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甩掉贫困帽 同奔小康路 ——南充市营山县供销社帮扶黄渡镇十龙村工作纪实

    2020-07-31 22:47:34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黄渡镇十龙村坐落于龙凤坪山顶,距县城47公里,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289户10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97人,贫困率18.1%。营山县供销社从2016年开始紧盯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抓住政策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全面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的脱贫目标。

      责任到户 分类疏导 精准施策

      十龙村地处山顶之上,村民居住分散,全村9个社均处于贫困状态。一是自然条件较差。村无集体经济,无支柱产业,无公共服务设施。该村道路建设滞后,生产经营投入不足,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增收困难。二是大部分村社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发展意识淡薄,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外出打工也缺少技术,缺乏脱贫致富的手段。三是村内患病、因残,缺乏劳动力。

      该社认真研究贫困原因,细心谋划,有的放矢。一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精准扶持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全面推动十龙村脱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按照作战图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任务到每月、责任到个人;三是突出帮扶重点,明确目标任务。四是建立相关的帮扶责任机制。供销社所有干部职工每人至少帮扶两户贫困户,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

      担当到位 引领发展 真心帮扶

      供销社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在思想上先行深入,在行动上扎根基层。一是迅速转变角色。发挥供销社对接农村的资源优势以及帮扶农技知识专业优势,以村为家、以民为亲,当好化解矛盾调解员、排忧解难服务员、产业发展指导员、急难险重调度员。二是带着真情帮扶。深入一线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与群众拉家常、话党恩、谈致富、说发展,时刻用真心传递着每一份暖意,用实干获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投入主要精力。把主要精力用在推动工作上,在产业发展、软件资料、问题会商等方面,做到每日一研究、每周一总结,推动工作高效运转。四是示范引领带动。帮扶人员利用工作之余搭圈舍、开荒地,养殖“三黄鸡”,种植四季豆、黄瓜等时鲜蔬菜,发展“庭院经济”。

      措施到位 难题解决 全面小康

      该社结合该村实际,协调项目,投入资金、物资,全力推动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一是基础设施较大改善。该村实施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28户、易地扶贫搬迁2户、“四类对象”改造16户,一般户改建40户。新改建山坪塘7口、蓄水池5口,新建集中供水9处、分散供水85处,解决了852人饮水难题。新建硬化水泥路6.939公里、入户石板路6.5公里、产业路20余公里,改建卫生室62.5 平方米,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齐全,村医定期坐诊,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住房差、就医难系列“老大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二是产业带动效果明显。供销社通过协调、引领带动建成花椒、药材产业园2个、黑山羊养殖专合社1个,新建配套花椒烤房1个、冷冻藏室各1个,建枳壳加工厂房1个,对产业园和专合社每年都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营山县供销社连续三年为产业园、专合社以及贫困户投入资金约50万元支持该村发展完善“产供销”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到户政策逐一兑现。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临时救助、低保兜底等政策,充分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和农村低保共32人,纳入大病救助6人、慢性病治疗20人,累计报销各类医疗费用30余万元;落实34名学生生活补助、金秋助学、雨露计划等政策资金共计14万余元。四是“四好村”建设卓有成效。该社和组织部共同出资20多万元修建了村委会、卫生室、文化室、体育运动场等硬件设备和设施,在该村开展了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歌舞比赛,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坝坝宴,团结了村民、凝聚了人心。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和“四好”目标,连续3年开展“道德模范”“自强之星”“文明之星”等评比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树新风、讲诚信、知自强、懂感恩,筑牢脱贫奔康的思想基础。

      特约记者 蒋剑鸣 文/图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产经
  • /
  • 合作经济
  • /

    甩掉贫困帽 同奔小康路 ——南充市营山县供销社帮扶黄渡镇十龙村工作纪实

    2020-07-31 22:47:34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黄渡镇十龙村坐落于龙凤坪山顶,距县城47公里,幅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289户10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97人,贫困率18.1%。营山县供销社从2016年开始紧盯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抓住政策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9年全面实现了户脱贫、村退出的脱贫目标。

      责任到户 分类疏导 精准施策

      十龙村地处山顶之上,村民居住分散,全村9个社均处于贫困状态。一是自然条件较差。村无集体经济,无支柱产业,无公共服务设施。该村道路建设滞后,生产经营投入不足,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增收困难。二是大部分村社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发展意识淡薄,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外出打工也缺少技术,缺乏脱贫致富的手段。三是村内患病、因残,缺乏劳动力。

      该社认真研究贫困原因,细心谋划,有的放矢。一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精准扶持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全面推动十龙村脱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按照作战图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任务到每月、责任到个人;三是突出帮扶重点,明确目标任务。四是建立相关的帮扶责任机制。供销社所有干部职工每人至少帮扶两户贫困户,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

      担当到位 引领发展 真心帮扶

      供销社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在思想上先行深入,在行动上扎根基层。一是迅速转变角色。发挥供销社对接农村的资源优势以及帮扶农技知识专业优势,以村为家、以民为亲,当好化解矛盾调解员、排忧解难服务员、产业发展指导员、急难险重调度员。二是带着真情帮扶。深入一线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与群众拉家常、话党恩、谈致富、说发展,时刻用真心传递着每一份暖意,用实干获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投入主要精力。把主要精力用在推动工作上,在产业发展、软件资料、问题会商等方面,做到每日一研究、每周一总结,推动工作高效运转。四是示范引领带动。帮扶人员利用工作之余搭圈舍、开荒地,养殖“三黄鸡”,种植四季豆、黄瓜等时鲜蔬菜,发展“庭院经济”。

      措施到位 难题解决 全面小康

      该社结合该村实际,协调项目,投入资金、物资,全力推动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一是基础设施较大改善。该村实施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28户、易地扶贫搬迁2户、“四类对象”改造16户,一般户改建40户。新改建山坪塘7口、蓄水池5口,新建集中供水9处、分散供水85处,解决了852人饮水难题。新建硬化水泥路6.939公里、入户石板路6.5公里、产业路20余公里,改建卫生室62.5 平方米,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齐全,村医定期坐诊,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住房差、就医难系列“老大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二是产业带动效果明显。供销社通过协调、引领带动建成花椒、药材产业园2个、黑山羊养殖专合社1个,新建配套花椒烤房1个、冷冻藏室各1个,建枳壳加工厂房1个,对产业园和专合社每年都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营山县供销社连续三年为产业园、专合社以及贫困户投入资金约50万元支持该村发展完善“产供销”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到户政策逐一兑现。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临时救助、低保兜底等政策,充分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和农村低保共32人,纳入大病救助6人、慢性病治疗20人,累计报销各类医疗费用30余万元;落实34名学生生活补助、金秋助学、雨露计划等政策资金共计14万余元。四是“四好村”建设卓有成效。该社和组织部共同出资20多万元修建了村委会、卫生室、文化室、体育运动场等硬件设备和设施,在该村开展了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歌舞比赛,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坝坝宴,团结了村民、凝聚了人心。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和“四好”目标,连续3年开展“道德模范”“自强之星”“文明之星”等评比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树新风、讲诚信、知自强、懂感恩,筑牢脱贫奔康的思想基础。

      特约记者 蒋剑鸣 文/图