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国内
  • /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新引擎

    2019-01-30 16:52:24

    本网讯(记者 王舒琴)1月2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自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活力迸发、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改革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新登记各类型企业20416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844.7亿元,分别占成都自贸区新增总量的75.7%、49.7%;形成50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国推广,“自贸通”、创新信用券等多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率先试点“首证通”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力

    “证”和“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一把“钥匙”。“‘首证通’打通了‘先照后证’改革‘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证通”改革于2018年4月率先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试点,实现获取证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最快1天就能办好。
    所谓“首证”,是指市场主体开办时在环保、工商、食药监、城管等部门申请获得的首个审批许可(备案核定)。“首证通”改革即是以“首证”作为审批办理“后证”(审批许可、备案核定)的依据,“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后证”部门只做合规性审查。
    成都高新区环汇商业广场(悠方)正是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去年5月,我们商场面临集中开业,但大量餐饮商家仍没有办理证照,时间非常紧张。”“悠方”项目营运部经理张俊鹏回忆,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得知情况后主动服务,通过成都高新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86家餐饮企业同步进入经营状态。
    为全面推广“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日前,成都高新区印发《餐饮业“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推广实施方案》,对注册登记地址在成都高新区、经营面积在150平方米(含)以下的食品经营主体,实行“首证通”行政审批。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在更多行业推广复制这一改革经验。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我们探索形成了多个改革创新举措。”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形成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对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实行备案管理,办理时限由20多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内。68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仅跑一次”,总量占到所有事项的87.1%。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实现全覆盖。此外,构建知识产权“三管合一、三审合一、三检合一”的“三三制”模式,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检“双报制”。“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程度,助力形成自贸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 加速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

    2017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倡“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TSPPP)”。2018年初,成都高新区发声瑞士达沃斯论坛,在会议上发表了《新型全球化与成都高新区实践》主题演讲,针对新型全球化提出“成都高新解决方案”,并做“自贸区框架内中小企业全球化经济发展解决方案”演讲,针对中小企业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全球化实现设想及解决路径。
    借助TSPPP,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加速汇聚全球性人才、技术、产业等资源要素,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2018年初,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目前,项目落地正有序推进。据悉,该中心将在成都和以色列同步建设,围绕生物医药研发、智慧医疗、大数据运用等领域,促进以色列先进技术在蓉转化、产业化成果与中国市场对接,同时推动成都高新区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走出去”,打造中以中小科技企业全球化孵化和加速平台、一站式商务服务平台。
    从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到越南仁会经济区康洋产业园,从以色列阿里埃勒大学科技创新园等到香港丘钛—西玮智能制造产业园,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对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和认可。
    2018年夏,世界500强医药企业赛诺菲宣布,“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及“赛诺菲全球研发运营中心”正式落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先生介绍,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支持赛诺菲全球临床研究与开发,并通过数字化和大数据分析,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据悉,落户的研发运营中心总投资额将超过5亿元人民币,研发业务涵盖糖尿病与心血管、疫苗、肿瘤学、免疫学与炎症、罕见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病学等诸多领域。中心将创新性地采用多肽、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等全球前沿生物技术,参与并支持赛诺菲全球药物研发。中心计划于2020年之前招募300名本地医药研发领域人才,并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医学中心密切合作,融入覆盖全球的研究网络。

    创新“自贸通”金融服务 助力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6月,广州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 “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其中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投资便利化指标、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指标双双位列榜首。
    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共形成90个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仅去年就诞生了50个,内容涉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多个领域,特别是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打造与自由贸易和投资相适应的金融新服务、金融新业态,助力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2018年7月,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携手打造“自贸通”金融服务,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式上线。该服务由“自贸贷、自贸惠、自贸易”三部分组成,以“融资、降费、服务”为核心,实现政府、银行、担保多方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微企业资产轻、抵押少,一般很难在银行贷到款。自贸通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减少企业贷款负担。”成都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自贸通”由政府参与且进行政策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担保公司和贷款银行的风险,可大幅提高担保公司和银行参与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信心。
    “以一家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为例,在成都银行办理贷款500万元、每年周转率5到6次的话,可节约年度财务成本42.6万元。”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服务还包含利率、国际结算手续费优惠及利息补贴等,解决的都是企业的实际问题。
    通过便捷融资、国际结算费用减免、业务绿色通道、境外交易对手资信调查、综合金融咨询、境外金融服务等举措,“自贸通”将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综合财务负担,助力企业经营发展。截至2018年底,“自贸通”已为54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累计为15家中小外贸企业发放自贸贷,年底自贸贷余额5700万元;累计为10家企业提供自贸惠免费结算服务。
    据介绍,除了“自贸通”金融服务,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还展开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启动天府股交中心“自贸展示专区”,吸引60家中外企业登陆“自贸展示专区”进行展示;助力川创投及上海自贸区基金发起设立四川首只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加快推进在成都市试点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机制。
    “通过制度创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不断创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将紧抓“先行先试”的区域优势,对标国际标准,探索差异化试验路径,全面加快推进各项试验任务落地,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新引擎。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国内
  • /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新引擎

    2019-01-30 16:52:24

    本网讯(记者 王舒琴)1月29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自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活力迸发、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改革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新登记各类型企业20416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844.7亿元,分别占成都自贸区新增总量的75.7%、49.7%;形成50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模式已向全国推广,“自贸通”、创新信用券等多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率先试点“首证通”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力

    “证”和“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一把“钥匙”。“‘首证通’打通了‘先照后证’改革‘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证通”改革于2018年4月率先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试点,实现获取证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最快1天就能办好。
    所谓“首证”,是指市场主体开办时在环保、工商、食药监、城管等部门申请获得的首个审批许可(备案核定)。“首证通”改革即是以“首证”作为审批办理“后证”(审批许可、备案核定)的依据,“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后证”部门只做合规性审查。
    成都高新区环汇商业广场(悠方)正是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去年5月,我们商场面临集中开业,但大量餐饮商家仍没有办理证照,时间非常紧张。”“悠方”项目营运部经理张俊鹏回忆,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得知情况后主动服务,通过成都高新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86家餐饮企业同步进入经营状态。
    为全面推广“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日前,成都高新区印发《餐饮业“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推广实施方案》,对注册登记地址在成都高新区、经营面积在150平方米(含)以下的食品经营主体,实行“首证通”行政审批。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在更多行业推广复制这一改革经验。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我们探索形成了多个改革创新举措。”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形成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对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实行备案管理,办理时限由20多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内。687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仅跑一次”,总量占到所有事项的87.1%。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实现全覆盖。此外,构建知识产权“三管合一、三审合一、三检合一”的“三三制”模式,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检“双报制”。“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程度,助力形成自贸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 加速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

    2017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倡“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TSPPP)”。2018年初,成都高新区发声瑞士达沃斯论坛,在会议上发表了《新型全球化与成都高新区实践》主题演讲,针对新型全球化提出“成都高新解决方案”,并做“自贸区框架内中小企业全球化经济发展解决方案”演讲,针对中小企业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营商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全球化实现设想及解决路径。
    借助TSPPP,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加速汇聚全球性人才、技术、产业等资源要素,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2018年初,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目前,项目落地正有序推进。据悉,该中心将在成都和以色列同步建设,围绕生物医药研发、智慧医疗、大数据运用等领域,促进以色列先进技术在蓉转化、产业化成果与中国市场对接,同时推动成都高新区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走出去”,打造中以中小科技企业全球化孵化和加速平台、一站式商务服务平台。
    从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到越南仁会经济区康洋产业园,从以色列阿里埃勒大学科技创新园等到香港丘钛—西玮智能制造产业园,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对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和认可。
    2018年夏,世界500强医药企业赛诺菲宣布,“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及“赛诺菲全球研发运营中心”正式落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先生介绍,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支持赛诺菲全球临床研究与开发,并通过数字化和大数据分析,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据悉,落户的研发运营中心总投资额将超过5亿元人民币,研发业务涵盖糖尿病与心血管、疫苗、肿瘤学、免疫学与炎症、罕见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病学等诸多领域。中心将创新性地采用多肽、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等全球前沿生物技术,参与并支持赛诺菲全球药物研发。中心计划于2020年之前招募300名本地医药研发领域人才,并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医学中心密切合作,融入覆盖全球的研究网络。

    创新“自贸通”金融服务 助力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6月,广州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 “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其中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投资便利化指标、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指标双双位列榜首。
    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共形成90个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仅去年就诞生了50个,内容涉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中事后监管、金融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多个领域,特别是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打造与自由贸易和投资相适应的金融新服务、金融新业态,助力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2018年7月,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携手打造“自贸通”金融服务,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式上线。该服务由“自贸贷、自贸惠、自贸易”三部分组成,以“融资、降费、服务”为核心,实现政府、银行、担保多方联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微企业资产轻、抵押少,一般很难在银行贷到款。自贸通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门槛,减少企业贷款负担。”成都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自贸通”由政府参与且进行政策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担保公司和贷款银行的风险,可大幅提高担保公司和银行参与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信心。
    “以一家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为例,在成都银行办理贷款500万元、每年周转率5到6次的话,可节约年度财务成本42.6万元。”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服务还包含利率、国际结算手续费优惠及利息补贴等,解决的都是企业的实际问题。
    通过便捷融资、国际结算费用减免、业务绿色通道、境外交易对手资信调查、综合金融咨询、境外金融服务等举措,“自贸通”将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综合财务负担,助力企业经营发展。截至2018年底,“自贸通”已为54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累计为15家中小外贸企业发放自贸贷,年底自贸贷余额5700万元;累计为10家企业提供自贸惠免费结算服务。
    据介绍,除了“自贸通”金融服务,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还展开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启动天府股交中心“自贸展示专区”,吸引60家中外企业登陆“自贸展示专区”进行展示;助力川创投及上海自贸区基金发起设立四川首只自贸区股权投资基金;加快推进在成都市试点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机制。
    “通过制度创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不断创造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将紧抓“先行先试”的区域优势,对标国际标准,探索差异化试验路径,全面加快推进各项试验任务落地,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