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市文旅融合发展 成效显著
2018-08-07 10:32:32
(记者 赵蝶)记者从乐山市人民政府获悉,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验收组专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四川省乐山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验收,并实地检查,深入了解乐山市历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情况。2015年以来,乐山市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文旅融合为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乐山经验”,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乐山市在西部验收标准的8大类、32项、63个指标中,100%指标达标,其中52项指标优秀。除去第1大类总体评价得分外,余下7大类、28项、59个指标获得了总分650.1分的高分,成为继成都、南充成功申报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四川省成功申报的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文旅融合特色彰显。乐山市以文旅融合为牵引,以乐山地域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为载体,推进制度设计和实践创新,结合“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内涵,创新“决策融合、资源融入、运行协同、产出共享”的工作机制,打造以书香嘉州为主题的文化书咖。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丰富文旅内核,形成了“春有佛光花海音乐节,夏有茶博会,秋有旅博会,冬有峨眉山冰雪节”的四季文旅节庆活动品牌。打造中国四川峨眉国际武术节、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乌蒙沐歌”实景剧等文化活动项目,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人才培养形式创新。乐山市以联合共建为抓手,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协作培养公共文化专门人才,与乐山师范学院联合共建全国首个“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班,目前共培养“懂行”“实用”的学生100余名。乐山市委组织部加大公共文化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示范区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特殊人群服务。乐山市大力实施文化扶贫惠民工程,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犍为县、市中区等地通过举办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四点半课堂、幸福e站、农民工文化驿站等平台建设,为留守老人、儿童、妇女以及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文化服务,提升特殊群体文化获得感。
乡村文化特色传承。乐山市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深入挖掘与保护在地乡村历史文脉。市中区广泛开展征集村徽、唱作村歌活动,做到“每村一徽”“每村一歌”,棉竹镇搜集整理乡村文化记忆档案,打造乡村文化记忆展馆,开展乡镇文化站(文化院坝)特色服务,形成乡村文化品牌。沙湾区嘉农镇扶持乌兰牧骑式魏氏家庭农民演出队,深受群众喜爱。犍为县清溪镇和平村通过打造“5+4+1+10”“2+X”模式,推进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社会力量有效参与。乐山市文化馆引进新华文轩、24小时书屋、艺术培训机构等合作开展特色文化服务,广受市民欢迎。乐山市图书馆与乐山市广播电视报社合作共建“漫乐山书咖”,犍为县图书馆引进“樊登读书会”,推广全民阅读。峨眉山市引进中信国安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新载体。
四川乐山市文旅融合发展 成效显著
2018-08-07 10:32:32
(记者 赵蝶)记者从乐山市人民政府获悉,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验收组专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四川省乐山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验收,并实地检查,深入了解乐山市历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情况。2015年以来,乐山市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文旅融合为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乐山经验”,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乐山市在西部验收标准的8大类、32项、63个指标中,100%指标达标,其中52项指标优秀。除去第1大类总体评价得分外,余下7大类、28项、59个指标获得了总分650.1分的高分,成为继成都、南充成功申报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四川省成功申报的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文旅融合特色彰显。乐山市以文旅融合为牵引,以乐山地域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为载体,推进制度设计和实践创新,结合“名山、名佛、名人、名城”内涵,创新“决策融合、资源融入、运行协同、产出共享”的工作机制,打造以书香嘉州为主题的文化书咖。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丰富文旅内核,形成了“春有佛光花海音乐节,夏有茶博会,秋有旅博会,冬有峨眉山冰雪节”的四季文旅节庆活动品牌。打造中国四川峨眉国际武术节、文瀚嘉州百姓直通车、“乌蒙沐歌”实景剧等文化活动项目,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人才培养形式创新。乐山市以联合共建为抓手,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协作培养公共文化专门人才,与乐山师范学院联合共建全国首个“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班,目前共培养“懂行”“实用”的学生100余名。乐山市委组织部加大公共文化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示范区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特殊人群服务。乐山市大力实施文化扶贫惠民工程,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犍为县、市中区等地通过举办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四点半课堂、幸福e站、农民工文化驿站等平台建设,为留守老人、儿童、妇女以及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文化服务,提升特殊群体文化获得感。
乡村文化特色传承。乐山市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深入挖掘与保护在地乡村历史文脉。市中区广泛开展征集村徽、唱作村歌活动,做到“每村一徽”“每村一歌”,棉竹镇搜集整理乡村文化记忆档案,打造乡村文化记忆展馆,开展乡镇文化站(文化院坝)特色服务,形成乡村文化品牌。沙湾区嘉农镇扶持乌兰牧骑式魏氏家庭农民演出队,深受群众喜爱。犍为县清溪镇和平村通过打造“5+4+1+10”“2+X”模式,推进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社会力量有效参与。乐山市文化馆引进新华文轩、24小时书屋、艺术培训机构等合作开展特色文化服务,广受市民欢迎。乐山市图书馆与乐山市广播电视报社合作共建“漫乐山书咖”,犍为县图书馆引进“樊登读书会”,推广全民阅读。峨眉山市引进中信国安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