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父亲的传承

    2022-08-03 16:23:50

      马晓燕(四川)

      记忆中,父亲最爱对我们三姊妹说的几句话就是:“知识永远不会背叛你,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本领越大,你内心就越富足。”

      多年后,我最爱对女儿说的几句话同父亲如出一辙。

      对父亲,我想我是怀有崇拜心理的。这种崇拜主要源于父亲的博学,父亲对历史典故、重大历史事件熟练掌握的程度,时常让我惊讶,随便谈论一个历史事件,父亲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发生在公元前或是公元某某年。各种文学名著的经典桥段,父亲也是熟稔于心。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打小也喜欢看书,并与书和日后的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一个极其困顿的乡下度过的。那会儿,我全部的精神食粮无非就是学校的课本,再就是每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父亲写来的信和给父亲写回信。如果平时勤快点,帮家里多做些家事,母亲赶集时,偶尔会带我到十里开外的东观镇看几本小人书。再后来,母亲也不带我去了,只因我太“贪得无厌”,每次生拉硬拽死都不肯离开那几个书摊,非得挨上几巴掌,吼上几句,才鼻涕一把泪一把磨磨叽叽极不情愿三步两回头地离开书摊。

      十三岁那年,全家跟随父亲农转非迁家来到攀枝花宝鼎矿区。那时,我家里有一个小红木柜,很是神秘。父亲下班后,常在做完家事之余,把柜子打开,拿出一本书躺在床上歪斜着身子聚精会神地看,临睡前又把书放回柜子里。

      我被那个小木柜搞得成天心神不宁,老琢磨着该如何弄开它。终于在一次父亲午休时,我蹑手蹑脚地从父亲上衣口袋里掏出那把向往已久的钥匙,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小木柜。柜子分三层,满满的都是书。我胡乱抓出两本,赶紧锁上柜子,把钥匙放回原处。虽是冬天,我却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那个下午,我生平第一次逃了学,找了一个僻静之处,把从父亲那儿偷来的《七剑下天山》一口气看完了。第二天上学,我又带着《茶花女》到了学校,在课堂上偷偷地看,一开始还不时瞄一眼讲台上的老师,再后来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

      父亲是个冷静的人,在得知我着实喜欢看书后,和我“约法三章”:书柜里的书都可以让我看,但前提是不影响休息、不影响学习、不影响做家务,且每晚临睡觉前只准看半小时。我一一应承。中学阶段,父亲小柜子里的书我基本看完了,有《红楼梦》《人生》《简·爱》《十日谈》《复活》《欧也妮·葛朗台》……

      也许是经常读书的缘故,父亲为之高兴。他开始鼓励我多读书,还经常从单位的图书室里借回很多书让我看,并让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隔三差五,父亲会检查我写的日记。我起初写的日记,多是些流水账式,但父亲却觉得很有趣,常常在看我的日记时开怀大笑。

      父亲的笑时常让母亲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有一次,母亲对父亲说,二姑娘(我在家排行老二)到底在本子上写了些啥子哟?你笑得那么起劲。父亲对母亲说,我们家二姑娘写的日记有趣得很,你听我给你念几段。“快过年了,今年过年要是还只给姐姐做新衣服,让我再捡姐姐的旧衣服穿,我是不得干的,我要跟他们抗争。不行,到时候抗争就晚了,还是穿不上新衣服,我明天得找同学给我出个主意,看咋个才能让他们今年过年也给我做一身新衣服……”“今天家里又吃空心菜,妈把空心菜炒得像猪食,同学家的空心菜炒出来是绿的,我们家的每次都是黑的,肯定是油放得少,空心菜放得多。没错,我想肯定是这样的,我要不要让妈多放点油呢?天天吃空心菜都吃伤了,一点油水都没得,坐在课堂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我用手捂到肚子,想不让肚子叫,叫起来让同桌听到,真是脸红得很。结果同学看我捂肚子,也不问下我,就乱举手告诉老师,说我生病了,肚子痛……”“今天轮到我们小组值日,一个男生仗着他哥哥是学校的英语老师,就不扫地,我才不信我管不了他,结果他打了我一拳头,我也回敬了他一拳,还把他拉去找了校长,校长批评了他,其他同学说我是个胆子大不怕事的人,哼!看谁以后敢不听我这个小组长的话……”

      母亲听着父亲念我的日记,也乐得够呛。母亲说,我二姑娘写得好啊!语句那么通顺,每篇还写得那么长,很认真呢!末了,又对父亲说,咱们再去买两头小猪仔来养,好让孩子们多吃几回肉,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亏欠不得!今后炒菜也要多放点油,免得我二姑娘把这些不好的都记下来,以后长大了要埋怨我们。新衣服以后过年给你们三姊妹每人都做一套,平时你还是要穿你姐姐小了的衣服,家里现在不宽裕,以后日子好过了,就不让你和你弟弟捡旧衣服穿。我心下想着,没想到父亲让我写日记还有这效果,真是太好了。我写日记的劲头也更足了,无论长短,几乎天天记录。

      中学三年,我记了几大本日记,也看了大量父亲的书。写日记和阅读,更多的是训练了我的逻辑思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我时常听很多人说,儿时的记忆都模糊不清了,但我却记忆犹新,很多记忆成为我日后创作的素材。

      我时常感叹,父亲这种也许是无意识的教育方法,成为了我人生中、写作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女儿上学后,我也要求女儿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女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

      在我的心里,父亲就如同一盏航灯,引领着我在纷繁芜杂的人生路上,内心始终保持着一股定力,勇敢地前行,即使这一路上,偶有风雨,偶有伤痛,但那股定力会治愈我,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目光更加坚定,脚下的步伐也更加有力。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父亲的传承

    2022-08-03 16:23:50

      马晓燕(四川)

      记忆中,父亲最爱对我们三姊妹说的几句话就是:“知识永远不会背叛你,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本领越大,你内心就越富足。”

      多年后,我最爱对女儿说的几句话同父亲如出一辙。

      对父亲,我想我是怀有崇拜心理的。这种崇拜主要源于父亲的博学,父亲对历史典故、重大历史事件熟练掌握的程度,时常让我惊讶,随便谈论一个历史事件,父亲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发生在公元前或是公元某某年。各种文学名著的经典桥段,父亲也是熟稔于心。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打小也喜欢看书,并与书和日后的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一个极其困顿的乡下度过的。那会儿,我全部的精神食粮无非就是学校的课本,再就是每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父亲写来的信和给父亲写回信。如果平时勤快点,帮家里多做些家事,母亲赶集时,偶尔会带我到十里开外的东观镇看几本小人书。再后来,母亲也不带我去了,只因我太“贪得无厌”,每次生拉硬拽死都不肯离开那几个书摊,非得挨上几巴掌,吼上几句,才鼻涕一把泪一把磨磨叽叽极不情愿三步两回头地离开书摊。

      十三岁那年,全家跟随父亲农转非迁家来到攀枝花宝鼎矿区。那时,我家里有一个小红木柜,很是神秘。父亲下班后,常在做完家事之余,把柜子打开,拿出一本书躺在床上歪斜着身子聚精会神地看,临睡前又把书放回柜子里。

      我被那个小木柜搞得成天心神不宁,老琢磨着该如何弄开它。终于在一次父亲午休时,我蹑手蹑脚地从父亲上衣口袋里掏出那把向往已久的钥匙,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小木柜。柜子分三层,满满的都是书。我胡乱抓出两本,赶紧锁上柜子,把钥匙放回原处。虽是冬天,我却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那个下午,我生平第一次逃了学,找了一个僻静之处,把从父亲那儿偷来的《七剑下天山》一口气看完了。第二天上学,我又带着《茶花女》到了学校,在课堂上偷偷地看,一开始还不时瞄一眼讲台上的老师,再后来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

      父亲是个冷静的人,在得知我着实喜欢看书后,和我“约法三章”:书柜里的书都可以让我看,但前提是不影响休息、不影响学习、不影响做家务,且每晚临睡觉前只准看半小时。我一一应承。中学阶段,父亲小柜子里的书我基本看完了,有《红楼梦》《人生》《简·爱》《十日谈》《复活》《欧也妮·葛朗台》……

      也许是经常读书的缘故,父亲为之高兴。他开始鼓励我多读书,还经常从单位的图书室里借回很多书让我看,并让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隔三差五,父亲会检查我写的日记。我起初写的日记,多是些流水账式,但父亲却觉得很有趣,常常在看我的日记时开怀大笑。

      父亲的笑时常让母亲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有一次,母亲对父亲说,二姑娘(我在家排行老二)到底在本子上写了些啥子哟?你笑得那么起劲。父亲对母亲说,我们家二姑娘写的日记有趣得很,你听我给你念几段。“快过年了,今年过年要是还只给姐姐做新衣服,让我再捡姐姐的旧衣服穿,我是不得干的,我要跟他们抗争。不行,到时候抗争就晚了,还是穿不上新衣服,我明天得找同学给我出个主意,看咋个才能让他们今年过年也给我做一身新衣服……”“今天家里又吃空心菜,妈把空心菜炒得像猪食,同学家的空心菜炒出来是绿的,我们家的每次都是黑的,肯定是油放得少,空心菜放得多。没错,我想肯定是这样的,我要不要让妈多放点油呢?天天吃空心菜都吃伤了,一点油水都没得,坐在课堂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我用手捂到肚子,想不让肚子叫,叫起来让同桌听到,真是脸红得很。结果同学看我捂肚子,也不问下我,就乱举手告诉老师,说我生病了,肚子痛……”“今天轮到我们小组值日,一个男生仗着他哥哥是学校的英语老师,就不扫地,我才不信我管不了他,结果他打了我一拳头,我也回敬了他一拳,还把他拉去找了校长,校长批评了他,其他同学说我是个胆子大不怕事的人,哼!看谁以后敢不听我这个小组长的话……”

      母亲听着父亲念我的日记,也乐得够呛。母亲说,我二姑娘写得好啊!语句那么通顺,每篇还写得那么长,很认真呢!末了,又对父亲说,咱们再去买两头小猪仔来养,好让孩子们多吃几回肉,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亏欠不得!今后炒菜也要多放点油,免得我二姑娘把这些不好的都记下来,以后长大了要埋怨我们。新衣服以后过年给你们三姊妹每人都做一套,平时你还是要穿你姐姐小了的衣服,家里现在不宽裕,以后日子好过了,就不让你和你弟弟捡旧衣服穿。我心下想着,没想到父亲让我写日记还有这效果,真是太好了。我写日记的劲头也更足了,无论长短,几乎天天记录。

      中学三年,我记了几大本日记,也看了大量父亲的书。写日记和阅读,更多的是训练了我的逻辑思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我时常听很多人说,儿时的记忆都模糊不清了,但我却记忆犹新,很多记忆成为我日后创作的素材。

      我时常感叹,父亲这种也许是无意识的教育方法,成为了我人生中、写作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女儿上学后,我也要求女儿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女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

      在我的心里,父亲就如同一盏航灯,引领着我在纷繁芜杂的人生路上,内心始终保持着一股定力,勇敢地前行,即使这一路上,偶有风雨,偶有伤痛,但那股定力会治愈我,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目光更加坚定,脚下的步伐也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