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16:49:40
李永才(四川)
在城南生活了十多年,密集而敞亮的写字楼、笔直而宽阔的道路、浓郁而葳蕤的行道树、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与其他城市似乎并无多大差别。反倒是偶然逛过的寺院,让人印象深刻。“古寺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缭绕的成都寺庙,不论城中的禅院还是郊外的丛林,与别的地方相较,市井的气息更加浓郁。几乎所有的寺院都开着茶馆,游人和香客走累了,落坐于树影婆娑下的竹椅,点一碗盖碗茶,在龙门阵的喧嚣中,消磨半日时光,可谓安逸。
自佛教传入东土,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一直是佛教发展的重镇,尤其是唐宋时期,益州的富足与发达,使蜀地佛教文化高潮迭起,兴建了一大批寺院。这些寺庙有的在城内,有的在郊外。寺院名刹的礼佛文化,不断影响区域的市井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和属地居民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寺庙也存留下一些川西建筑风格的古典元素。而成都处于汉藏区域文化交流的特殊位置,让成都的寺庙具有独特的魅力,位于成都南郊石羊场的近慈寺就是这样的。
据史料记载,自隋唐以来,成都的大慈寺、文殊院、宝光寺、昭觉寺四大古刹,名闻遐迩,四海扬名。而崛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近慈寺,则名列四大寺院之前。这座雄伟的宝刹,曾一度声名显赫,香火大旺。上世纪四十年代,搭斋入寺的僧人有八百多人,常年香烟缭绕,法号不绝。寺院之外,阡陌纵横,流水淙淙,异花名卉,应时而放。似有“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所描述之胜境。寺院之内,松柏参天,幽深静寂。庄重肃然的译经院,宽敞典雅,阑静古朴。窗明几净的庭院,曾有许多青年学子在此翻译藏文佛经,从而也培养了大批通晓藏语的人才。
暮鼓晨钟,木鱼声声。近慈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每逢农历正月初八会供日,从成都出南门,就可以看到朝佛上寺的人们,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近慈寺声威远扬,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
据《成都市民族宗教志》、“近慈寺碑”“近慈钟鼎刻记”记载:近慈寺原属华阳县“濯锦厢”故址,后被一张姓人家所辖,其子出家为僧,法名智简。他深信因果,道心坚固,捐资兴建寺院弘扬佛法,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成近慈寺。乾隆十五年(1750年),星章大师将近慈寺培修为成都城南一大名刹。1937年,文殊院法光法师将近慈寺提供给能海上师创办“近慈护国金刚道场”,上师先建说法堂、大威德殿及僧舍, 1938年3月率弟子正式进住。又先后建起宗喀巴大师殿、藏经楼、护摩坛和沙弥堂。至1945年译经院完建时,近慈寺已是殿宇重重,一派兴旺景象。
近慈寺能独树一帜,声名鹊起,与能海上师的精心营造,苦心哺育密不可分。在能海上师的主持下,近慈寺的管理被誉为“近慈家风”。其细微之处颇多:如过午不食、持托钵制等。严谨之处尤胜:如不赶经忏、不化缘,讲辩经、安居诵戒及早晚课都严于一般丛林。近慈寺僧众以严持戒律著称,每天临晨丑时,僧人闻鼓而起,身披袈裟,在能海的带领下,上殿诵经,直至天明,从不懈怠,外来的挂单僧人也不例外。如峨嵋万年寺的普超法师、成都爱道堂的隆莲法师,入寺进修,都要遵守旧例,早起晚睡,参禅悟性,研究佛学。能海法师治庙颇有法度。八百僧众除管理庙务的僧人外,一半以上僧众,专门研习佛经和藏文,许多僧人从学文化入门,最后达到熟谙藏文藏经。诵经习文之余,所有僧众都要参加寺庙50亩自耕地的劳作,荷锄杖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近慈家风”为能海上师弘扬正法之风范,一生创建了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但都以此为根本道场,后于各地兴办的其他道场,皆以近慈寺为楷模。上师在近慈寺创设了学事堂、沙弥堂、学戒堂、加行堂、金刚院,宛然一所修学次第完整有序的大学,能海上师深得四众弟子称叹,法师毕生致力于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与交流。
能海上师是四川绵竹人。俗名龚缉熙。父母早逝,依姊为生,就读私塾,颖慧异常,饱读儒书。清末国家多故,立志从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陆军学校速成班,1907年以实际行动毕业,旋以营长调云南讲武堂任教官,讲武堂结束后,法师回川任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1914年调北京将军府供职,开始涉猎佛学书籍。在日考察期间,受佛教影响。归国后,前往北大闻听张克诚先生讲授佛教哲学,大为叹服,遂萌出家,礼重庆涪陵天宝寺佛源和尚为师,剃发为僧,翌年于宝光寺受具足戒。
从能海上师在佛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我们可以窥见当年近慈寺的灿烂与光辉。然而,进入60年代,近慈寺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1982年,在原近慈寺西面修建了“古近慈寺”,安置原近慈寺僧人。
古近慈寺落成后,每逢初一、十五,寺庙内外香烟缭绕,诵声不断,进香许愿者络绎不绝。寺院内有限,香烛纸钱的摊点摆到了马路两旁,山门外也砌上了香炉。山门左右楠木楹联上书:“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一对石狮雄踞山门两侧。进入山门,前廊右边架着一面居士捐赠的大鼓,大鼓一侧是法物店。前廊左侧悬挂一口铸铁大钟,钟面上铭刻“近慈寺”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寺院由四合院改建而成,前后殿宇为木结构小青瓦平房,后面两层楼房系民居建筑。佛堂设在底楼,楼层低矮,开间狭窄而局促。除了前后殿堂,寺院左边是客堂、厨房、库房、五观堂。客堂大门两旁有副对联:“尘梦未醒人自苦,江山无恙客重来”。五观堂正面的香案摆放贡品,香案上方悬挂了一幅松鹤图,图上有“佛缘”二字。古近慈寺作为原近慈寺主持能海上师的纪念堂。于1997年打造了一尊高2.2米的铜质能海法师灵骨塔,供于寺内。我曾这样抒写近慈寺:“这里不是藏地/有闲草 却听不到一声马蹄/有微风 却吹不动一段经幡/小是小点,可墙内墙外都是一方净土/旧是旧点,可平淡的旌旗/通常有佛光照耀/看草有草的春色/看花有花的开放/你低矮的门楣/在人间何其美好”(李永才:《你好,近慈寺》)
2006年10月,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决定重建近慈寺,选新址于原近慈寺遗址附近约200米处,寺名更改为“近慈精舍”。新建的近慈精舍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沿中轴线分列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师殿(藏经楼)等楼阁,东西两侧则为钟楼、鼓楼、五观堂、讲堂、图书馆、闭关房、金刚院、译经院、寮房等屋宇,将艺术性、现代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成为成都城南又一建筑美学打卡地。
今天,尽管无法再现昔日近慈寺宏大而庄严的夺目风采,但当您步入近慈精舍时,依然可以感受到佛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体悟到一方人间净土的正法道场;可以体验到一片世外桃源的宁静与安详。“你好 近慈寺/雪山传来妙谛,善巧同饮/门前溪水长流 /两边众生朝圣/此间红尘零乱/一路转山转水/转经前后/ 一直忘了回头,好好看你”。
2020-08-05 16:49:40
李永才(四川)
在城南生活了十多年,密集而敞亮的写字楼、笔直而宽阔的道路、浓郁而葳蕤的行道树、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与其他城市似乎并无多大差别。反倒是偶然逛过的寺院,让人印象深刻。“古寺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缭绕的成都寺庙,不论城中的禅院还是郊外的丛林,与别的地方相较,市井的气息更加浓郁。几乎所有的寺院都开着茶馆,游人和香客走累了,落坐于树影婆娑下的竹椅,点一碗盖碗茶,在龙门阵的喧嚣中,消磨半日时光,可谓安逸。
自佛教传入东土,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一直是佛教发展的重镇,尤其是唐宋时期,益州的富足与发达,使蜀地佛教文化高潮迭起,兴建了一大批寺院。这些寺庙有的在城内,有的在郊外。寺院名刹的礼佛文化,不断影响区域的市井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和属地居民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寺庙也存留下一些川西建筑风格的古典元素。而成都处于汉藏区域文化交流的特殊位置,让成都的寺庙具有独特的魅力,位于成都南郊石羊场的近慈寺就是这样的。
据史料记载,自隋唐以来,成都的大慈寺、文殊院、宝光寺、昭觉寺四大古刹,名闻遐迩,四海扬名。而崛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近慈寺,则名列四大寺院之前。这座雄伟的宝刹,曾一度声名显赫,香火大旺。上世纪四十年代,搭斋入寺的僧人有八百多人,常年香烟缭绕,法号不绝。寺院之外,阡陌纵横,流水淙淙,异花名卉,应时而放。似有“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所描述之胜境。寺院之内,松柏参天,幽深静寂。庄重肃然的译经院,宽敞典雅,阑静古朴。窗明几净的庭院,曾有许多青年学子在此翻译藏文佛经,从而也培养了大批通晓藏语的人才。
暮鼓晨钟,木鱼声声。近慈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每逢农历正月初八会供日,从成都出南门,就可以看到朝佛上寺的人们,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近慈寺声威远扬,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
据《成都市民族宗教志》、“近慈寺碑”“近慈钟鼎刻记”记载:近慈寺原属华阳县“濯锦厢”故址,后被一张姓人家所辖,其子出家为僧,法名智简。他深信因果,道心坚固,捐资兴建寺院弘扬佛法,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成近慈寺。乾隆十五年(1750年),星章大师将近慈寺培修为成都城南一大名刹。1937年,文殊院法光法师将近慈寺提供给能海上师创办“近慈护国金刚道场”,上师先建说法堂、大威德殿及僧舍, 1938年3月率弟子正式进住。又先后建起宗喀巴大师殿、藏经楼、护摩坛和沙弥堂。至1945年译经院完建时,近慈寺已是殿宇重重,一派兴旺景象。
近慈寺能独树一帜,声名鹊起,与能海上师的精心营造,苦心哺育密不可分。在能海上师的主持下,近慈寺的管理被誉为“近慈家风”。其细微之处颇多:如过午不食、持托钵制等。严谨之处尤胜:如不赶经忏、不化缘,讲辩经、安居诵戒及早晚课都严于一般丛林。近慈寺僧众以严持戒律著称,每天临晨丑时,僧人闻鼓而起,身披袈裟,在能海的带领下,上殿诵经,直至天明,从不懈怠,外来的挂单僧人也不例外。如峨嵋万年寺的普超法师、成都爱道堂的隆莲法师,入寺进修,都要遵守旧例,早起晚睡,参禅悟性,研究佛学。能海法师治庙颇有法度。八百僧众除管理庙务的僧人外,一半以上僧众,专门研习佛经和藏文,许多僧人从学文化入门,最后达到熟谙藏文藏经。诵经习文之余,所有僧众都要参加寺庙50亩自耕地的劳作,荷锄杖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近慈家风”为能海上师弘扬正法之风范,一生创建了绵竹云雾山、重庆、上海、五台山清凉桥等多处密宗道场,但都以此为根本道场,后于各地兴办的其他道场,皆以近慈寺为楷模。上师在近慈寺创设了学事堂、沙弥堂、学戒堂、加行堂、金刚院,宛然一所修学次第完整有序的大学,能海上师深得四众弟子称叹,法师毕生致力于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与交流。
能海上师是四川绵竹人。俗名龚缉熙。父母早逝,依姊为生,就读私塾,颖慧异常,饱读儒书。清末国家多故,立志从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陆军学校速成班,1907年以实际行动毕业,旋以营长调云南讲武堂任教官,讲武堂结束后,法师回川任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1914年调北京将军府供职,开始涉猎佛学书籍。在日考察期间,受佛教影响。归国后,前往北大闻听张克诚先生讲授佛教哲学,大为叹服,遂萌出家,礼重庆涪陵天宝寺佛源和尚为师,剃发为僧,翌年于宝光寺受具足戒。
从能海上师在佛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我们可以窥见当年近慈寺的灿烂与光辉。然而,进入60年代,近慈寺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1982年,在原近慈寺西面修建了“古近慈寺”,安置原近慈寺僧人。
古近慈寺落成后,每逢初一、十五,寺庙内外香烟缭绕,诵声不断,进香许愿者络绎不绝。寺院内有限,香烛纸钱的摊点摆到了马路两旁,山门外也砌上了香炉。山门左右楠木楹联上书:“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一对石狮雄踞山门两侧。进入山门,前廊右边架着一面居士捐赠的大鼓,大鼓一侧是法物店。前廊左侧悬挂一口铸铁大钟,钟面上铭刻“近慈寺”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寺院由四合院改建而成,前后殿宇为木结构小青瓦平房,后面两层楼房系民居建筑。佛堂设在底楼,楼层低矮,开间狭窄而局促。除了前后殿堂,寺院左边是客堂、厨房、库房、五观堂。客堂大门两旁有副对联:“尘梦未醒人自苦,江山无恙客重来”。五观堂正面的香案摆放贡品,香案上方悬挂了一幅松鹤图,图上有“佛缘”二字。古近慈寺作为原近慈寺主持能海上师的纪念堂。于1997年打造了一尊高2.2米的铜质能海法师灵骨塔,供于寺内。我曾这样抒写近慈寺:“这里不是藏地/有闲草 却听不到一声马蹄/有微风 却吹不动一段经幡/小是小点,可墙内墙外都是一方净土/旧是旧点,可平淡的旌旗/通常有佛光照耀/看草有草的春色/看花有花的开放/你低矮的门楣/在人间何其美好”(李永才:《你好,近慈寺》)
2006年10月,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决定重建近慈寺,选新址于原近慈寺遗址附近约200米处,寺名更改为“近慈精舍”。新建的近慈精舍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沿中轴线分列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师殿(藏经楼)等楼阁,东西两侧则为钟楼、鼓楼、五观堂、讲堂、图书馆、闭关房、金刚院、译经院、寮房等屋宇,将艺术性、现代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成为成都城南又一建筑美学打卡地。
今天,尽管无法再现昔日近慈寺宏大而庄严的夺目风采,但当您步入近慈精舍时,依然可以感受到佛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体悟到一方人间净土的正法道场;可以体验到一片世外桃源的宁静与安详。“你好 近慈寺/雪山传来妙谛,善巧同饮/门前溪水长流 /两边众生朝圣/此间红尘零乱/一路转山转水/转经前后/ 一直忘了回头,好好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