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2 21:49:15
若 若
昭通于我,一直透着悠远。
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昭通曾隶属偌大的犍为郡管辖,作为地地道道的犍为人,这是一说起籍贯就要拿出来显摆的荣光。
还有一个原因。早在二十多年前,它馥郁的香甜就让我侧目。那时我还在大理一个叫漾濞县的地方当电焊工,有次过节,慰问品是每人两箱苹果。领慰问品时,队长说这家伙是稀客,从昭通千里迢迢而来,金贵得很。我看不出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的果子有什么金贵之相,完全配不上红彤彤水灵灵的形容就罢了,还长得皮粗色驳,脸糙得跟被电弧光吊打过似的。但有东西拿总是开心,何况,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住浓郁的香气和脆甜汁厚的口感。于是边吃边腹诽,边腹诽边吃。后果是成功将队长的夸张手法演绎成苹果一路跋涉,翻山越岭的鲜活画面。时至今日,想起来还如在眼前。
所以,这个秋天,当我第一次走进昭通,站在广袤的苹果园前,咀嚼“品天下苹果,还看今昭”的豪言时,内心是服气的,并伴着与荣有焉的欣喜。而此时的昭通苹果,早已带着今非昔比的大气和沉稳,携着那悠远富足的香甜,在海陆空并行,网路与马路交错的线上,飞越崇山峻岭,飞出磅礴的乌蒙山脉,抵达各地让“吃货”喜欢。
老实说,来的路上,对苹果,我顾不上想太多。我的注意力都在路上。我们旅程的线路,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鼎鼎有名的交通要道,成都—宜宾—盐津—彝良—昭通,行在其中,俨然有在历史缝隙穿越的恍惚。
豆沙关是必须去的。这个接纳了先秦的僰道秦时的五尺道大汉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门道们挨个穿过的要据,背靠雄奇险峻的山势,脚踩波撼云摇的关河,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铺排出“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使命。那份雄壮豪迈和漫道铮铮的气概,不知用了多少英雄碧血的浸泡,又接受过多少号角的检阅才会形成。
我吃惊的是李冰。我一直以为,他自纷乱的中原走向四川,以蜀郡一把手的身份施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经世韬略杰出才华,最显赫的功绩是将作威作福的岷江水患驯服成润泽千秋的功臣,让丰碑似的都江堰成为“天府之国”的守护神——只此一桩,已足够青史留名万世流芳。我不知道,他在治理水患的同时,深邃的目光已越过滔滔的岷江,一路向南,在阻碍大秦帝国拓疆步伐的高山峭峰、深谷立壁之间来回勘测,作着逢山开路,还是遇水搭桥的比较。思考的结果是开路,从骁勇善战的僰人聚集地僰道县开始,将绵延横亘的如削绝壁撕开口子,让大秦国的铁蹄,在中原之外的地方腾起雄壮的烟尘。至于如何破解固若金汤般的开路难题,在李冰看来,不过是就地砍树的事。很快,这窄窄的口子便溯横江而上,蜿蜒出蜀。从此,中原的文明、物资开始顺着这宽不过五尺的小路汨汨流淌,而滇中的文化、特产也在马蹄声声里,走进蜀中,走向中原。当然,伴随商贾云集车马穿梭的,还有猎猎战旗和征伐的血腥……
就在五尺道开始向南挺进的时候,一种叫苹果的植物,正在西方走得婷婷袅袅。
相较于西方文明中的偏见,在古老的东方,苹果走的明显是高端路线。它首次亮相中国的典籍,是在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不过,那时它还叫柰,是只供皇家达官尊享的珍品。而在民间的传说里,苹果的珍贵也堪比仙丹,“上握兰园之金精,摘圆丘之紫柰。”不仅这种紫红的柰有此殊荣,还有一种青苹果更稀奇,“须弥山有柰,冬生,如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凡人吃了这种果子,亦能身轻如燕凌空飞跃,简直有仙果之妙。不知道碧色的苹果,是不是如今青苹果的颜色。
同古道上深深的马蹄印一样,经风历雨的石刻一直以悠远而淡然的眼光,注视着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前赴后继的人声马鸣晨昏昼夜,千年悠悠依然完好无损。但既然是国宝,保护好贵体就成了必要,于是便有了这夏有凉风秋有月的唐碑亭,也有了游人临川抒怀的胜境——站在碑亭展目远眺,关河河道、五尺道、213国道、内昆铁路、水麻高速,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到中原。其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程度,也许李冰等开路先锋想象中的仙路也不能与之媲美。
传说,当年的袁滋圆满完成招抚任务,又原路返还重走此地时,内心一定荡漾着喜悦的春风。云南王异牟寻跪受册印,表达子子孙孙尽忠于唐的忠心,又携众奉表谢恩,足可见大唐王朝威加海内兮的威仪不减。而一路归程,竟有数百人“提荷食物”,大军相送,哪里是当日在此惴惴忖度时所敢奢望的呢。更甚者,这沉甸甸的马车里,满满都是南诏进贡的金印、生金、牛黄、琥珀等名贵的物品,从今以后,这曲折逶迤的路上,叛乱的狼烟必将消散,而百姓的生活也将回归安宁。
秋风习习,浓郁的香气已经扑面而来。置身昭阳区偌大的果园,朵颐着一种叫艾芙的苹果,再极目远眺,也眺不出香甜的城池——别说今日的昭通已是半城苹果满城香,仅是眼前这几万亩的宽阔,已足够让甜蜜的情愫沉溺不起。
苹果走到近代,不管是老仙翁奈,还是走下神坛的亲民果实,都要功成身退了。取而代之并驰骋华夏的,是西洋的苹果。虽然有研究证明,世界苹果的祖籍在中国的新疆一带,但前尘往事俱成悠远,优良而青春的苹果,已经坐上航船,向着中国博大的疆域扬帆驶来。
对于昭通苹果的发祥,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有说是民国时,法国人贾海义从欧洲把苹果引入昆明,尔后传入昭通;也有说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陇体芳的昭通人通过外国传教士,从英国辗转将苹果苗带到昭通;还有一种说法,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成都带了一百多株苹果苗,栽到昭通的洒渔乡。我更倾向于吴敬漪说,不仅是因为我一直在试图搜索苹果自中原到巴蜀,再从巴蜀到云南的脉络,更主要的佐证,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昭通苹果的种植核心区都在洒渔坝子。
不管怎样,这日后能与金字招牌的“北烟台”遥相对望的 “南昭通”,已经开启了它辉煌的征程。
昭通得天独厚的阳光和空气,不仅让这百来棵苹果苗子迅速站稳了脚根,更为它们实现梦想提供了足够的营养和自信。
我无法丈量从100棵的占地面积到45万亩之间的距离,更无法想象60万吨香甜的浓度。我只知道,如今的昭通苹果,真的是香飘万里誉满九州。每到秋天,距昭通千里之外的眉山城,大街小巷的水果摊上,总少不了昭通苹果的身影。
而我最喜欢的,依然是那种貌“丑”味端的冰糖心。这家伙带着满身高原红的斑驳和沉甸甸的阳光气,朴实实地杵在娇媚欲滴的水果堆里,突兀而泰然。也能引得无数人竞折腰,而且是一折再折。正如它明艳的香甜,一直走在悠远的路上。
2019-11-02 21:49:15
若 若
昭通于我,一直透着悠远。
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昭通曾隶属偌大的犍为郡管辖,作为地地道道的犍为人,这是一说起籍贯就要拿出来显摆的荣光。
还有一个原因。早在二十多年前,它馥郁的香甜就让我侧目。那时我还在大理一个叫漾濞县的地方当电焊工,有次过节,慰问品是每人两箱苹果。领慰问品时,队长说这家伙是稀客,从昭通千里迢迢而来,金贵得很。我看不出比鸡蛋大不了多少的果子有什么金贵之相,完全配不上红彤彤水灵灵的形容就罢了,还长得皮粗色驳,脸糙得跟被电弧光吊打过似的。但有东西拿总是开心,何况,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住浓郁的香气和脆甜汁厚的口感。于是边吃边腹诽,边腹诽边吃。后果是成功将队长的夸张手法演绎成苹果一路跋涉,翻山越岭的鲜活画面。时至今日,想起来还如在眼前。
所以,这个秋天,当我第一次走进昭通,站在广袤的苹果园前,咀嚼“品天下苹果,还看今昭”的豪言时,内心是服气的,并伴着与荣有焉的欣喜。而此时的昭通苹果,早已带着今非昔比的大气和沉稳,携着那悠远富足的香甜,在海陆空并行,网路与马路交错的线上,飞越崇山峻岭,飞出磅礴的乌蒙山脉,抵达各地让“吃货”喜欢。
老实说,来的路上,对苹果,我顾不上想太多。我的注意力都在路上。我们旅程的线路,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鼎鼎有名的交通要道,成都—宜宾—盐津—彝良—昭通,行在其中,俨然有在历史缝隙穿越的恍惚。
豆沙关是必须去的。这个接纳了先秦的僰道秦时的五尺道大汉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门道们挨个穿过的要据,背靠雄奇险峻的山势,脚踩波撼云摇的关河,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铺排出“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使命。那份雄壮豪迈和漫道铮铮的气概,不知用了多少英雄碧血的浸泡,又接受过多少号角的检阅才会形成。
我吃惊的是李冰。我一直以为,他自纷乱的中原走向四川,以蜀郡一把手的身份施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经世韬略杰出才华,最显赫的功绩是将作威作福的岷江水患驯服成润泽千秋的功臣,让丰碑似的都江堰成为“天府之国”的守护神——只此一桩,已足够青史留名万世流芳。我不知道,他在治理水患的同时,深邃的目光已越过滔滔的岷江,一路向南,在阻碍大秦帝国拓疆步伐的高山峭峰、深谷立壁之间来回勘测,作着逢山开路,还是遇水搭桥的比较。思考的结果是开路,从骁勇善战的僰人聚集地僰道县开始,将绵延横亘的如削绝壁撕开口子,让大秦国的铁蹄,在中原之外的地方腾起雄壮的烟尘。至于如何破解固若金汤般的开路难题,在李冰看来,不过是就地砍树的事。很快,这窄窄的口子便溯横江而上,蜿蜒出蜀。从此,中原的文明、物资开始顺着这宽不过五尺的小路汨汨流淌,而滇中的文化、特产也在马蹄声声里,走进蜀中,走向中原。当然,伴随商贾云集车马穿梭的,还有猎猎战旗和征伐的血腥……
就在五尺道开始向南挺进的时候,一种叫苹果的植物,正在西方走得婷婷袅袅。
相较于西方文明中的偏见,在古老的东方,苹果走的明显是高端路线。它首次亮相中国的典籍,是在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不过,那时它还叫柰,是只供皇家达官尊享的珍品。而在民间的传说里,苹果的珍贵也堪比仙丹,“上握兰园之金精,摘圆丘之紫柰。”不仅这种紫红的柰有此殊荣,还有一种青苹果更稀奇,“须弥山有柰,冬生,如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凡人吃了这种果子,亦能身轻如燕凌空飞跃,简直有仙果之妙。不知道碧色的苹果,是不是如今青苹果的颜色。
同古道上深深的马蹄印一样,经风历雨的石刻一直以悠远而淡然的眼光,注视着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前赴后继的人声马鸣晨昏昼夜,千年悠悠依然完好无损。但既然是国宝,保护好贵体就成了必要,于是便有了这夏有凉风秋有月的唐碑亭,也有了游人临川抒怀的胜境——站在碑亭展目远眺,关河河道、五尺道、213国道、内昆铁路、水麻高速,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到中原。其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程度,也许李冰等开路先锋想象中的仙路也不能与之媲美。
传说,当年的袁滋圆满完成招抚任务,又原路返还重走此地时,内心一定荡漾着喜悦的春风。云南王异牟寻跪受册印,表达子子孙孙尽忠于唐的忠心,又携众奉表谢恩,足可见大唐王朝威加海内兮的威仪不减。而一路归程,竟有数百人“提荷食物”,大军相送,哪里是当日在此惴惴忖度时所敢奢望的呢。更甚者,这沉甸甸的马车里,满满都是南诏进贡的金印、生金、牛黄、琥珀等名贵的物品,从今以后,这曲折逶迤的路上,叛乱的狼烟必将消散,而百姓的生活也将回归安宁。
秋风习习,浓郁的香气已经扑面而来。置身昭阳区偌大的果园,朵颐着一种叫艾芙的苹果,再极目远眺,也眺不出香甜的城池——别说今日的昭通已是半城苹果满城香,仅是眼前这几万亩的宽阔,已足够让甜蜜的情愫沉溺不起。
苹果走到近代,不管是老仙翁奈,还是走下神坛的亲民果实,都要功成身退了。取而代之并驰骋华夏的,是西洋的苹果。虽然有研究证明,世界苹果的祖籍在中国的新疆一带,但前尘往事俱成悠远,优良而青春的苹果,已经坐上航船,向着中国博大的疆域扬帆驶来。
对于昭通苹果的发祥,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有说是民国时,法国人贾海义从欧洲把苹果引入昆明,尔后传入昭通;也有说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陇体芳的昭通人通过外国传教士,从英国辗转将苹果苗带到昭通;还有一种说法,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成都带了一百多株苹果苗,栽到昭通的洒渔乡。我更倾向于吴敬漪说,不仅是因为我一直在试图搜索苹果自中原到巴蜀,再从巴蜀到云南的脉络,更主要的佐证,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昭通苹果的种植核心区都在洒渔坝子。
不管怎样,这日后能与金字招牌的“北烟台”遥相对望的 “南昭通”,已经开启了它辉煌的征程。
昭通得天独厚的阳光和空气,不仅让这百来棵苹果苗子迅速站稳了脚根,更为它们实现梦想提供了足够的营养和自信。
我无法丈量从100棵的占地面积到45万亩之间的距离,更无法想象60万吨香甜的浓度。我只知道,如今的昭通苹果,真的是香飘万里誉满九州。每到秋天,距昭通千里之外的眉山城,大街小巷的水果摊上,总少不了昭通苹果的身影。
而我最喜欢的,依然是那种貌“丑”味端的冰糖心。这家伙带着满身高原红的斑驳和沉甸甸的阳光气,朴实实地杵在娇媚欲滴的水果堆里,突兀而泰然。也能引得无数人竞折腰,而且是一折再折。正如它明艳的香甜,一直走在悠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