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国内
  • /

    做足“文化+”文章 打造特色小镇“升级版” 走进四川省大邑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小镇——安仁镇

    2018-11-27 17:46:48

    开篇语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塑造文化灵魂,树立文化标识,留下文化印象,是文化作为特色小镇内核的必然要求。安仁镇通过着力推动“文化+特色小镇”融合发展,强化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功能、融入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元素、提升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品质,实现了文化让特色小镇更加美好、特色小镇让文化更具魅力的双重目标。



    安仁,历史悠久,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

    民国时期,安仁镇相继涌现出了刘文辉、刘湘等军政要员,是一个“以武崛兴”之镇。这座城镇凝固了川西近代史的百年风云,累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安仁戏院、袍哥楼、万成堰纪念碑……走在镇上,处处都透露着细小而生动的民国风情。一座座中西结合的建筑耸立在街道两旁,像是一部老电影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
    古朴老街上,文创小店次第开门迎客;公馆门外,游客静候《今时今日安仁》实境戏剧上演;乡野林间,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绽放了满园缤纷;华公馆、创意文化园、微特博物馆、儿童音乐节、全球旗袍设计大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0月,安仁镇(民国风情街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54万人次,国内旅游综合收入48405万元,同比增长10%和25%;刘氏庄园共接待国内游客130.2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235.4万元,门票收入1842.12万元,同比增长12%、31%和18%;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接待国内游客78.6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101.8万元,门票收入1954.11万元,同比增长2%、15%和6%。
    如此惊人的数字,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撼。
    自2016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以来,安仁镇以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为工作核心,将人文、艺术、生态、体验和文旅串联成完整的文化线路,探索出一条文化引领产城发展的实践路径。



    坚持科学规划 绘制“文化产业”绚丽画卷

    当文化产业和特色小镇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这个问题在四川安仁得到了答案。
    近年来,安仁镇勇担“链接城市、辐射农村”示范引领使命,立足自身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入手破题,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
    “跳出安仁规划安仁,放眼未来定位安仁”,安仁镇党委书记陈建刚坚定地说道,要坚持将全镇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融入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以“农村城镇化、文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在设计上彰显出大格局,为产城发展提供保障。
    特色小镇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安仁做到了。
    通过牵住文化“牛鼻子”,坚持“文态个性化、形态特色化、业态多样化、生态优美化”多元融合理念,保留自己独有特征,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时,又突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出全域旅游新格局。
    如何强化文化功能意识?这就需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注入文化元素,挖掘特色小镇文化资源、提供文化服务、提炼文化品质。
    为此,安仁镇党委政府坚持让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多种功能互动叠加,最终实现特色小镇文化功能“聚而合”、文化形态“精而美”、文化产业“特而强”、文化机制“活而新”。
    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群众增收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要义。安仁镇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特色重点镇建设始终,做到全域规划、镇村统筹、产镇相融、农旅结合,初步实现了安仁从传统农业镇向现代文化旅游小镇转变。
    目前,安仁镇紧紧围绕文博、文创、文旅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高端引领、高点起步、高位切入的发展思路,落实“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核心理念,建设集文博文创、影视音乐、旅游度假、教育培训、现代商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多元化新型文创文博产业聚集区。


    聚焦“三大产业” 宜居宜业宜游安仁“化茧成蝶”

    如何依托小镇特色文化,讲好小镇专属的特色故事,树立小镇专属的文化IP,是亟待特色小镇解答的重要命题。
    安仁镇给出了掷地有声的解答:始终坚持以文博为核心、以文创为引擎、以文旅为载体,走出一条关乎中国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聚焦产业一:
    以文博为核心 坚持优势资源整合
    我们看到,安仁古镇优势在博物馆、特色在古,通过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及博物馆场馆资源等,按照“打响古镇牌、做活博物馆文章”的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安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直以来都是安仁镇党委政府思考的重大问题。
    首先,就是要整合文博特有的资源。依托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老街公馆群三大核心资源和中国博物馆小镇品牌,新开安仁咖啡博物馆、威士忌博物馆、《国家宝藏》纪念馆,改建提升川军抗战馆、中流砥柱馆,全镇形成了37座博物馆场馆集聚,极大推进了文博产业化发展。
    同时,把以博物馆为中心的业态提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采取“亲商沙龙”“政府+企业”“以奖代补”等方式,先后引入成都曲江智造、成都君看文化等11家文创企业进入安仁。另外,吕澎、周行、廖斐、马海蛟4名艺术家及杨尚武、高静雨等5名匠人工作室也先后入驻,推动了产业链的衍生、企业及机构的多维协作。
    在安仁举办的“尼泊尔国家文物中国首展”紧扣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做了详细报道;安仁双年展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的180位知名艺术家参展,被评为“《国家美术》第九届全球华人金星奖年度十大展览”,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展览。
    通过大力实施“文博品牌化”战略,让文旅融合不断聚集文博资源,突出了川西古镇文化、公馆文化、博物馆文化旅游特色,最终,安仁古镇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全域开发。
    我们看到,安仁文化旅游品牌在成都市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安仁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得到有力推进,游客接待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聚焦产业二:
    以文创为引擎 抓好产业提质增效
    发展文创产业为了什么?安仁镇党委政府给出的答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安仁镇围绕文创产业,加快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了文创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动力,建立专业化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依托华侨城安仁公司、建川博物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孔裔国际公学等优势资源,建立了59人的文创文博专业人才信息库。随着国际艺术大师工作坊落户安仁,300余名文创文博、音乐影视等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先后入驻。
    为了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安仁镇先后建成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建川博物馆文创街坊、1458文创园、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创新创业园等文创产业“四大载体”;搭建文博交流、藏品交易、大数据运用、城市交流、版权交易、媒体发行等文创产业“六大平台”,全力推动文创产业聚和发展、成链发展。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安仁充分利用川西林盘、旧厂房、仓储用房、闲置公馆等资源打造林盘博物馆,作为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的载体。例如,相继对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民国风情街区进行主题活化,改造闲置公馆与博物馆,承接多元主题新馆,丰富主题与产品。
    同时,引入安仁乐道美食街浸没式街头艺术表演、《我是川军》大型音乐舞台剧、《今时今日是安仁》植入沉浸式实景演出等项目,构建融高品位艺术美学、良好艺术氛围与惬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文化空间,开创旅游演艺全新模式,铸造安仁崭新文化名片。

    聚焦产业三:

    以文旅为载体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挖掘历史文化、改善旅游生态、打造文化古镇、传承历史文脉,这是安仁独特的文化旅游运营理念,通过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整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旅运营新模式。
    首先,在深挖文博文化、公馆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安仁创新打造四大文博主题区,包括:时光文博区、世界之窗文博区、水镇风情文博区、林盘乡愁文博区。同时,融入旗袍文化、抗战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古玩文化等多元主题,满足游客多元化、多样化新消费需求。
    今年以来,安仁已成功举办了首届安仁双年展、新时代影像展、首届中华文化名镇博览会、“重构乌托邦建筑艺术展”“尼泊尔造像艺术展”“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2018年穿着旗袍到安仁”“成都儿童音乐节”“2018年成都第五届天府国际艺术节”“2018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会”“2018年安仁论坛”等特色品牌活动,打响了安仁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能成功举办如此多的高端特色品牌活动,我们不得不惊叹安仁的魅力,这是一座风情万种的特色小镇,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文化小镇……
    同时,还依托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的带动效应,集中连片发展蓝莓、树莓、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采摘基地和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幸福田园、天府梅园婚庆主题公园等特色农业观光项目,充分展示“文博田园”的独特景致,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观光体验旅游相结合,实现农业及其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把经济、文化围绕文化产业创新集中起来,并形成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传承、创新,最终构成了安仁特色小镇独一无二的产业。”陈建刚说,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有助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带动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第三方机构调查,安仁城镇居民直接从事文化旅游的从业者占36.92%,间接从业者占23.1%,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大幅提高。


    畅想美好未来 “三个坚持”勾画宏伟蓝图

    谈到安仁的未来,陈建刚信心满满,他说,安仁前景璀璨,按照成都市“西控”战略部署和大邑县委建设“生态宜居城 创意新大邑”目标,未来,安仁的工作重点将是继续抓好“三个坚持”。
    ——坚持文化引领,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坚持跳出古镇做古镇,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放在首位,以“文化创意推进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的理念,通过文化创意、保护古镇、恢复古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
    ——坚持全域统筹,实现产镇一体发展。充分发挥安仁“链接城市、辐射农村”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做到全域规划、镇村统筹、产镇相融、农旅结合,初步实现城镇建设、镇域发展全域全程规划。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到村,着力将安仁建设成为生活宜居地、就业理想地、投资目的地、旅游休闲地。
    ——坚持四态合一,实现城镇转型升级。坚持“文态个性化、形态特色化、业态多样化、生态优美化”多元融合理念,突出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和创意文化等五大特色,将文化资源与古镇建设、商业业态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促进城乡文化与经济的均等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有效拉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进步。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园林城镇、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小镇、首批全国特色小镇,四川省文创产业示范区、成都市文创文博集聚区……各种荣誉的加身,光芒闪耀,使这座川西小镇信心倍增。
    如今的安仁,不仅绽放光彩,而且正在凸显魅力、展露特色,日渐成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后记
    安仁镇文化产业创新与特色小镇融合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文化产业创新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流行性”三种特质和特色小镇的“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时尚”三种特色融合发展的理念,找到了一些思路,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为“国家特色小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扬 张弛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时政
  • /
  • 国内
  • /

    做足“文化+”文章 打造特色小镇“升级版” 走进四川省大邑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小镇——安仁镇

    2018-11-27 17:46:48

    开篇语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塑造文化灵魂,树立文化标识,留下文化印象,是文化作为特色小镇内核的必然要求。安仁镇通过着力推动“文化+特色小镇”融合发展,强化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功能、融入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元素、提升了特色小镇的文化品质,实现了文化让特色小镇更加美好、特色小镇让文化更具魅力的双重目标。



    安仁,历史悠久,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安仁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

    民国时期,安仁镇相继涌现出了刘文辉、刘湘等军政要员,是一个“以武崛兴”之镇。这座城镇凝固了川西近代史的百年风云,累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安仁戏院、袍哥楼、万成堰纪念碑……走在镇上,处处都透露着细小而生动的民国风情。一座座中西结合的建筑耸立在街道两旁,像是一部老电影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
    古朴老街上,文创小店次第开门迎客;公馆门外,游客静候《今时今日安仁》实境戏剧上演;乡野林间,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绽放了满园缤纷;华公馆、创意文化园、微特博物馆、儿童音乐节、全球旗袍设计大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0月,安仁镇(民国风情街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54万人次,国内旅游综合收入48405万元,同比增长10%和25%;刘氏庄园共接待国内游客130.2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235.4万元,门票收入1842.12万元,同比增长12%、31%和18%;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接待国内游客78.6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4101.8万元,门票收入1954.11万元,同比增长2%、15%和6%。
    如此惊人的数字,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撼。
    自2016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以来,安仁镇以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为工作核心,将人文、艺术、生态、体验和文旅串联成完整的文化线路,探索出一条文化引领产城发展的实践路径。



    坚持科学规划 绘制“文化产业”绚丽画卷

    当文化产业和特色小镇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这个问题在四川安仁得到了答案。
    近年来,安仁镇勇担“链接城市、辐射农村”示范引领使命,立足自身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入手破题,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
    “跳出安仁规划安仁,放眼未来定位安仁”,安仁镇党委书记陈建刚坚定地说道,要坚持将全镇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融入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以“农村城镇化、文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在设计上彰显出大格局,为产城发展提供保障。
    特色小镇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安仁做到了。
    通过牵住文化“牛鼻子”,坚持“文态个性化、形态特色化、业态多样化、生态优美化”多元融合理念,保留自己独有特征,彰显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时,又突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出全域旅游新格局。
    如何强化文化功能意识?这就需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注入文化元素,挖掘特色小镇文化资源、提供文化服务、提炼文化品质。
    为此,安仁镇党委政府坚持让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人文气息浓郁深厚、文化产业特色鲜明、文化生态优美精致、多种功能互动叠加,最终实现特色小镇文化功能“聚而合”、文化形态“精而美”、文化产业“特而强”、文化机制“活而新”。
    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群众增收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要义。安仁镇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特色重点镇建设始终,做到全域规划、镇村统筹、产镇相融、农旅结合,初步实现了安仁从传统农业镇向现代文化旅游小镇转变。
    目前,安仁镇紧紧围绕文博、文创、文旅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高端引领、高点起步、高位切入的发展思路,落实“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核心理念,建设集文博文创、影视音乐、旅游度假、教育培训、现代商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多元化新型文创文博产业聚集区。


    聚焦“三大产业” 宜居宜业宜游安仁“化茧成蝶”

    如何依托小镇特色文化,讲好小镇专属的特色故事,树立小镇专属的文化IP,是亟待特色小镇解答的重要命题。
    安仁镇给出了掷地有声的解答:始终坚持以文博为核心、以文创为引擎、以文旅为载体,走出一条关乎中国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聚焦产业一:
    以文博为核心 坚持优势资源整合
    我们看到,安仁古镇优势在博物馆、特色在古,通过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及博物馆场馆资源等,按照“打响古镇牌、做活博物馆文章”的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安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直以来都是安仁镇党委政府思考的重大问题。
    首先,就是要整合文博特有的资源。依托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老街公馆群三大核心资源和中国博物馆小镇品牌,新开安仁咖啡博物馆、威士忌博物馆、《国家宝藏》纪念馆,改建提升川军抗战馆、中流砥柱馆,全镇形成了37座博物馆场馆集聚,极大推进了文博产业化发展。
    同时,把以博物馆为中心的业态提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采取“亲商沙龙”“政府+企业”“以奖代补”等方式,先后引入成都曲江智造、成都君看文化等11家文创企业进入安仁。另外,吕澎、周行、廖斐、马海蛟4名艺术家及杨尚武、高静雨等5名匠人工作室也先后入驻,推动了产业链的衍生、企业及机构的多维协作。
    在安仁举办的“尼泊尔国家文物中国首展”紧扣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做了详细报道;安仁双年展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的180位知名艺术家参展,被评为“《国家美术》第九届全球华人金星奖年度十大展览”,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展览。
    通过大力实施“文博品牌化”战略,让文旅融合不断聚集文博资源,突出了川西古镇文化、公馆文化、博物馆文化旅游特色,最终,安仁古镇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全域开发。
    我们看到,安仁文化旅游品牌在成都市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安仁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得到有力推进,游客接待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聚焦产业二:
    以文创为引擎 抓好产业提质增效
    发展文创产业为了什么?安仁镇党委政府给出的答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安仁镇围绕文创产业,加快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了文创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动力,建立专业化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依托华侨城安仁公司、建川博物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孔裔国际公学等优势资源,建立了59人的文创文博专业人才信息库。随着国际艺术大师工作坊落户安仁,300余名文创文博、音乐影视等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先后入驻。
    为了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安仁镇先后建成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建川博物馆文创街坊、1458文创园、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创新创业园等文创产业“四大载体”;搭建文博交流、藏品交易、大数据运用、城市交流、版权交易、媒体发行等文创产业“六大平台”,全力推动文创产业聚和发展、成链发展。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安仁充分利用川西林盘、旧厂房、仓储用房、闲置公馆等资源打造林盘博物馆,作为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的载体。例如,相继对刘氏庄园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民国风情街区进行主题活化,改造闲置公馆与博物馆,承接多元主题新馆,丰富主题与产品。
    同时,引入安仁乐道美食街浸没式街头艺术表演、《我是川军》大型音乐舞台剧、《今时今日是安仁》植入沉浸式实景演出等项目,构建融高品位艺术美学、良好艺术氛围与惬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文化空间,开创旅游演艺全新模式,铸造安仁崭新文化名片。

    聚焦产业三:

    以文旅为载体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挖掘历史文化、改善旅游生态、打造文化古镇、传承历史文脉,这是安仁独特的文化旅游运营理念,通过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整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旅运营新模式。
    首先,在深挖文博文化、公馆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安仁创新打造四大文博主题区,包括:时光文博区、世界之窗文博区、水镇风情文博区、林盘乡愁文博区。同时,融入旗袍文化、抗战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文化、古玩文化等多元主题,满足游客多元化、多样化新消费需求。
    今年以来,安仁已成功举办了首届安仁双年展、新时代影像展、首届中华文化名镇博览会、“重构乌托邦建筑艺术展”“尼泊尔造像艺术展”“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2018年穿着旗袍到安仁”“成都儿童音乐节”“2018年成都第五届天府国际艺术节”“2018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会”“2018年安仁论坛”等特色品牌活动,打响了安仁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能成功举办如此多的高端特色品牌活动,我们不得不惊叹安仁的魅力,这是一座风情万种的特色小镇,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文化小镇……
    同时,还依托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的带动效应,集中连片发展蓝莓、树莓、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采摘基地和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幸福田园、天府梅园婚庆主题公园等特色农业观光项目,充分展示“文博田园”的独特景致,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观光体验旅游相结合,实现农业及其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把经济、文化围绕文化产业创新集中起来,并形成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传承、创新,最终构成了安仁特色小镇独一无二的产业。”陈建刚说,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有助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带动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第三方机构调查,安仁城镇居民直接从事文化旅游的从业者占36.92%,间接从业者占23.1%,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大幅提高。


    畅想美好未来 “三个坚持”勾画宏伟蓝图

    谈到安仁的未来,陈建刚信心满满,他说,安仁前景璀璨,按照成都市“西控”战略部署和大邑县委建设“生态宜居城 创意新大邑”目标,未来,安仁的工作重点将是继续抓好“三个坚持”。
    ——坚持文化引领,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坚持跳出古镇做古镇,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放在首位,以“文化创意推进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的理念,通过文化创意、保护古镇、恢复古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
    ——坚持全域统筹,实现产镇一体发展。充分发挥安仁“链接城市、辐射农村”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做到全域规划、镇村统筹、产镇相融、农旅结合,初步实现城镇建设、镇域发展全域全程规划。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到村,着力将安仁建设成为生活宜居地、就业理想地、投资目的地、旅游休闲地。
    ——坚持四态合一,实现城镇转型升级。坚持“文态个性化、形态特色化、业态多样化、生态优美化”多元融合理念,突出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和创意文化等五大特色,将文化资源与古镇建设、商业业态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促进城乡文化与经济的均等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有效拉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进步。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园林城镇、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小镇、首批全国特色小镇,四川省文创产业示范区、成都市文创文博集聚区……各种荣誉的加身,光芒闪耀,使这座川西小镇信心倍增。
    如今的安仁,不仅绽放光彩,而且正在凸显魅力、展露特色,日渐成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后记
    安仁镇文化产业创新与特色小镇融合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文化产业创新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流行性”三种特质和特色小镇的“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时尚”三种特色融合发展的理念,找到了一些思路,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为“国家特色小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扬 张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