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新都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宜居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生幸福为目标,以特色镇村建设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制出美丽乡村的新都蓝图,交出了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
做优规划
以生态宜居引领乡村振兴
新都,成都城北现代化国际范新中心城区;是一座富有历史内涵的人文之城,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是一座经济发达的现代之城,是一座半城绿景满城芳华的生态之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新都聚焦城北新中心城区建设,自觉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把全力留住乡村味道和乡村风貌,作为乡村振兴的工作基调;把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高水平高质量编制《新都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相融,让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交相辉映。
新都在全域规划设计上狠下功夫,立足资源禀赋、生态底蕴和比较优势,按照“多规合一”总体要求,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策划、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坚持以公园城市理念提升全城乡村规划,重塑城乡空间格局和经济地理。
三河天府沸腾小镇、斑竹园乡村音乐小镇、马家尖锋运动小镇、新繁绿色蔬菜电商小镇等特色小镇是新都乡村振兴规划的亮点和大手笔,彰显新都区域乡村特色,绘制着新都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
做强项目
以特色亮点激活乡村振兴
新都区农业和林业局按照区委“抓招商就是抓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核心要义,坚定不移抓好项目招引和特色镇建设,打造多点开花、多极支撑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按照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新都区农业和林业局精心策划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新产业项目,导入社会资本和引入第三方平台参加项目建设,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项目建设新热潮。
与此同时,指导和配合乡镇全力打造三河天府沸腾小镇,斑竹园乡村音乐小镇、马家尖锋运动小镇、新繁绿色蔬菜电商小镇的规划建设,加快打造以田园为基础和底色,集川西民居、特色林盘、农耕文化、乡村音乐、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力争实现“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引导产业集聚、功能整合、联城带村发展,以特色亮点激活乡村振兴。
据了解,新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开局良好。2018年,计划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6个,总投资55.5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5.11亿元。
做好民生
以群众满意支撑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做好民生,就要聚力产业培育提升。一是推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以“六优”为核心全面提高农业质效,推进粮油、蔬果等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打造3个万亩粮经复合基地和1个万亩蔬菜基地。借智川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大力实施“144工程”,建立乡村振兴讲习所,打造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二是扩大农产品品牌优势。完善“馫都味”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强化“馫都味”运营管理,构建“天府源”+“馫都味”+企业品牌的品牌营销推广体系,着力提升“清流泉水梨”“新繁白玉苦瓜”“马家恒丰蓝莓”等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价值。三是加快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电商、农业+音乐、农业+体育、农业+文创”等多功能拓展,按照园区围绕旅游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游客变的理念,以斑竹园乡村音乐小镇、三河天府沸腾小镇、新繁绿色蔬菜电商小镇、马家尖峰运动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打造并呈现一批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让农业成为大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做好民生,就要切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切实发挥各方面作用,形成整治合力,多措并举、上下联动、精准施策;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倾听农民声音、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探索形成一套长效治理机制、管护机制;要加强宣传,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参与农村环境整治,人人共享美丽农村新生活”的良性局面。
近年来,新都区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以农村散居院落为重点,以省市区多级示范创建和建立“四自”自治模式(自主管理、自筹资金、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抓手,累计完成9059个农村散居院落整治,新都街道五里村等25个村(社区)获评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村称号,花香果居北星连片示范项目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新繁镇高院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做美未来
以大美幸福提升乡村振兴
新都区聚改革创新之力,以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保护和科学利用林盘资源,将绿道建设串点成线,营造“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城园一体”的生态格局,实现生态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新都在文旅品牌塑造上狠下功夫,着力乡村文化提升,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既要留住传统的乡村文化,延续底蕴深厚的乡村风貌,也要发展提升乡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都坚持“利用是最好的传承”理念,发挥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打造一批新型业态,开发一批新型产品,让文化可视、可感、可消费。新都深入挖掘木兰“二月二”、马家“三月三”等地域文化内涵,萃取升庵文化、艾芜文化、客家文化等优秀精华,形成新都文化旅游品牌。
新都深入开展“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新风尚”活动,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新都加快建设农村15分钟生活服务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在农村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满足居民上学、就医、购物、吃饭、出行等各种基本需求,营造居民可进入、可参与、可共享的生活场景,让广大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后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新都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重要指示要求,以改革创新之力,着力在规划、环境、产业、人才、文化、乡村治理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迈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矫健步伐,取得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可喜成绩,必将书写乡村振兴战略的崭新篇章。
王俊波 张学辉 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