少了些许的恣意妄为,也让空旷的院坝多了一些绿意的灵动。这种先花后叶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薄薄的一层土,就能让它们保持旺盛的生长力。或许杨氏族人正是看中了它这样的秉性,它才有幸成为镇守院落的首选树种——事实正是如此,它枝条多发、分枝丛生的特性,让它独具特色的观赏性更加突出,从而免去被砍伐作材的危险。由此看来,祠堂里的每一种存在,都有着看似不经意实则用心用情的讲究。

      正堂上,供奉着杨氏的先祖先辈。一个个木制的牌位,按辈分的高低从上而下排列。“其才正中,克绍明宗。本维邦立,运以家隆……”对于后辈而言,家族的排行,每一个字都神圣不可冒犯。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谨遵这样的族规,将自己的名字接续在严格的辈分排行中,让宗族的血脉不断延续。

      “一院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这是镌刻在“思过处”大门上的对联。可以想象,但凡有族人犯了禁忌,族长定会罚其在这里度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狭长逼仄的耳房里,应该悬挂有古代贤达的图像,或摆放着宗族的禁令条文,被罚者进入其间,面壁站立,闭门思过。考察他们思改悔过的成效,或许就是验证其背诵诗词歌赋的多少。至于受罚的时间,可能或因所犯错误的类别与轻重而有所不同。

      “松间泼墨临摩诘,花径衔杯咏少陵。”从这副对联中,我似乎领悟到建造祠堂时设立“适意斋”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耕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大主题。只有真正把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精神更加振作,才能迎接未来的风雨,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争中求得一隅安静。或许正因为这样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哪个家族,都会刻意留下自己的传统——价值取向、精神支柱、情感特征、文化符号、伦理情怀、道德操守。家族中的每一个孩子,从小都将在这座特殊的学校里接受熏陶。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因为植入了这种因子并随光阴的流淌而生根、发芽,成为一生的陪伴。

      祠堂像一块磁场,把有血缘关系的人聚拢在一起。无论走得多远,一回祠堂,就能一解乡愁。祠堂更像一只大船,承载着族人太多的需求。祠堂更像一个指针,校验着族人前行的方向。

      此刻,站在空旷的院落里,望着正堂中央一字型排开的四把太师座椅,我仿佛看到了杨氏族人实施族规惩戒时的庄重与威严:由族长指定的使者,先是宣读某家某人因何事触犯哪条族规,该受怎样的惩戒。然后是族人中的执行者将某家某人拖拽于众人之前,或鞭刑、或枷板、或刺棒……轻者皮肉受苦,重者脚裂趾断,更其甚者,可能被沉塘。受到这般“待遇”的,要么罔顾家族纲常、违犯道德伦理,要么屡教不改、挑衅族长权威。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世界上没有一味的想当然和我行我素,也不可能有随心所欲的空间。只有那些遵守规矩的人和事,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

      “看竹客来深巷外,敲诗人坐小楼中”“花窗酌酒邀明月,石上题诗扫绿苔”。这些楹联,镌刻在陶片上,悬挂在清心厅、养心轩大门的两边。或许因为泥陶上的书写无法做到像宣纸那样的奔放流畅,陶片上的字体笔划凝滞,但正因此,反倒让每一个字看上去少了漂浮,进而显出庄重大方的意韵来。看得出来,祠堂中的楹联,均出自一人之手。透过斑剥的陶片,我仿佛看到这样的情景:某个艳阳高照的下午,面对眼前一片片刚刚做好的泥坯,一位身着长衫的老者,对着天空躬身作揖。礼毕,净手,焚香,双眼微闭,端坐案前。片刻之后,但见他从随身携带的工具袋中,取出一把竹刀,以刀为笔,在泥坯上书写起来。婉转回旋中,一个个苍劲有力的汉字跃然坯胎。这些泥胎,将被编号送入烧窑,承受上千度的炭火烧制,才能完成从坯胎到成品的角色转换。正是因为经历了烈火的洗礼,它们才能历经一百四十余年的风雨浸蚀而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岁月,或许能改变它们本来的颜色,但绝然改变不了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作为因人而起的一种建筑,祠堂是精美的,也是自在的。

      风雨飘摇,她巍然伫立。

      祠堂坐北向南,分为前堂、正堂、后堂、东厢房、西厢房,为四合院建筑群,整体为13架6柱穿斗排架结构,水青瓦顶,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正堂面阔七间,正中高悬“慎终追远”的匾额,相传为明代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副招讨使杨世任修建。

      关于土司杨世任,任乃强所著《天全杨土司世系》中有这样的记载,“杨世任(明史作世绳),正德间袭,以助高氏,罹祸,葬霸王山,残碑只有数寸,妻高氏金姐,育子泰。”

      众所周知,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世官、世土、世民”,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这也就是说土司是一种世袭的政治统治权。但天全土司,却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世袭制有着截然不同的来历。

      唐朝末年,起义军此起彼伏,势如破竹。唐僖宗不得不外逃。随身护卫他的,是禁军军校高卜锡和贴身侍卫杨端。高杨二人跟随唐僖宗一路逃到四川。因护驾有功,江南临安人高卜锡和太原人杨端奉命率部西进雅州,被封为天全正副土司,从而开启天全近800年的土司统治历史。

      作为土司的后人,杨世仁一定也像先祖一样,在天全这块土地上,极尽协力之能事,并在与高氏土司长期的默契配合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成就一方祖业。或许,朱熹倡导并推行修建家族祠堂的做法,让杨氏深谙其中蕴含的引导教化和留史存鉴功用。于是,修建祠堂,便成为他生命历程必然的选项。这座建制宏大、造型别致、风格独具的本土建筑,既是杨氏宗族的血脉所系,更是杨氏宗族的精神领地。

      在杨家祠堂,我看到正堂中4根直径七八十公分的立柱均为楠木,柱为八角菱形青石,四周或以浮雕形式,或用镂空方法,雕刻着人物故事,内容为远古传说、民间故事,线条简洁明快,笔法老道自然,显示出娴熟的雕刻技艺。既然要显现祠堂的多重功能,建造之初,每一处的细节,除了寄寓建造者的虔诚崇敬之心外,更多地通过艺术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应该是这些雕刻艺术存在的最大理由了吧。

      或许,当年的杨家祠堂有着更为宏大的建制,有着更多精美的装饰。只是,那样的祠堂,却不知什么原因被毁,终究没能保存至今。到了清代,宗祠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姓一祠的宗祠,在表彝伦而树纲常的同时,成为族人公共活动的集结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同治11年(公元1872年),杨氏家族在原址上完成了重建,并完整地保存至今。

      突然,空旷的四合院里,传来一阵电子琴声。透过空格,我看到几个学生正在排练。这座家族祠堂,如今已变身文化站。就在此刻,在挂着“农家书屋”的房间里,一位老人端坐桌前,手捧一本书,慢慢翻看。头发雪白,恍若昔日祠堂里正襟危坐的族长。

      走出祠堂,有风从老场河吹来,空气中便有了淡淡的泥腥味。水流舒缓,像年迈寡言的老者。祠堂院墙外,一条青石板路顺河而下。此刻,泛起一线光亮。河边柳树上,有蝉鸣叫,仿佛在刻意挑战老场河的耐心。老场河波澜不惊。她还记得祠堂落成时的盛典,也将伴随祠堂,走向更加厚重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