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19:42:13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高明山 记者 李鹏飞)根据四川省直机关工委定点帮扶工作部署和四川省供销社关于定点帮扶工作安排,11月30日—12月1日,四川省供销社派驻越西县工作队组织越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大花镇和瑞元村部分镇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到攀枝花市米易县调研考察乡村振兴具体帮村措施和成果经验,帮助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考察调研组一行深入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米易枇杷生态园)、撒莲镇安全村(米易稻菜轮作基地)、农缘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点位,实地考察调研乡村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农产品流通等工作。
草场镇龙华村以组织振兴引领人才振兴促进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种植枇杷7000多亩,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殊荣。
撒莲镇安全村耕地面积达5158亩,在县、乡的大力支持下,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大力推行以稻菜轮作为主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在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村集体每年分红达4万余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00余元。合作社与村党总支采用“蔬菜季自种增产,水稻季统种增收”的模式,建立“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季节性流转土地320亩,开展20余种优质稻示范种植,与四川省农科院、中国种子集团合作,主推采用“荃优607优质稻”品种开展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试验示范,效果明显,助力了全县粮食安全工作。
四川农缘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厂房面积3500余平方米,注册了“迷意香”商标,公司每年大量收购当地村民们的核桃和青花椒,解决了多年来村民们销售难的问题。同时,还邀请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种植技术,确保生产原料的品质。“迷意香”产品目前销售市场已经拓展到全国各地,产值达2000万余元,当地800余户村民从中受益。2022年底,公司整合全县各乡镇的农特产品资源,在县城开设了“米易农特产品专营店”。
此次学习考察让大家开拓了视野、提振了信心,大家一致表示,非常感谢省供销社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此次考察学习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眼界、明晰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将把学习到的经验做法带回去,以先进为榜样,学习农业产业发展的理念和乡村治理的经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思考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建设和美乡村。
2024-12-03 19:42:13 来源:西部经济网
本网讯(高明山 记者 李鹏飞)根据四川省直机关工委定点帮扶工作部署和四川省供销社关于定点帮扶工作安排,11月30日—12月1日,四川省供销社派驻越西县工作队组织越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大花镇和瑞元村部分镇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到攀枝花市米易县调研考察乡村振兴具体帮村措施和成果经验,帮助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考察调研组一行深入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米易枇杷生态园)、撒莲镇安全村(米易稻菜轮作基地)、农缘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点位,实地考察调研乡村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农产品流通等工作。
草场镇龙华村以组织振兴引领人才振兴促进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种植枇杷7000多亩,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殊荣。
撒莲镇安全村耕地面积达5158亩,在县、乡的大力支持下,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大力推行以稻菜轮作为主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在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村集体每年分红达4万余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00余元。合作社与村党总支采用“蔬菜季自种增产,水稻季统种增收”的模式,建立“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季节性流转土地320亩,开展20余种优质稻示范种植,与四川省农科院、中国种子集团合作,主推采用“荃优607优质稻”品种开展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试验示范,效果明显,助力了全县粮食安全工作。
四川农缘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厂房面积3500余平方米,注册了“迷意香”商标,公司每年大量收购当地村民们的核桃和青花椒,解决了多年来村民们销售难的问题。同时,还邀请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种植技术,确保生产原料的品质。“迷意香”产品目前销售市场已经拓展到全国各地,产值达2000万余元,当地800余户村民从中受益。2022年底,公司整合全县各乡镇的农特产品资源,在县城开设了“米易农特产品专营店”。
此次学习考察让大家开拓了视野、提振了信心,大家一致表示,非常感谢省供销社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此次考察学习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眼界、明晰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将把学习到的经验做法带回去,以先进为榜样,学习农业产业发展的理念和乡村治理的经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思考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建设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