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一叶莲

    2019-08-16 16:59:38

      湛蓝

      几年前,我就遇到过尴尬的日子,那天是清明,刚好又是母亲的生日,分外无措。为故去的父亲哀思的同时,又为母亲的寿辰而开心。这两种极端的、乍悲乍喜的情绪彼此对峙又紧紧咬合,只能将一份深深藏起,将另一份小心翼翼捧着。

      这一天,我早早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祝妈妈母亲节快乐。之后,不想庆祝这个日子,也不愿陷于沉痛的缅怀当中,于是拿了车钥匙去青石桥花鸟市场转悠。

      逛花鸟市场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在好几个花店门前,都看见盆里一张张铺开的莲叶,青翠欲滴。我几次蹲下去观察,发现莲叶的底部有初生的莲枝和零星的花蕾。开始以为是仿真莲叶,后来终于没忍住用手去触碰,有生命的讯息从指尖源源传来。那亲近感,仿佛与生俱来。

      我微信扫描付款后,店主拿了一个塑料袋装好后递给我,再买了几种心仪已久的植物便往停车场去。回家找了一个大盆子,接了清水晾晒了一会儿,再把叶莲放水上,就算安顿好了它。

      次日早上起来,习惯性趿了拖鞋去阳台看花草、浇水。搁置在角落的盆子里,叶莲竟然一夜之间开出圣洁的白莲花来。细而有力的莲枝托起的花朵,在一片碧叶中傲然玉立,轻松而高贵。

      它像一串写意而清浅的句子,又有灌顶之力,唤醒一些知觉,让我顿时找到了注解。

      我倍感欣然,如同知音的馈赠。久久蹲在盆子前注视那静若处子的花叶,这真是一种轻松的植物。一片叶子,随意放进水里,它就萌芽、生长、开花。

      忽而,想起一位朋友。

      我们应该是2006年冬天认识的。接触网络之初,写一些忧伤到令人窒息的文字。再回首,那个时段的网文大多是这副腔调,大概是受伤痕文学的荼毒。2008年秋天,开始厌倦网络中的各种热闹,于是,一夜之间几乎删除了所有好友。留了两个人,一个是她。另一个是来过成都,我与她肩并肩在锦里和宽窄巷子晃荡过一天的女子。

      昔日那些可交换隐私的朋友一一隐于时间的长河中,当然我也失去了她们。为此,我背负了不少决绝和傲慢的骂名,她自始至终没问过为什么。

      后来,她封了那个号,易名归来不语,从此再没出现在网络,只是每年十月二十一日零点,她会用手机发一条短信给我。我也没问过为什么。直到芦山发生地震,她担心手机拥堵,为我节省手机仅有的电源,她在我留言板里烙字:这一刻,必和你在一起。

      一个共同的朋友见了,她同样于留言板上会话:归来不语,却为蓝的安危不惜食言于天下。

      不会常常想起,但会突然想起。十年,有时候半年也不说一句话,但想起的时候留几句话,都有回音,言辞间充满感恩、惦念。就像那株叶莲,随性,随意,从来不需要我刻意维系、经营抑或放弃什么去迁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应当如莲般,不蔓不枝,让人感觉轻松、舒服,永远不会纠缠于零零种种的孰是孰非里,也从来不必追问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

      与这一叶莲相处一月有余。我去菜市场买了一对金鱼放进盆里,远远地看鱼戏莲叶间。总是很难近距离拍摄到这一幕,鱼好像故意的,每当我举着手机靠近,它俩就很默契地游到莲叶下,神龙见首不见尾。蹲守了几次,无果。想起麦田的守望者,要拍夕照,得经历多少个执着的蹲守。

      在窗下,再读《浮生六记》,先生写道:“夏日,她看到荷花晚含而晓放,便于夜里用小纱囊取茶叶少许,置于荷花花心中,第二日拂晓时取出,再煮泉水冲泡,茶香中便带了荷味。”芸娘把此法冲泡的茶盏端给夫君,夫君手指轻拨茶盖,香味儿婉转于鼻息心田。夫妻相伴品茶、赏荷、度夏,他只觉荷花菡萏入目,终也不及身畔芸娘的蕙质玲珑入心。香息缠绵,两情缱绻,良辰即便虚度,不得不承认尘世的千般美好万般端宁,尽被这一对良人得走。读着这日子,单单是这番清寂,一生对一人,得有这心。晚含而晓放,在句子间读到,终归不如亲历带来的震撼。如今看来,这沈复是良人,把心思都倾注于陈芸的举手投足间。难怪,所有动人心魄的佳作,都至情至性。

      时日流淌,一叶莲在我的花盆里落户一月有余,从最初的一盆繁殖到三盆,中途还送了一盆给楼上的邻居。那日,我在花圃间戴着手套侍弄花草,三个年轻的男女在我花草间停留,其中一位姑娘放下矜持,指着盆里的一叶莲问:“这是莲花么?”

      我回眸浅笑:“是的。”

      她露出喜色,弯腰看,长长的黑发瀑布一样垂下,我说:“你喜欢,就把那片鹅卵石压着的带回家养,一个星期能长出新叶,分盆。我戴着手套不方便,你自己取。”

      她欣然,两只手托了莲花离开,不住道谢。次日,一位阿姨路过,她说:“我儿媳说你送了她莲花,好开心。”

      “阿姨,我也很开心。”

      当一叶莲分出第三盆、第五盆的时候,最早的母叶从边沿慢慢变黄、枯萎。枯黄的莲叶铺于水面,在一片片新莲叶和一朵朵婷婷的白色小莲花中,显得老态龙钟。

      一场雨来,枯萎的母叶有些残破,像在街头偶尔见到的流浪人破损的衣衫,又像一张饱经霜露的脸。我用手轻轻拈,它便从众多的小莲枝上脱离开了。我怔怔地,怔怔地看着,喃喃“它耗尽了最后的养分”。语出,我突然泪落涟涟,想起老去的母亲。

      当一个个红颜长成,另一个红颜正在衰老,衰老,衰老……

      作者简介

      湛蓝 重庆市合川区人,现定居成都。会计师,旅游达人,网络写手,自由职业者。《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公众平台总编、创建人。主编书籍有散文集《香落尘外》《尘外遗落的烟火》,诗集《尘外那一池月光》《在路上》。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一叶莲

    2019-08-16 16:59:38

      湛蓝

      几年前,我就遇到过尴尬的日子,那天是清明,刚好又是母亲的生日,分外无措。为故去的父亲哀思的同时,又为母亲的寿辰而开心。这两种极端的、乍悲乍喜的情绪彼此对峙又紧紧咬合,只能将一份深深藏起,将另一份小心翼翼捧着。

      这一天,我早早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祝妈妈母亲节快乐。之后,不想庆祝这个日子,也不愿陷于沉痛的缅怀当中,于是拿了车钥匙去青石桥花鸟市场转悠。

      逛花鸟市场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在好几个花店门前,都看见盆里一张张铺开的莲叶,青翠欲滴。我几次蹲下去观察,发现莲叶的底部有初生的莲枝和零星的花蕾。开始以为是仿真莲叶,后来终于没忍住用手去触碰,有生命的讯息从指尖源源传来。那亲近感,仿佛与生俱来。

      我微信扫描付款后,店主拿了一个塑料袋装好后递给我,再买了几种心仪已久的植物便往停车场去。回家找了一个大盆子,接了清水晾晒了一会儿,再把叶莲放水上,就算安顿好了它。

      次日早上起来,习惯性趿了拖鞋去阳台看花草、浇水。搁置在角落的盆子里,叶莲竟然一夜之间开出圣洁的白莲花来。细而有力的莲枝托起的花朵,在一片碧叶中傲然玉立,轻松而高贵。

      它像一串写意而清浅的句子,又有灌顶之力,唤醒一些知觉,让我顿时找到了注解。

      我倍感欣然,如同知音的馈赠。久久蹲在盆子前注视那静若处子的花叶,这真是一种轻松的植物。一片叶子,随意放进水里,它就萌芽、生长、开花。

      忽而,想起一位朋友。

      我们应该是2006年冬天认识的。接触网络之初,写一些忧伤到令人窒息的文字。再回首,那个时段的网文大多是这副腔调,大概是受伤痕文学的荼毒。2008年秋天,开始厌倦网络中的各种热闹,于是,一夜之间几乎删除了所有好友。留了两个人,一个是她。另一个是来过成都,我与她肩并肩在锦里和宽窄巷子晃荡过一天的女子。

      昔日那些可交换隐私的朋友一一隐于时间的长河中,当然我也失去了她们。为此,我背负了不少决绝和傲慢的骂名,她自始至终没问过为什么。

      后来,她封了那个号,易名归来不语,从此再没出现在网络,只是每年十月二十一日零点,她会用手机发一条短信给我。我也没问过为什么。直到芦山发生地震,她担心手机拥堵,为我节省手机仅有的电源,她在我留言板里烙字:这一刻,必和你在一起。

      一个共同的朋友见了,她同样于留言板上会话:归来不语,却为蓝的安危不惜食言于天下。

      不会常常想起,但会突然想起。十年,有时候半年也不说一句话,但想起的时候留几句话,都有回音,言辞间充满感恩、惦念。就像那株叶莲,随性,随意,从来不需要我刻意维系、经营抑或放弃什么去迁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应当如莲般,不蔓不枝,让人感觉轻松、舒服,永远不会纠缠于零零种种的孰是孰非里,也从来不必追问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

      与这一叶莲相处一月有余。我去菜市场买了一对金鱼放进盆里,远远地看鱼戏莲叶间。总是很难近距离拍摄到这一幕,鱼好像故意的,每当我举着手机靠近,它俩就很默契地游到莲叶下,神龙见首不见尾。蹲守了几次,无果。想起麦田的守望者,要拍夕照,得经历多少个执着的蹲守。

      在窗下,再读《浮生六记》,先生写道:“夏日,她看到荷花晚含而晓放,便于夜里用小纱囊取茶叶少许,置于荷花花心中,第二日拂晓时取出,再煮泉水冲泡,茶香中便带了荷味。”芸娘把此法冲泡的茶盏端给夫君,夫君手指轻拨茶盖,香味儿婉转于鼻息心田。夫妻相伴品茶、赏荷、度夏,他只觉荷花菡萏入目,终也不及身畔芸娘的蕙质玲珑入心。香息缠绵,两情缱绻,良辰即便虚度,不得不承认尘世的千般美好万般端宁,尽被这一对良人得走。读着这日子,单单是这番清寂,一生对一人,得有这心。晚含而晓放,在句子间读到,终归不如亲历带来的震撼。如今看来,这沈复是良人,把心思都倾注于陈芸的举手投足间。难怪,所有动人心魄的佳作,都至情至性。

      时日流淌,一叶莲在我的花盆里落户一月有余,从最初的一盆繁殖到三盆,中途还送了一盆给楼上的邻居。那日,我在花圃间戴着手套侍弄花草,三个年轻的男女在我花草间停留,其中一位姑娘放下矜持,指着盆里的一叶莲问:“这是莲花么?”

      我回眸浅笑:“是的。”

      她露出喜色,弯腰看,长长的黑发瀑布一样垂下,我说:“你喜欢,就把那片鹅卵石压着的带回家养,一个星期能长出新叶,分盆。我戴着手套不方便,你自己取。”

      她欣然,两只手托了莲花离开,不住道谢。次日,一位阿姨路过,她说:“我儿媳说你送了她莲花,好开心。”

      “阿姨,我也很开心。”

      当一叶莲分出第三盆、第五盆的时候,最早的母叶从边沿慢慢变黄、枯萎。枯黄的莲叶铺于水面,在一片片新莲叶和一朵朵婷婷的白色小莲花中,显得老态龙钟。

      一场雨来,枯萎的母叶有些残破,像在街头偶尔见到的流浪人破损的衣衫,又像一张饱经霜露的脸。我用手轻轻拈,它便从众多的小莲枝上脱离开了。我怔怔地,怔怔地看着,喃喃“它耗尽了最后的养分”。语出,我突然泪落涟涟,想起老去的母亲。

      当一个个红颜长成,另一个红颜正在衰老,衰老,衰老……

      作者简介

      湛蓝 重庆市合川区人,现定居成都。会计师,旅游达人,网络写手,自由职业者。《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公众平台总编、创建人。主编书籍有散文集《香落尘外》《尘外遗落的烟火》,诗集《尘外那一池月光》《在路上》。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