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4年,国务院推行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出台,决定中提出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创新联合社的治理机制,提出构建“双线运行机制”:以联合社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以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
四川供销合作社系统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接力奋斗,矢志不渝供销合作事业,把供销合作社发展成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
特别是双线运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遵循依法治社、制度治社、民主治社,深化联合社体制改革,创新联合社运行机制,理顺联合社和社有企业关系,密切联合社层级联系,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了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逐步明晰了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经济发展职能边界,进一步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担当起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探索了新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期刊发了部分地方在双线运行中的经验和做法,与各地供销合作社交流,以便有序地推进构建“双线运行”机制的专项改革试点,如期完成综合改革任务,推动供销合作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真正让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7年,四川全省供销合作系统实现稳中有进、转型发展,销售总额、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8.1%、27.8%,综合业绩考核排名由2016年全国系统第20位上升到第9位。今年一季度,四川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实现了40%的快速增长。这些数据,也折射出全系统合力推动综合改革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一个个创新之举和实效举措带来的丰硕成果。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供销合作社历史悠久,网点广布,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为农服务的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希望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农民需要什么,供销合作社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近年来,尤其是四川承担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开展“构建双线运行体制机制”专项试点任务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省农村改革专项小组印发了改革方案,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动员部署,试点工作以四川省供销合作社为主体,市县供销合作社同步,全力以赴推进构建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按照“一体两翼三化”总体构想,建立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等“四位一体”的联合合作模式,加快构建起产业经营体系、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服务体系“两翼并行”的经营服务体系,努力夯实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社会化、农民合作组织服务现代化、农村社会治理服务规范化等“三化联动”的行业指导体系,逐步构建上下贯通、双线运行、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再次勇立改革的潮头,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将一幅绚丽生动的城乡供销画卷,铺展在人们面前。
调整优化 融合互补
构建合作社组织新框架2017年3月31日,四川省甘孜州农牧供销合作局暨甘孜州圣洁甘孜大草原有限责任公司授牌仪式在康定举行,齐聚情歌故里,同襄供销盛事,甘孜州供销合作社的挂牌成立,填补了历史空白,在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中,也具有里程碑意义,四川全省供销合作社实现了市(州)全覆盖,县级联合社覆盖率达到90%。
围绕联合合作,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着眼点,以提升竞争力为着力点,加快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创新,以联合社机关为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基本形成。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调整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强化了政策研究、经济发展、互助合作、审计绩效等机构和职责。印发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合作经济组织特色干部人事制度的意见》,有效指导市(州)、县(市、区)各级联合社推进机关改革。9个市级联合社设立了理事会,12个市级联合社和51个县级联合社设立了监事会,3个市级联合社设立了监事会工作机构。成都市委明确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主任为正局级,县以上联合社正逐步完善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广安、雅安市及所属县(市、区)召开了第一届代表大会,建立了“三会”制度。
小农生产者共同参与的基层社建设实现突破。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制定了《新型基层社示范社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把“构建小农生产者共同参与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列入试点重点任务,广泛吸纳小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基层供销合作社快速恢复,带动服务小农生产的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新增基层社818家,占到全国系统新增数的64.7%,基层社乡镇覆盖率由2014年的30%上升到现在的79%,基层社农民社员数达360237人。按照“三化联动”,大力发展综合性合作社,通过整合“三资”(资源、资产、资金),设立“三部”(产销合作部、信用合作部、公共服务部),开展“三帮双代”(帮民办事、帮社记账、帮村理财、代购代销、代耕代养),提升了基层社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实现199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与村“两委”共建,不仅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拓展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渠道。绵阳市、德阳市罗江区等地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初见成效。
社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省属社有企业产权转让、投资管理、资产出租、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等系列制度。按照“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界定了联合社党组、理事会、监事会、社资委、供销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责,推动联合社管理企业向“管人”和“管资本”转变。探索建立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完善了对社有企业考核激励、监督问责等规章制度。目前,全省系统市、县两级社共有74个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合作基金运行机制加快构建。四川省农业和农村专项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四川省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印发了《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供销合作发展基金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指导重点市县推进供销合作发展基金试点,达州市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设立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实施方案 ,并在市社系统筹集资金190多万元,射洪县已组织到位50万元用于合作发展基金建立。
行业协会与联合社机关融合互补机制初步形成。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对主管社团的业务指导机制,各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立足当地产业提升服务能力。雅安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市、县级茶叶、果品等行业协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对外联络,加强茶叶区域品牌宣传和产销对接,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引领作用,蒙顶山茶区域品牌荣获2017年“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会理县供销合作社以农资行业协会和石榴营销协会为抓手,先后建立农资连锁店74个、庄稼医院32个、农资电商13个,开展石榴技术讲座、烟草技术讲座,积极服务小农生产,着力推动助农增收,呈现了联合社机关与行业协会融合发展的局面。
转型升级 联合合作
搭建为农服务新高地2018年2月13日,四川省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供销投资集团)及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棉麻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产品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天府农产品冷链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供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即“5+1”产业集团)正式揭开神秘的面纱,并以新时代崭新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转型升级,通过系统联合合作、网络延伸下沉,初步形成了“省级有总部、市县有平台、乡镇有基地、村社有网点”的上下贯通、纵横联合、产业多元的经营服务体系,并实行联合社理事会对社资委、社资委对供销投资集团、供销投资集团对社有出资企业的三层管理体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社有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一张网”、生产经营布局“一盘棋”等“三个一”发展战略,突出主业,创新业态“三向”,在省社的示范带动下,广安、雅安等市社加快整合本级社有企业,成立供销投资集团,实现了为农服务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机统一。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还加强了联合合作,与相关市(州)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省级企业与市、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先后组建大凉山、大草原、大巴山农产品生产经营公司,带动市、县社有企业抱团发展。积极深化了银社企合作,省社与招商、交通、农行等5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贷款授信800亿元。一些市级社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广安市通过“国有+社有”混合经营模式,成立广安生态农业开发供销集团,全力打造生态农产品配送、华蓥山公用品牌、农资农技连锁服务、花椒产业基地、中药材基地等7个项目,承担全市95家机关、学校食堂食材配送任务,经营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里,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利税200余万元。
针对四川特殊的省情农情,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启动了土地托管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了《土地托管服务“十三五”专项规划》《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并协调省委农工委继续将土地托管纳入年度“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 创建内容。总结推广了雅安市社“三建三推”助力乡村振兴、梓潼县社“三化四小”服务、盐亭县社“2+5+N”农业社会化服务、南江县社“三帮双代”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会理县“两平台四中心”助推扶贫攻坚等经验做法,在探索开展具有山地农业特色的土地托管服务、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上,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带动了小农稳定增收。
2017年,全省在83个县级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土地托管服务,建成为农服务中心35个,土地流转及托管服务面积达210万亩,同比增长145.3%。通过转型发展,也大大提升了社有企业精准服务的能力。省社组织实施电商股权投资项目,引领带动系统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全系统培育发展专业电子商务企业117家,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70个、规模化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创客中心等)61个。省供销电商公司建成“川字号”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体验运营中心,积极开展“背篓万里行”活动,依托“云背篓”和“供销E家”平台,组织“川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入驻运营中心。2018年初,为解决米易县番茄严重滞销问题,省社通过电商公司快速组建线上运营团队,全面拓展番茄销售渠道,每天向外发运番茄1000吨以上,累计销售5万余吨。
创新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稳步开展。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指导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稳步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积极筹建省农村资金互助联合会,全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达到59家,已累计开展资金调剂总额达3亿元以上,惠及1.2万多户农民,试点以来未发生一笔问题资金。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重点突破、逐步完善”的发展思路,选择在一市四县(市、区)开展区域性农村资金互助社联合社试点,宜宾县、梓潼县建成运营全国第二家、第三家县级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组织会计咨询服务体系,全省已建立会计服务中心28个,探索搭建为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服务平台。
创新拓展 全面提升
推动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革故鼎新,面对先行的全国双线运行专项试点,四川省供销合作社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布局在行业指导体系创新和经营服务体系创新拓展、改革转型,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
改革的步伐永不停息,新时代铸造新丰碑。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全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助农增收为目标,以构建双线运行机制为抓手,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在专项试点工作方面按照总社统一部署,逐项对照试点方案要求,把准时间节点,推进任务细化落实,加快工作进度,保证工作质量,在做好试点工作自评、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迎接总社的验收考核。及时总结梳理试点经验,做好复制推广工作,适时召开全省系统专项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推动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在加快推进完善联合社治理机制方面,指导督促各地联合社完善“三会”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制定行业指导体系建设指南,强化行业指导作用。精心筹备召开省社“七代会”。以甘孜州为重点,抓好民族地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构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县级联合社全覆盖;在基层基础方面,按照“社有网络向村居延伸、经营服务向田间覆盖、行业指导向基层聚合”的思路,以贫困地区为重点,以发展新型基层社为载体,以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为抓手,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双线运行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做强社有企业方面,全面实施社有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省供销投资集团,深化省、市、县社有企业联合合作,强化资本联合、业务合作、渠道整合和品牌共育,加快推进社有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多元化多领域创新发展。
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一项项实践、一个个变革,推动综合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并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加快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形成为农服务新优势,全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本报记者 李国华/文 东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