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服务 “三农”砥砺前行 一位老供销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三农”问题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点体会

    2018-07-04 15:55:24

    早在建国前,各根据地就纷纷建立了各类合作社,发展合作社被摆在了发展经济的首位,包括消费、信用、生产、加工、运输等一大批合作社,对发展根据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农业发展,活跃农村经济,于1949年创建了中国供销合作社,并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大力支持。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 将中国供销合作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明确其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从此,供销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全国性最高领导机构。
    2014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供销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0年来,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耍、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谱写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
    建立供销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农服务,这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初心。几十年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的广大干部职工怀着这样的心愿,顶烈日,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走进千家万户,踏遍田间地头,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广阔的农村到处留下了他们艰苦奋斗、为农服务的身影。
    为了扶持农副产品生产,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在每个乡配备了一名多种经营干部,在每个大队(村)配备了一名副业大队长,其费用由供销合作社承担;年提取扶持生产资金1000万元—3000 万元,用于扶持农副产品生产;年发放预购定金约6000万元,由供销合作社承担全部贷款利息;在主营的棉、麻等产品上提取技术改进费,年均1000多万元;1975年至1985年,为承担扶持农产品优惠供应化肥、农药的政策性亏损1.7亿元,全部由供销合作社的盈余抵补,等等。
    以大宗产品为龙头,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结合建立商品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棉花、麻类、柑桔以及各地的骨干产品,如汉源的花椒,通江的白木耳,青川、广元、平武的黑木耳,南江的魔芋,万源的茶叶,泸县的草席等,在资金、技术、良种、物资供应、加工和产品推销等方面提供服务,形成了专项产品产供销、农工商相结合的系列化服务。
    在做好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供应与传授使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积极提供农资科技服务。1984年,盐亭县凤灵区供销社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庄稼医院”,配备了“庄稼医生”,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防病治虫的问题,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一做法很快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推广,普遍掀起了兴办“庄稼医院”的热潮。1983年,什邡县(现什邡市)农资公司率先成立了“什邡县农业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协会”,这一做法也很快在全省推广并逐步完善,成为农资科技服务的一支生力军。
    为满足农业生产和农资科技服务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加强了对有关人才的引进、教育和培训工作。省社组织了多批“庄稼医生”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川省农资公司先后在成都、重庆举办了大型的化肥、农药等商品的应用技术知识培训班,邀请农业部门和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讲课,培养技术骨干和师资2500多人(次),在内江、雅安、南充、洪雅、綦江培训农地膜、农机具、轮胎、耕牛等技术人员370人(次)。据统计,到1990年,各市(地)、州、县培训各种业务技术人员10多万人(次),成为在广大农村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及农资科技知识的重要力量。
    几十年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如:童翠娥担任峨眉县(现峨眉山市)高桥供销分社主任后,带领职工拿上箩筐、背篓把食盐、火柴、煤油和日用百货送下乡去,把农民群众出售的土特产品收购起来,挑(背)回社里。她还帮助生产队发展多种经营,组织村民采挖野生药材,种植黄莲,不到两个月时间,仅黄茅一队就挖了野生黄莲、三七、五倍子等150多公斤,为集体增加了可观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她为群众送货下乡和收购农副产品达二三十万公斤,群众称她是峨眉山下的“红背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1965年,童翠娥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国庆观礼活动,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6年1月9日,四川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全省财贸战线上的一名杰出女战士》为题发表长篇通讯,并配发社论,号召全省财贸职工向童翠娥学习。
    全国劳动模范、巴中县向阳乡供销社主任蔡大发同样是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值得历史记住的人物,他在长期的为农服务工作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破除“坐店经商、等客上门”的旧作风,坚持闲场天带领职工送货下乡,上门收购,购销到户。当时,这个公社有73个生产队、2900多户农户,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群众风趣地叫他“蔡背篼”。
    事实证明,供销合作社有能力做好为“三农”服务的工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服务是满意的。
    (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富民、兴社、强国的目的,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三农”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要求“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就是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离不开供销合作社,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更离不开农民。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精神,继续努力做好“三农”服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快地发展。
    其次,服务农业生产,实现助农增收。供销合作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达到一定规模的,要建立专业合作社,以便加强管理、指导,提高效益。在服务农业生产中,供销合作社要积极普及、推广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如提供优良品种,科学种植;配备庄稼医生,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合理用药;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运用无人机喷酒农药,防治病虫害;发展生产中,要努力帮助解决农户遇到的资金困难;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涉农人员的业务技能等。在发展中,对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任务,要办一个,成一个,再办一个,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服务“三农”工作的要求在提高,供销合作社再不能守着“三尺柜台”做生意。供销社要学习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充分利用有完整的经营网点,有一支能吃苦、积极肯干的职工队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等供销合作社优势,把线下和线上结合,积极对外联合合作,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逐步实现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在更大的范围实现商品购销业务的大发展。
    第四,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要管出积极性,管出效益,管住社有资产流失,只有供销社效益好了、实力强大了,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一是加强以人为中心的人事管理,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二是加强以资金为中心的资产管理,对重大资金的投入一定要严格把好出口关;三是要学法、用法、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同时,要加强审计监督,把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风雨兼程铸就了辉煌历史。未来,供销合作社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三农”心连心,想“三农”所想,急“三农”所急,帮“三农”所需,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创供销合作社的辉煌!
    杨业全(作者系原四川省供销社纪检组长)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服务 “三农”砥砺前行 一位老供销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三农”问题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点体会

    2018-07-04 15:55:24

    早在建国前,各根据地就纷纷建立了各类合作社,发展合作社被摆在了发展经济的首位,包括消费、信用、生产、加工、运输等一大批合作社,对发展根据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农业发展,活跃农村经济,于1949年创建了中国供销合作社,并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大力支持。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 将中国供销合作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明确其宗旨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从此,供销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全国性最高领导机构。
    2014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供销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0年来,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耍、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谱写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城乡的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
    建立供销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农服务,这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初心。几十年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的广大干部职工怀着这样的心愿,顶烈日,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走进千家万户,踏遍田间地头,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广阔的农村到处留下了他们艰苦奋斗、为农服务的身影。
    为了扶持农副产品生产,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在每个乡配备了一名多种经营干部,在每个大队(村)配备了一名副业大队长,其费用由供销合作社承担;年提取扶持生产资金1000万元—3000 万元,用于扶持农副产品生产;年发放预购定金约6000万元,由供销合作社承担全部贷款利息;在主营的棉、麻等产品上提取技术改进费,年均1000多万元;1975年至1985年,为承担扶持农产品优惠供应化肥、农药的政策性亏损1.7亿元,全部由供销合作社的盈余抵补,等等。
    以大宗产品为龙头,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结合建立商品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棉花、麻类、柑桔以及各地的骨干产品,如汉源的花椒,通江的白木耳,青川、广元、平武的黑木耳,南江的魔芋,万源的茶叶,泸县的草席等,在资金、技术、良种、物资供应、加工和产品推销等方面提供服务,形成了专项产品产供销、农工商相结合的系列化服务。
    在做好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供应与传授使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积极提供农资科技服务。1984年,盐亭县凤灵区供销社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庄稼医院”,配备了“庄稼医生”,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耕地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防病治虫的问题,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一做法很快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推广,普遍掀起了兴办“庄稼医院”的热潮。1983年,什邡县(现什邡市)农资公司率先成立了“什邡县农业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协会”,这一做法也很快在全省推广并逐步完善,成为农资科技服务的一支生力军。
    为满足农业生产和农资科技服务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加强了对有关人才的引进、教育和培训工作。省社组织了多批“庄稼医生”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川省农资公司先后在成都、重庆举办了大型的化肥、农药等商品的应用技术知识培训班,邀请农业部门和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讲课,培养技术骨干和师资2500多人(次),在内江、雅安、南充、洪雅、綦江培训农地膜、农机具、轮胎、耕牛等技术人员370人(次)。据统计,到1990年,各市(地)、州、县培训各种业务技术人员10多万人(次),成为在广大农村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及农资科技知识的重要力量。
    几十年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如:童翠娥担任峨眉县(现峨眉山市)高桥供销分社主任后,带领职工拿上箩筐、背篓把食盐、火柴、煤油和日用百货送下乡去,把农民群众出售的土特产品收购起来,挑(背)回社里。她还帮助生产队发展多种经营,组织村民采挖野生药材,种植黄莲,不到两个月时间,仅黄茅一队就挖了野生黄莲、三七、五倍子等150多公斤,为集体增加了可观的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她为群众送货下乡和收购农副产品达二三十万公斤,群众称她是峨眉山下的“红背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1965年,童翠娥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国庆观礼活动,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6年1月9日,四川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全省财贸战线上的一名杰出女战士》为题发表长篇通讯,并配发社论,号召全省财贸职工向童翠娥学习。
    全国劳动模范、巴中县向阳乡供销社主任蔡大发同样是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值得历史记住的人物,他在长期的为农服务工作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破除“坐店经商、等客上门”的旧作风,坚持闲场天带领职工送货下乡,上门收购,购销到户。当时,这个公社有73个生产队、2900多户农户,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群众风趣地叫他“蔡背篼”。
    事实证明,供销合作社有能力做好为“三农”服务的工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服务是满意的。
    (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富民、兴社、强国的目的,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三农”工作重要性的同时,要求“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就是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离不开供销合作社,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更离不开农民。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勇于担当的精神,继续努力做好“三农”服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快地发展。
    其次,服务农业生产,实现助农增收。供销合作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达到一定规模的,要建立专业合作社,以便加强管理、指导,提高效益。在服务农业生产中,供销合作社要积极普及、推广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如提供优良品种,科学种植;配备庄稼医生,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合理用药;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运用无人机喷酒农药,防治病虫害;发展生产中,要努力帮助解决农户遇到的资金困难;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涉农人员的业务技能等。在发展中,对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任务,要办一个,成一个,再办一个,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服务“三农”工作的要求在提高,供销合作社再不能守着“三尺柜台”做生意。供销社要学习创新,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充分利用有完整的经营网点,有一支能吃苦、积极肯干的职工队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等供销合作社优势,把线下和线上结合,积极对外联合合作,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逐步实现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在更大的范围实现商品购销业务的大发展。
    第四,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要管出积极性,管出效益,管住社有资产流失,只有供销社效益好了、实力强大了,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一是加强以人为中心的人事管理,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二是加强以资金为中心的资产管理,对重大资金的投入一定要严格把好出口关;三是要学法、用法、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同时,要加强审计监督,把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风雨兼程铸就了辉煌历史。未来,供销合作社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三农”心连心,想“三农”所想,急“三农”所急,帮“三农”所需,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创供销合作社的辉煌!
    杨业全(作者系原四川省供销社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