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14:06:06
张其英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供销社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程,将供销社办到村上,探索推行“供销合作社+村集经济组织+龙头企业”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三方组织优势、经营优势、服务优势,撬动社会资本,联结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党建引领村社平台共建。一是选优配强“领头雁”。双埝村供销社实行公司化运作,聘任村支部书记担任监事,鼓励村干部到基层社任职,聘任企业致富带头人担任总经理,以“头雁”带动群雁飞。二是吸纳壮大“先锋队”。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入社,自愿组合、先行先试,支持基层社改造梯田、盘活塘堰、发展循环农业等,有效推进群思群策、共同治理,截至目前,已吸纳村集体经济社员3602人、党员82人。三是整合搭建“新平台”。由村“两委”牵头盘活闲置村委会办公用房,改造升级为供销社运营点,布局形成集农技培训中心、农资售卖仓库、化学实验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基层社办公、培训、化验、储存等业务提供保障。
项目带动助推乡村共治。一是构筑农旅双引擎。争取区级乡村振兴项目资金40万元,提升风貌、改善环境,已建成水泥道路820米。整合闲置洼地、塘堰100余亩,结合龙头企业有机肥绿色生产线,打造“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莲藕种植+水产养殖”的循环农业产业基地150亩,实现资产再盘活、资源再利用、效益再发挥。二是打好服务组合拳。积极争取农业部门资金补助,衔接市供销社下属的众合产权交易公司农资集中采购平台,积极开展农资集中采购。逐步建立废弃农资包装物及农膜回收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积分兑换制”“信誉评比”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三是创新销售拓渠道。以区供销社为纽带,拓展优质农特产品供应渠道,吸引圣康蛋鸡、拓普无花果等优质经营主体形成销售联盟。在区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中心打造展销专区,衔接“绵州珍宝”、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开设营销专区,帮助企业实现增收200余万元。
利益联结筑牢多赢基础。一是深化融合方式。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企业与村民的三方联结融合,在股份分红、劳务输出、技术培训、生产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度融合、形成利益联结,目前基层社实行代种代养模式改造梯田36块,塘堰6口。二是扩大劳务输出。村“两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动态掌握本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多渠道、全方位引导组织剩余劳动力效益输出,承接区内外项目建设、企业招工等各种服务,惠及村民达1400余名。三是逗硬年度分红。按照“农民参与、农民出资、农民受益”的原则,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全体村民入股基层社,在每个经营年度按利润总额及股权份额进行利益分配,形成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2022年底预计村集体分红可达4.5万元。
2022-01-11 14:06:06
张其英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供销社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程,将供销社办到村上,探索推行“供销合作社+村集经济组织+龙头企业”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三方组织优势、经营优势、服务优势,撬动社会资本,联结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党建引领村社平台共建。一是选优配强“领头雁”。双埝村供销社实行公司化运作,聘任村支部书记担任监事,鼓励村干部到基层社任职,聘任企业致富带头人担任总经理,以“头雁”带动群雁飞。二是吸纳壮大“先锋队”。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入社,自愿组合、先行先试,支持基层社改造梯田、盘活塘堰、发展循环农业等,有效推进群思群策、共同治理,截至目前,已吸纳村集体经济社员3602人、党员82人。三是整合搭建“新平台”。由村“两委”牵头盘活闲置村委会办公用房,改造升级为供销社运营点,布局形成集农技培训中心、农资售卖仓库、化学实验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基层社办公、培训、化验、储存等业务提供保障。
项目带动助推乡村共治。一是构筑农旅双引擎。争取区级乡村振兴项目资金40万元,提升风貌、改善环境,已建成水泥道路820米。整合闲置洼地、塘堰100余亩,结合龙头企业有机肥绿色生产线,打造“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莲藕种植+水产养殖”的循环农业产业基地150亩,实现资产再盘活、资源再利用、效益再发挥。二是打好服务组合拳。积极争取农业部门资金补助,衔接市供销社下属的众合产权交易公司农资集中采购平台,积极开展农资集中采购。逐步建立废弃农资包装物及农膜回收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积分兑换制”“信誉评比”等方式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三是创新销售拓渠道。以区供销社为纽带,拓展优质农特产品供应渠道,吸引圣康蛋鸡、拓普无花果等优质经营主体形成销售联盟。在区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中心打造展销专区,衔接“绵州珍宝”、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开设营销专区,帮助企业实现增收200余万元。
利益联结筑牢多赢基础。一是深化融合方式。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企业与村民的三方联结融合,在股份分红、劳务输出、技术培训、生产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度融合、形成利益联结,目前基层社实行代种代养模式改造梯田36块,塘堰6口。二是扩大劳务输出。村“两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动态掌握本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多渠道、全方位引导组织剩余劳动力效益输出,承接区内外项目建设、企业招工等各种服务,惠及村民达1400余名。三是逗硬年度分红。按照“农民参与、农民出资、农民受益”的原则,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全体村民入股基层社,在每个经营年度按利润总额及股权份额进行利益分配,形成可持续发展运营机制,2022年底预计村集体分红可达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