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亘古足音——穿越时空的遐想

    2019-11-02 21:52:41


    丰庆志

    已亥秋月,成都的天空阴晦没一丝云。凉风习习,微微吹拂,扑打着脸面,天冷了。应云南昭通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之邀请,四川散文作家联谊会蓉城骚人墨客,奔赴“望帝故里”进行为期4天的文化交流采风活动。

      8月29日一大早,中巴车满载着一车欢笑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川西平原高速路上。透过车窗往外看,映入眼帘的树木、花草已枯黄凋零。由近渐远,由远至近的农舍、田野一晃而过。田野里,刚收割打完的稻草,剩下的稻秆如同二人下跳棋,摆布得整整齐齐。车内,散文作家们的采风心情格外高涨,大家有说有笑,话语不停。

      汽车驶出成都不远的途中,天公不作美,一场绵绵秋雨淅淅沥沥落了下来,蒙蒙细雨把路两旁的一切景物全掩隐在一片茫茫云雾之中。汽车仍不顾一切往前冲……

      到达宜宾已是晌午,东道主安排用餐后,又继续赶路。一杆旱烟功夫,我们甩掉了水富、盐津县,汽车直驶采风第一站——盐津豆沙关古镇。

      我们沿着高建路右边岔道的盘山路前行,抵达半山崖,豆沙古镇就到了。尚未驶入古镇,我们深吸入的每一口气就已经感受到了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肉眼看上去,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古镇嘛!一条长廊式独街,街道两侧的风格全是经过改造的,显现出纯朴简拙的建筑风貌,据闻是2006年的那场地震后重建起来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望帝故里寻根问祖、探古觅幽之目的。

      一走进古镇,抬头便望见一座小小广场矗立着高大的牌门,朱阁飞檐、古色古香、巍然伫立,门额上书写着“僰道春深”四个拓金大字,引人醒目。新建的横条沟渠环绕广场,淙淙流水缓缓一股从石壁上滴落到下面的水池中,珠玉飘溅,水声汨汨。水池旁边的古铜色驮帮塑像更为形象逼真,或坐或站,手持烟筒或烟斗,人人神态安然,个个神情自如,精气神浑然一体,独具风采。仿佛马帮的响声让我们去体验那悠远散落的时光、飞逝的流年。望帝故里的那些已远离尘嚣的印象,却在似有若无的念想里隐约浮上来……

      思绪不着边际地使我飘活起来,猛抬头,古镇的老马客栈到了。这是一个四层楼四合院的客栈,古韵古味、恢弘大气。楼道两侧吊满了各式各样的烙画,花草鸟虫、人文风景、古镇山水……幅幅形象逼真生动、张张画卷新颖自如,让人一饱眼福。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再加上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大力开掘豆沙关文化旅游资源的结果。如今的古镇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店铺,这对观光旅游好玩者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休闲度假去处。

      刚走出古镇,首先看见的是一条古官道,这就是人们常提及的历史遗迹——“五尺道”。这条纵贯乌蒙高原、连接滇蜀的古道,历经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后,正向我们诉说着千年的人世间沧桑。在穿越时空、奔流不息的时光中,“五尺道”留痕在中国西南大地上,弯弯曲曲地书写着深情、厚重、沉寂的一段历史文化。是时光沉睡了昔日繁华烟云,淹没了文化历史,使这条古道变得陌生凄凉。

      当我们走到西端的悬崖峭壁时,对峙着豆沙关,只见林荫深处,一座古堡赫然在望,门头“石门关”三个苍劲浑厚的大字跃入眼帘。门洞左侧,清亮的天光里潜隐着一段深邃、穿越时空,且逝不去的历史。穿过门洞,一脚踏上“五尺道”,倏然跌入回流的时光。堆叠千年的光阴如晕染的一幅淡水墨画铺散开来,逼仄的峡谷刹那间显得空旷辽远。

      面对眼前的“五尺道”,一连串的疑问和惊叹也随之而来,是谁第一个将人类的脚印留在这坚硬冰凉的岩石上?远古先民为何要在这天险之处走出一条路来?千百年来,这条路究竟有哪些人走过,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历史的尘埃过于厚重,遮掩了太多的真实。在民间广泛流传和皇皇史册记载中,从盐津豆沙关“五尺道”的纸言片语中,“五尺道”的开辟和运转,使我们更觉得模糊而神秘。

      历史在前行,走在“五尺道”上,我们更愿意相信,蜀王(望帝)杜宇率领部族曾经走过这里,又前行达成都平原,建立了蜀国。原始的蛮荒再一次打破这里的沉寂。我们更相信:这坚硬冷峻的岩石磨洗得光溜可鉴的印记,“五尺”古道上留下的243个马蹄足印,绝不是帝王征伐时战车发出的号令。这是穿越的时空、飞逝的流年;是远逝的光影中绰绰约约、南来北往的马驮帮留下的声声足音。

      头顶是耸入云天的绝壁,崖底是滔滔流淌的关河(朱提),而我们的脚沉重踏踩在“五尺道”上,每踩下一脚,都深感沉稳而坚硬。那山间丛林马帮传来的铃响声,那关河掀浪波涛撞击山岩声,从历史长河中滚滚而来。为我们留下了时间的长度、空间的宽度、人文的维度。不管是僰道、“五尺道”也好,还是南夷道、石门道也罢,名称变迁的背后,却是帝王之江山、文臣武将之功名。当历史一页页翻过,无论是帝王,还是文臣武将,那些所有追求不朽的人,都被淹没在这无情岁月的洪流中。只有这样一个关隘、这样一条古道,它历经两千多年,任凭谷底江水拍案惊涛,滚滚而逝;任凭穿行的人流南来北往,依旧如是。谦卑又高傲,轻渺又沉实。

      走在“五尺道”上,山风呼啸扑面而过,关河水奔腾不息,秋雨朦朦悠然飘忽,仿佛我们听见戍关的号角呜呜吹响,征伐的战鼓咚咚震荡。时光为我们带走了一切,也留下了一切。我们走着走着,忽见“五尺道”的崖壁上一方石刻。走上前去,看个究竟:石刻高约1尺8寸,宽约9寸,共8行122字,直式左行:“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史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小尹庞颀,判官检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检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记之。袁滋题”

      这石刻经历了千百年日晒雨淋,残泐浸蚀。所幸的是,石刻犹留存完好,文字清晰。石刻虽然宋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明代曹学佺的《蜀中广记》都曾提及过,然而,豆沙关古镇地处穷山僻壤,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五尺道”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修筑。现在的豆沙关也就是隋朝始建的石门关。它地处“五尺道”的重要咽喉位置,既是“险关”,又是“情关”,更是“美人关”。相传此关曾七次选美女入宫,流传至今的一句话:“不到石门非好汉,英雄难过豆沙关。”

      行走在古道上,让我们再一次目睹了“五尺道”的历史功绩,它不仅承担着川滇商贸、文化往来的重任,而且还承载着整个云贵川的军事、商贸、运输、文化等的历史使命。

      今天,作为守望者的散文作家们,拿起手中的笔墨,书写、描绘新的“五尺道”吧!

      一条昆明至水富的高建路从头顶穿山跃峡而过,另一条内江至昆明的铁路在脚下依崖走壁穿行。与当今现代化相结合的高建路、铁路、高速路相约接轨,水路运输的先驱关河犹如爵士音乐,仿佛像五线谱镶嵌在石门关的万仞断壁上一样,自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独特的山水奇观。

      走出“五尺道”,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前行。中巴车沿着来的岔道山路,朝着采风第二个点——昭通小草坝天麻盛产地挺进……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亘古足音——穿越时空的遐想

    2019-11-02 21:52:41


    丰庆志

    已亥秋月,成都的天空阴晦没一丝云。凉风习习,微微吹拂,扑打着脸面,天冷了。应云南昭通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之邀请,四川散文作家联谊会蓉城骚人墨客,奔赴“望帝故里”进行为期4天的文化交流采风活动。

      8月29日一大早,中巴车满载着一车欢笑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川西平原高速路上。透过车窗往外看,映入眼帘的树木、花草已枯黄凋零。由近渐远,由远至近的农舍、田野一晃而过。田野里,刚收割打完的稻草,剩下的稻秆如同二人下跳棋,摆布得整整齐齐。车内,散文作家们的采风心情格外高涨,大家有说有笑,话语不停。

      汽车驶出成都不远的途中,天公不作美,一场绵绵秋雨淅淅沥沥落了下来,蒙蒙细雨把路两旁的一切景物全掩隐在一片茫茫云雾之中。汽车仍不顾一切往前冲……

      到达宜宾已是晌午,东道主安排用餐后,又继续赶路。一杆旱烟功夫,我们甩掉了水富、盐津县,汽车直驶采风第一站——盐津豆沙关古镇。

      我们沿着高建路右边岔道的盘山路前行,抵达半山崖,豆沙古镇就到了。尚未驶入古镇,我们深吸入的每一口气就已经感受到了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肉眼看上去,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古镇嘛!一条长廊式独街,街道两侧的风格全是经过改造的,显现出纯朴简拙的建筑风貌,据闻是2006年的那场地震后重建起来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望帝故里寻根问祖、探古觅幽之目的。

      一走进古镇,抬头便望见一座小小广场矗立着高大的牌门,朱阁飞檐、古色古香、巍然伫立,门额上书写着“僰道春深”四个拓金大字,引人醒目。新建的横条沟渠环绕广场,淙淙流水缓缓一股从石壁上滴落到下面的水池中,珠玉飘溅,水声汨汨。水池旁边的古铜色驮帮塑像更为形象逼真,或坐或站,手持烟筒或烟斗,人人神态安然,个个神情自如,精气神浑然一体,独具风采。仿佛马帮的响声让我们去体验那悠远散落的时光、飞逝的流年。望帝故里的那些已远离尘嚣的印象,却在似有若无的念想里隐约浮上来……

      思绪不着边际地使我飘活起来,猛抬头,古镇的老马客栈到了。这是一个四层楼四合院的客栈,古韵古味、恢弘大气。楼道两侧吊满了各式各样的烙画,花草鸟虫、人文风景、古镇山水……幅幅形象逼真生动、张张画卷新颖自如,让人一饱眼福。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再加上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大力开掘豆沙关文化旅游资源的结果。如今的古镇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店铺,这对观光旅游好玩者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休闲度假去处。

      刚走出古镇,首先看见的是一条古官道,这就是人们常提及的历史遗迹——“五尺道”。这条纵贯乌蒙高原、连接滇蜀的古道,历经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后,正向我们诉说着千年的人世间沧桑。在穿越时空、奔流不息的时光中,“五尺道”留痕在中国西南大地上,弯弯曲曲地书写着深情、厚重、沉寂的一段历史文化。是时光沉睡了昔日繁华烟云,淹没了文化历史,使这条古道变得陌生凄凉。

      当我们走到西端的悬崖峭壁时,对峙着豆沙关,只见林荫深处,一座古堡赫然在望,门头“石门关”三个苍劲浑厚的大字跃入眼帘。门洞左侧,清亮的天光里潜隐着一段深邃、穿越时空,且逝不去的历史。穿过门洞,一脚踏上“五尺道”,倏然跌入回流的时光。堆叠千年的光阴如晕染的一幅淡水墨画铺散开来,逼仄的峡谷刹那间显得空旷辽远。

      面对眼前的“五尺道”,一连串的疑问和惊叹也随之而来,是谁第一个将人类的脚印留在这坚硬冰凉的岩石上?远古先民为何要在这天险之处走出一条路来?千百年来,这条路究竟有哪些人走过,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历史的尘埃过于厚重,遮掩了太多的真实。在民间广泛流传和皇皇史册记载中,从盐津豆沙关“五尺道”的纸言片语中,“五尺道”的开辟和运转,使我们更觉得模糊而神秘。

      历史在前行,走在“五尺道”上,我们更愿意相信,蜀王(望帝)杜宇率领部族曾经走过这里,又前行达成都平原,建立了蜀国。原始的蛮荒再一次打破这里的沉寂。我们更相信:这坚硬冷峻的岩石磨洗得光溜可鉴的印记,“五尺”古道上留下的243个马蹄足印,绝不是帝王征伐时战车发出的号令。这是穿越的时空、飞逝的流年;是远逝的光影中绰绰约约、南来北往的马驮帮留下的声声足音。

      头顶是耸入云天的绝壁,崖底是滔滔流淌的关河(朱提),而我们的脚沉重踏踩在“五尺道”上,每踩下一脚,都深感沉稳而坚硬。那山间丛林马帮传来的铃响声,那关河掀浪波涛撞击山岩声,从历史长河中滚滚而来。为我们留下了时间的长度、空间的宽度、人文的维度。不管是僰道、“五尺道”也好,还是南夷道、石门道也罢,名称变迁的背后,却是帝王之江山、文臣武将之功名。当历史一页页翻过,无论是帝王,还是文臣武将,那些所有追求不朽的人,都被淹没在这无情岁月的洪流中。只有这样一个关隘、这样一条古道,它历经两千多年,任凭谷底江水拍案惊涛,滚滚而逝;任凭穿行的人流南来北往,依旧如是。谦卑又高傲,轻渺又沉实。

      走在“五尺道”上,山风呼啸扑面而过,关河水奔腾不息,秋雨朦朦悠然飘忽,仿佛我们听见戍关的号角呜呜吹响,征伐的战鼓咚咚震荡。时光为我们带走了一切,也留下了一切。我们走着走着,忽见“五尺道”的崖壁上一方石刻。走上前去,看个究竟:石刻高约1尺8寸,宽约9寸,共8行122字,直式左行:“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史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小尹庞颀,判官检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检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记之。袁滋题”

      这石刻经历了千百年日晒雨淋,残泐浸蚀。所幸的是,石刻犹留存完好,文字清晰。石刻虽然宋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明代曹学佺的《蜀中广记》都曾提及过,然而,豆沙关古镇地处穷山僻壤,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五尺道”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修筑。现在的豆沙关也就是隋朝始建的石门关。它地处“五尺道”的重要咽喉位置,既是“险关”,又是“情关”,更是“美人关”。相传此关曾七次选美女入宫,流传至今的一句话:“不到石门非好汉,英雄难过豆沙关。”

      行走在古道上,让我们再一次目睹了“五尺道”的历史功绩,它不仅承担着川滇商贸、文化往来的重任,而且还承载着整个云贵川的军事、商贸、运输、文化等的历史使命。

      今天,作为守望者的散文作家们,拿起手中的笔墨,书写、描绘新的“五尺道”吧!

      一条昆明至水富的高建路从头顶穿山跃峡而过,另一条内江至昆明的铁路在脚下依崖走壁穿行。与当今现代化相结合的高建路、铁路、高速路相约接轨,水路运输的先驱关河犹如爵士音乐,仿佛像五线谱镶嵌在石门关的万仞断壁上一样,自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独特的山水奇观。

      走出“五尺道”,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前行。中巴车沿着来的岔道山路,朝着采风第二个点——昭通小草坝天麻盛产地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