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17:57:35
李永才(四川)
浩浩岷江,泱泱之水,穿越千年润养着成都这座古城。成都,一个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自始便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翻阅史书,川人治水一脉相承,大禹首开先河。成都平原因为江河湖水的滋润,而显得富足而优雅,辽阔而博大。当我们行走于诗情画意般的锦江河畔,斜阳下的波光,映照的是水润万物的文化,细浪拍岸的涛声,述说的是上善若水的精神。
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有“搬不空的嘉定,塞不满的成都”这样的俗语流行于府河流域,生动地描述了成都与嘉定(今乐山)之间繁忙的水运景象。唐代诗人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对古成都水上通道府河的兴盛,最生动的写照。民国《华阳县志》载:“油子河下段,源于走马河四分支,在筑断堰与柏条河汇后,通称府河。” 蜿蜒绕行成都的府河、南河,从市区穿城而过,在临近九眼桥附近的安顺桥合江亭汇合成锦江,一路浩荡向东南奔流而去,经望江楼、中和、中兴、黄龙溪、半边街至彭山县江口再汇入岷江,全长120华里,自古就有航运之便。府河是古成都向州县和省外运输货物的水上通道,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水路。四川文豪巴金、郭沫若、沙汀、艾芜均是从府河始发,扬帆远航,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
航运业的兴旺促进了沿河场镇的快速发展。位于岷江下游的中和场盛极一时,其繁荣发展正是府河航运业推动的结果。在历史上,中和场是府河第二大航运码头,往来客商大多在此泊宿。“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呈现过百货山积、帆樯如林的景象。中和老码头位于五岔子大桥与江心岛之间,河面宽阔,水势平稳。成都来的下水船和从重庆、乐山来的上水船多在此停泊过夜。古老的码头,停泊的上水船常有百余只,排列一里多长,下水船也常有近百只,排列成长长的船队。往来运输的货物,既有从重庆转运的上海百货,泸州、江津的白酒、盐和水果,又有西康上运的木材、乐山的丝绸、涪陵的榨菜以及各种粮食、土特产。
中和老场镇是成都历史最悠久的场镇之一。始建于清康熙末年,雍正前曾先后建置“迎江”“黄都”两场,至嘉庆时,续建新场,始名中和。“中和”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道法自然,以水为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此融合。《 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中和老码头,为锦江下游的重要货运码头,中和场因码头而兴,熙熙攘攘,自成一市。直至清末民初,中和场始终是成都附近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中和场的兴起与繁盛,与其独特的水码头枢纽地位分不开。在二十世纪初,中和场已经沿江岸形成一条繁华的主街,由北向南依次是上街、中街和下街,主街的东边,有一片集市,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外来商品的交易异常活跃而频繁。米面、蔬果、牲畜、药材及布帛,各类产品在不同的区域销售,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米市、柴市、棉花市、食品市和鸡鸭鱼市等专类市场。伴随着络绎不绝的商贸往来,场上不少生产醋、腐乳、窝油的作坊,名声渐渐响亮起来,远近驰名,在成都、乐山的市场上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府河经历人世沧桑,府河见证中和变化。”事易时移,随时代的变迁,场镇上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的古场镇,有河道、桥梁、寺庙,有舟船往来,有渔歌唱晚,有鹅鸭戏水。几株大榕树、几十棵垂柳和数不清的银杏掩映于此,这是中和人梦中的家园,也是记忆中的乡愁。在府河边长大的徐光林老人,至今还记得昔日描写中和的诗歌:“斗室无尘曲径幽,紫扉昼夜掩寒流/月沉涧底鱼窥镜,月上松梢鹤踏沟/才弱羞陈三礼赋,家贫难买五湖舟/唯将碧眼酬黄卷,莫对青山怨白头。” 他在文章里写到,府河沿途一片碧野平畴,水清树荣、竹翠草茂。两岸竹林下的农家村舍,似散落于成都平原上的翡翠明珠。每年春分前后,水暖鱼出、滩浅水清,蛰伏一冬的鱼儿出来觅食,正是叉鱼的好时节。徐光林说,当时的码头有如画般的河景:渡船口、黄土坎、五岔子大桥、十八步岛、江天一览等,沿途水车转动、炊烟袅袅,一派川西坝子田园风光。其中位于中街和下街交界处粉店巷的江天一览最有诗意。从这里远眺,五岔子大桥下,竹影婆娑、帆只点点,令人赏心悦目。上世纪80年代,随着陆地交通的发展,水码头的繁荣景象逐渐淡去,乃至最后消失。如今旧景不再,回忆尚存。“春和景明的上街,百花退隐/一枝羞涩的杏花/在春风的提案里,伸出墙头/一片浓情蜜意,不知要向谁言说/我偶尔走过河边/每一个档口,都有春风失色/舷窗喑哑。我内心的河流/已不再有风高浪急/桃花绕岸的风景”。(李永才:《中和的散板》)“在变化与消失的轮回里,每一帧平凡的画面,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有着之于人生亘古不变的永恒。”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和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其实早已根植于此。在街边小巷、河边林荫下才是他们本应有的,悠然自在的生活。在阳光灿烂的夏日,在马路边、店门口或者河沿上,支起桌子,泡一杯浓茶,或是打打小麻将、或是吹吹牛,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那些在城市的变迁中存留下来的手艺人,依然娴熟地操持着老本行。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棚子里的修鞋匠,搬了新居也舍不得放下老行当;巷子里的钟表摊,总是老年人喜欢惠顾的地方;弹棉花的店主,不受打扰,依然专注着手里的活儿;剃头铺子的阿姨,店里还是过去的老三样。时光变迁,一切都在慢慢改变,周边的写字楼越来越高,邻里的温情被一座座高楼所围困,或许他们也很怀念从前的生活,虽然这样的日子渐行渐远。
现实的中和场颇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以桂龙大桥为临界点分割出两个世界,隔着一条潺潺的府河:一面是繁华高端的CBD,一面是怡然自得的生活区。一边建着高楼、一边规划着拆迁,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呈现在你的眼前,就像一锅沸腾的麻辣火锅,喧嚣与宁静中,充满日常生活美学情趣。中和人的生活,有着自己的惬意和美好。每到周末,骑个单车,或坐个“火三轮”,到高店子花卉市场,淘几盆多肉,买一盆栀子花,一天的好心情都收获了。阳光四溢的午后,走进白鹭湾、三圣花乡、荷塘月色,走进湿地公园,在一个慢下来的地方,享受生活,随手一拍,就是朋友圈的文艺范儿。逛完花市和湿地公园,再到锦华农贸市场,这里总是熙来攘往,充满生活气息,三五成群、成双入队结伴在这个市场,买到自己喜欢的食材,整上一餐美食犒劳自己,生活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和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地方,偏安于城南的繁华与忙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的中和场,水酒怀道/春风迎客/风生水起的科技园/那些年轻的楼宇/正以昂首的姿势,仰望着东边/一朵灿烂的云霞/像一只搏击蓝天的猫头鹰/在悦耳的高音里/从金色的枝头上起飞”。(李永才:《中和的散板》)“乍暖还春暖几许,只待旧貌换新颜。”经过多年的蛰伏,中和也即将迎来自己发展的快车道,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推进新川之心中央公园及复兴中和老码头建设,营造“蜀风雅韵”特色风貌的中和老场镇商圈,打造滨水空间,让江边蜿蜒的步道,遍植特色植物,四时风物不同,水岸野趣盎然。相信假以时日,中和一定不负众望,更加美好。“也许某一天,这里的一切/都会变得陌生/如果有朋来自远方,每一次重逢/都是一场意外的惊喜。”
2020-08-19 17:57:35
李永才(四川)
浩浩岷江,泱泱之水,穿越千年润养着成都这座古城。成都,一个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自始便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翻阅史书,川人治水一脉相承,大禹首开先河。成都平原因为江河湖水的滋润,而显得富足而优雅,辽阔而博大。当我们行走于诗情画意般的锦江河畔,斜阳下的波光,映照的是水润万物的文化,细浪拍岸的涛声,述说的是上善若水的精神。
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有“搬不空的嘉定,塞不满的成都”这样的俗语流行于府河流域,生动地描述了成都与嘉定(今乐山)之间繁忙的水运景象。唐代诗人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对古成都水上通道府河的兴盛,最生动的写照。民国《华阳县志》载:“油子河下段,源于走马河四分支,在筑断堰与柏条河汇后,通称府河。” 蜿蜒绕行成都的府河、南河,从市区穿城而过,在临近九眼桥附近的安顺桥合江亭汇合成锦江,一路浩荡向东南奔流而去,经望江楼、中和、中兴、黄龙溪、半边街至彭山县江口再汇入岷江,全长120华里,自古就有航运之便。府河是古成都向州县和省外运输货物的水上通道,也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重要水路。四川文豪巴金、郭沫若、沙汀、艾芜均是从府河始发,扬帆远航,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
航运业的兴旺促进了沿河场镇的快速发展。位于岷江下游的中和场盛极一时,其繁荣发展正是府河航运业推动的结果。在历史上,中和场是府河第二大航运码头,往来客商大多在此泊宿。“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呈现过百货山积、帆樯如林的景象。中和老码头位于五岔子大桥与江心岛之间,河面宽阔,水势平稳。成都来的下水船和从重庆、乐山来的上水船多在此停泊过夜。古老的码头,停泊的上水船常有百余只,排列一里多长,下水船也常有近百只,排列成长长的船队。往来运输的货物,既有从重庆转运的上海百货,泸州、江津的白酒、盐和水果,又有西康上运的木材、乐山的丝绸、涪陵的榨菜以及各种粮食、土特产。
中和老场镇是成都历史最悠久的场镇之一。始建于清康熙末年,雍正前曾先后建置“迎江”“黄都”两场,至嘉庆时,续建新场,始名中和。“中和”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道法自然,以水为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此融合。《 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中和老码头,为锦江下游的重要货运码头,中和场因码头而兴,熙熙攘攘,自成一市。直至清末民初,中和场始终是成都附近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中和场的兴起与繁盛,与其独特的水码头枢纽地位分不开。在二十世纪初,中和场已经沿江岸形成一条繁华的主街,由北向南依次是上街、中街和下街,主街的东边,有一片集市,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外来商品的交易异常活跃而频繁。米面、蔬果、牲畜、药材及布帛,各类产品在不同的区域销售,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米市、柴市、棉花市、食品市和鸡鸭鱼市等专类市场。伴随着络绎不绝的商贸往来,场上不少生产醋、腐乳、窝油的作坊,名声渐渐响亮起来,远近驰名,在成都、乐山的市场上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府河经历人世沧桑,府河见证中和变化。”事易时移,随时代的变迁,场镇上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的古场镇,有河道、桥梁、寺庙,有舟船往来,有渔歌唱晚,有鹅鸭戏水。几株大榕树、几十棵垂柳和数不清的银杏掩映于此,这是中和人梦中的家园,也是记忆中的乡愁。在府河边长大的徐光林老人,至今还记得昔日描写中和的诗歌:“斗室无尘曲径幽,紫扉昼夜掩寒流/月沉涧底鱼窥镜,月上松梢鹤踏沟/才弱羞陈三礼赋,家贫难买五湖舟/唯将碧眼酬黄卷,莫对青山怨白头。” 他在文章里写到,府河沿途一片碧野平畴,水清树荣、竹翠草茂。两岸竹林下的农家村舍,似散落于成都平原上的翡翠明珠。每年春分前后,水暖鱼出、滩浅水清,蛰伏一冬的鱼儿出来觅食,正是叉鱼的好时节。徐光林说,当时的码头有如画般的河景:渡船口、黄土坎、五岔子大桥、十八步岛、江天一览等,沿途水车转动、炊烟袅袅,一派川西坝子田园风光。其中位于中街和下街交界处粉店巷的江天一览最有诗意。从这里远眺,五岔子大桥下,竹影婆娑、帆只点点,令人赏心悦目。上世纪80年代,随着陆地交通的发展,水码头的繁荣景象逐渐淡去,乃至最后消失。如今旧景不再,回忆尚存。“春和景明的上街,百花退隐/一枝羞涩的杏花/在春风的提案里,伸出墙头/一片浓情蜜意,不知要向谁言说/我偶尔走过河边/每一个档口,都有春风失色/舷窗喑哑。我内心的河流/已不再有风高浪急/桃花绕岸的风景”。(李永才:《中和的散板》)“在变化与消失的轮回里,每一帧平凡的画面,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有着之于人生亘古不变的永恒。”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和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其实早已根植于此。在街边小巷、河边林荫下才是他们本应有的,悠然自在的生活。在阳光灿烂的夏日,在马路边、店门口或者河沿上,支起桌子,泡一杯浓茶,或是打打小麻将、或是吹吹牛,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那些在城市的变迁中存留下来的手艺人,依然娴熟地操持着老本行。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棚子里的修鞋匠,搬了新居也舍不得放下老行当;巷子里的钟表摊,总是老年人喜欢惠顾的地方;弹棉花的店主,不受打扰,依然专注着手里的活儿;剃头铺子的阿姨,店里还是过去的老三样。时光变迁,一切都在慢慢改变,周边的写字楼越来越高,邻里的温情被一座座高楼所围困,或许他们也很怀念从前的生活,虽然这样的日子渐行渐远。
现实的中和场颇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以桂龙大桥为临界点分割出两个世界,隔着一条潺潺的府河:一面是繁华高端的CBD,一面是怡然自得的生活区。一边建着高楼、一边规划着拆迁,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呈现在你的眼前,就像一锅沸腾的麻辣火锅,喧嚣与宁静中,充满日常生活美学情趣。中和人的生活,有着自己的惬意和美好。每到周末,骑个单车,或坐个“火三轮”,到高店子花卉市场,淘几盆多肉,买一盆栀子花,一天的好心情都收获了。阳光四溢的午后,走进白鹭湾、三圣花乡、荷塘月色,走进湿地公园,在一个慢下来的地方,享受生活,随手一拍,就是朋友圈的文艺范儿。逛完花市和湿地公园,再到锦华农贸市场,这里总是熙来攘往,充满生活气息,三五成群、成双入队结伴在这个市场,买到自己喜欢的食材,整上一餐美食犒劳自己,生活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和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地方,偏安于城南的繁华与忙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的中和场,水酒怀道/春风迎客/风生水起的科技园/那些年轻的楼宇/正以昂首的姿势,仰望着东边/一朵灿烂的云霞/像一只搏击蓝天的猫头鹰/在悦耳的高音里/从金色的枝头上起飞”。(李永才:《中和的散板》)“乍暖还春暖几许,只待旧貌换新颜。”经过多年的蛰伏,中和也即将迎来自己发展的快车道,成都高新区正积极推进新川之心中央公园及复兴中和老码头建设,营造“蜀风雅韵”特色风貌的中和老场镇商圈,打造滨水空间,让江边蜿蜒的步道,遍植特色植物,四时风物不同,水岸野趣盎然。相信假以时日,中和一定不负众望,更加美好。“也许某一天,这里的一切/都会变得陌生/如果有朋来自远方,每一次重逢/都是一场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