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姹紫嫣红锦书来

    2020-04-03 14:54:17

      廖天元(四川南充)

      这真是一封实实在在的来信,而没运用比喻或者借代等修辞手法。不是说如剪春风裁剪出的五彩锦绣,杨柳依依带来的草长莺飞。就是一封信,一封来自省级某部门的信。

      几个小年轻在打扫清洁时,从“陈年老垢”中发现了它,当宝贝一样跑来还我,兴奋的表情非比寻常。可能,他们难以相信这样的部门会给我写信,而信对他们来说,差不多就是古董。

      已经想不起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收到的慰问信,落款的名字,如今对我而言,是“声名显赫高不可攀”。难道是我曾经有一些突出的表现?——这有些自恋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段尘封的时光就此被瞬间擦亮。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写信、读信、回信,他乡与故乡,自己和世界,已知和未知,陌生和好奇,一一被信连接起来,日子在等待邮递员的铃声中,变得格外悠长。

      不由想起读师范的时光,一般是上午第二节课后,班里热心的同学取来一大摞信,站在讲台拖长声音地喊:“XXX,信来了。”这个“信”,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大多同学不约而同哄堂大笑。南鸿子和“二哥”信最多,特别是南鸿子,散文诗写得缠缠绵绵,意味悠长,在各类报刊上发得铺天盖地,笔友来信自然甚多,有点类似今天的明星圈粉。后来南鸿子写了一篇《在有信的日子》,把自己的“嘚瑟”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文青”在当年有些魅力,加上“二哥”还是络腮胡,这份成熟加才华很快得到实惠——班里有一个姑娘向他表白。有一天傍晚,我们三兄弟在林荫树下散步,“二哥”拿出信来问我们,答不答应呢?这自然是幌子,面对漂亮的姑娘,他比谁都有主见。

      这姑娘毕业后成了我们的“二嫂”,没机会给“二哥”写《一封女人的来信》。这样的结尾让人皆大欢喜,中国的文化基因,是团圆和喜庆,谁说一定要悲剧才能打动人心?

      要比来信数量,语文老师无人能出其左右。老师当年就是省作协会员,爱写杂文,名气如日中天。有一天我们在报刊亭读报,发现他写了一篇《再说“信”骚扰》。先生把来信分成四类,一一嬉笑怒骂。题目有个“再”,看样子被“骚扰”不止一次两次。如今老师已经退休,颐养天年,把微信玩得飞转。

      当年我是“文青”一枚,爱上文字是性格使然,我不善沟通表达,被生活压得沉默寡语,但情绪终究需要找到出口。现在看来,从事文字工作带来的痛苦远胜带来的快乐,但当时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引诱你在一条未知的道路上朝前走。这种力量,可能是一种挫折的经历。这样的经历,迫使你不吐不快,比如当年上体育课。

      跳箱,于我是天然屏障,我死活跳不过去。往往一冲过去,要么双手把跳箱撑得“龇牙咧嘴”,要么骑在跳箱下不下来,算是洋相百出。其他同学健步如飞,连女同学都英姿飒爽。这就尴尬了。侥幸毕业,那种耻辱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无数个夜晚辗转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把内心的悲愤化为文字,以《跨越跳箱》来勉励自己。

      这篇小文被外省一家报纸头条刊发,让我在那所乡村学校“名声大噪”,更让我误以为文字可以带来另一番天地。没想到编辑老师随后给我来了一封信,信上的字行云流水,传递的情真诚感人。他引用了唐朝李颀送别魏万到京的诗,鼓励我说,迷茫时抬头看看天空,一定会跨越人生的种种“跳箱”。

      多年以后,我才把这首诗读懂,李颀的一片苦心让人动容: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隔空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大约在1998春天,编辑老师陆续发了我和学生的几篇作文后,附信告诉我说要离开报社读研去了。我没留心问问他新的学习和工作地址,慢慢失去联系。而彼时,信被网络的大海迅速吞噬,我在QQ和微信里蹉跎时光,一晃就是多年。我当然清楚地知道,信是一个时代特有的载体,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当下,退居幕后也是必然。再想鸿雁传书,可能略显艰难。

      只是无比怀念曾经的美好和含蓄,期待和惊喜。氤氲在纸间的真情,只要一旦想起,每一个日子,都仿佛一片姹紫嫣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文旅
  • /
  • 副刊
  • /

    姹紫嫣红锦书来

    2020-04-03 14:54:17

      廖天元(四川南充)

      这真是一封实实在在的来信,而没运用比喻或者借代等修辞手法。不是说如剪春风裁剪出的五彩锦绣,杨柳依依带来的草长莺飞。就是一封信,一封来自省级某部门的信。

      几个小年轻在打扫清洁时,从“陈年老垢”中发现了它,当宝贝一样跑来还我,兴奋的表情非比寻常。可能,他们难以相信这样的部门会给我写信,而信对他们来说,差不多就是古董。

      已经想不起这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收到的慰问信,落款的名字,如今对我而言,是“声名显赫高不可攀”。难道是我曾经有一些突出的表现?——这有些自恋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段尘封的时光就此被瞬间擦亮。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写信、读信、回信,他乡与故乡,自己和世界,已知和未知,陌生和好奇,一一被信连接起来,日子在等待邮递员的铃声中,变得格外悠长。

      不由想起读师范的时光,一般是上午第二节课后,班里热心的同学取来一大摞信,站在讲台拖长声音地喊:“XXX,信来了。”这个“信”,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大多同学不约而同哄堂大笑。南鸿子和“二哥”信最多,特别是南鸿子,散文诗写得缠缠绵绵,意味悠长,在各类报刊上发得铺天盖地,笔友来信自然甚多,有点类似今天的明星圈粉。后来南鸿子写了一篇《在有信的日子》,把自己的“嘚瑟”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文青”在当年有些魅力,加上“二哥”还是络腮胡,这份成熟加才华很快得到实惠——班里有一个姑娘向他表白。有一天傍晚,我们三兄弟在林荫树下散步,“二哥”拿出信来问我们,答不答应呢?这自然是幌子,面对漂亮的姑娘,他比谁都有主见。

      这姑娘毕业后成了我们的“二嫂”,没机会给“二哥”写《一封女人的来信》。这样的结尾让人皆大欢喜,中国的文化基因,是团圆和喜庆,谁说一定要悲剧才能打动人心?

      要比来信数量,语文老师无人能出其左右。老师当年就是省作协会员,爱写杂文,名气如日中天。有一天我们在报刊亭读报,发现他写了一篇《再说“信”骚扰》。先生把来信分成四类,一一嬉笑怒骂。题目有个“再”,看样子被“骚扰”不止一次两次。如今老师已经退休,颐养天年,把微信玩得飞转。

      当年我是“文青”一枚,爱上文字是性格使然,我不善沟通表达,被生活压得沉默寡语,但情绪终究需要找到出口。现在看来,从事文字工作带来的痛苦远胜带来的快乐,但当时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引诱你在一条未知的道路上朝前走。这种力量,可能是一种挫折的经历。这样的经历,迫使你不吐不快,比如当年上体育课。

      跳箱,于我是天然屏障,我死活跳不过去。往往一冲过去,要么双手把跳箱撑得“龇牙咧嘴”,要么骑在跳箱下不下来,算是洋相百出。其他同学健步如飞,连女同学都英姿飒爽。这就尴尬了。侥幸毕业,那种耻辱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无数个夜晚辗转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把内心的悲愤化为文字,以《跨越跳箱》来勉励自己。

      这篇小文被外省一家报纸头条刊发,让我在那所乡村学校“名声大噪”,更让我误以为文字可以带来另一番天地。没想到编辑老师随后给我来了一封信,信上的字行云流水,传递的情真诚感人。他引用了唐朝李颀送别魏万到京的诗,鼓励我说,迷茫时抬头看看天空,一定会跨越人生的种种“跳箱”。

      多年以后,我才把这首诗读懂,李颀的一片苦心让人动容: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隔空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大约在1998春天,编辑老师陆续发了我和学生的几篇作文后,附信告诉我说要离开报社读研去了。我没留心问问他新的学习和工作地址,慢慢失去联系。而彼时,信被网络的大海迅速吞噬,我在QQ和微信里蹉跎时光,一晃就是多年。我当然清楚地知道,信是一个时代特有的载体,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当下,退居幕后也是必然。再想鸿雁传书,可能略显艰难。

      只是无比怀念曾经的美好和含蓄,期待和惊喜。氤氲在纸间的真情,只要一旦想起,每一个日子,都仿佛一片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