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外公与书

    2022-04-22 14:48:28

      本报记者 马君悦

      书,是人类的灵魂,是生活的导师。外公的书是伴我一生、阅读不尽的宝贵财富。——题记

      记忆深处外公的书房,书架一排排相连,像一座城墙厚重而坚实。斑驳的午后阳光映衬着浅黄色的木质书架,树影零星洒满书桌,他平凡的一生和作为教师的光阴都与这间书房相关。外公常练书法,一直都坚持用毛笔书写文字,不管是练习书法还是做笔记,都是简洁的楷书,从骨子里就透出一股儒雅的风范。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所以外公书房的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书桌上常摆一盆绿植、二张书签、三本旧书、四张花鸟山水画。每当我走进外公的这座“文化宫殿”,就仿佛迈入了一片浩瀚的智慧长空,鸟瞰着辽阔的风云世界,游弋于无数闪烁的群星之间,自己仿佛变得渺小,又仿佛变得宏大。外公书房里那种以书为壁的庄严气氛,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

      外公爱书,一本好书足以让他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书,往往是爱到深处便想拥有。听外婆说,外公从年轻时就爱买书,那时教师工资不高,但是每次经过书店看到喜欢的书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甚至都忘记盘算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节衣缩食也要买书,经常受到外婆的嗔怪,全家人都为外公爱书的如痴如狂而无奈叹息摇头。外公对书本更是珍惜,特别是收藏多年的线装古书,发黄破碎的纸张,都层层包好置于书架顶端不让人碰。他的书架总是一尘不染,每本书都要摆放整齐,对家人也是按照图书馆的形式进行借阅。送人的书都要包好写上赠书寄语,随书附上一张精美的书签,希望志同道合的人能和他一样珍爱这本书,一起感悟书中的奥义。从小受到外公嗜书如命的熏陶,我也渐渐爱上了书。

      孩童时期的我经常跑去他的书房“寻宝”,虽然看不懂书,但是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宝藏,那些所谓的宝藏和稀罕玩意不过就是一支毛笔、一本旧挂历、一张景点明信片、一盏酒精灯、一个假的昆虫化石……因为书架上的玻璃年久不牢固,“寻宝”之旅常受到父母的呵斥。外公从不嫌我吵闹,总是宠溺地拿出一本带图的画册喊我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佯装我在认真看书。印象中的那把椅子很高很宽,我可以整个蜷在里面,直到外公去世收拾他的遗物时才发现,原来那把椅子这么小,不知是自己长大了还是记忆骗了我,只留下伤心和感慨。

      青少年时期的我去外公的书房,是想通过书本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是知识的启蒙。那时,外公书架上的书几乎都被我翻遍,从《西游记》《水浒传》《鲁滨孙飘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到《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金庸的武侠小说,再到鲁迅的《呐喊》、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我都认真拜读。对于书架上的《诗经》《论语》《古文观止》《唐诗宋词鉴赏》和一些名家散文集,这些我都很少翻阅,可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也因为古人和名家深刻的人文思想对于年少的我来说难以感受参悟,只是需要背诵和写作业的时候才会想起跑来借阅。对于一些看不懂的地方,作为教师的外公经常给我细致地讲解。有时我也常常趁着他不在,坐在他的书桌前边看书边凝神思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本彩色图文版的天文生物科普书,已遗忘了书名,只依稀记得书本上描绘了各种天文、生物科普类的知识,为我打开了探索求知的大门。

      长大成人的我,已经褪去了孩童时期的稚气,工作生活中的经历也让我开始懂得了书中作者的心灵风貌。伴随着成长,以前在外公书房中读不懂的书现在好像能读懂了点,但进外公书房的次数和能挑到的书却变少了,感兴趣的也逐渐偏向于《资治通鉴》《庄子》《老残游记》《家》《春》《秋》《我的前半生》……十多年前外公生病瘫痪卧床后,无法再进书房,书房上的书就落满了灰尘。逢年过节回家探亲,偶尔拿着扫帚进书房打扫才会翻翻外公的书架,看着书架上的旧书,陷入与外公一起读书时的美好。

      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坐在书桌前,淡黄的灯光柔柔地洒在书上,没有外界干扰,没有家人唠叨,世界都安静了,默默地细品着它,赶走了许多寂寞、无聊和孤独。仿佛它身上散发着一种透明而温暖的光芒,激发心灵走向新的生活。外公常对我说,读书让人惬意。在外公的影响下,我懂得了用心用情去细细体会它,仿佛间闻到了人类智慧的生命芬芳,对书的那份热爱,也让我成为了书海中挚诚的拾贝者。

      俗话说:“好书如至友,永远不相负。”“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现在的我跟外公一样爱书,有时也会倾囊买书,买到了本好书总是爱不释手,轻抚它的封面,嗅着铅印的芳香。时不时也喜欢去旧书市场淘些旧书,感受几经主人的书的一生,渐渐的,书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年前外公与世长辞,他留给我的满屋书香就是传承给我的宝贵财富。而今我仍然手捧书本,做一个爱书之人,用心去倾听书中的声音,感受书本散发的淡淡芳香,去体会去感悟……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外公与书

    2022-04-22 14:48:28

      本报记者 马君悦

      书,是人类的灵魂,是生活的导师。外公的书是伴我一生、阅读不尽的宝贵财富。——题记

      记忆深处外公的书房,书架一排排相连,像一座城墙厚重而坚实。斑驳的午后阳光映衬着浅黄色的木质书架,树影零星洒满书桌,他平凡的一生和作为教师的光阴都与这间书房相关。外公常练书法,一直都坚持用毛笔书写文字,不管是练习书法还是做笔记,都是简洁的楷书,从骨子里就透出一股儒雅的风范。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所以外公书房的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书桌上常摆一盆绿植、二张书签、三本旧书、四张花鸟山水画。每当我走进外公的这座“文化宫殿”,就仿佛迈入了一片浩瀚的智慧长空,鸟瞰着辽阔的风云世界,游弋于无数闪烁的群星之间,自己仿佛变得渺小,又仿佛变得宏大。外公书房里那种以书为壁的庄严气氛,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

      外公爱书,一本好书足以让他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书,往往是爱到深处便想拥有。听外婆说,外公从年轻时就爱买书,那时教师工资不高,但是每次经过书店看到喜欢的书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甚至都忘记盘算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节衣缩食也要买书,经常受到外婆的嗔怪,全家人都为外公爱书的如痴如狂而无奈叹息摇头。外公对书本更是珍惜,特别是收藏多年的线装古书,发黄破碎的纸张,都层层包好置于书架顶端不让人碰。他的书架总是一尘不染,每本书都要摆放整齐,对家人也是按照图书馆的形式进行借阅。送人的书都要包好写上赠书寄语,随书附上一张精美的书签,希望志同道合的人能和他一样珍爱这本书,一起感悟书中的奥义。从小受到外公嗜书如命的熏陶,我也渐渐爱上了书。

      孩童时期的我经常跑去他的书房“寻宝”,虽然看不懂书,但是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宝藏,那些所谓的宝藏和稀罕玩意不过就是一支毛笔、一本旧挂历、一张景点明信片、一盏酒精灯、一个假的昆虫化石……因为书架上的玻璃年久不牢固,“寻宝”之旅常受到父母的呵斥。外公从不嫌我吵闹,总是宠溺地拿出一本带图的画册喊我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佯装我在认真看书。印象中的那把椅子很高很宽,我可以整个蜷在里面,直到外公去世收拾他的遗物时才发现,原来那把椅子这么小,不知是自己长大了还是记忆骗了我,只留下伤心和感慨。

      青少年时期的我去外公的书房,是想通过书本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是知识的启蒙。那时,外公书架上的书几乎都被我翻遍,从《西游记》《水浒传》《鲁滨孙飘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到《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金庸的武侠小说,再到鲁迅的《呐喊》、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我都认真拜读。对于书架上的《诗经》《论语》《古文观止》《唐诗宋词鉴赏》和一些名家散文集,这些我都很少翻阅,可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也因为古人和名家深刻的人文思想对于年少的我来说难以感受参悟,只是需要背诵和写作业的时候才会想起跑来借阅。对于一些看不懂的地方,作为教师的外公经常给我细致地讲解。有时我也常常趁着他不在,坐在他的书桌前边看书边凝神思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本彩色图文版的天文生物科普书,已遗忘了书名,只依稀记得书本上描绘了各种天文、生物科普类的知识,为我打开了探索求知的大门。

      长大成人的我,已经褪去了孩童时期的稚气,工作生活中的经历也让我开始懂得了书中作者的心灵风貌。伴随着成长,以前在外公书房中读不懂的书现在好像能读懂了点,但进外公书房的次数和能挑到的书却变少了,感兴趣的也逐渐偏向于《资治通鉴》《庄子》《老残游记》《家》《春》《秋》《我的前半生》……十多年前外公生病瘫痪卧床后,无法再进书房,书房上的书就落满了灰尘。逢年过节回家探亲,偶尔拿着扫帚进书房打扫才会翻翻外公的书架,看着书架上的旧书,陷入与外公一起读书时的美好。

      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坐在书桌前,淡黄的灯光柔柔地洒在书上,没有外界干扰,没有家人唠叨,世界都安静了,默默地细品着它,赶走了许多寂寞、无聊和孤独。仿佛它身上散发着一种透明而温暖的光芒,激发心灵走向新的生活。外公常对我说,读书让人惬意。在外公的影响下,我懂得了用心用情去细细体会它,仿佛间闻到了人类智慧的生命芬芳,对书的那份热爱,也让我成为了书海中挚诚的拾贝者。

      俗话说:“好书如至友,永远不相负。”“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现在的我跟外公一样爱书,有时也会倾囊买书,买到了本好书总是爱不释手,轻抚它的封面,嗅着铅印的芳香。时不时也喜欢去旧书市场淘些旧书,感受几经主人的书的一生,渐渐的,书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年前外公与世长辞,他留给我的满屋书香就是传承给我的宝贵财富。而今我仍然手捧书本,做一个爱书之人,用心去倾听书中的声音,感受书本散发的淡淡芳香,去体会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