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17:23:32
魏奎德 四川平昌县人,上世纪40年代出生,中学语文退休教师,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退休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300余篇获奖并录入选集,著有作品集《脚印》。
折多河的浪花
年少时,我就向往地处横断山脉腹心区域的康巴高原。今年4月,已逾古稀的我终于从家乡大巴山来到了康定城。从我住的阿尔卑斯社区步行20米左右,便到了折多河边。
折多河发源于“蜀山之王”贡嘎山,它在康定老城与雅拉河交汇后进入瓦斯河,最终在姑咱镇汇入大渡河。且不说它在高原峡谷中奔流是多么的磅礴豪迈,亦不说它在崎岖挫折中拼搏是怎样的豁达乐观,单说绕新城这段折多河,特别是河里的浪花,便让人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这段河道,不宽,五六米左右,不深,仅仅一二米。虽然河床较为平坦,但因为水面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块,雪山之水淌过时,便呈现出回旋缓急的情形。急时有如校场之上的勇士比武,碰撞翻飞;缓时有如花月之下的情侣缠绵,柔情万般。于是,奇景出现了——那如雪如棉如丝如缕的洁白浪花,便形成一个整体,填满了整个河面。这时的河面,就不是河面了,如一匹白练,更像一条巨型白龙在游走。
我去海边玩过,那滔天巨浪使人提心吊胆,防不胜防;而这里的浪花却像白梅玉兰,温馨多情,引人酣醉。我也爱看家乡河中渔船或游艇犁开的浪花,它虽然也似玉可人,却乃人之所为,且稍纵即逝,而折多河的浪花却是自然所赐,特质永恒。
可爱的折多河,确切地说,是可爱的浪花,使我想起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我刚到康定几日,孩子们陪我买衣服,翻来覆去那几家店铺,而售货员的态度总是百挑不厌,百试不烦,买与不买,脸上一直都挂着格桑花般的笑容,离开时,还搀扶着我走下台阶,并笑盈盈地说“扎西德勒,欢迎再来!”
我在陶醉雪域温情的同时,还被这里人们的仁义善良所感动。第一次单独去折多河边散步,人生地陌加之腿脚有疾,正在为难之时,一位六旬左右的藏族老人主动过来为我指路,并目送我几十米外。更想不到的是,当我在十多分钟后原路折返时,他竟在陡坡处等候接我。
在这里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让我感动。5月初,康巴高原依然雪风凛冽,寒气逼人。60多名第五批州级机关援藏干部放弃休息日,全体出动,耗时一天,硬是把州民族博物馆前面偌大一片搁置了许久的荒土开挖出来,植上了300多株康定木兰、金丝桃、连香树、樱花树……而今,穹顶之下,满目苍翠,一棵棵树苗舒枝展叶,成为折多河畔一道受人赞赏的风景。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能折射出人性品质。在街头,在公园,我偶尔看到有人遛狗,但凡有人群有老人小孩的地方,他们总是远远将绳子拉紧,或者早早避让。还有人在宠物的颈脖上固块小牌,上面写着“亲爱的,不要怕,我是你们的朋友。”
我爱折多河的浪花,它用自己永不消却的清纯洁白,把折多河变成了一条永不变色的玉龙。我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用浪花般的高贵秉性,正在把这片热土变成无限美好的人间天堂。
迓礼生
迓的本义是迎接,迓礼生,就是在婚娶中代表男方到女方迎亲的牵头者。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巴山腹地,迓礼生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身份,既要满腹经纶,又要思维敏捷,更要品行端正,哪里有婚娶,哪里就有迓礼生的身影。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迓礼生这一称谓可能还没有听说过,但对于川东地区尤其是巴中、平昌、通江以及达州万源、渠县一带的老人而言,“迓礼生”就再也熟悉不过了。
那时,谁家嫁女都会要求男方来个迓礼生接亲,目的其一是显得男方重视这桩婚姻,二是从迓礼生身上可以看出男方的文风和家风。因此,迎亲队伍里除媒婆之外,最关键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迓礼生了。
女方要达到上面两个目的,事先要约定好男方迎亲队伍不能直接进屋,必须在院坝几米外停顿下来,等待女方的支客司(即司仪)出场轮番“交战”,支客司是女方百里最有文化最有威望的人。
“交战”实际上就是相互出对子、对对子、背诗文、说吉语,甚至还要对歌。不论是书本上的,还是即兴编造的,都要在规定时限内对答如流,不能支支吾吾,更不能答不上来。男方的迓礼生一旦输了,不仅颜面扫地,尴尬之极,更会使迎亲队伍久站院坝外,冬天挨冷,夏天受热。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气氛轻松中带着紧张,不亚于刘三姐与莫老爷几个秀才对歌场面。
在我的记忆中,只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居然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迓礼生。
父亲在世时当了很多次迓礼生,常常都是凯旋,那场“经典之战”让他的名声从此响遍了十里八乡。
那是一个严冬的下午,大雪纷飞,父亲带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女方家院坝处,等待女方支客司的“挑战”。女方是书香门第,祖上还出过举人,支客司是族长,又是教过私塾的老先生,被他难倒的迓礼生少说也有十几个,大家都为才三十出头的父亲捏了一把汗。
众目睽睽之下,老先生背着双手慢腾腾地出场了,扣人心弦的时刻终于来了。
“来着是客,请!”老先生两手抱拳高拱。
“承让承让,请!”父亲身子略向前礼行。
父亲按规矩率先说话,“二姓联姻成大礼”。
“百年偕老乐长春。”老先生抹了抹胡须。
“来到屋檐下。”老先生摇头晃脑。
“不得不低头。”父亲谦恭作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老先生穷追猛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父亲不紧不慢。
……
父亲和老先生一问一答,你追我赶,难分伯仲。半个时辰过去了,天慢慢黑了下来,雪也越下越大,看着大家站在雪地里直打哆嗦,父亲决定赶紧结束这场“拉锯战”。
父亲提高了嗓门,“漫天风雪乱交加,风吹雪条满面花。”这其实是明代诗人解缙《猛风刮雪》的前两句,哪料老先生一时语塞,竟然许久都没有答上后两句。
此时,全场鸦雀无声,就连雪花落地的声音似乎都能听见。见此情景,父亲赶紧打圆场补了出来——
“风送雪来如玉白,雪随风去似银纱。”全场掌声不断。
“受教了,年轻人,请!”老先生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院坝外,赶紧把父亲带领的迎亲队伍请进了屋内。
迓礼生现象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却常常怀念,因为它折射出我们的前人重视文化传承,让健康文化以大众喜乐闻见的方式扎根于百姓生活之中。
内美外秀“上大人”
以巴中平昌粉壁镇为中心的周边十多个乡镇,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这里的人们就爱玩一种叫“上大人”的纸牌。
“上大人”与扑克麻将不同之处在于,它集启智娱乐为一体,熔书法识字于一炉,纸牌虽小,寓意深长,内美外秀,体现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上大人”纸牌每张比普通扑克还薄,长约四寸,宽一寸,按顺序写着:“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二十四个字,简称“上丘化七尔八佳可”,人们管它叫“八房大人”,每房分别为四副共十二张,整副纸牌共九十六张牌。牌文书写在每张牌两端,“每房人”的第一个字为红色,其余二字为黑色,字体通常为正楷。
这牌的内在之美就是讲述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事。孔子是读书人的“上大人”,他的名字叫丘,在兄弟中他排行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八字是己年的。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名好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学问最好的人,而七十二个好学生中,还有八、九个像曾子、子路那样的亚圣人,他要他的学生都要做好人,要仁义,讲谦卑,懂礼仪。
我们这一带常常把父母当作心中的“上大人”,一表尊重孝顺,也常把对小孩和病人的将就和伺候说成服侍“上大人”一样,还有把自己眼中心中德高望重的人尊称为“上大人”,故此牌集仁、爱、礼、智、信于一身。这也是我一直很崇敬“上大人”纸牌的发明者的原因所在,他将这二十四字写在纸牌上,使人们在闲暇的娱乐中得到孔孟之道的潜移默化,从中感悟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情趣和义理教化,平淡自然地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世人的情操。
多少年来,在大巴山腹地我的家乡,不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还是在阡陌田园、农家亭榭;不论是节庆假日,还是在红白喜事,“上大人”成了人有所乐,心有所安又一平台。
通常情况下,打“上大人”一般要五人,四人打牌,一人数底,轮流替换。庄家拿牌十七张,余家则十六张,底牌三十一张,置于牌桌中间。当然,人数不够的话,两人、三人、四人均可以组成场合,至于打法和规矩,以及技巧,则与麻将相差无几。
我第一次看到“上大人”的时候是在解放初期,觉得很稀奇,但祖母和父亲不让我接近,怕我小小年纪荒废学业,他们时不时给我讲解放前一些书生和富家子弟把此牌当赌具,视赌如命、败尽家业的故事,提醒我远离“上大人”。但我经常半夜里等父亲熟睡之后,悄悄溜下床把他藏于某个角落的“上大人”找出来,在桐油灯下端详纸牌两端红色的黑色的毛笔字。微弱的灯光下,小黑桃般的字像精灵一样,铁画银钩,闪闪发光,实在漂亮极了,我忍不住地用食指蘸着清水,在木桌上一笔一画地临摹着。
随着时代的变迁,扑克麻将风行,对于家乡的大多数人来说,“上大人”可能是鲜有所闻。加之“上大人”打起来动作斯文,心思缜密,费时费工,故打此牌的人愈来愈少,除了一些关系甚好的老年人偶尔碰在一起消磨时间外,绝大部分年轻人对“上大人”的内在礼仪教化认知更是少之甚少了。
“温良恭俭让,是否没有忘,仁义礼智信,是否还记得?”这一段歌词唤起了我对发明“上大人”纸牌者的再一次思考: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他们是了不起的,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以自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和执着,自发地将传承之责担于己肩,又想出了这种寓教于乐的良策教化人,感染人,鼓舞人。
高老爷
老家旁边有一个小型水库名叫胜利水库,水库对岸便是高老爷的家,每次经过那里,高老爷的影子便在我心底泛起微澜。
高老爷姓苟名兴高,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病辞世。他自幼聪慧,读书了得,十四岁便考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然而他出乎意料地拒绝当官,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人们还是尊称他为“高老爷”。
1949年春,我5岁多,懵懵懂懂,被父亲送去李青庙私塾发蒙。李青庙坐落在高老爷家的后山上,里面供着几十尊形态各异的佛像,居中是手托宝塔的李靖。先生一走开,学生们就“打起仗”来。我年小怕事,便独自去院坝玩耍。
一天,一位身板挺直、面容清瘦的老者背着手向我走来,我猜想他就是高老爷。他摸了摸我的头,问,这学校叫什么名字?我说“李青庙”。他摇了摇头说,错矣错矣,该叫“李靖庙”,这些大人们,没得文化,以错传错,害了后代啊!他见我迷惑,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托塔天王李靖及其照妖镜、宝塔与孙悟空的故事。我虽半懂不懂,但从此便开了眼界。一两年后,我看到了《西游记》的连环画,内容与高老爷讲的一模一样,心底更加佩服他的博学。
一天,时任村主任的父亲带着我去参加群众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推选一名书记员。书记员的职责就是对每家每户的土地房屋填写《管业证》。当父亲提出高老爷为人选时,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其实这书记员的称呼表面上好听,但却是个累活儿,细活儿,容易得罪人不说,责任尤其重大。按理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年逾古稀的高老爷,就该趁此推掉这桩苦差事,但他不知咋回事,十分看重。只见高老爷扒开人群,飞也似的跑到台上高声说,政府分给我们穷人的田地房屋要管世世代代,这事儿关乎大伙儿的切身利益,填写《管业证》马虎不得,你们能够填写正确吗?再说,我都这把年纪了,不把肚子里的“墨水”倒出来,难道非要带进棺材?台下一阵沉寂后,纷纷点头称是。
当上书记员的高老爷每天天刚麻麻亮便走出家门,跟着工作队员风里雨里,村上每块田地,村民每间房屋,都遍布了他的足迹。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他才打着火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村办公室,还要点着桐油灯一一填写《管业证》,常常在鸡鸣头道时才合衣躺下。两个月后,乡上第一次评比,我们村获得第一名,上面奖励他现金10万元(折合现在人民币10元),但他一接手便直接交到了乡武装部。
高老爷还有一个惊世骇俗之举,那是在他弥留之际,他的儿子们从他的枕头下边翻出一叠发黄的草纸,上面写着他的遗嘱。
遗嘱大意是,儿孙们不要迷信做道场,更不能请阴阳先生寻找墓穴,占了谁的土地都是麻烦,不便耕种,不便修路,不便修塘凿堰……他说,一定要把他放在灵水洞旁边的石腔里为安。
那灵水洞是个寺庙,距他家一里路,石腔就像巨型动物张开的嘴巴,越往里走越仄逼,但却干燥无比。儿孙们遵照遗愿,把棺材安放在此,上面用无数块大小石块垒盖着。
高老爷的低调惊动了乡政府,乡长大会小会上称赞他:生前有为国为民的好思想,死后是移风易俗的好榜样。
一晃60多年过去了,高老爷的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每逢年头岁节,他们都会满怀虔敬去祭拜他。
黄楝树
距离老宅1里处的倒石桥垭口上,生长着一棵硕大的黄楝树。它需两人合抱,高达3丈有余,树冠似一把巨型大伞,遮罩地面100余平方米,它的主根从整块巨石的一丝缝隙延伸下去,其它的根茎全部裸露在石头上。我惊叹它在长达200年时间里栉风沐雨、屹立不倒的同时,更为它经历的光荣历史和发生的故事而万分敬仰。
1933年冬天,红四方面军来到我的家乡粉壁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其中几个宣传员在离这棵黄楝树20米处的悬崖上錾刻标语,为了不扰民,他们就在黄楝树下支起简易帐篷,吃住都在这里,一住就是两三月。白天,老百姓送来饭菜,他们就把树下的巨石当餐桌。寒夜,乡亲们在树下架起柴火,为他们取暖。1935年红军走后,村里有人要把悬崖上的标语毁掉,乡亲们在树下的简易帐篷里日夜轮流守卫。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锤子錾子声传来,警惕性很高的守卫员快速反应,把正在捣毁标语的人逮个现行,也保住了这些标语。2013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此标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这里便成了附近几个乡镇的红色教育基地。
还是在这棵树下,当年苏维埃政权设了两年识字岗。那时各乡各村都要办学,形式不拘,能教村民识字就行。这棵树旁边的石板路是人们出行的唯一通道。我父亲和几个热血青年便利用黄楝树办起了临时学堂,当起了先生,他们用木炭把字写在木板上,将木板挂在黄楝树干上当黑板,每天都会吸引几十个人前来学字。我那时候还没出生,后来父亲给我绘声绘色地讲他教大伙儿“切、分”两个字时的情景,为防止写错,他便通俗易懂地启发大家:“士土不成切,人入不成分。七刀才成切,八刀才成分”。黄楝树成了村民的课堂,学习文化的场所,读书声、欢笑声飞上树梢,不绝于耳。这件事例,还写入了《平昌县教育志》。
深秋时节,漫山红遍,我又去看这棵黄楝树。远远看去,它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鲜艳夺目,树的枝条上系着密密匝匝的红绸条,红绸条和金黄色的叶子在风里翻飞。我来到树下,轻轻抚摸着黝黑粗壮的树干,在心底默默祝福:愿您万古长青……
名家点评
祖孙三代的文学情怀
王敦贤
文学,不能疗饥,不能御寒,更不能短、平、快地使人得到实惠。但它却能滋养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生活与生命的质量。
祖孙三代合出一本文学作品集,这在古今文坛上都称得上一件韵事。
领衔者魏奎德,生活在大巴山偏远乡村。少年时便钟情于文学,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和妻子拉扯着四个儿女。中年开始,爱妻又长年卧病,生活之艰难可以想见。而他却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在求生存的时间缝隙里坚持读书,勤奋写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一篇篇作品变成铅字,见诸省内外知名报刊。虽非鸿篇巨制,然家乡风物、旅途见闻、遣兴抒怀、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吧,魏传伟少年时代亦迷恋文学。较之父辈,这一代人幸运得多,思想不被禁锢,阅读也不再受限制。高考落榜后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川西高原从军,无论是艰苦的新兵训练还是执行任务,他总是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苦苦地思索着如何用文字把战士们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以及自己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苦训练,一篇篇通讯报道、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在全国报刊不断刊出并数度获奖。他的作品感情真挚、饱满。无论是写战友情、军民情、写军嫂、写隧道卫士、写父亲、写母亲,都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大家的共鸣。他书写的大多是平凡的人物,然而他着力刻画的却是这些平凡人物在困厄中如何挺直脊梁,写出了他们的正直、善良、坚忍、自尊,写出了他们干净的灵魂。尤值一提的是《一树李》。
魏铭洋,一棵正在成长的文学新苗。小学二年级时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五年级时的作文,文笔就较清新流畅,文章条理清晰、剪裁得体。如果说书后附录所收多属小学生高质量的作文,那么,至少《“刀子嘴”的老教练》 《诚信考量》称得上是文学作品了。《“刀子嘴”的老教练》用简洁的文字准确地描绘了老教练的形象特征,介绍了他对足球的热爱、不凡经历、行事风格,重点强调了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诚信考量》写诚实的朋友子淋在期末体育考试时为作者跳绳计数,子淋及时纠正了自己的失误,向老师报告了作者的真实成绩,而作者却以为朋友不够“哥们义气”,从此与好友结怨。朋友的主动示好、父母的劝慰都不能化解,直到作者自己认识到了“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实”。
祖孙三代,祖辈能在困顿中坚守情操,父辈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目标,孙辈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毫无骄奢之气,我想,当与他们的共同爱好文学有关。
出于对文学的敬重,我读完书稿后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既是对该书的简单评介,也是我对祖孙三代人的文学情怀的祝福与喝彩。
(王敦贤,国家一级作家,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20-05-22 17:23:32
魏奎德 四川平昌县人,上世纪40年代出生,中学语文退休教师,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会员。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退休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已发表小说、散文、诗歌300余篇获奖并录入选集,著有作品集《脚印》。
折多河的浪花
年少时,我就向往地处横断山脉腹心区域的康巴高原。今年4月,已逾古稀的我终于从家乡大巴山来到了康定城。从我住的阿尔卑斯社区步行20米左右,便到了折多河边。
折多河发源于“蜀山之王”贡嘎山,它在康定老城与雅拉河交汇后进入瓦斯河,最终在姑咱镇汇入大渡河。且不说它在高原峡谷中奔流是多么的磅礴豪迈,亦不说它在崎岖挫折中拼搏是怎样的豁达乐观,单说绕新城这段折多河,特别是河里的浪花,便让人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这段河道,不宽,五六米左右,不深,仅仅一二米。虽然河床较为平坦,但因为水面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块,雪山之水淌过时,便呈现出回旋缓急的情形。急时有如校场之上的勇士比武,碰撞翻飞;缓时有如花月之下的情侣缠绵,柔情万般。于是,奇景出现了——那如雪如棉如丝如缕的洁白浪花,便形成一个整体,填满了整个河面。这时的河面,就不是河面了,如一匹白练,更像一条巨型白龙在游走。
我去海边玩过,那滔天巨浪使人提心吊胆,防不胜防;而这里的浪花却像白梅玉兰,温馨多情,引人酣醉。我也爱看家乡河中渔船或游艇犁开的浪花,它虽然也似玉可人,却乃人之所为,且稍纵即逝,而折多河的浪花却是自然所赐,特质永恒。
可爱的折多河,确切地说,是可爱的浪花,使我想起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我刚到康定几日,孩子们陪我买衣服,翻来覆去那几家店铺,而售货员的态度总是百挑不厌,百试不烦,买与不买,脸上一直都挂着格桑花般的笑容,离开时,还搀扶着我走下台阶,并笑盈盈地说“扎西德勒,欢迎再来!”
我在陶醉雪域温情的同时,还被这里人们的仁义善良所感动。第一次单独去折多河边散步,人生地陌加之腿脚有疾,正在为难之时,一位六旬左右的藏族老人主动过来为我指路,并目送我几十米外。更想不到的是,当我在十多分钟后原路折返时,他竟在陡坡处等候接我。
在这里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让我感动。5月初,康巴高原依然雪风凛冽,寒气逼人。60多名第五批州级机关援藏干部放弃休息日,全体出动,耗时一天,硬是把州民族博物馆前面偌大一片搁置了许久的荒土开挖出来,植上了300多株康定木兰、金丝桃、连香树、樱花树……而今,穹顶之下,满目苍翠,一棵棵树苗舒枝展叶,成为折多河畔一道受人赞赏的风景。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能折射出人性品质。在街头,在公园,我偶尔看到有人遛狗,但凡有人群有老人小孩的地方,他们总是远远将绳子拉紧,或者早早避让。还有人在宠物的颈脖上固块小牌,上面写着“亲爱的,不要怕,我是你们的朋友。”
我爱折多河的浪花,它用自己永不消却的清纯洁白,把折多河变成了一条永不变色的玉龙。我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用浪花般的高贵秉性,正在把这片热土变成无限美好的人间天堂。
迓礼生
迓的本义是迎接,迓礼生,就是在婚娶中代表男方到女方迎亲的牵头者。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巴山腹地,迓礼生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身份,既要满腹经纶,又要思维敏捷,更要品行端正,哪里有婚娶,哪里就有迓礼生的身影。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迓礼生这一称谓可能还没有听说过,但对于川东地区尤其是巴中、平昌、通江以及达州万源、渠县一带的老人而言,“迓礼生”就再也熟悉不过了。
那时,谁家嫁女都会要求男方来个迓礼生接亲,目的其一是显得男方重视这桩婚姻,二是从迓礼生身上可以看出男方的文风和家风。因此,迎亲队伍里除媒婆之外,最关键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迓礼生了。
女方要达到上面两个目的,事先要约定好男方迎亲队伍不能直接进屋,必须在院坝几米外停顿下来,等待女方的支客司(即司仪)出场轮番“交战”,支客司是女方百里最有文化最有威望的人。
“交战”实际上就是相互出对子、对对子、背诗文、说吉语,甚至还要对歌。不论是书本上的,还是即兴编造的,都要在规定时限内对答如流,不能支支吾吾,更不能答不上来。男方的迓礼生一旦输了,不仅颜面扫地,尴尬之极,更会使迎亲队伍久站院坝外,冬天挨冷,夏天受热。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气氛轻松中带着紧张,不亚于刘三姐与莫老爷几个秀才对歌场面。
在我的记忆中,只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居然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迓礼生。
父亲在世时当了很多次迓礼生,常常都是凯旋,那场“经典之战”让他的名声从此响遍了十里八乡。
那是一个严冬的下午,大雪纷飞,父亲带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女方家院坝处,等待女方支客司的“挑战”。女方是书香门第,祖上还出过举人,支客司是族长,又是教过私塾的老先生,被他难倒的迓礼生少说也有十几个,大家都为才三十出头的父亲捏了一把汗。
众目睽睽之下,老先生背着双手慢腾腾地出场了,扣人心弦的时刻终于来了。
“来着是客,请!”老先生两手抱拳高拱。
“承让承让,请!”父亲身子略向前礼行。
父亲按规矩率先说话,“二姓联姻成大礼”。
“百年偕老乐长春。”老先生抹了抹胡须。
“来到屋檐下。”老先生摇头晃脑。
“不得不低头。”父亲谦恭作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老先生穷追猛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父亲不紧不慢。
……
父亲和老先生一问一答,你追我赶,难分伯仲。半个时辰过去了,天慢慢黑了下来,雪也越下越大,看着大家站在雪地里直打哆嗦,父亲决定赶紧结束这场“拉锯战”。
父亲提高了嗓门,“漫天风雪乱交加,风吹雪条满面花。”这其实是明代诗人解缙《猛风刮雪》的前两句,哪料老先生一时语塞,竟然许久都没有答上后两句。
此时,全场鸦雀无声,就连雪花落地的声音似乎都能听见。见此情景,父亲赶紧打圆场补了出来——
“风送雪来如玉白,雪随风去似银纱。”全场掌声不断。
“受教了,年轻人,请!”老先生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院坝外,赶紧把父亲带领的迎亲队伍请进了屋内。
迓礼生现象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却常常怀念,因为它折射出我们的前人重视文化传承,让健康文化以大众喜乐闻见的方式扎根于百姓生活之中。
内美外秀“上大人”
以巴中平昌粉壁镇为中心的周边十多个乡镇,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这里的人们就爱玩一种叫“上大人”的纸牌。
“上大人”与扑克麻将不同之处在于,它集启智娱乐为一体,熔书法识字于一炉,纸牌虽小,寓意深长,内美外秀,体现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上大人”纸牌每张比普通扑克还薄,长约四寸,宽一寸,按顺序写着:“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二十四个字,简称“上丘化七尔八佳可”,人们管它叫“八房大人”,每房分别为四副共十二张,整副纸牌共九十六张牌。牌文书写在每张牌两端,“每房人”的第一个字为红色,其余二字为黑色,字体通常为正楷。
这牌的内在之美就是讲述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事。孔子是读书人的“上大人”,他的名字叫丘,在兄弟中他排行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八字是己年的。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名好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学问最好的人,而七十二个好学生中,还有八、九个像曾子、子路那样的亚圣人,他要他的学生都要做好人,要仁义,讲谦卑,懂礼仪。
我们这一带常常把父母当作心中的“上大人”,一表尊重孝顺,也常把对小孩和病人的将就和伺候说成服侍“上大人”一样,还有把自己眼中心中德高望重的人尊称为“上大人”,故此牌集仁、爱、礼、智、信于一身。这也是我一直很崇敬“上大人”纸牌的发明者的原因所在,他将这二十四字写在纸牌上,使人们在闲暇的娱乐中得到孔孟之道的潜移默化,从中感悟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情趣和义理教化,平淡自然地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滋养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世人的情操。
多少年来,在大巴山腹地我的家乡,不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还是在阡陌田园、农家亭榭;不论是节庆假日,还是在红白喜事,“上大人”成了人有所乐,心有所安又一平台。
通常情况下,打“上大人”一般要五人,四人打牌,一人数底,轮流替换。庄家拿牌十七张,余家则十六张,底牌三十一张,置于牌桌中间。当然,人数不够的话,两人、三人、四人均可以组成场合,至于打法和规矩,以及技巧,则与麻将相差无几。
我第一次看到“上大人”的时候是在解放初期,觉得很稀奇,但祖母和父亲不让我接近,怕我小小年纪荒废学业,他们时不时给我讲解放前一些书生和富家子弟把此牌当赌具,视赌如命、败尽家业的故事,提醒我远离“上大人”。但我经常半夜里等父亲熟睡之后,悄悄溜下床把他藏于某个角落的“上大人”找出来,在桐油灯下端详纸牌两端红色的黑色的毛笔字。微弱的灯光下,小黑桃般的字像精灵一样,铁画银钩,闪闪发光,实在漂亮极了,我忍不住地用食指蘸着清水,在木桌上一笔一画地临摹着。
随着时代的变迁,扑克麻将风行,对于家乡的大多数人来说,“上大人”可能是鲜有所闻。加之“上大人”打起来动作斯文,心思缜密,费时费工,故打此牌的人愈来愈少,除了一些关系甚好的老年人偶尔碰在一起消磨时间外,绝大部分年轻人对“上大人”的内在礼仪教化认知更是少之甚少了。
“温良恭俭让,是否没有忘,仁义礼智信,是否还记得?”这一段歌词唤起了我对发明“上大人”纸牌者的再一次思考: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他们是了不起的,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以自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和执着,自发地将传承之责担于己肩,又想出了这种寓教于乐的良策教化人,感染人,鼓舞人。
高老爷
老家旁边有一个小型水库名叫胜利水库,水库对岸便是高老爷的家,每次经过那里,高老爷的影子便在我心底泛起微澜。
高老爷姓苟名兴高,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因病辞世。他自幼聪慧,读书了得,十四岁便考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然而他出乎意料地拒绝当官,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人们还是尊称他为“高老爷”。
1949年春,我5岁多,懵懵懂懂,被父亲送去李青庙私塾发蒙。李青庙坐落在高老爷家的后山上,里面供着几十尊形态各异的佛像,居中是手托宝塔的李靖。先生一走开,学生们就“打起仗”来。我年小怕事,便独自去院坝玩耍。
一天,一位身板挺直、面容清瘦的老者背着手向我走来,我猜想他就是高老爷。他摸了摸我的头,问,这学校叫什么名字?我说“李青庙”。他摇了摇头说,错矣错矣,该叫“李靖庙”,这些大人们,没得文化,以错传错,害了后代啊!他见我迷惑,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托塔天王李靖及其照妖镜、宝塔与孙悟空的故事。我虽半懂不懂,但从此便开了眼界。一两年后,我看到了《西游记》的连环画,内容与高老爷讲的一模一样,心底更加佩服他的博学。
一天,时任村主任的父亲带着我去参加群众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推选一名书记员。书记员的职责就是对每家每户的土地房屋填写《管业证》。当父亲提出高老爷为人选时,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其实这书记员的称呼表面上好听,但却是个累活儿,细活儿,容易得罪人不说,责任尤其重大。按理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年逾古稀的高老爷,就该趁此推掉这桩苦差事,但他不知咋回事,十分看重。只见高老爷扒开人群,飞也似的跑到台上高声说,政府分给我们穷人的田地房屋要管世世代代,这事儿关乎大伙儿的切身利益,填写《管业证》马虎不得,你们能够填写正确吗?再说,我都这把年纪了,不把肚子里的“墨水”倒出来,难道非要带进棺材?台下一阵沉寂后,纷纷点头称是。
当上书记员的高老爷每天天刚麻麻亮便走出家门,跟着工作队员风里雨里,村上每块田地,村民每间房屋,都遍布了他的足迹。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他才打着火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村办公室,还要点着桐油灯一一填写《管业证》,常常在鸡鸣头道时才合衣躺下。两个月后,乡上第一次评比,我们村获得第一名,上面奖励他现金10万元(折合现在人民币10元),但他一接手便直接交到了乡武装部。
高老爷还有一个惊世骇俗之举,那是在他弥留之际,他的儿子们从他的枕头下边翻出一叠发黄的草纸,上面写着他的遗嘱。
遗嘱大意是,儿孙们不要迷信做道场,更不能请阴阳先生寻找墓穴,占了谁的土地都是麻烦,不便耕种,不便修路,不便修塘凿堰……他说,一定要把他放在灵水洞旁边的石腔里为安。
那灵水洞是个寺庙,距他家一里路,石腔就像巨型动物张开的嘴巴,越往里走越仄逼,但却干燥无比。儿孙们遵照遗愿,把棺材安放在此,上面用无数块大小石块垒盖着。
高老爷的低调惊动了乡政府,乡长大会小会上称赞他:生前有为国为民的好思想,死后是移风易俗的好榜样。
一晃60多年过去了,高老爷的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每逢年头岁节,他们都会满怀虔敬去祭拜他。
黄楝树
距离老宅1里处的倒石桥垭口上,生长着一棵硕大的黄楝树。它需两人合抱,高达3丈有余,树冠似一把巨型大伞,遮罩地面100余平方米,它的主根从整块巨石的一丝缝隙延伸下去,其它的根茎全部裸露在石头上。我惊叹它在长达200年时间里栉风沐雨、屹立不倒的同时,更为它经历的光荣历史和发生的故事而万分敬仰。
1933年冬天,红四方面军来到我的家乡粉壁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其中几个宣传员在离这棵黄楝树20米处的悬崖上錾刻标语,为了不扰民,他们就在黄楝树下支起简易帐篷,吃住都在这里,一住就是两三月。白天,老百姓送来饭菜,他们就把树下的巨石当餐桌。寒夜,乡亲们在树下架起柴火,为他们取暖。1935年红军走后,村里有人要把悬崖上的标语毁掉,乡亲们在树下的简易帐篷里日夜轮流守卫。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锤子錾子声传来,警惕性很高的守卫员快速反应,把正在捣毁标语的人逮个现行,也保住了这些标语。2013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此标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这里便成了附近几个乡镇的红色教育基地。
还是在这棵树下,当年苏维埃政权设了两年识字岗。那时各乡各村都要办学,形式不拘,能教村民识字就行。这棵树旁边的石板路是人们出行的唯一通道。我父亲和几个热血青年便利用黄楝树办起了临时学堂,当起了先生,他们用木炭把字写在木板上,将木板挂在黄楝树干上当黑板,每天都会吸引几十个人前来学字。我那时候还没出生,后来父亲给我绘声绘色地讲他教大伙儿“切、分”两个字时的情景,为防止写错,他便通俗易懂地启发大家:“士土不成切,人入不成分。七刀才成切,八刀才成分”。黄楝树成了村民的课堂,学习文化的场所,读书声、欢笑声飞上树梢,不绝于耳。这件事例,还写入了《平昌县教育志》。
深秋时节,漫山红遍,我又去看这棵黄楝树。远远看去,它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鲜艳夺目,树的枝条上系着密密匝匝的红绸条,红绸条和金黄色的叶子在风里翻飞。我来到树下,轻轻抚摸着黝黑粗壮的树干,在心底默默祝福:愿您万古长青……
名家点评
祖孙三代的文学情怀
王敦贤
文学,不能疗饥,不能御寒,更不能短、平、快地使人得到实惠。但它却能滋养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生活与生命的质量。
祖孙三代合出一本文学作品集,这在古今文坛上都称得上一件韵事。
领衔者魏奎德,生活在大巴山偏远乡村。少年时便钟情于文学,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和妻子拉扯着四个儿女。中年开始,爱妻又长年卧病,生活之艰难可以想见。而他却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在求生存的时间缝隙里坚持读书,勤奋写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一篇篇作品变成铅字,见诸省内外知名报刊。虽非鸿篇巨制,然家乡风物、旅途见闻、遣兴抒怀、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吧,魏传伟少年时代亦迷恋文学。较之父辈,这一代人幸运得多,思想不被禁锢,阅读也不再受限制。高考落榜后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川西高原从军,无论是艰苦的新兵训练还是执行任务,他总是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苦苦地思索着如何用文字把战士们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以及自己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苦训练,一篇篇通讯报道、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在全国报刊不断刊出并数度获奖。他的作品感情真挚、饱满。无论是写战友情、军民情、写军嫂、写隧道卫士、写父亲、写母亲,都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大家的共鸣。他书写的大多是平凡的人物,然而他着力刻画的却是这些平凡人物在困厄中如何挺直脊梁,写出了他们的正直、善良、坚忍、自尊,写出了他们干净的灵魂。尤值一提的是《一树李》。
魏铭洋,一棵正在成长的文学新苗。小学二年级时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五年级时的作文,文笔就较清新流畅,文章条理清晰、剪裁得体。如果说书后附录所收多属小学生高质量的作文,那么,至少《“刀子嘴”的老教练》 《诚信考量》称得上是文学作品了。《“刀子嘴”的老教练》用简洁的文字准确地描绘了老教练的形象特征,介绍了他对足球的热爱、不凡经历、行事风格,重点强调了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诚信考量》写诚实的朋友子淋在期末体育考试时为作者跳绳计数,子淋及时纠正了自己的失误,向老师报告了作者的真实成绩,而作者却以为朋友不够“哥们义气”,从此与好友结怨。朋友的主动示好、父母的劝慰都不能化解,直到作者自己认识到了“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实”。
祖孙三代,祖辈能在困顿中坚守情操,父辈矢志不渝地追求人生目标,孙辈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毫无骄奢之气,我想,当与他们的共同爱好文学有关。
出于对文学的敬重,我读完书稿后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既是对该书的简单评介,也是我对祖孙三代人的文学情怀的祝福与喝彩。
(王敦贤,国家一级作家,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