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巴中市供销社:发挥供销系统优势 引领扶贫产业发展

    2019-06-26 13:20:54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近年来,四川巴中市供销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抓住川浙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产业振兴等历史机遇,按照“打造一批大基地、构建一个大体系、开发一批大客户”的思路,发挥全市供销系统服务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优势,创新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畅通扶贫产品流通渠道、拓展扶贫产品销售市场,引领扶贫产业发展,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发挥生产服务优势

      引领扶贫产业规模发展

      规划引领发展。制定了《巴中市供销系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五年内发展优质茶叶、芦笋、道地药材、通江银耳、蓝莓、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示范产业基地6万亩,带动农户发展10万亩,其中规划发展蓝莓扶贫产业种植示范基地2万亩,带动农户发展3万亩。

      合作推进发展。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资金、技术、土地等入股合作的方式,由供销企业领办,吸纳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贫困户参与,建成了以茶叶、道地药材、蓝莓、通江银耳为主的扶贫产业种植基地12个15000 亩,以南江黄羊、青峪猪、巴山土鸡为主的扶贫产业养殖基地5个,养殖畜禽1.2万头(只),建成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基地6个4300亩,同时组建技术团队,全力做好茶叶、芦笋、蓝莓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的人员培训、基地建设、种苗培育、栽植管理、收购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促进了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发挥经营网络优势

      畅通扶贫产品流通渠道

      培育流通主体。按照市有总公司、县区有分公司、乡村有农产品收购站点的思路,积极争取市、县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采取供销系统对现有农产品企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资产和资本重组等办法,组建了国有控股的巴中市秦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业务合作模式,建成县区农特产品流通服务分公司5个,培育扶贫农产品购销流通市场主体,搭建起对内对外购销合作平台和载体。

      完善流通节点。依托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经营企业、乡镇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等,建立乡镇、中心村农产品购销站点148个,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8个、冷链物流配送中心6个,改造、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连锁超市共计28个,逐步健全扶贫农产品收购、加工、零售体系,引导巴中市秦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区农特产品流通服务分公司,加强与全市供销社系统内外的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合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扶贫农产品流通大体系。

      发挥销售服务优势

      提升扶贫产业发展效益

      拓展营销市场。指导全市供销社系统98个基层供销社、24家农产品经营企业、148个乡村农产品购销站点等服务企业和网点,积极与采购商、大型企业、超市等进行对接合作,依托县级5个电商服务中心、68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建成农产品销售网店35个,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实体销售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强推介促销。组织市内36家“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企业的156个“巴食巴适”农特产品,积极参加西博会、渝洽会、农博会等品牌推介活动,提升了“巴食巴适”品牌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整合系统资源和人才,主动开展与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网站的对接,指导全市供销社系统和农民抓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由市、县(区)供销社安排专人负责对“四川扶贫”产品的认定、审定、维护、报送工作。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巴中市供销社:发挥供销系统优势 引领扶贫产业发展

    2019-06-26 13:20:54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近年来,四川巴中市供销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抓住川浙东西部扶贫协作、乡村产业振兴等历史机遇,按照“打造一批大基地、构建一个大体系、开发一批大客户”的思路,发挥全市供销系统服务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优势,创新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畅通扶贫产品流通渠道、拓展扶贫产品销售市场,引领扶贫产业发展,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发挥生产服务优势

      引领扶贫产业规模发展

      规划引领发展。制定了《巴中市供销系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五年内发展优质茶叶、芦笋、道地药材、通江银耳、蓝莓、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示范产业基地6万亩,带动农户发展10万亩,其中规划发展蓝莓扶贫产业种植示范基地2万亩,带动农户发展3万亩。

      合作推进发展。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资金、技术、土地等入股合作的方式,由供销企业领办,吸纳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贫困户参与,建成了以茶叶、道地药材、蓝莓、通江银耳为主的扶贫产业种植基地12个15000 亩,以南江黄羊、青峪猪、巴山土鸡为主的扶贫产业养殖基地5个,养殖畜禽1.2万头(只),建成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基地6个4300亩,同时组建技术团队,全力做好茶叶、芦笋、蓝莓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的人员培训、基地建设、种苗培育、栽植管理、收购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促进了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发挥经营网络优势

      畅通扶贫产品流通渠道

      培育流通主体。按照市有总公司、县区有分公司、乡村有农产品收购站点的思路,积极争取市、县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采取供销系统对现有农产品企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资产和资本重组等办法,组建了国有控股的巴中市秦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业务合作模式,建成县区农特产品流通服务分公司5个,培育扶贫农产品购销流通市场主体,搭建起对内对外购销合作平台和载体。

      完善流通节点。依托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经营企业、乡镇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等,建立乡镇、中心村农产品购销站点148个,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8个、冷链物流配送中心6个,改造、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连锁超市共计28个,逐步健全扶贫农产品收购、加工、零售体系,引导巴中市秦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区农特产品流通服务分公司,加强与全市供销社系统内外的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合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扶贫农产品流通大体系。

      发挥销售服务优势

      提升扶贫产业发展效益

      拓展营销市场。指导全市供销社系统98个基层供销社、24家农产品经营企业、148个乡村农产品购销站点等服务企业和网点,积极与采购商、大型企业、超市等进行对接合作,依托县级5个电商服务中心、68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建成农产品销售网店35个,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实体销售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加强推介促销。组织市内36家“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企业的156个“巴食巴适”农特产品,积极参加西博会、渝洽会、农博会等品牌推介活动,提升了“巴食巴适”品牌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整合系统资源和人才,主动开展与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商网站的对接,指导全市供销社系统和农民抓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由市、县(区)供销社安排专人负责对“四川扶贫”产品的认定、审定、维护、报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