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坝坝电影 怀旧或感伤

    2022-05-11 15:30:43

     

    李永才(四川)

      说起坝坝电影,对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们而言,那真是一道永恒的风景线。一提起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摆几个龙门阵。在那个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极度匮乏的年代,乡坝头看一场电影,实在是一件称得上幸福和快乐的事。在艰苦的岁月里,电影艺术作为精神食粮更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和魅力,人们心里无论有啥愁事、难事,只要看上一场电影,也就过去了。人们怀念坝坝电影的通透和热闹,更怀念那时候日子的敞亮和爽快。其实,人生也如看电影一样,匆匆岁月,无非一部光影流转的电影。那夏夜,那清风,还有那淡淡的月光,让人永生难忘。

      我的少年时代,每当得知生产队放电影,都兴奋不已。太阳还没落山,一群晚归的鸭子,在老槐树下嘎嘎地叫,呼朋结伴的声音此起彼伏。耐不住性子的孩子们,一个个晚饭也顾不上吃,带一个小板凳扑爬跟斗地往外面跑。那个时候说收成,也不多哇,但乡亲们好像一年四季、一天到黑都在地里忙活,只是遇到看电影,才会早早地收工。当时到哪个生产队去放电影,放什么影片,放几场,一般都是公社电影队计划好了的。生产队接到通知后,就会安排两三个青壮劳力去公社挑机器和影片。放电影的地方一般在大队生产队庄屋的晒坝上。庄屋是大集体生产时期特有的产物,那里有几栋房子。每年秋收以后,乡亲们都会把粮食首先收到庄屋,进行一些简单处理以后,再储存起来,年底才开始分配。比如包谷,需要先把皮剥了,一粒粒麻下来晒干储存,最后再按每家所得的工分来进行分配。庄屋的大晒坝是生产队用来学文件开会的。放坝坝电影,就在这里进行。

      天刚黢黑,一轮半圆的明月悄悄地爬上了天空。农村的夜因少了白天的嘈杂而静寂起来。只听见田里或路边草丛中,蟋蟀响亮地叫着,偶尔听见村子远处的狗,帮着腔儿地吠。此时,公社电影队的放映员已被请到队长家里,招待他们的也是当时最好的饭菜。吃过晚饭后,放映员就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在晒坝边支起两根长长的竹竿,挂上白白的镶着黑边的“档子”(银幕),然后在地坝正中间搭一张方桌,上面摆着放映机,方桌旁也绑一长竹竿,顶端吊一盏100瓦的大灯泡。为了不影响电影的声音效果,柴油发电机一般都会放在离晒坝较远的保管室屋后,用绳子一拉,“扑、扑、扑”的一声响,发电机启动了,整个坝子被照得通亮。

      放映机旁边的座位那是最好的,无需说会安排给队上的领导。条凳、方凳、砖头、石块、背篼、箩筐,大凡能拿来坐的家什都被利用起来。队上只有百来个人,坝子应该绰绰有余,但是周围队上的乡亲哪里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一个个闻讯赶来,整个坝子便人满为患,连旁边的树上都爬满了人,个头小的,就骑坐在长辈的肩膀上,名曰“打马马肩”。那时的场景可谓人山人海,不少大树上都有人,实在挤不下位置的,便索性跑到银幕后面或是站在远远的公路上去看。

      电影放映前,晒场上总是闹哄哄的,有的喊孩子,有的找大人;有的为争地盘吵架;还有的在摆龙门阵,东家长西家短说个不停。放映员先用放映机调试亮度和角度,一束雪白的光柱打到银幕上,但见光柱下面人头攒动。许多小孩喊叫着伸出手指,做各种形状投影到银幕上,兴奋地出怪相。调试完毕后,一般都要由队长讲几句话,我们早就等得心急火燎,好在队长很知趣,清了清嗓子,“嗯,啊,请大人把细娃儿看好,还要注意莫把周围的庄稼踏坏了,现在,正式放映!”电影正片开演之前往往都是一段纪录片,然后就是故事片。其中战斗片是那个时代的“主打牌”,看得众人是激情满满、昂扬激烈。影片一开始,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被吸进了那黑白的电影世界中。不管是蚊虫飞舞的夏天,还是寒风瑟瑟的冬天,大家都心无旁骛,津津有味地体会着银幕上或喜或悲的故事。一部片子演完后,要停下来换另一部片子。看着放映员熟练而潇洒地倒片和安片子,电影片子随放映员的手指在机器上环绕、跳跃,窜来窜去,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银幕被风吹得像包袱皮一样地鼓来鼓去,画面上的人影也前仰后合地变了形,但人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

      现在想起来,我们那个年代看的电影不少,但可以选择的却不多,以致于一部电影常常反反复复放映。演得最多的就是《南征北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奇袭白虎团》《三进山城》《苦菜花》《上甘岭》《鸡毛信》《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卖花姑娘》等。不过,也正因为是重复看的次数多,当年我们对仅有的几部影片,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对其中的经典片段和台词,都可以信手拈来、倒背如流。不仅如此,那个时候我们看完了电影,还要学着演电影,唱电影里的插曲,许多电影插曲都会唱。记得上初中时,每逢节日我们总喜欢模仿一些电影中的精彩场面,比如《鸡毛信》《小英雄雨来》,无论是对白还是表演,都能配合默契,情绪饱满,不敢说“演” 得多么精妙,但也学得惟妙惟肖,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当年我们这些“讲电影”的“演员”、还是那些“听电影”的“观众”,都是无一例外地沉浸在这种开心与快乐之中。

      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光是看本生产队放的电影,那肯定是不过瘾的,一年也难得轮上几次。于是,方圆十里八村都是我们看电影的必去之处。再远的路程,我们也几乎场场不漏。不管是河那边的白庙、观音岩,还是这边的杨柳冲、沙背溪、滴水岩,还有山上的弥勒堂,只要我们晓得那边要放电影,都要邀约着赶过去。记得那是1980年,我刚上小学。一天放晚学后,我和小伙伴听说梨子五队要放电影,高兴得不得了。回家丢下书包,邀上三五好友就往放电影的地方跑。那晚演的是《万水千山》,电影讲述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正当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之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观众仍稳如泰山,没有一个离开。放映员撑起伞,继续放映。等到电影结束后,大家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似的,但是大家仍然兴高采烈,万分激动,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那时候翻山越岭去很远的生产队看电影,走夜路很少有手电筒,我们最喜欢夏夜有月亮的时候,可以依稀辨路。要不然就准备一两个火把,打头的人在前面举着火把飞叉叉地跑,后面的一个紧跟一个,手拉着手,好比夜间急行军。遇上路面湿滑,跌倒旁边的冬水田里,或是滚到了山坡下,这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去梨子二队看电影,走在我前面的吴小芳跌进了水田里,又一下把我拉了下去,一身汤汤水水,来不及拧干和抱怨,又爬起来一路飞奔。看完电影回到家里,自然挨了大人一顿臭骂。最为壮观的是电影散场后,所有的人都会把火把点燃,往自己的家里走去,四面八方的田埂路上,蜿蜒着一串串火把吐出的暗红色火苗,照亮了天际,整个山村像过节一样热闹,这成了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场景。

      回溯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知道,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是1946年在黑龙江鹤岗市建立的。后期迁至长春,1955年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其间在拍摄纪录片时有三名摄影师在战场上牺牲。长影自建立以来,先后拍摄了900多部故事片,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白毛女》等一大批优秀影片影响感召了几代人的成长。随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49年建立,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1年3月在北京建立,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珠江、潇湘、峨眉、西安、广西、湖北、天山电影制片厂相继建立。

      那时候彩色片成本高,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56年拍摄的《祝福》,第一部35毫米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为《老兵新传》。而国外的影片主要是耳熟能详的《海岸风雷》《脚印》《伏击战》《山鹰之歌》等,至今难以忘记的当数《第八个是铜像》和《宁死不屈》等影片。其实那时的电影不论是国产片还是译制片都还是程式化的,正式的电影放映前总会有些加映片。

      电影作为20世纪50—70年代一种文化时尚和特殊的叙事方式,对一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起那个年代,那一段有电影陪伴的时光,以及那些教会我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的影片,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呈现……只是,那样单纯而美好的时光不会重来了。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坝坝电影 怀旧或感伤

    2022-05-11 15:30:43

     

    李永才(四川)

      说起坝坝电影,对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我们而言,那真是一道永恒的风景线。一提起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摆几个龙门阵。在那个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极度匮乏的年代,乡坝头看一场电影,实在是一件称得上幸福和快乐的事。在艰苦的岁月里,电影艺术作为精神食粮更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和魅力,人们心里无论有啥愁事、难事,只要看上一场电影,也就过去了。人们怀念坝坝电影的通透和热闹,更怀念那时候日子的敞亮和爽快。其实,人生也如看电影一样,匆匆岁月,无非一部光影流转的电影。那夏夜,那清风,还有那淡淡的月光,让人永生难忘。

      我的少年时代,每当得知生产队放电影,都兴奋不已。太阳还没落山,一群晚归的鸭子,在老槐树下嘎嘎地叫,呼朋结伴的声音此起彼伏。耐不住性子的孩子们,一个个晚饭也顾不上吃,带一个小板凳扑爬跟斗地往外面跑。那个时候说收成,也不多哇,但乡亲们好像一年四季、一天到黑都在地里忙活,只是遇到看电影,才会早早地收工。当时到哪个生产队去放电影,放什么影片,放几场,一般都是公社电影队计划好了的。生产队接到通知后,就会安排两三个青壮劳力去公社挑机器和影片。放电影的地方一般在大队生产队庄屋的晒坝上。庄屋是大集体生产时期特有的产物,那里有几栋房子。每年秋收以后,乡亲们都会把粮食首先收到庄屋,进行一些简单处理以后,再储存起来,年底才开始分配。比如包谷,需要先把皮剥了,一粒粒麻下来晒干储存,最后再按每家所得的工分来进行分配。庄屋的大晒坝是生产队用来学文件开会的。放坝坝电影,就在这里进行。

      天刚黢黑,一轮半圆的明月悄悄地爬上了天空。农村的夜因少了白天的嘈杂而静寂起来。只听见田里或路边草丛中,蟋蟀响亮地叫着,偶尔听见村子远处的狗,帮着腔儿地吠。此时,公社电影队的放映员已被请到队长家里,招待他们的也是当时最好的饭菜。吃过晚饭后,放映员就开始忙碌起来,先是在晒坝边支起两根长长的竹竿,挂上白白的镶着黑边的“档子”(银幕),然后在地坝正中间搭一张方桌,上面摆着放映机,方桌旁也绑一长竹竿,顶端吊一盏100瓦的大灯泡。为了不影响电影的声音效果,柴油发电机一般都会放在离晒坝较远的保管室屋后,用绳子一拉,“扑、扑、扑”的一声响,发电机启动了,整个坝子被照得通亮。

      放映机旁边的座位那是最好的,无需说会安排给队上的领导。条凳、方凳、砖头、石块、背篼、箩筐,大凡能拿来坐的家什都被利用起来。队上只有百来个人,坝子应该绰绰有余,但是周围队上的乡亲哪里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一个个闻讯赶来,整个坝子便人满为患,连旁边的树上都爬满了人,个头小的,就骑坐在长辈的肩膀上,名曰“打马马肩”。那时的场景可谓人山人海,不少大树上都有人,实在挤不下位置的,便索性跑到银幕后面或是站在远远的公路上去看。

      电影放映前,晒场上总是闹哄哄的,有的喊孩子,有的找大人;有的为争地盘吵架;还有的在摆龙门阵,东家长西家短说个不停。放映员先用放映机调试亮度和角度,一束雪白的光柱打到银幕上,但见光柱下面人头攒动。许多小孩喊叫着伸出手指,做各种形状投影到银幕上,兴奋地出怪相。调试完毕后,一般都要由队长讲几句话,我们早就等得心急火燎,好在队长很知趣,清了清嗓子,“嗯,啊,请大人把细娃儿看好,还要注意莫把周围的庄稼踏坏了,现在,正式放映!”电影正片开演之前往往都是一段纪录片,然后就是故事片。其中战斗片是那个时代的“主打牌”,看得众人是激情满满、昂扬激烈。影片一开始,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被吸进了那黑白的电影世界中。不管是蚊虫飞舞的夏天,还是寒风瑟瑟的冬天,大家都心无旁骛,津津有味地体会着银幕上或喜或悲的故事。一部片子演完后,要停下来换另一部片子。看着放映员熟练而潇洒地倒片和安片子,电影片子随放映员的手指在机器上环绕、跳跃,窜来窜去,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银幕被风吹得像包袱皮一样地鼓来鼓去,画面上的人影也前仰后合地变了形,但人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

      现在想起来,我们那个年代看的电影不少,但可以选择的却不多,以致于一部电影常常反反复复放映。演得最多的就是《南征北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奇袭白虎团》《三进山城》《苦菜花》《上甘岭》《鸡毛信》《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卖花姑娘》等。不过,也正因为是重复看的次数多,当年我们对仅有的几部影片,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对其中的经典片段和台词,都可以信手拈来、倒背如流。不仅如此,那个时候我们看完了电影,还要学着演电影,唱电影里的插曲,许多电影插曲都会唱。记得上初中时,每逢节日我们总喜欢模仿一些电影中的精彩场面,比如《鸡毛信》《小英雄雨来》,无论是对白还是表演,都能配合默契,情绪饱满,不敢说“演” 得多么精妙,但也学得惟妙惟肖,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当年我们这些“讲电影”的“演员”、还是那些“听电影”的“观众”,都是无一例外地沉浸在这种开心与快乐之中。

      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光是看本生产队放的电影,那肯定是不过瘾的,一年也难得轮上几次。于是,方圆十里八村都是我们看电影的必去之处。再远的路程,我们也几乎场场不漏。不管是河那边的白庙、观音岩,还是这边的杨柳冲、沙背溪、滴水岩,还有山上的弥勒堂,只要我们晓得那边要放电影,都要邀约着赶过去。记得那是1980年,我刚上小学。一天放晚学后,我和小伙伴听说梨子五队要放电影,高兴得不得了。回家丢下书包,邀上三五好友就往放电影的地方跑。那晚演的是《万水千山》,电影讲述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正当我们看得津津有味之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观众仍稳如泰山,没有一个离开。放映员撑起伞,继续放映。等到电影结束后,大家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似的,但是大家仍然兴高采烈,万分激动,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

      那时候翻山越岭去很远的生产队看电影,走夜路很少有手电筒,我们最喜欢夏夜有月亮的时候,可以依稀辨路。要不然就准备一两个火把,打头的人在前面举着火把飞叉叉地跑,后面的一个紧跟一个,手拉着手,好比夜间急行军。遇上路面湿滑,跌倒旁边的冬水田里,或是滚到了山坡下,这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去梨子二队看电影,走在我前面的吴小芳跌进了水田里,又一下把我拉了下去,一身汤汤水水,来不及拧干和抱怨,又爬起来一路飞奔。看完电影回到家里,自然挨了大人一顿臭骂。最为壮观的是电影散场后,所有的人都会把火把点燃,往自己的家里走去,四面八方的田埂路上,蜿蜒着一串串火把吐出的暗红色火苗,照亮了天际,整个山村像过节一样热闹,这成了我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场景。

      回溯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知道,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是1946年在黑龙江鹤岗市建立的。后期迁至长春,1955年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其间在拍摄纪录片时有三名摄影师在战场上牺牲。长影自建立以来,先后拍摄了900多部故事片,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白毛女》等一大批优秀影片影响感召了几代人的成长。随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49年建立,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51年3月在北京建立,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珠江、潇湘、峨眉、西安、广西、湖北、天山电影制片厂相继建立。

      那时候彩色片成本高,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56年拍摄的《祝福》,第一部35毫米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为《老兵新传》。而国外的影片主要是耳熟能详的《海岸风雷》《脚印》《伏击战》《山鹰之歌》等,至今难以忘记的当数《第八个是铜像》和《宁死不屈》等影片。其实那时的电影不论是国产片还是译制片都还是程式化的,正式的电影放映前总会有些加映片。

      电影作为20世纪50—70年代一种文化时尚和特殊的叙事方式,对一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忆起那个年代,那一段有电影陪伴的时光,以及那些教会我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的影片,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呈现……只是,那样单纯而美好的时光不会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