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 22:06:51
刘乾能(四川雅安)
红椿岗,原本一片长树的地方。
从山脚到山顶全是树。水杉、李子、青冈、枫树、板栗树、野核桃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它们在坡地,在坎边,在沟里,甚至在岩石的缝隙里,从一粒种子,一株幼苗,长成碗口大小的枝干。没有人给它们施肥除草,也没有人给它们修枝剪丫,在这里生长,自由自在地生长,靠的是它们原始的野性,靠的也是这片山岗千百年来沉积盈尺的腐殖土。那些掉落的树叶,腐朽的藤蔓,枯萎的草皮,成为这片林子最好的养分。一片光秃秃的山,就这样生长成一片林子。
树的杂乱,是这片林子原始生态的最好注解。
钻过箭竹林,穿过灌木丛,绕过小溪沟,手脚并用爬上一段陡坡,古茶树突然出现在眼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断然不会相信,这片林子里,居然隐藏着上百株的古茶树。眼前这丛古树,共有六个分枝,四周围扎着杉木搭建的保护架,据说至少有200岁的年龄,但其中最大的一株,根部的直径也只有碗口大。与云南热带原始森林中那种动辄高达三四十米的乔木科茶树相比,这里的古茶树毫无疑问属于典型的丛生灌木。它们混迹于各种各样的杂树之中,默不做声,不事张扬,须仔细辨认,才能将它们从密浓深重的灌木中区分开来。
眼前这株斑驳的古树,经风沐雨,周身刻印风雨的侵蚀,在火棘、紫荆、沙地柏杂生的山岗上,以一种泰然的姿态,守望密林风霜雪雨的时光,纳藏岁月风云变幻的馈赠,也见证这片土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抚摸粗糙而坚硬的树干,疯长的思绪追溯到远古,仿佛看到在满山的翠绿中,一位飘着白须的古人,用石斧石刀石锄,在细心侍弄一株株幼小的茶苗。树苗在泥土中生长,容颜在沧桑中老去,奇迹在复活中诞生。
从山脚到山腰,从山腰到山顶,那些周身长满青苔的古茶树,依然以非常自我的姿态长在山岗上,唯独只有山顶的那一株,被山岗的主人做了简单的保护。被保护不应该是它的本意,也未必是它的所愿。但当一株树成为一个物种衍化的见证,成为贯穿历史与现实、过去与当下、平凡与传奇的桥梁时,围在它周围的“井”字型杉树支架,无疑成为防止外物对它造成意外冲击伤害的必须。
树因为山而有了生命,山因为树而成了传奇。虽然无法考证它的来历,但这里的古茶树,最终以经久的年轮成为红椿岗的筋骨,一任过往的山风吹拂。
山风过时,空气中有淡淡的椿芽气味。
红椿岗以树命名,却以茶扬名。
就在这片古茶树下的半山腰,一片青翠的茶园,正用它一冬储藏的能量,催开一枚枚的嫩芽。每年的农历二月,这片海拔1200米的茶山,才会渐次冒出芽苞。经历了一冬的营养沉淀,它们用深植于地下一两米长的发达根系,吮吸着山岗深处的营养物质。丰富的矿物质,成就了这片300多亩老川茶特有的味道。
这里,曾是知青开垦的茶山。那些从成都从雅安从县城来到这里的青年,其实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更没有侍弄过茶树。但他们满腔热情,更有扎根乡村建设的赤胆忠心。一枚枚茶籽,在年轻人细嫩的手中,被丢进挖好的窝子。一把草木灰,一把农家肥。那些种子,被埋进厚厚的腐殖土中,软而蓬松的泥土,成为茶籽发育成功的温床。他们播下了种籽,也播下了收获的希望。也许,他们曾无数次憧憬茶树起垄成型的样子,也曾幻想着一畦畦茶垄被修剪得如园林一般。对于他们而言,艺术无处不在,即便是远离村庄的茶山,也阻挡不了他们追寻梦想的行动。
红椿岗,因此成为当年天全大河公社最有名的茶场。然而,这座曾为当地赢得诸多荣耀的茶场,却不得不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节奏里,脱下华丽的衣裳黯然退场。
热闹不再,红椿岗悄然寂寞数十年。
突然有一天,红椿岗走来一个人。这人是老岳。到今天,他在这片茶山已经八个年头了。
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在山岗。后来,他把妻子和两个少不更事的儿子一起接上山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种植的那些树茶,在老岳一家的精心打理下,盘根错节、枝条繁茂的茶树丛,变身高矮适中的茶垄,一畦畦,一行行,像地形图上一条条的等高线,成为红椿岗一景。
站在茶园,远近群山丹青墨般层层延展在你面前,目之所及,远山云雾黛影,近处浩渺深邃,万楞山脊苍翠欲滴——其实,我不是第一次登上红椿岗,但此刻站在这里,脑海里一片空白,仿佛已经融入远古的茶山茶树茶林。
此刻,茶山的绿,就这样一波波地荡漾开来,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顶向山下。远处,青砖黑瓦的农舍,掩映在春日的阳光下。丝丝缕缕的炊烟,让屋旁的慈竹更显妩媚。房前屋后,是新开垦出来的茶园。那些去年冬天刚刚被修剪成垄的茶畦,此刻泛出黑绿的油光。经历了几十年的自由疯长,它们把所有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矮化的枝条,然后充盈进每一片叶子。
那天,我看到老岳一家,还有十几个采茶工。他们胯下的竹篓里,是苍翠的新绿,是饱满的芽苞。看着他们毫不做作的笑脸,我知道,在红椿岗,没有一片茶叶会被辜负。
2020-05-01 22:06:51
刘乾能(四川雅安)
红椿岗,原本一片长树的地方。
从山脚到山顶全是树。水杉、李子、青冈、枫树、板栗树、野核桃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它们在坡地,在坎边,在沟里,甚至在岩石的缝隙里,从一粒种子,一株幼苗,长成碗口大小的枝干。没有人给它们施肥除草,也没有人给它们修枝剪丫,在这里生长,自由自在地生长,靠的是它们原始的野性,靠的也是这片山岗千百年来沉积盈尺的腐殖土。那些掉落的树叶,腐朽的藤蔓,枯萎的草皮,成为这片林子最好的养分。一片光秃秃的山,就这样生长成一片林子。
树的杂乱,是这片林子原始生态的最好注解。
钻过箭竹林,穿过灌木丛,绕过小溪沟,手脚并用爬上一段陡坡,古茶树突然出现在眼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断然不会相信,这片林子里,居然隐藏着上百株的古茶树。眼前这丛古树,共有六个分枝,四周围扎着杉木搭建的保护架,据说至少有200岁的年龄,但其中最大的一株,根部的直径也只有碗口大。与云南热带原始森林中那种动辄高达三四十米的乔木科茶树相比,这里的古茶树毫无疑问属于典型的丛生灌木。它们混迹于各种各样的杂树之中,默不做声,不事张扬,须仔细辨认,才能将它们从密浓深重的灌木中区分开来。
眼前这株斑驳的古树,经风沐雨,周身刻印风雨的侵蚀,在火棘、紫荆、沙地柏杂生的山岗上,以一种泰然的姿态,守望密林风霜雪雨的时光,纳藏岁月风云变幻的馈赠,也见证这片土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抚摸粗糙而坚硬的树干,疯长的思绪追溯到远古,仿佛看到在满山的翠绿中,一位飘着白须的古人,用石斧石刀石锄,在细心侍弄一株株幼小的茶苗。树苗在泥土中生长,容颜在沧桑中老去,奇迹在复活中诞生。
从山脚到山腰,从山腰到山顶,那些周身长满青苔的古茶树,依然以非常自我的姿态长在山岗上,唯独只有山顶的那一株,被山岗的主人做了简单的保护。被保护不应该是它的本意,也未必是它的所愿。但当一株树成为一个物种衍化的见证,成为贯穿历史与现实、过去与当下、平凡与传奇的桥梁时,围在它周围的“井”字型杉树支架,无疑成为防止外物对它造成意外冲击伤害的必须。
树因为山而有了生命,山因为树而成了传奇。虽然无法考证它的来历,但这里的古茶树,最终以经久的年轮成为红椿岗的筋骨,一任过往的山风吹拂。
山风过时,空气中有淡淡的椿芽气味。
红椿岗以树命名,却以茶扬名。
就在这片古茶树下的半山腰,一片青翠的茶园,正用它一冬储藏的能量,催开一枚枚的嫩芽。每年的农历二月,这片海拔1200米的茶山,才会渐次冒出芽苞。经历了一冬的营养沉淀,它们用深植于地下一两米长的发达根系,吮吸着山岗深处的营养物质。丰富的矿物质,成就了这片300多亩老川茶特有的味道。
这里,曾是知青开垦的茶山。那些从成都从雅安从县城来到这里的青年,其实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更没有侍弄过茶树。但他们满腔热情,更有扎根乡村建设的赤胆忠心。一枚枚茶籽,在年轻人细嫩的手中,被丢进挖好的窝子。一把草木灰,一把农家肥。那些种子,被埋进厚厚的腐殖土中,软而蓬松的泥土,成为茶籽发育成功的温床。他们播下了种籽,也播下了收获的希望。也许,他们曾无数次憧憬茶树起垄成型的样子,也曾幻想着一畦畦茶垄被修剪得如园林一般。对于他们而言,艺术无处不在,即便是远离村庄的茶山,也阻挡不了他们追寻梦想的行动。
红椿岗,因此成为当年天全大河公社最有名的茶场。然而,这座曾为当地赢得诸多荣耀的茶场,却不得不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节奏里,脱下华丽的衣裳黯然退场。
热闹不再,红椿岗悄然寂寞数十年。
突然有一天,红椿岗走来一个人。这人是老岳。到今天,他在这片茶山已经八个年头了。
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在山岗。后来,他把妻子和两个少不更事的儿子一起接上山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种植的那些树茶,在老岳一家的精心打理下,盘根错节、枝条繁茂的茶树丛,变身高矮适中的茶垄,一畦畦,一行行,像地形图上一条条的等高线,成为红椿岗一景。
站在茶园,远近群山丹青墨般层层延展在你面前,目之所及,远山云雾黛影,近处浩渺深邃,万楞山脊苍翠欲滴——其实,我不是第一次登上红椿岗,但此刻站在这里,脑海里一片空白,仿佛已经融入远古的茶山茶树茶林。
此刻,茶山的绿,就这样一波波地荡漾开来,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顶向山下。远处,青砖黑瓦的农舍,掩映在春日的阳光下。丝丝缕缕的炊烟,让屋旁的慈竹更显妩媚。房前屋后,是新开垦出来的茶园。那些去年冬天刚刚被修剪成垄的茶畦,此刻泛出黑绿的油光。经历了几十年的自由疯长,它们把所有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矮化的枝条,然后充盈进每一片叶子。
那天,我看到老岳一家,还有十几个采茶工。他们胯下的竹篓里,是苍翠的新绿,是饱满的芽苞。看着他们毫不做作的笑脸,我知道,在红椿岗,没有一片茶叶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