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高擎改革大旗 探寻转型之路

    2018-01-10 14:24:03

    四川省内江市供销社深化改革创新服务纪实

    特约记者 程宁 本报记者 冯丹

      核心导读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盛产甘蔗、蜜饯,故被誉为“甜城”。内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四川的农业大市、强市。近年来,在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征程中,作为四川省供销社首批两个综合改革试点市之一,内江市认真落实中央、四川省委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及川委发【2016】22号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各项综合改革试点;内江市供销社也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在改革中探寻出路,在服务中找准位置,全市供销系统连续14年保持盈利,取得了可喜成效。

      近日,内江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蔡金芳就内江市通过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夯实基层供销社基础,供销社阵地由小变大,供销社企业实力由弱变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彰显等情况,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为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切实巩固供销社发展基础,内江市供销社坚定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原则不动摇,按照“规范办社、开放办社、示范办社”理念,积极探索办社新途径、新形式,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内生活力的新型供销社,成为了党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和综合平台。

      主动作为 积极争取党政支持

      内江市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在内江市供销社的积极作为下,内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内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内江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内江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对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同时,内江市建立了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专题研究解决了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赋予市、县(区)联合社管理再生资源行业、代政府管理储备化肥、管理烟花爆竹行业等多项行政管理职能和政策支持。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建成了“农融网·天府农场”大宗农产品电商平台。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夯实基础 供销社阵地不断扩大

      全市新建和改造基层社114个,已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发展农民专业社347个;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563个;2015年东兴区椑木中心供销社荣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基层社标杆社”称号。内江市供销社通过建强“乡镇基层社、农民专合社、社区服务社”,使供销社阵地由小变大。

      对于基础较好的基层社,通过盘活社有资产,升级经营项目,扩大服务领域,以市、县(区)联社和社会资本多元投资的形式创办供销社农村集镇超市、配送中心和各类经营服务实体,内江市供销社着力打造了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全国标杆基层社;对于基础差的基层社,通过开门开放办社的形式,以特色产业为基础,选择规模大、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由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县(区)供销社参股重建基层社,着力建设产权多元、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新型基层社。

      内江市供销社科学决策,在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带动下,2017年,改造提升基层社31个,具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特征的新型基层社5个,全国标杆基层社1个。

      差异化为内江市供销社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内江市供销社一班人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是在基层社建设伊始就走上标准化发展之路。内江市供销社对2017年改造提升基层社全部按照有证照、有场所、有阵地、有体系、有人员“五有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基层供销社规范程度不高、网点布局不优、组织体系不全等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截止目前,内江市现有基层社114个,其中,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基层社62个,实现自营基层社82个,实现乡镇基层社全覆盖,覆盖率全省名列前茅。

      深化改革 彰显为农服务宗旨

      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内江市供销社联合邮政、保险、电信公司等部门,有选择性地开展一项或多项服务,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基层社服务范围涵盖日用消费品、农资农技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农产品生产基地、集配中心等。

      采取“招商引资、企业重组”的方式壮大社有企业经营体系,供销社总体实力由弱变强。近年来,内江市供销社先后引进中国再生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控股企业,在内江分别建设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综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控股参股、合作等形式,全市供销系统各类独立核算企业由改革前56个增加到现在的159个,资产规模由7.5亿元增加到23.64亿元,年经营服务总额由30亿元增加到81亿元,年汇总利润由亏损到盈利5000余万元。

      拓展“公益性、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供销社服务内容由少变多。全市供销系统公益性服务项目已由改革前的10余个发展到现在的20余个;经营性服务项目由改革前的30余个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个。

      创建“农融网·天府农场”电商平台,农产品流通方式由传统变现代。实现内江特产触网销售,建成“农融网·天府农场”电商平台、对接“供销e家”电商平台,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助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实现了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探索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四位一体”为农服务新模式取得突破。内江市供销社在市中区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全区村集体经济提供财务代理服务,214个会员单位提供生产、销售、资金互助、财务等服务。该模式被内江市委深改办作为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高擎改革大旗 探寻转型之路

    2018-01-10 14:24:03

    四川省内江市供销社深化改革创新服务纪实

    特约记者 程宁 本报记者 冯丹

      核心导读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盛产甘蔗、蜜饯,故被誉为“甜城”。内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四川的农业大市、强市。近年来,在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征程中,作为四川省供销社首批两个综合改革试点市之一,内江市认真落实中央、四川省委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及川委发【2016】22号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各项综合改革试点;内江市供销社也积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在改革中探寻出路,在服务中找准位置,全市供销系统连续14年保持盈利,取得了可喜成效。

      近日,内江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蔡金芳就内江市通过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夯实基层供销社基础,供销社阵地由小变大,供销社企业实力由弱变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彰显等情况,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为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切实巩固供销社发展基础,内江市供销社坚定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原则不动摇,按照“规范办社、开放办社、示范办社”理念,积极探索办社新途径、新形式,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内生活力的新型供销社,成为了党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和综合平台。

      主动作为 积极争取党政支持

      内江市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在内江市供销社的积极作为下,内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内江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内江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内江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对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同时,内江市建立了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专题研究解决了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赋予市、县(区)联合社管理再生资源行业、代政府管理储备化肥、管理烟花爆竹行业等多项行政管理职能和政策支持。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建成了“农融网·天府农场”大宗农产品电商平台。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夯实基础 供销社阵地不断扩大

      全市新建和改造基层社114个,已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发展农民专业社347个;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563个;2015年东兴区椑木中心供销社荣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基层社标杆社”称号。内江市供销社通过建强“乡镇基层社、农民专合社、社区服务社”,使供销社阵地由小变大。

      对于基础较好的基层社,通过盘活社有资产,升级经营项目,扩大服务领域,以市、县(区)联社和社会资本多元投资的形式创办供销社农村集镇超市、配送中心和各类经营服务实体,内江市供销社着力打造了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全国标杆基层社;对于基础差的基层社,通过开门开放办社的形式,以特色产业为基础,选择规模大、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由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县(区)供销社参股重建基层社,着力建设产权多元、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新型基层社。

      内江市供销社科学决策,在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带动下,2017年,改造提升基层社31个,具有经营性和公益性特征的新型基层社5个,全国标杆基层社1个。

      差异化为内江市供销社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内江市供销社一班人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是在基层社建设伊始就走上标准化发展之路。内江市供销社对2017年改造提升基层社全部按照有证照、有场所、有阵地、有体系、有人员“五有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基层供销社规范程度不高、网点布局不优、组织体系不全等现实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截止目前,内江市现有基层社114个,其中,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基层社62个,实现自营基层社82个,实现乡镇基层社全覆盖,覆盖率全省名列前茅。

      深化改革 彰显为农服务宗旨

      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所需,内江市供销社联合邮政、保险、电信公司等部门,有选择性地开展一项或多项服务,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基层社服务范围涵盖日用消费品、农资农技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农产品生产基地、集配中心等。

      采取“招商引资、企业重组”的方式壮大社有企业经营体系,供销社总体实力由弱变强。近年来,内江市供销社先后引进中国再生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控股企业,在内江分别建设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综合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控股参股、合作等形式,全市供销系统各类独立核算企业由改革前56个增加到现在的159个,资产规模由7.5亿元增加到23.64亿元,年经营服务总额由30亿元增加到81亿元,年汇总利润由亏损到盈利5000余万元。

      拓展“公益性、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供销社服务内容由少变多。全市供销系统公益性服务项目已由改革前的10余个发展到现在的20余个;经营性服务项目由改革前的30余个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个。

      创建“农融网·天府农场”电商平台,农产品流通方式由传统变现代。实现内江特产触网销售,建成“农融网·天府农场”电商平台、对接“供销e家”电商平台,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助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实现了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探索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四位一体”为农服务新模式取得突破。内江市供销社在市中区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全区村集体经济提供财务代理服务,214个会员单位提供生产、销售、资金互助、财务等服务。该模式被内江市委深改办作为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