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合作社+家庭农场:四川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2024-06-05 14:05:50 来源:川观新闻

    “大家摘果的时候都轻拿轻放,小心碰伤。”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杏花社区,阿智家庭农场的杏园里,农场负责人张学智一边提醒摘果工人,一边检查着果篮里一颗颗摆放整齐的杏子。“平均一颗要卖8元!”

    5月,杏花社区万亩杏园喜迎丰收。在阿智家庭农场的带动下,通过改良种植技术,“杏”这个即将被淘汰的特色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这是四川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依托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推进农业经营效率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近日,农业农村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果。

    改良技术和设备

    助力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杏花社区发展杏产业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受种植户盲目跟风引种、无规划种植、部分杏树树龄大又缺乏管理等影响,杏子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

    2018年7月,在外地做生意的张学智回到杏花社区创办阿智家庭农场,并流转了30多亩老果园。通过职业农民培训,他学会土壤改良、摘心桥接等技术,解决了树体弱、品质差等问题,还引进20余个优良品种。“技术和品种改良后,杏子产量从原来的每亩几百斤提升到3000多斤,亩均效益从原来的几千元提升到两三万元。”张学智说。

    在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经过10多年发展,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已配置247台(套)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烘干机等设备。同时,通过和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合作,该合作社积极推广水稻机育机插、油菜机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实现粮油产业在丘陵地区的全程机械化。“目前,我们水稻机育机插效率是传统育秧插秧的20倍以上,亩产提高10%至15%;机械化油菜直播效率达到传统移栽种植模式的25倍以上,亩产可提高20%以上。”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们将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带动小农户发展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再由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或设立公司,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发布会上,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孟坤介绍,目前四川有农民合作社10.8万个、入社成员408.3万户,家庭农场25万家。2023年,四川家庭农场实现经营收入710亿元,经营土地面积突破1500万亩,家庭农场场均产值超过28万元。

    自贡市荣县观山镇明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无人机助力小龙虾养殖。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 摄

    多元利益联结机制

    着力降本增效助农增收

    5月,绵阳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明利家庭农场进入一年中的农忙季,1000多亩水稻要赶在5月底前栽种完毕。农场成立7年来,逐步形成了“稻—菜—稻”“稻—薯—稻”的水旱轮作模式,去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更多农户被带动起来。在经营农场的同时,农场负责人杨维明总结了马铃薯垄作单垄双行单垄单行高产栽培、水旱轮作、粮经复合等一系列种植经验,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种植马铃薯,截至目前,已发展种植面积5000多亩,创收近千万元,形成了以阳亭坝村为中心的马铃薯水稻轮作种植区。此外,通过季节性务工,吸纳周边180多户300多名农户务工,助力农民增收。

    随着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规模逐步扩大,利益联结机制也愈发紧密。近年来,四川涌现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以及“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而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更是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立于2017年的乐山市井研县老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水稻等粮油作物的耕、种、防、收及全程托管服务。“我们整合人力、科技、土地等资源,形成村集体主导、合作社服务、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三方收益。”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伟介绍,该合作社实施机械化服务,每亩水稻年均降本增收545元、增产150斤。2023年,243户农户在合作社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此外,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对社会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合作社则根据不同服务环节,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费每亩5至50元,2023年有10个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

    “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面向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规模化社会化服务,能够降低经营主体农机购置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面向小农户需求提供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社会化服务,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切实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省农村经营管理总站站长刘志跃介绍。

    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达9028个,服务小农户227万余户。2023年,四川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户均从合作社获得直接收益超1200元,家庭农场直接带动近90万人就业。

    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的一家专业合作社烘干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已烘干的高粱。C视觉摄影师 潘建勇 摄

    共融共同共享

    推动两大主体持续发展

    2016年,南充市南部县伏虎镇贾岭岗村4家合作社联合组建南部县贾岭岗庆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从事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生产、加工和销售。2023年,该联合社经营性收入达850余万元,盈余280余万元。

    “我们是生产、供给、销售‘三位一体’高度合作的联合社。”联合社理事长贾庆刚介绍。生产方面,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扩大到5800余亩,大型农机装备增加至20余台(套);供给方面,联合社制定统一的采购政策和标准,组织多家供货商公开竞价,确保农资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方面,联合社打造伏川贡米、伏川米酒、伏川香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与销售商开展合作,提高产品定价权。

    组建联合社是四川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四川在着力提升两类主体数量的同时,更着重提质量。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1.4万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94个,排名全国第4位,省级示范社超2000个。各级示范家庭农场达4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场3383家。

    接下来,四川还要从3方面着手,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持续提升。

    首先是打造产业共融体。四川将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入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接现代食品产业需求,力争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持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产品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力争到2025年家庭农场达30万家左右,经营土地规模接近2000万亩。

    其次是培育发展共同体。四川将持续推动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或设立公司,不断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以两类主体为重点,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支持家庭农场组建联盟(协会)行业组织,提升服务家庭农场的能力和质量。

    最后是构建利益共享体。四川将持续深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以示范社为重点,实施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投资、保底收购、土地托管等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方式;深入对接、协同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保险税收、用地用电用水及相关补贴政策落实。

    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阅读原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合作社+家庭农场:四川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2024-06-05 14:05:50 来源:川观新闻

    “大家摘果的时候都轻拿轻放,小心碰伤。”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杏花社区,阿智家庭农场的杏园里,农场负责人张学智一边提醒摘果工人,一边检查着果篮里一颗颗摆放整齐的杏子。“平均一颗要卖8元!”

    5月,杏花社区万亩杏园喜迎丰收。在阿智家庭农场的带动下,通过改良种植技术,“杏”这个即将被淘汰的特色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这是四川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依托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推进农业经营效率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近日,农业农村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果。

    改良技术和设备

    助力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杏花社区发展杏产业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受种植户盲目跟风引种、无规划种植、部分杏树树龄大又缺乏管理等影响,杏子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

    2018年7月,在外地做生意的张学智回到杏花社区创办阿智家庭农场,并流转了30多亩老果园。通过职业农民培训,他学会土壤改良、摘心桥接等技术,解决了树体弱、品质差等问题,还引进20余个优良品种。“技术和品种改良后,杏子产量从原来的每亩几百斤提升到3000多斤,亩均效益从原来的几千元提升到两三万元。”张学智说。

    在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经过10多年发展,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已配置247台(套)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烘干机等设备。同时,通过和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合作,该合作社积极推广水稻机育机插、油菜机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实现粮油产业在丘陵地区的全程机械化。“目前,我们水稻机育机插效率是传统育秧插秧的20倍以上,亩产提高10%至15%;机械化油菜直播效率达到传统移栽种植模式的25倍以上,亩产可提高20%以上。”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们将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带动小农户发展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再由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或设立公司,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发布会上,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孟坤介绍,目前四川有农民合作社10.8万个、入社成员408.3万户,家庭农场25万家。2023年,四川家庭农场实现经营收入710亿元,经营土地面积突破1500万亩,家庭农场场均产值超过28万元。

    自贡市荣县观山镇明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无人机助力小龙虾养殖。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 摄

    多元利益联结机制

    着力降本增效助农增收

    5月,绵阳江油市武都镇阳亭坝村,明利家庭农场进入一年中的农忙季,1000多亩水稻要赶在5月底前栽种完毕。农场成立7年来,逐步形成了“稻—菜—稻”“稻—薯—稻”的水旱轮作模式,去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更多农户被带动起来。在经营农场的同时,农场负责人杨维明总结了马铃薯垄作单垄双行单垄单行高产栽培、水旱轮作、粮经复合等一系列种植经验,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种植马铃薯,截至目前,已发展种植面积5000多亩,创收近千万元,形成了以阳亭坝村为中心的马铃薯水稻轮作种植区。此外,通过季节性务工,吸纳周边180多户300多名农户务工,助力农民增收。

    随着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规模逐步扩大,利益联结机制也愈发紧密。近年来,四川涌现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以及“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而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更是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立于2017年的乐山市井研县老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水稻等粮油作物的耕、种、防、收及全程托管服务。“我们整合人力、科技、土地等资源,形成村集体主导、合作社服务、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三方收益。”合作社负责人周建伟介绍,该合作社实施机械化服务,每亩水稻年均降本增收545元、增产150斤。2023年,243户农户在合作社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此外,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对社会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合作社则根据不同服务环节,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费每亩5至50元,2023年有10个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

    “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面向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规模化社会化服务,能够降低经营主体农机购置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面向小农户需求提供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社会化服务,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切实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省农村经营管理总站站长刘志跃介绍。

    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达9028个,服务小农户227万余户。2023年,四川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户均从合作社获得直接收益超1200元,家庭农场直接带动近90万人就业。

    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的一家专业合作社烘干房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已烘干的高粱。C视觉摄影师 潘建勇 摄

    共融共同共享

    推动两大主体持续发展

    2016年,南充市南部县伏虎镇贾岭岗村4家合作社联合组建南部县贾岭岗庆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从事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生产、加工和销售。2023年,该联合社经营性收入达850余万元,盈余280余万元。

    “我们是生产、供给、销售‘三位一体’高度合作的联合社。”联合社理事长贾庆刚介绍。生产方面,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扩大到5800余亩,大型农机装备增加至20余台(套);供给方面,联合社制定统一的采购政策和标准,组织多家供货商公开竞价,确保农资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方面,联合社打造伏川贡米、伏川米酒、伏川香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与销售商开展合作,提高产品定价权。

    组建联合社是四川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四川在着力提升两类主体数量的同时,更着重提质量。发布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1.4万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94个,排名全国第4位,省级示范社超2000个。各级示范家庭农场达4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场3383家。

    接下来,四川还要从3方面着手,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持续提升。

    首先是打造产业共融体。四川将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入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接现代食品产业需求,力争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持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产品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类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力争到2025年家庭农场达30万家左右,经营土地规模接近2000万亩。

    其次是培育发展共同体。四川将持续推动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或设立公司,不断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以两类主体为重点,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支持家庭农场组建联盟(协会)行业组织,提升服务家庭农场的能力和质量。

    最后是构建利益共享体。四川将持续深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以示范社为重点,实施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投资、保底收购、土地托管等多种生产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方式;深入对接、协同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保险税收、用地用电用水及相关补贴政策落实。

    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